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

第131部分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131部分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9江湖三女侠

    话说早年有鉴湖女侠秋瑾,慨然高歌,游走天下,惯用碧城之名行走江湖,天下人莫不敬仰。

    忽一日闲来无事,秋瑾读报,见天津大公报上有篇文章,署名赫赫然竟是碧城二字,秋女侠大怒,遂提剑奔赴天津,要将这个盗名之人找出,少不得捅他一刀两剑。

    这也不是秋女侠使性,盖因此前多有怪事发生,经常有人拿着署名碧城的诗文,来找秋瑾,而这些诗文却绝非秋瑾所书。明摆着,这是有人见秋女侠名成天下,遂盗其名而用之。如这种事情多了,让秋女侠如何不上火?

    秋女侠到了天津,竟找到了大公报英敛之家。秋女侠查得明明白白,那个冒用她的名字的假碧城,就住在这里。

    叩门,递名刺。

    早有仆役引秋女侠而入,进室便闻到清雅之香,一个绝色女子,正坐在书桌前,目瞪口呆地望着秋瑾。

    不怪那女子吃惊,当时秋瑾的打扮,是一袭洋装,梳着发髻,双目炯炯,风度翩翩,竟是一个美少年的装束。以秋女侠之英气,扮作男装,任何女人见了都会心旌动摇,自然事尔。

    那绝色女子吃惊,秋瑾却更是吃惊,她怎么也想不到,盗她名者,竟然是一个绝色美女。

    两人相互问答,秋女侠才知这个绝色女子,真名实姓叫吕碧城,所以她写诗撰文,理所当然要署自己的名字,并非是盗秋女侠之名而用。

    弄差了,原来是个大乌龙。

    这个误会,让秋女侠与才女吕碧城有缘相见,竟然是相见恨晚。两人胸中的才学智识,相差无几,都是谈吐不凡,立意高远,而且对社会的认知观点,也几乎完全一致。

    此后秋女侠在吕碧城处盘桓了多日,时人称二人为女子双杰。

    然后秋女侠离开天津,继续行走江湖,却又邂逅了一个女中豪杰。

    说起这个女子来,却是比之于才女吕碧城更为传奇。此女乃湘湖人氏,姓唐,名唐群英,是清时名臣曾国藩弟弟曾传纲的媳妇,生有一个女儿。奈何时运无常,独生女儿与丈夫先后去世,唐群英形只影单,内心中的寂寞无以排遣。于是冲出家门,行走江湖,于行侠仗义中获取心灵的慰藉。

    唐群英与秋女侠相遇,演绎出一段精彩的巾帼佳话,两人联袂东渡日本,一同加入了同盟会,后来秋女侠一怒拔刀,反出同盟会,归国赴义。而唐群英却因为战功获得了同盟会颁发的二等嘉禾章。

    民国年间,吕碧城被袁世凯聘为机要秘书,而唐群英却成为了女子运动领袖。在她的领导下,先后发起了三次女子独立运动。

    头一次,是唐群英率娘子军砸了孙文的南京总统府,门窗俱被砸烂,孙文望风而走,总统府的警卫被打得鼻青脸肿。

    此番唐群英率娘子军奔赴北京,原本是要找袁世凯开闹,恰好宋教仁主持召开国民党成立大会,于是唐群英跑来参加,听宋教仁的施政纲领之中,并未赋予女性以独立的权力,而且明确禁止女性加入国民党,这让唐群英如何能够忍受?便当场发作起来,冲上讲台,抡起手臂,啪的一声,抽了宋教仁一个大嘴巴。

    眼见得娘子军大闹国民党,党员林森自以为自己脸熟,跑上台来劝架,可唐群英又如何会把他放在眼里?大巴掌不客气地只管招呼,打得林森满脸是泪,仓皇躲避。

    10激进的老婆

    被唐女侠打过耳光之后,宋教仁揉揉脸颊,兴高采烈地踏上了竞选之路。而孙文则率一众俊男美女,乘坐着慈禧老太后的那辆豪华火车上路了。

    在孙文先生的随从之中,有一位澳大利亚洋鬼子端纳,他记述说,孙文先生的这列火车中,充满了暧昧的情趣,天鹅绒帷幕之后,不时响起女人的呻吟声,时而有一只纤丽的手掌从幕后伸出,抓挠着地毯但端纳先生的这段记载,是孤证,缺乏旁证,本书拒绝采用。

    此后宋教仁奔赴武昌,谒见黎元洪。

    这时候的黎肥仔,刚刚平灭了同盟会人策动的南湖马队暴动,正在追杀同盟会派来的最终幕后人物。宋教仁来了,这个追杀就不好意思再进行下去了。

    宋教仁诚恳地邀请黎元洪支持国民党,因为目前的国民党,已经成为第一大党,有着充足的实力,通过竞选之路接掌政权。

    黎肥仔摇头再摇头,支持国民党这事暂时先撂下,但他确曾卖了国民党一个面子,不再追杀策动武昌暴乱的幕后人物了。

    于是这个幕后人逃离了险境,如飞也似的逃回了上海法租界的家里。

    这个幕后人物,便是应夔丞。

    推究应夔丞其人的革命生涯,也极是夸张,他是二次革命的极力倡导者,是革命党中的激进派。在这个派别中,最激进不过的就是戴天仇。

    戴天仇时年不过23岁,正是最激进的年龄,早在唐绍仪内阁借款之时,他就写了篇轰动一时的文章:

    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炳麟阿权,杀!此四人者中华民国国民之公敌也。欲救中华民国之亡,非杀此四人不可。杀四人而救全国之人,仁也

    一连串的杀杀杀,结果被租界的侦探把他捉到监狱里,理由是鼓动杀人。当时他的妻子去探监,戴天仇充满歉意地说:对不起,连累了你。可是妻子却回答说:你是报纸的主笔,没听人说过吗?没蹲过监狱的主笔,不是好主笔。

    连妻子都对丈夫的杀戮思想持如此态度,可知当时激烈派之狂热。

    就在这种狂热情绪感染之下,又因为收了张振武妻子鲁氏的钱,答应替鲁氏摘下黎元洪的脑壳,于是革命家应夔丞率所部长江会党,潜入武昌,与南湖马队共同起事,那一夜黎元洪大开杀戒,与暴动的马队于起义门激战长达三个小时,在血战中的就有这位应夔丞。

    能够从肥仔黎元洪的诛杀令中逃得性命,应夔丞实属不凡之辈,也堪称百战不死之士了。

    从武昌逃得性命之后,应夔丞得知宋教仁组建的国民党,不许江湖会党入内,登时大怒。因为宋教仁这一手,对提着脑壳参加革命的江湖兄弟们来说,未免太不公平了。

    于是应夔丞着手联络青帮、红帮、公口等三帮江湖兄弟,要重建共进会。他说:同盟会自合并为国民党之后,即将从前分子之青红帮等置之脑后,前清时共图革命,今国民党只顾自己做官,且反对青红帮,故设会保护他们,使有法律保护。

    宋教仁不该救了应夔丞,为自己的命运引出了煞星。而在北京,两个神秘的人物奔赴上海,搅入到了国民党的政争之中,并引出了历史上一位极为重要的神秘女性:叶蓁。

    叶蓁?这个女人又是谁?

第118章 暗夜亡魂(1)() 
01命运的捉弄

    话说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政通人和,人口暴增,北京城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

    年轻一代成长起来了,失业人口突飞猛进,咋个办呢?

    有了,党和政府想出来一个美妙法子:移民!

    把北京城中的失业人口,转移到人烟稀少的大西北去。这样北京城的就业压力,就减少了许多。

    于是敲锣打鼓,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踊跃移民,为政府减轻负担。这时候一个在北京街头卖糖葫芦的小脚女人,跌跌撞撞地跑了过来,强烈要求响应党的号召,去支援大西北建设。于是这个女人便被戴上大红花,敲锣打鼓送到了贺兰县京星乡三村,到了以后这女人闭门不出,过起自己的小日子来。

    但是好景不长,刚刚过了两年,也就是1957年,一场政治风波来临了,贺兰县京星乡三村被视为运动的重灾区,下达了较高的地富反坏右指标,要求将尽可能多的人戴上反动分子的帽子。凡是那些经常在外边走动、乱说话的人都在劫难逃,统统被关押起来劳改。但是搞到最后,能抓的都抓了,可坏分子的指标还没凑满,怎么办呢?

    警惕的目光,落到了那个闭门不出的小脚女人身上。

    必须要把这个女人揪出来,以凑足指标。

    可是这女人从来就不出门,你咋个揪法呢?

    幸好大跃进时代来临了,家家户户的铁锅都被砸烂,所有的人,都必须去人民公社吃大锅饭。这时候,那个小脚女人才不得不扶着墙,吃力地走出门来。

    这一年,这个女人已经67岁了。

    又过了几天,充满警惕的人民群众发现,那个67岁的小脚女人,已经几天没来食堂吃饭了,这是怎么回事?群众到了她家里,探头一看,吓得顿时闭上了眼睛。

    只见这个老太太家里,门窗都被革命群众趁黑夜砸烂了,连火炕都被扒塌了半边。可怜的老太太就蜷缩在半边炕上,已是饿得奄奄一息。

    又过了几天,这个卖糖葫芦的老太太病死了。

    死就死了,这世上死的人多了去,没见得有谁值得说一说——可这个老太太非得说说不可。话说老太太死后没几天,人民银行的人找来了,说是这老太太在银行存了6000元银元,这笔钱足够买下上海最豪华的洋公馆。可惜这老太太死了,这些钱,她已经花不到了。

    后面还有,银行的人刚刚找来,南京方面又来人,说是南京有一幢大宅子,长期以来被军方使用,但始终找不到宅子的主人是谁,后来仔细地查啊查,终于查出来了,这宅子的主人,赫赫然就是这个饿死的老太太。

    原来这老太太这么有钱,可她怎么不取出来花呢?

    答案是:以前这老太太家里钱太多太多,眼下这点儿,她根本不放在心里,早就忘记了自己在南京还有宅子和银行的存款。

    然则这老太太到底是谁呀,这么有钱?

    这老太太,名字就叫叶蓁。

    02偷龙转凤怪姻缘

    却说晚清年间,有一巨富叶家,生有一女,起名叶蓁,自幼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年纪稍长,就懂得对小男生暗送秋波,眉来眼去,好险没把叶老爹活活愁死。

    但真正让叶老爹愁的,还在后面,等叶蓁年纪再大一点点,她学会了读书识字,就不顾一切地冲破了封建家族的桎梏,勇敢地投奔了妓院!

    这丫头怎么会投奔妓院呢?

    这是因为,晚清时代,男尊女卑,民智未开,整个社会死气沉沉,根本就没有女性就业的机会。举凡冲出家门的女孩子,除了去妓院挂牌,是根本没有第二个就业岗位的。

    此后叶蓁于南京钓鱼巷,技压群芳,占尽风情。但说老实话,她之所以能够技压群芳,是因为她没有经济压力,别的女孩子来到妓院上班,那是万般无奈没得法子,为了活命不得已而为之。而叶蓁则是为了自己,为了寻找爱情——虽说妓院里并非等待爱情的最佳场所,但在当时,这也是没法子的法子,大家须要多多理解,多多理解。

    总之,你要是说这地方不合适,那麻烦你给找个合适的地方。

    找不到,就是这里了。

    于是叶蓁就在钓鱼巷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她的真命天子出现。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等到了辛亥革命一声枪响,给钓鱼巷送来了一个斯文优雅、美貌如玉的少年公子。

    话说那美玉一样的少年到了钓鱼巷,霎时间引发了妓馆中的骚乱,所有的女性从业人员不顾一切地往前冲:我的我的,他是我的,谁也不许跟我抢,敢跟我抢老娘宰了你全家可那美貌少年却不为所动,他就点了一个人的名字:叶蓁。

    但叶蓁却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叶蓁说:不是爱风尘,总是前缘误。花钱花到手发软,总赖大财主。去也终须去,住也终须住。若待鲜花插满头,银行大储户。

    那美貌少年一听,明白了,人家叶蓁的意思是说:你想和我拍拖,单只是长得帅还不行,还必须是世家子弟,家里的钱,拼了命也花不完的那种。

    于是那美貌公子,便自报家门:叶美眉啊,你开出来的这个条件,好像除了我,还真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了。跟你说一下我是谁吧,我爹就是北洋的袁世凯,手握兵权,威名天下。除此之外,我爹还是个经商天才,开了无数的公司,赚的钱堆得满地都是。我呢,就是我爹的二儿子,袁克文,主要的工作就是替我爹花钱,叶美眉,你看我这条件,还满意吗?

    满意,太满意了。叶蓁大喜,于是出来和袁克文订了终身,正所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此妓女和嫖客,此后就是小夫妻。值此秋波暗送,情定三生,叶蓁送袁克文一张自己的私人小照,约好等袁克文回到北京之后,跟父亲袁世凯说妥当了就来迎娶她。

    果然,袁克文回北京不久,袁家就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