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三国之第一神射 >

第38部分

三国之第一神射-第38部分

小说: 三国之第一神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惜曹性是‘蓄谋已久’,凭借着赵云的临时反应,自然是有所不及。原本密不透风的枪影,在曹性的银河无踪箭下,顿时变显得漏洞百出。百鸟朝凰枪毕竟不是注重于防守的枪法,这一下突变,对赵云来说真的是一个莫大的考验。

    危机突显,赵云的眼中却没有一丝的惊慌,毕竟他可是枪神精心培养出来的杰出弟子,虽说临敌经验是不足,但这却丝毫无碍他的过人反应以及天赋。龙胆枪中的炙热气息在一瞬之间变得更为猛烈,原本的守御姿态在一瞬间变为犀利的攻招,这一刻,赵云已决定出尽全力,和曹性去决一胜负了!

    面对赵云的‘忽然爆发’,曹性也没有太过担心,毕竟银河无踪箭可是独一无二的旷世箭技,就算赵云的百鸟朝凰枪再是厉害,难道还能在失去先机的情况下反败为胜?这一点,连吕布似乎都不曾做到,所以曹性也不相信‘刚出道’的赵云可以。

    只不过,百鸟朝凰枪不行,不代表别的枪法不行。就在曹性有些期待‘胜利到来’之时,从那密集的枪影和箭影撞击之中,那原本属于‘百鸟朝凰枪法’特有的炙热感觉,却忽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一丝虽然微弱,但却显得更为迅猛的枪术。见此情形,曹性不禁惊呆了一下,随即失声叫道:

    “我的心肝脾肺肾呐!有没有搞错,这样也能突破?!”

第七十四章 出兵前的风波

    PS:第一更~

    ——

    作为一名后世而来的穿越者,曹性自然没少看过一些写作大师的武侠巨作。而在这些小说之中,都不乏一些主角在危难之际忽然突破,从而达到更高境界,以此来击败敌人的‘经典案例’。如今天,这些曾经让曹性‘兴奋不已’的‘**情节’,终于要发生到了自己身上。

    只不过,此时此刻的曹性,心中就只有郁闷,而且还是‘无穷无尽’的郁闷!原本用来致胜的手段,此时却成为了对手突破的契机,这要换了谁站在曹性的位置上,想必此时也一定会郁闷得想死!还好这次突破的是赵云,要换了是别的敌手,那曹性可就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在看到赵云突破后,曹性却出奇地没有再次张弓引箭,从而继续给予对方更多的追击。毕竟这位可是自己帮主公‘内定’的‘自己人’。曹性可不想因为自己的一时好胜,而让赵云的前途尽毁。当下他也只是稍稍后退了十步左右,随即便继续看向场中动作已经逐渐慢了下来的赵云。

    待所有的刀光剑影尽皆散去后,赵云那略带苍白的脸色,也终于再次清晰地映在了曹性的眼中。只不过此时的他,虽然身上没有受伤,但整个人却犹如虚脱一般,正在大口地不断喘气,连站立姿势都显得有些无力。以曹性跟王越的学武所得经验看来,自然明白赵云只是刚刚突破,因此在施展新枪法时才会如此吃力。

    “多谢曹将军手下留情,此次比试云甘愿服输!”赵云这话说得可是心服口服:就在方才,若是曹性真的再放箭追击,自己失败是必然的,而且搞不好还会让难得的突破机遇就此离去,让自己无法在武学之道上在进一步。因此眼见曹性早已后退收弓,赵云便知道这次自己不仅输的不冤,而且还可以说是大有收获。

    见赵云坦诚认输,曹性心中也不免有些得意。虽说对方此时并非是颠峰时期,而且武学定然也没有到达人生中的最高境界,但能赢过‘五虎将’之一,真是想感觉不爽都难。当下曹性先是在心中狂喜一番,随即才故作平静地说道:

    “不想子龙今日居然得以突破,若是童前辈他日得知,必然大感欣慰。”

    “能得曹将军指点,云实感万幸!”赵云感激地回了一句,随即似乎想起曹性方才话中的内容,继而很是惊讶地问道:“方才听将军提起家师,莫非将军与家师还是相识不成?”

    “呵呵,若是子龙不嫌,便称呼性表字‘本善’即可。”虽说不想刻意去结交赵云,但如今机会自己‘送上门’了,曹性自然是不会放过。当下两人便齐齐收了兵器,随即就在军营之中找了一个地方聊了起来。

    经过曹性的一番解说,赵云这才明白到:原来早在自己见到这位天下有名的‘神射手’之前,自家师父便已经和对方有过一番接触,并且还在长安城里经历过如此惊险的一幕。而对于曹性敢只身前往长安带走蔡邕父女的勇气,赵云也是感到敬佩不已。就是这样,两人一直聊到天黑,随后赵云和曹性又一同在刘备府上用过晚饭,方才带着‘相见恨晚’感觉地各自离去。

    ——

    ——

    翌日——安平国治所信都城大营

    今天一早,刘备便亲自带着曹性,沮授二人,在周仓以及数十名亲兵的护卫下,直接赶往公孙瓒的大营里进行议事。至于关羽和张飞二人,自然是带兵亲自坐镇清河郡,以免袁绍趁机来袭。

    而知道刘备今日到来,公孙瓒同样也是十分高兴,以至于刘备都还没赶至大营,便已经早早地出来迎接。这一幕,莫说是刘备看了感动,就连曹性也觉得在当今乱世之中,能像刘备和公孙瓒这样依旧能保持师兄弟间情义的诸侯,实在是难得一见。

    由于大将严纲被杀,因此此时公孙瓒营中,便只有赵云一将,这相比之下,刘备地盘兵马虽少,但麾下文武却更多。而对于三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曹性,自然也是知道公孙瓒手下人才不多,除了一个赵云和田豫堪称‘将才’之外,其余人等便几乎都是‘龙套’了。

    不过今日议事,曹性倒是见到了公孙瓒麾下的心腹幕僚,也可以说是他身边的唯一一位谋士——关靖。对于关靖此人能力如何,曹性倒是没有太多的了解,不过对方对公孙瓒麾下确实是十分地忠心,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在历史上,公孙瓒在易京楼兵败后,关靖也随之杀敌至死,不能不说是一位忠烈之士。

    待众人坐定之后,公孙瓒随即便想和刘备商议具体出兵之事;只是偏偏就在此时,一名信使打扮的士兵却急匆匆地跑了进营内,随即把一小卷密封的书卷递给了公孙瓒,而后者在打开看过里边的内容后,脸色顿时便显得‘晴转多云’了。

    ‘看他那样子,该不会老婆和别人跑了吧?’见公孙瓒得脸色实在是有够差的,一旁闲得没事做的曹性倒是‘邪恶’地想到。而就在此时,一旁的刘备也觉察到了公孙瓒的不对劲,随即便开口问道:

    “伯珪兄,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见刘备问起,公孙瓒也没有隐瞒,当下还直接把那封书卷递给了刘备,让刘备等人看看上边的内容。而原本还表现得轻松无比的曹性,在和刘备沮授一同看过那封忽然到来的书信后,脸上的神情也不禁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

    书信是从幽州蓟县快马加鞭送过来的,发信人是赫然便是如今的幽州刺史刘虞。至于内容,无非就是说不希望袁绍和公孙瓒‘同室操戈’,希望两人能‘握手言和’。而在内容的结尾之处,刘虞还亲自以刺史身份下了一道命令,让公孙瓒收兵回去。

    “此信必然是袁绍之计,若是将军退兵,我家主公自然无力独战,如此一来,冀州之危便可轻松化解。而待袁绍恢复元气后,自然可以将我等逐个击破!”才刚把刘虞的来信看完的沮授,就已经把袁绍的用意都给猜得**不离十了。

第七十五章 可把你们给等来了

    PS:第二更~周六事情有点多,呵呵,晚上进行第三更,祝大家周末愉快!

    ——

    ‘糟糕,我怎么就忘了刘虞和公孙瓒一向不和的事情。’在看完刘虞的信后,曹性可以说是在场之中最为‘惊恐’的一个,要知道若是公孙瓒当真退兵,那么曹性之前所做的‘设想’就等于完全破灭,因此在沮授说出自己的见解后,曹性便一脸紧张地看着公孙瓒,希望对方能够说出‘不退兵‘的决定。

    “主公,若是我等不退,恐怕会引起刺史大人的猜忌。”关靖这话倒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放在此时说出,却让曹性有一种想冲上前去掐死他的感觉。

    和刘备对望了一眼,此时沮授也是满脸的无奈。作为刘备的谋士,他自然不希望公孙瓒就此退兵,否则自家主公的压力必然会倍增;但如果让自己为了自家主公而去让对方留下,沮授感觉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而就在此时,只听曹性开口说道:

    “依在下之见,公孙将军理应退兵!”

    此话一出,莫说是刘备等人大吃一惊,就连此刻还在踌躇的公孙瓒,都感到有点难以置信。毕竟关靖说退兵还可以当作是为自己‘着想’,但曹性可是刘备麾下的武将,难不成连他也会为自己‘着想’?一想到这个‘荒谬’的可能性,公孙瓒自己都觉得难以接受。

    当然,身为刘备麾下将领的曹性,是绝对不可能去为公孙瓒‘着想’的,因此他之所以说出这番话,那肯定是有他的理由:“末将所指,并非是让将军退兵不战,而是让将军退兵给袁绍‘看’!”

    “此计大秒!”曹性话音刚落,沮授便已经拍案而起:“如此一来,我等便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袁绍彻底击溃!”

    ——

    ——

    十日后——冀州境内——阳平郡

    自袁绍兵败之后,为防公孙瓒与刘备联军突袭,因此在临近安平国和清河郡的巨鹿郡以及阳平郡二人,都留有至少一万的守军在此。当然,不要以为袁绍的兵力还有许多,自从在界桥大败后,袁绍手中的兵力便只剩下八万余人,而这两郡的守军兵力,其实已经是袁绍手里四分之一的力量。

    如今阳平郡的守将,乃是袁绍麾下的大将淳于琼。作为在历史上导致袁绍最终走向败北之路的‘大将’,淳于琼的能力可以说是‘非常有限’。不过若是‘论资排辈’的话,淳于琼在袁绍军中到可算得上是‘无人能比’;想当年,淳于琼可是和袁绍同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呢。就冲着这份‘交情’,淳于琼如今在袁绍军中的地位也不会比任何人低。

    作为阳平郡的守将,淳于琼自然知道自己责任重大;因此在开始的时候,他倒是每天勤奋得像个‘劳动模范’似的。不过日子一久,在发现刘备公孙瓒联军根本毫无动静之后,淳于琼的心态便不禁有些放松。而到了如今,在收到公孙瓒已经退兵的消息后,淳于琼更是觉得此次的功劳立得真是‘十分轻松’。

    不过就在今天夜里,原本应该大门紧闭的阳平郡治所馆陶城,却忽然城门大开;紧接着,一大队人数至少在八千以上的骑兵,便在浑身甲胄的淳于琼带领之下,向着远方的甘陵城疾驰而出。看得出来,一向‘安分守城’的淳于琼,今夜似乎也想建立一个‘奇功’了。

    但奇怪的是,淳于琼此刻的表情,却显得有些迟疑,而在带兵前进的过程中,他的眼睛更是不断地瞄向身边的一位少年将军。如果仔细打量的话,就会发现这位少年在眉宇间和袁绍有着几分相像。而他,正是袁绍的长子,如今才年方二十的袁谭!

    “大公子,今夜之战,我等是否有必胜把握?”虽然淳于琼爱喝酒误事,但不代表他是一个傻子,相反,他还是一个怕死的‘聪明人’。要不是今天袁谭的忽然到来,恐怕他此刻还在郡守府里睡觉呢。

    见淳于琼问道,袁谭自然把目光投到了在自己另一侧的一位骑士之上,而此人,正是袁绍麾下的谋士郭图!只不过此时的他,身上穿着一身轻甲,看上去倒是有几分将军的模样。而今夜的奔袭,说白了其实还是郭图的‘好主意’。

    自打袁绍兵败后,便直接采用了田丰的所有计策,这让其他谋士在感到羡慕的同时,心里头又不禁有着一丝妒忌。逢纪自然不必说,郭图估计心里怨恨最大的应该就是他,只可惜他刚才新败,此时自然没有说话的余地;至于许攸,这家伙典型就是一个‘自恋狂’,整天以为自己全天下谋略第一,实际上手里却没有多少实力和权力。因此,一向追随在大公子袁谭身后的郭图,倒是一直琢磨着如何为自己立下大功。

    而在收到公孙瓒退兵的消息之后,郭图顿时便感觉到:属于他的机会,终于要来临了。因此,在经过郭图的不断劝说后,年仅二十的袁谭也顿时起了要‘建功立业’的心思。两人顿时便快马加鞭地从邺城赶到了阳平郡,然后便向淳于琼发出夜袭甘陵城的指令。

    “淳将军和公子尽管放心,以在下看来,那刘备手上兵力不多,纵使早有提防,也禁不住我等大军奔袭。”一早了解过刘备‘没有骑兵’的郭图,此时倒是显得信心满满。只可惜,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