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第一神射 >

第247部分

三国之第一神射-第247部分

小说: 三国之第一神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甘宁和周泰则是一言不发地跟着往外走去。

    看着三人略有不甘的身影,孙坚先是微微出神,随即便已忍不住摇头叹息…。

    出了孙府之后,周瑜三人随即便心事重重地往刘备军为自己安排好的住处走去,一路上谁也没有出过半点声,而在过了一会后便已回到住处的门前。

    缓步走进那并不算十分宽敞的大厅,周瑜等人先是一怔,随即目光便已齐齐汇聚在主位上那不知道已经来了多长时间的曹性身上。

    见三人终于回府,曹性也缓缓从主位上站了起来,随即便笑着向三人迎了过去:“等了许久,总算是把三位给盼回来了。”

    这话一出,周瑜等人即刻回过神来,看向曹性的目光已然充满了警惕和不善。

    “无需紧张,某今夜前来只为和三位一叙而已。”缓步走到周瑜等人的身前,曹性随即开口问道:“诸位,莫非当真想让这天下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成?”

    “曹将军有话不妨直说。”明白对方必定还有下文,周瑜当下便很是直截了当地说道。

    “有一事某一直都感到不解。”曹性缓缓说道:“我主无论文治武功人品德行皆是上上之选,为何三位却始终不肯真心归顺?”

    这话倒是让周瑜等人无言以对,毕竟在他们以往的了解中,刘备倒真的是一位无可挑剔的明主,只不过三人终究是曾经的东吴重臣,而且又屡屡地败在曹性的手下,因此才会一直都不甘心就此归顺。

    见三人说不出话来,曹性看了他们一眼,随即忽然开口道:“亦或是,你们是对某感到不满?”

    听到这话,周瑜等人的脸上更是涌出一丝古怪的神色,毕竟还真没听说过有哪位名动天下的大人物会去问别人对自己有什么不满的。

    就在此时,曹性再度向前一步,随即忽然对着周瑜等人弯腰拱手鞠了一躬

    见对方忽然行此大礼,甘宁等人都不由得齐齐吃了一惊,至于周瑜早已快步向前扶着曹性的双手说道:“曹将军,你…。。”

    “若是对某不满,尔等尽可在此说出,甚至当面自责也无有不可。”虽然手被扶住,但曹性却丝毫没有要直起身子的意思:“但为了这天下百姓能早日过上没有战火的日子,性在此恳请三位助我一臂之力”

    眼见曹性如此地真心实意,甘宁周泰早已是感动无比,心中那点不满更是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当下两人便齐齐上前,然后和周瑜一同对着曹性拜道:“将军,我等愿降”

    ‘想不到鞠了一躬就能换回三位牛人,感觉真棒。’见东吴阵中最难搞定的三人终于被自己打动,曹性心里自然是乐不可支

    ——

    司隶校尉部—京兆尹—长安城

    自从得知江东之地已然尽数落入到刘备手中之后,身为长安太守的荀攸便已感到无比巨大的压力:毕竟在东吴覆灭之后,刘备的敌人便只剩下占据雍、凉、益三州之地的自家主公,如此一来几乎是位于最前线的长安城自然是战火再起的重点位置。

    这一天,正当荀攸在城守府中处理着各项紧要政事时,一名年纪看上去不过**岁的少年却慢步走进来对其说道:弟…子…。。来了。”别看这位少年其貌不扬而且说话又带有口吃,但整个长安城中却无人不知他是太守大人唯一的弟子邓艾。

    记得当年荀攸放出自己想要收取弟子的消息后,城中不知道多少人家都争先恐后地想尽办法把自己的儿子往荀府里送,结果没想到这位有着‘谋王’之称的大人最终却选了如此一位带有口吃且没有什么背景的孩子作为徒弟。

    听着这把略带口吃而又显得有些稚嫩的声音,正在批阅公文的荀攸顿时抬起头来笑道:“呵呵,为师不是说过今**可以休息一下吗?为何不去城中玩耍呢?”

    小邓艾很是坚毅地摇了摇头:不。耍习。。”

    荀攸眼中顿时掠过一丝赞赏的神色,随即便对着小邓艾招手道:“既是如此,今日为师便教你如何处理政事吧。”

    荀攸的话音刚落,小邓艾已然一路小跑地来到了案桌的旁边,显然他对学习的兴趣要远远大于在城中玩耍。

    眼见弟子如此好学,荀攸也不由得再次为自己当日的选择而感到欣慰,当下他便在处理政事的同时向小邓艾进行讲解,以便让这位自己悉心栽培的弟子能早日成才。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之间便已来到了中午;正当荀攸想要带着小邓艾一同去用午饭之际,一名士兵却忽然从府外急急地跑了进来:

    “启禀大人,司马大人在府外求见”

    “司马大人?”荀攸闻言不由得楞了一下,毕竟在他的记忆中,城里的大小官员可没有一个是信司马的;而就在此时,一声淡笑已从府外远远地传来:“荀大人,好久不见。”

    看着眼前这位忽然出现在此的长袍文士,荀攸的脸上自然是忍不住流露出一丝诧异:“司马仲达,你不是应该在益州随主公征讨南蛮吗,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

    来者正是如今曹操身边的红人司马懿,只见他一边走进府中一边笑道:“看公达兄的模样,莫非是不欢迎在下前来?”

    “仲达说笑了。”荀攸脸上顿时露出一副人畜无害的笑容:“里边请。”

    见荀攸一副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司马懿也不由得在心中暗骂了一句老狐狸,随后方才缓缓走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来人,奉茶”对着府中的下人吩咐一声后,荀攸随即也在司马懿的对面坐了下来,然后方才开口问道:“仲达,既然你已到此,相比南蛮之乱已然平定了吧?”

    “呵呵,正是如此。”司马懿淡笑道:“如今主公的内患皆已平息,接下来便是要与刘备决一雌雄尔。”

    听到这话,荀攸倒是不由得沉吟道:“如今刘备得了江东,军中士气甚是高涨;若他挟得胜之势挥军来攻,只怕我等难以抵挡。”

    “公达兄此言倒是不差。”司马懿缓缓说道:“但以在下之见,只怕刘备绝不会在短期之内挥军再进。”

    荀攸讶道:“仲达兄何出此言?”

    司马懿缓缓说道:“刘备生性宽厚,且不忍百姓劳苦,此次征讨东吴他也是在最后时刻方才使出全力,由此可见他必然会在攻下江东后进行休养生息。”

    “说的也是,以刘备的行事作风,只怕会在治理好江东之地后方才会再动刀兵。”荀攸先是对司马懿作出的分析表示了认同,继而又道:“只是如此一来,主公数年之后的处境只怕会更加堪忧啊。”毕竟刘备如今已经有了九州之地,因此如果大家都一齐休养生息的话,数年之后只怕彼此间的国力就会被彻底地拉开了差距。

    “虽则刘备势大,但其所恃者无非是那些结构古怪的强弓硬弩而已。”司马懿缓缓说道:“只要我等能破得了他们的强弩,届时刘备军必遭大败”

    “话虽如此,但仲达又不是不知刘备军中的强弩制作之法向来不予外传,而我军阵中又没有精通此道之人…。。”荀攸话还没说完,司马懿已然哈哈大笑道:“公达兄此言差矣,谁说主公麾下没有精于此道的人才?”

    在荀攸满是不解的目光之下,司马懿当下便微微扬起双手拍出几下声响,随即一名看上去年纪大约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已然在掌声中缓步走进府来:

    “在下马均,见过二位大人”

第三百九十九章 四年,登基

    第三百九十九章四年,登基

    PS:第一更~

    ——

    建安十五年年春—冀州魏郡邺城

    对于全天下的百姓来说,今天无疑是一个足以让他们终生铭记的大日子;只因为就在今天,麾下之地已达九州,并且向来深得民心的刘皇叔,终于要宣布称帝了

    在不知不觉中,曾经轰动一时的赤壁之战也已成为了四年前的往事,而在最近的这四年里,刘备也听取了沮授等人的意见,没有过分着急地去出兵攻打曹操,而是全心全意地治理起麾下的九州之地来。

    不过治理归治理,刘备也同样没有忘记派出大将率军在双方边境的紧要之处进行驻守,以免曹操趁势作乱。

    但说来也怪,转眼间这四年都过去,手中仅有三州的曹操却如同掉入大海的石头一般毫无动静,让刘备不由得感到大惑不解。

    当然,在这四年里刘备也有让负责情报的刘晔不断派出前往曹操的地盘打听,不过也许是对方的行事比较隐秘的关系,除了一些寻常的政事运作和兵马调动之外,纵使以刘晔手底下那些情报人员的能耐,这些年来也无法打听出什么蹊跷之处。

    不管曹操那边到底在搞什么,经过将近四年的治理之后,刘备治下九州早已是安稳无比,可以说已经到了再次出兵的最佳时机。

    而就在去年,以沮授关羽为首的文武官员却一同联名上书,请刘备登基称帝,从而再创大汉的辉煌;这一件事当然也在曹性的预料之中,因此银河射手自然也是联名上书的其中一位参与成员。

    对于称帝一事,老实说刘备并没有太多的思想准备,毕竟他早已习惯这个跟随多年的‘皇叔’身份了。不过如今天下已有九州在自己手中,再加上汉献帝早已逝世多年,玉玺又在赤壁一战后来到自己的手中,可以说当真是万事俱备。

    因此在和沮授曹性等文武重臣再三探讨后,也就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刘备终于答应登基称帝一事,随后又让沮授作为这一次登基大典的主要负责人,让他全权负责在城外建造祭天坛以及在城内建造皇宫等诸多准备事宜。

    也就是在刘备答应的一个月后,其治下九州并不停涌现‘吉祥之兆’:什么巨龙升空啊,帝星闪耀啊、宝物出世等等…。与此同时各地的文武官员更是号召百姓一齐签写请愿书,以此来壮大刘备称帝的声势。

    而在经过将近一年的准备后,也就是赤壁之战结束后的第四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大好日子下,刘备的登基称帝仪式也终于在邺城之外展开了序幕。

    邺城外—祭天坛

    看着眼前这座从去年底才开始建造的巨大祭天坛,曹性也不禁为古代人民的惊人能力而感到惊讶:哪怕是放在后世,如此一座恢弘大气的祭天坛只怕也不易建造。

    只不过在感叹之余,银河射手居然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声哈欠:只因为他最近几天都被家中的爱妻强逼着去学习礼数。

    虽说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很多年了,但曹性对古代礼仪还真是懂得不多,只不过由于以前基本都是在外征战,因此哪怕不识礼数也不会有什么大碍。

    但刘备登基称帝一事毕竟非同小可,未免自家夫君因为礼数不周而闹出什么笑话,蔡琰貂蝉可是把自己的‘生平所学’全都灌进了曹性的脑中,让他今天看起来就像是一位家教良好的士族子弟一般。

    就在曹性自以为打哈欠的时候无人瞧见之际,身后却忽然传来一声轻笑:“师父,看来你昨天又没睡好啊。”

    不用回头,曹性也知道这把声音的主人就是性格和自己极为相似的徒弟马忠:“我说全义,要不要让为师今夜陪你彻夜练武?”

    耳边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倒吸凉气之声,显然马忠是被自己的提议给吓了一跳,就在曹性心中暗爽之际,一阵阵钟鼓乐器奏鸣的声音顿时在耳边响起。

    眼见登基大典开始,曹性当下也不敢再和徒弟嬉笑,脸上顿时换上严肃无比的表情看向了正在缓缓登上祭天坛去的刘备。

    或许是从来都没有去过‘现场’看过别人登基的关系,曹性一开始倒是看的津津有味,不过就在刘备祭拜完天地祖先,然后再让一旁的沮授宣读称帝诏文之际,他就不由得感到有些无聊了。

    毕竟是从后世过来的人,哪怕是在这个年头生活了多年,曹性愣是对那些咬文嚼字的东西提不起半分兴趣;可以说当沮授终于放下诏文之际,本来就有点累的银河射手都几乎要原地睡着过去了。

    好不容易等到那些繁文缛节全部都搞定,接下来自然就是最为激动人心的时刻,也就是加官进爵的时候了。至于刘备这一次的封官顺序,则是从文官这边开始。

    “奉圣谕,封荀彧为右丞相、诸葛亮为左丞相”

    在一阵阵羡慕的眼神以及热烈的祝贺声中,一脸激动的荀彧和诸葛亮顿时上前拜道:“臣荀彧【诸葛亮】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来猪哥命中注定就是刘备的丞相啊。’对于荀彧和诸葛亮被封为丞相一事,曹性可以说是早有预料:毕竟说到内政能力的话,自家主公麾下还真没有其他人可以与之相比,因此两人的封官可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