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

第15部分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15部分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干专栏记者了,那还有什么好干的呢?

    要不就革命吧!

    毕永年想。

    于是毕永年入湘,面谒三江五湖众家魁首,向各家帮会隆重推介兴中会的孙文先生,哥老会总舵主王秀方,金龙山及腾龙山总共八位山主都听得动了心,非常希望能够与孙会首际会风云。

    这时候兴中会孙文旗下大将史坚如找来了,邀请众家兄弟赴港,共聚大义——差旅费用自理。

    可怜这些在江湖上跺一脚都要晃动半天的黑道枭雄们,却不知怎么过得日子,一个个都是穷鬼,毕永年和史坚如带了六个江湖老大堪堪行到上海,就花得一分钱也没有了。

    正所谓,一分钱憋死英雄汉,六大佬潦倒上海滩,毕永年东挪西借,终于凑了点,就让六位老大先去香港,他在这边等等,看看能不能再弄到他的旅费

    一个星期过后,兴中会孙文的幼年好友陈少白汇过来一笔钱,毕永年这才匆匆赶往香港,共谋义举。

    实际上,早在甲午战争失败的次年,也就是1895年,孙文就联合洪门的兄弟在广州干了一票,那一天足有600支枪从香港运至广州,洪门兄弟二百余人前去迎接,不曾想码头早就集合了近千名清兵,追得洪门兄弟们鸡飞狗跳,到处乱跑这是孙文的第一次起事,就这么马马虎虎的结束了。

    整整五年过去了,孙文终于等来了他的第二次机会。

    (3)中国的堂吉诃德

    关于孙中山,他是以一人之力奋起向几千年帝制发起挑战之人,正如向着风车奋勇冲锋的堂吉诃德,孙中山所面对的数千年帝制思想远比堂吉诃德所面临的风车更强大,堂吉诃德会被风车掀翻在地,孙中山也不会有例外。

    孙中山,是一个不停的向失败发起挑战的人。

    被风车掀倒的堂吉诃德,是永远的笑料。

    想象一个不断失败的英雄,我们就会知道英雄这个称谓的沉重含义。

    英雄是后世人的评价,但在历史的行进过程之中,孙中山只是一个失败者,一个不停失败的人。

    尽管孙中山的每一次失败,都将中国从帝制向民国推进一步,但失败就是失败,你不能期望被风车掀倒的堂吉诃德头上会笼罩着神圣的光环,孙中山的头上也不会有光环。

    光环在后世人的心里。

    现在,江湖豪客毕永年正赶赴香港,奔赴停泊在海面上的日船佐渡丸号,与众位英雄共谋大业。

    此次行动,多名江湖大佬共襄义举。

    两湖哥老会大哥总舵主王秀方,江湖人称王四爵主,又号四脚猪,此人于平地能够蹦起来十数丈高,端的英雄了得。

    金龙山的山主杨鸿均。

    腾龙山有七位山主,来了四个,分别是:李云彪山主,辜天佑山主,李方山主以及张尧卿山主。

    三合会首领黄福率两名兄弟赶到。

    兴中会首脑人物陈少白及郑士良。

    熊本地方英雄宫崎寅藏。

    日本友人山田良政。

    此次军事行动所需用的军火,由日本众议会议员中村弥六负责购置,日本三井公司负责运送,在这边接应军火的是日本驻台湾总督玉源太郎先生

    总之,这次起义的特点是日本人比中国人多,山大王比老百姓多。

    除了最应该到的孙文先生没到之外,其余的人都来了。

    孙文虽然没到场,但是他的要求毕永年已经全部知道了,就由他转述给大家。

    孙文要求,所有的帮会统统解散,成立一个统一的帮会,孙文担任会首,其余的山主、魁首、瓢把子、舵主统统不作数了,一律以同志为单位计算

    众家的舵主,魁首,老大及山主目瞪口呆之余,考虑到回家的路费还指望着孙文出就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于是哥老会,三合会,金龙山,腾龙山诸江湖堂口一夜间江湖除名,统统成为了中和堂兴汉会的地方分舵,并制定纲领三条,大家背熟,饮血盟誓,从此大家就算是找到了组织。

    然后孙文指示毕永年,先别让众家兄弟回山寨,回去之后谁还认这个兴汉会?大家一起来日本看樱花

    于是,江湖新组合兴汉会兵分三路,大将史坚如赴广州城里建立秘密联络机关,毕永年率众家兄弟赴日本,而宫崎寅藏先生,他则秘密潜入广州,与李鸿章接洽,要说服李鸿章与满清决裂,担任大总统一职。

    (4)保救大清皇帝公司

    当宫本寅藏赶到广州,劝李鸿章当大总统的时候,李鸿章正在作难。

    李鸿章的难处,在于八国联军的首领瓦德西,也向他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建议。

    瓦德西建议:杀掉战犯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让李鸿章做中国的皇帝。

    正所谓风云突变,李鸿章从板上钉钉的大汉奸,突然变成了最抢手的香孛孛,现在的情形是孙文希望他做总统,日本人和英国人也推波助澜,在一边起哄,而瓦德西却别开蹊径,干脆劝他做皇帝。

    李鸿章绺着花白的胡须连连摇头:说,我老了,老了,这事过几天再说吧。

    宫本寅藏很是失望,就离开了广州,去了香港的一家公司联系业务。

    这家公司此间独有,世上所无,招牌上写的是:

    保救大清皇帝公司

    公司的大老板,便是康有为。

    康有为创办了这么一家古怪的公司,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赚钱,赚多多的钱,赚到了钱好营救光绪皇帝,废黜慈禧太后。

    听说有业务员来跑单,康有为打起精神出门接待,问宫崎寅藏有什么生意要做,宫崎寅藏则劝说康有为不要跑单帮,老板不好当啊,太辛苦,他建议由孙文的江湖帮会兼并康有为的公司算了如果这笔生意成交,定然是中国历史上的首桩公司兼并案

    但是生意未能如愿成交。

    康有为见此人来得蹊跷,旁敲侧击,敲出宫本崎藏居然是从广州来,而且他还发现宫崎携带了刀剑,康有为大惊,认为宫崎寅藏定然是李鸿章派出来的刺客,立即打电话报警。

    巡捕房的巡警立即赶到,当场将宫崎寅藏拿下,再一搜身,竟然搜出三万元的巨款,巡捕房大喜,于是将宫崎寅藏下狱,几天后提审。

    法官:你是不是富家子弟?

    宫崎寅藏:不是,我家里很穷。

    法官:那么你身上怎么会有三万多元的巨款呢?

    宫崎寅藏:我很穷,但我的朋友不穷,三万元钱是朋友赠送的。

    法官:你的朋友送你这么多钱,目的是什么呢?

    宫崎寅藏:利益交换是商人的事儿。我们只论江湖道义。

    法官:你又如何解释你暗携的刀剑?

    宫崎寅藏:刀与剑,是大和魂。

    审讯过后,宫崎寅藏下狱,急坏了孙文,急忙赶来营救。

    这时候康有为已经在新加坡完成了他公司的第一次资金慕集行动,带着精于技击的弟子梁铁君,赶去了日本继续募集资金。

    到了日本之后,康有为展开光绪皇帝给他的衣带诏,痛哭失声,日本人见此情形,大惊,想不到中国的皇帝竟然落到这种地步,纷纷慷慨解囊,眼见得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的帐目上盈利越来越多,康有为正在眉花眼笑,却不料这时候突然跳出一个人来,一口叫破:

    这衣带诏是假的!

    这人是谁?

    此人姓王,单名一个照字,原是康有为在大清国朝廷时的同事,因为劝光绪皇帝出国考察,而享誉天下。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太后掀起一轮轰轰烈烈的“斩足运动”,专一清理跟慈禧老太太过不去的小人物,倒霉的王照不幸中标,东躲西藏,亡命江湖。

    困厄之际,王照却突然遇到了一个女侠客——秋瑾女士,秋瑾慷慨的掏了一笔钱给王照,让王照买张去日本的单程船票,于是他老兄就逃到了日本。

    康党欲谋慈禧太后未果之事,王照知道得最清楚,当然知道这衣带诏不过是康有为为了集资而自己弄出来的道具。所以王照实话实说,道出了衣带诏是康有为伪造的。

    好好的生意,让王照如此搅闹,康有为大怒,当即命精于技击的弟子梁铁君将王照拿下,关了起来。

    这就属于非法囚禁了。

    于是就有人看不过眼去了,要出来抱打不平。

    兴中会不,不,不,兴中会已经取消了,应该是兴汉会大佬级别的人物:

    陈少白。

    (5)拿钱砸死你

    陈少白是孙文少年时代的伙伴,此人是一个鬼灵精式的人物,脑子最快,花样最多,再简单的事情落到他的手里,也会花样翻新,搞出种种眉目来。不让你看到张口结舌,目瞪口呆,他是不肯罢休的。

    发现王照被康有为非法囚禁,陈少白断定此中大有文章,于是他找来日本友人平山周,委托他把王照从康有为那里“偷”出来。

    平山周也是身手不凡,自受了陈少白委托之后,就天天盯在康有为的居所附近,终于等到技击高手梁铁君出门的工夫,平山周趁机冲上去,将王照偷了出来。

    王照出来之后,就哭天抢地,大诉苦水:

    王君又告予曰:原因保荐康,梁,故致此流离之祸,家败人亡,路人皆为叹息。乃康,梁等自同逃共居以来,陵侮压制,几令照无以度日。每朋友有信来,必先经康、梁目,始令照览,如照寄家书,亦必先经康,梁目始得入封。且一言不敢妄发,一步不敢任行,几于监狱无异矣。予见王君泪随声下,不禁愤火中烧。康,梁等真小人之尤,神人共愤,恨不令王君手戮之。

    ——1936年7月24日大公报王照与木堂翁笔谈。

    然后王照就把衣带诏为伪造之事,详详细细的告诉了陈少白。

    陈少白大喜,立即向日本政府“举报”了康有为。

    日本政府说不出来的别扭,管这事吧,好象不该管。不管这事吧,好象也不对,内阁议员们吵了几架之后,最后找到了一个妥协的法子:

    请康有为离开日本,去别的国家发展。

    康有为断然拒绝。

    康有为也上火,我不过就是弄了个假的衣带诏而已,可我这样做是为了大清皇帝啊,这招你陈少白了,还是惹着陈少白了?凭什么要赶我走?

    不走是不是?日本政府火了:你走不走?不走拿钱砸死你!

    九千日元,走不走?

    康有为见钱眼开,拿了九千日元就离开日本,转道加拿大,绕了一圈又回到了新加坡,继续为他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募集资本。

    逐走康有为,兴汉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避免让康有为跟自己在融资市场上竞争,大家都在日本募钱,日本人掏出来的钱是有限的,给了康有为,兴汉会这边吃什么?所以这个市场竞争,就在所难免了。

    第二个目的,却是要拿下康党中的大将梁启超。

    要知道,梁启超是民国初年三个重要人物之一,另两个就是袁世凯和孙文。如果孙文能够将梁启超拿下,纳入到自己的阵营之中,则兴汉会实力就会大增。

    可是这梁启超端的难以对付,他一边和孙文称兄道弟,一边跑去檀香山,将孙文的老巢给抄了。

    留守檀香山的兴中会兄弟一见梁启超,惊为天人,立即钦服,于是梁启超对檀香山兴中会进行了“改制”,原兴中会的兄弟会团结在梁启超周围,踊跃“起兵勤王”,纷纷解囊相助,眨眼工夫,梁启超就从孙文的老窝里抄走了二十万银元的巨款,然后又以上海广智书局招股为名,注册了一连串的连锁皮包公司,又搬走了五万银元。

    而康有为在新加坡更是财源滚滚,康梁两人赚到的钱合起来,是一个怕人的数字。

    两湖总督张之洞奏报:康有为的保救大清公司,拥有至少六十万洋银的现金流

    另有人著书指出,康梁这两人赚的钱,足足的超过了一百万银元

    康梁募集到的资金是不少,但募集成本也高得吓人,“仅电报一项,耗费愈十万元”。

    不管怎么说,反正康有为有了钱,他就要报陈少白举报并逐他出境的一箭之仇。

    这时候正好毕永年率江湖帮会诸老大于日本归国,却被康为有埋伏在香港,突然杀将出来,给了哥老会总舵主王秀方、金龙山及腾龙山五位山主每人几百元钱,众老大见钱大喜,立即拨寨而走,合伙跟康有为走了。

第14章 慈禧和李鸿章的秘密婚姻(2)() 
其实这些人早就想走了,好端端的老大当着,都是非常体面的总舵主,山主,就因为跟孙文合作一次就全都没了,这谁受得了?

    此时分道扬镳,江湖上于是又恢复了几个堂口,兴汉会从此无人再提。

    毕永年接受不了这个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