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

第78部分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第78部分

小说: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火轮上挂的是英国旗,所以军舰未曾阻拒,等接近旗舰的时候,船上的士兵询问小火轮来意,马超俊回答:特来与萨军门送信。

    军舰允许马超俊登船,上去之后,立即被全副武装的士兵所包围,经过周密的搜身检查,一名副官喝令马超俊交出书信。马超俊断然拒绝,曰:我携带的是机密要件,必须面呈萨军门。副官回去禀报,稍后回来,押着马超俊去见萨鎮冰。

    萨镇冰的模样极是奇特,满脸的胡子,都打着虬卷,单只瞧模样就威风凛凛,马超俊欣赏过萨镇冰的容貌之后,这才取出书信,双手呈交。萨镇冰接信时,马超俊看到信封上写道:丁文夫子大人全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萨镇冰看了信之后,就开始了严肃的思考,这个思考居然是个长考,竟思考了整整三个小时。在这期间,马超俊在一边屏息等候,一声也不敢吭。

    三个小时过去了,萨镇冰的眉宇突然展开,高声喝道:笔墨侍候!

    副官飞快的将笔墨呈上,萨镇冰当着马超俊的面,走笔如飞,书曰:

    宋卿学弟:示悉,各尽其职,此复。

    马超俊拿到书信,那名接他上船的副官送他离开,下兵舰时,副官挥手,向他挤眉弄眼:替我问家兄好。马超俊一怔:家兄?谁的家兄?波伏浪起,副官的身影已经隐没于夜色中。

    怀着一肚皮的疑窦,马超俊立即乘小火轮返回,到了武昌都督府,却找不到黎元洪,一打听,才知道黎元洪为了避炮击,将办公室迁到了洪山寺。马超俊不由得叹息:唉,合着别人的命,都是命,就我老马的命不值钱牢骚过后,赶到洪山寺,向黎元洪报告。

    黎元洪仔细的研究过萨镇冰的回信,得出结论说:语虽双关,但无恶意,你不虚此行。

    马超俊报告道:黎都督,我登上兵舰的时候,舰上的炮衣已经脱下,随时准备向武昌方面炮击,但等我离开时,炮衣又都穿上了,这表明,萨镇冰已经被说服了,放弃了炮击武昌的想法。

    然后马超俊用广东话兴奋的冲黎元洪大叫:都督,我们成功鸟!

    黎元洪茫然:我听不懂你的鸟语。

    尽管黎元洪听不懂马超俊的广东话,但事实证明马超俊的判断准确无误。就在次日,萨镇冰的兵舰驶往下游阳逻停泊,拒绝了朝廷炮击武昌的命令——这就是旧时代的军人,他们不重视胜利,只重视荣誉。不重视结果,只重视过程。尽管他们坚信社会的公正性源于规则而非结果,但这仍然无助于他们为大革命的洪潮所淘汰。

    但马超俊还是被黎大胖子玩了,实际上,黎元洪至少找了三路人马,替他送这封信:一路是由投效海军人员朱孝先送信,一路是由瑞典人轲斯送信,第三路才是马超俊。最气人的是,这三封信都送到了,所以有关送信人目前至少存在着三个版本——哪个版本都对。

    (19)敢割孙先生的包皮

    饶是马超俊想破脑壳,他也猜不出萨镇冰兵舰上的那名副官,与他分手时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时间须得拉回到1905年的巴黎。

    那一天,孙中山去法国巴黎找清国留学生,劝说他们起来革命。当时有四个孩子,曰:汤芗铭,向国华,王发科,王相楚。这四个孩子最听朝廷的话,朝廷让他们往东,他们决不往西,朝廷让他们打狗,他们决不会撵鸡。孙中山居然向他们四个宣传革命,那可真叫找对了人。

    于是这四个孩子商量了一下,两名出面请孙中山饭局,另两名孩子趁机潜入孙中山的房间,割开了孙中山的皮包的包皮,盗出革命党人名册,立即飞跑到清国驻法国使馆,向公使孙宝琦报案。

    当时孙宝琦一看这个四孩子,心说这几个都谁家孩子啊,你们偷盗革命党人名册,党人岂会与你们罢休?再说你们又没拿朝廷薪水奖金,惹祸上门全无一点利益可图,听说过缺心眼的,没见过这么缺心眼的。当即将四个孩子吓唬了几句,自己偷偷将党人的名册送回去,在革命党那里做了个顺手人情。

    但事情闹开了,这四个孩子,在留学生里就混不下去了,都知道他们缺心眼缺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耻于与他们为伍。于是四个倒霉孩子中的汤芗铭,就绕道去了英国,改学海军。1909年刚刚回国,历任镜清号舰长,南琛号舰长——如此缺心眼之人都做了舰长,可知别人比他更缺心眼。

    临近武昌首义的前几天,萨镇冰发现了汤芗铭这个人才,就将他调到自己的身边,让他做自己的副官,助手。

    可即便如此,汤芗铭也没必要对马超俊说:替我问家兄好吧?

    有必要,因为汤芗铭刚刚收到大哥的来信,劝说他:早日反正,以立殊功。

    他大哥又是谁?

    不说你是猜不到的,汤芗铭的大哥,便是湖北君宪派头子汤化龙。

    汤化龙以湖北咨议局议长的身份,暗中与革命党人勾连一气,促动了湖北革命军政府的成立,目前出任军政府民政长。此人看准了这一次革命肯定成功,铁了心要将革命进行到底,所以写信给弟弟汤芗铭,让他快点配合。

    汤芗铭收到哥哥的信,回忆起自己割孙中山包皮,偷盗党人名册的事情,知道这是自己唯一能够翻身的机会了。当即在船上暗暗运动,密谋起事,却说水员们原本就生活枯燥,早年时全世界的船上,船员都有一个叛乱的怪毛病,动不动就杀舰长宰乘客,就是因为船上的生活缺少足够的娱乐性,所以人心往往变得极是烦燥。此番经汤芗铭一吆喝,兵舰上的水员登时鼓噪了起来,立推汤芗铭为海圻号中华民国革命军临时总指挥,一起去找舰长萨镇冰闹事。

    舰长萨镇冰,正背着手在甲板上踱步,思考不在武昌打炮这事对还是不对。忽听人声鼎沸,就见汤芗铭率了众水员,气势汹汹而来。当时萨镇冰叹息了一声,曰:小舟从此去,江海寄馀生。卸下一只小艇,顺流漂泊远去了。

    此一去,萨镇冰直接漂泊到了上海。

    而汤芗铭却率了海昕号与清国水师的大队人马会合,大家一起浩浩荡荡的去了九江。再过不久,汤芗铭就会在党人李烈钧的带领下,重返武昌。

    (20)转折点的到来

    汤芗铭在兵舰上闹事,而华侨敢死队队长马超俊,他的革命生涯迭现出更加波澜壮阔的一幕:他和剩余的华侨敢死队仍然留守武昌,出汉阳门入汉口,先到黄陂,再战冯国璋。结果马超俊被冯国璋逼得步步后退,退到阳逻地方,更为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段祺瑞的军队居然也来了。

    一个冯国璋就够让武昌人民喝一壶的了,再来一个段祺瑞,那还了得?

    而最让马超俊恼火的是,冯国璋的军队分明视他为无物,尽管他一再声称华侨敢死队力战冯国璋,但实际上冯国璋的部队是越过他直冲到了后方。等冯国璋的军队冲过去后,段祺瑞的军队这才出现双向合围,马超俊登时目瞪口呆。

    当时马超俊慌不择路,抢了一条船顺流直下,一口气飘流到了九江,被九江的水上警察逮到,缴械之后押到都督府。九江大都督马毓宝,对马超俊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九江已经宣布独立了,也革命了。你们是从武昌下来的铁血军人,都能打,恰好我这缺少卫队,以后你们就跟着我吧,薪水你们自己说。

    马超俊说:不要,我们要去上海。

    他一定要去上海,是要找到黄兴,算一算黄兴逛他死守汉阳兵工厂的旧帐。但是马超俊去了上海之后,遇到的头一个人并非是黄兴,而是他无论如何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人:

    瑞瀓!

    这老兄便是湖广总督,眼见收复武昌无望,又遭朝廷撤职处分,于是他飞逃入上海租界避难。跟在他屁股呜嗷呜嗷追过去的,是成群结队的刺客——刺客都是由朝中显贵之家高薪诚聘的,因为爱新觉罗皇族认定了是这家伙无能,拖累了皇家,所以一定要摘下他的脑壳出气。此后一段时间里,他将生活在高危状态之下,直到中华民国成立,警报解除为止。

    而在武昌这边,当段祺瑞出现的时候,标志着时局的演变,进入了一个空前之复杂的时代。

第70章 革命大盛宴(1)() 
(1)湘江奇人谱

    向者武昌血战,多有湘军参加,有跑得飞快的甘兴典,有躲到两湖书院死读书的王隆中。还有战死于仙女山下的前清老将军刘玉堂。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湖南军队,去湖北革命呢?

    这是因为,当黎元洪出任湖北革命军大都督后,先是劝说大家罢息兵戈,结果遭到党人愤怒的杯葛。于是黎元洪就说:这个事,啊,这个事啊,我当上了你们的大都督,这麻烦可就大了,朝廷铁定不会跟我有完。除非,全国能多弄出几个大都督来,象我这样的大都督多了,就轮到了我们跟朝廷没完了。

    如何让全国多出现几个大都督呢?

    易尔,武昌有许多军事学校,学校中有全国各省的学生,把那些最机灵,又超喜欢革命的小家伙找来,每个省找上四五个人,让湖北咨议局议长给各省的咨议局写封信,让他们快点跟革命党一块革命。

    于是有两名湖北学生,蓝综和庞志光,奉肥仔黎元洪之命,拿了蒋翊武的介绍信去长沙,找共进会暨哥老会老龙头焦达峰联络起事,另有同盟会会员胡燮槐,也跑来湖南联络。如此多的人都跑了来,霎时间将平静的大湘江,搅得水翻浪急,水面上登时浮出几个奇人来。

    头一个,姓陈,名作新,字振民。此人端的奇异,12时染上酒瘾,见酒就喝,闻味则醉。更兼天赋异秉,喜骑马,舞剑,练拳,习武,擅长书法,楷,草篆,隶四体均有造诣,尤精大小篆。所画兰、梅、松、竹,别具一格。所刻图章刀苍劲有力,古朴自然。

    这么有才,那可不能耽误了,于是陈作新14岁时进入科举考场,却不想文星黯淡,一连三次名落孙山。陈作新大怒,遂改行做枪手替人代考,却不想一考一个准,一考一个中。接连三次都替别人考中。陈作新诧异,遂恢复自己的名字,替自己考,果然也中了——却不想怪事又出,明明是他自己替自己考,反被人举报说他是由别人替考的,结果取消录取资格。这离奇的世相令得陈作新欲哭无泪,于是他就想:要不我干脆革命吧,不然还能怎么着?

    革命者多是这样的人,他们的那过于强硬的个性,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导致了人生处处不顺利。偏偏他们又意识不到这一点,不谙规律之所在,没有意识到是自己不对头,反倒认为是这个世界出了毛病,愤怒之时,往往会兴起革命之念,想把这个世界拧巴拧巴,改造成适合自己的样子。

    第二个人物,姓黄,名忠浩,字泽生,黔阳黔城人氏。黄忠浩幼时顽劣,不喜读书,教书先生怒而骂他:这个小王八蛋,他将来若是有出息,我把自己的眼珠子抠出来。受此刺激,黄忠浩发愤读书,霎时间一目十行,一通百通,未及几年已经通经术,究性理,竟成湘江大儒,而且文武兼资。于是入仕途为官,先做江西右江道,后任四川提督,再后来告老还乡,隐居家乡,享受着离休老干部的政治待遇。

    到得老黄离休之时,正值党人肆虐湖南,地方父老恳请黄忠浩出山,稳定秩序。黄忠浩摇头笑曰:一辈子人,不管两辈子事,随孩子们闹去吧。于是湖南父老哭曰:老黄不出,百姓还能靠谁呢?哭之于巡抚余诚格,于是巡抚跪在黄忠浩脚下苦求,黄忠浩无奈,只好出山,任全省巡防营统领,维护地方。

    离休老干部黄忠浩再披战袍,遂有革命党小家伙跑来,劝道:老黄,起来革命吧,你老得牙齿都掉光光,再不革命可就没机会了。

    黄忠浩笑曰:滚,吾何许也人?清室大员也。山能移,吾志不可移,吾当为朝廷及家乡父老效死,有敢乱湘者,且看吾刀!

    由是离休老干部黄忠浩,就成为了湖南反革命势力的代言人。他作为地方秩序的维护者,与革命形成了天然的冲突,这是所有老家伙的悲剧。

    被革命风潮激荡而起的第三个人,更是奇人中的奇人,就连毛泽东都称赞此人是个聪明的官僚。那么此人又是谁呢?

    此人名叫谭延辏В撕暇芘赏纷樱谥泄飞暇哂凶挪豢尚∑车牡匚唬心晟ヅ迹谑撬镏猩降敲畔蛩蠡椤肭笏⑿∫套铀蚊懒洹?墒翘费雨'说:我和妻子有约定,生不负,死不负。绝不会另娶而伤害到我的亡妻的。不过呢,你家美龄我虽然不会娶,但我可以认她做妹妹。

    从此,宋美龄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