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纽伦堡大审判 >

第35部分

纽伦堡大审判-第35部分

小说: 纽伦堡大审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号。
  2 月初,帝国政府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雷德尔参加了掩护各进击港口的安全工作。1917 年,他晋升海军中校。九个月之后,他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担任了一艘新的小型巡洋舰“科隆”号舰长,被派往北海执行巡逻任务。
  当时的德国,反帝制的运动日益高涨,加之给养不够,海军士兵普遍不愿打仗。1917 年8 月,远洋舰队第四大队军事法庭以煽动叛乱罪处五个反帝制的水兵死刑。不到一年,德意志的帝制终被推翻。
  雷德尔在战役结束一年之后晋升海军上校,并于1920 年7 月被派往柏林的海军档案处工作,整理官方的海战资料。1922 年和1923 年先后出版了他所编写的两本书。第一本书记述从巡洋的出征到“施佩伯爵”号沉没这一段历史;第二本叙述各小型巡洋舰的作战和航海经过。在海军档案处工作期间,雷德尔利用业余时间就读干柏林大学。当他准备考取博士之时,他被提升为海军上校,并就任海军教育监的监督,掌管各海军学校的教育工作以及两艘
  训练用舰。
  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德国设立参谋本部和海军大学,雷德尔建立了秘密的指挥与参谋人员训练班,同时也成立了海军各类专科学校。
  1924 年,雷德尔接任北海轻舰队司令,以巡洋舰“汉堡”号为旗舰。次年2 月,他被调回基尔,同时晋升海军中将,担任波罗的海军区司令。
  在1926 年5 月31 日斯卡格拉克海战十周年纪念日那天,基尔大学哲学院授予雷德尔名誉博士的学位。两年之后,雷德尔晋升海军总司令。最初,他同顶头上司国防部长格罗纲意见不台,以后,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了改善。自此以后,他就专心致力于德国海军的重建工作。他主张建造重型军舰,并在“塞维拉”航空公司招牌的掩护下建立了半军事性的海军航空兵。
  雷德尔虽然不问政治,但他头脑清醒。1933 年之后,德国海军未被卷入希特勒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的漩涡,完全是雷德尔的功劳。
  1933 年2 月,希特勒首次召见雷德尔,并对他说,他绝不会同英国、日本交战。海军舰队的建立只用于防卫欧洲大陆。而且他建议同英国舰队维持35 比100 的实力比例。
  1934 年8 月2 日,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成为他的继任者和三军最高统帅。次年3 月16 日,希特勒宣布凡尔赛条约的限制无效,英国人对此提出抗议,并派外交大臣艾登去德国。6 月18 日双方签订了一个海军协定。
  这时,雷德尔交给训练巡洋舰“恩登”号舰长邓尼茨海军中校一个任务,要他组建新的潜艇部队。邓尼茨主张建造供“集群战术”用的中型潜艇。他认为,建造中型潜艇既符合德英海军协定中关于舰艇吨位的限制,又能建造数量较多的潜艇。
  雷德尔的工作更加繁忙,但他有一个可靠的参谋班子。此外,他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享有广泛的独立性。这就使雷德尔能够在1935 年完成使两艘装甲战舰、两艘巡洋舰、十六艘驱逐舰和二十三艘潜水艇下水的工作。到9 月27 日,邓尼茨已经可以把第一批的潜水艇编为一个潜艇小队了。
  虽然雷德尔竭力提防纳粹党对于海军建设的任何干涉,他同希特勒之间的关系还是友好的。希特勒对于雷德尔的一切建议都表示采纳,从不干预。
  当雷德尔于1939 年4 月晋升海军元帅时,一切迹象都表明战争在日益迫近。雷德尔曾一再警告希特勒,不要介入国际纠纷,特别应当避免同英国发生战争。他和海军总部的军官都一致认为,德国的海军想同英国海军作战力量是不够的。在他同伯姆和邓尼茨两位海军将军的一次会晤时,他曾断言:“德国舰队除了战斗和光荣地沉没之外,不可能有别的作为”。但他又说,德国海军利用潜艇来破坏大英帝国的海上联络,兴许能获得成功。
  当朗斯多夫上校于1939 年12 月17 日成功地出击,重创并最后炸沉了英国的装甲战舰“施佩伯爵”号之后,雷德尔和希特勒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从那以后,希特勒开始把他的党的意志强加于海军身上。
  1940 年4 月,海军接到攻占挪威的任务。雷德尔最初认为,对于德国来说,中立的挪威比被占领的挪威更为重要。后来,当他获悉英法军队正在进行占领挪威的矿砂港口纳尔维克的准备之后,才决定采取先发制入的行动。他建议以鱼雷快舰实施登陆。陆海军密切协同。占领挪威一仗,招致了海军的重大损失,但陆海军的协同动作还是比较顺利的。
  西方战役之后,雷德尔奉命对英国本土进行登陆作准备,雷德尔当即申诉意见,应把争夺制空权列为登陆的先决条件。要使英国的空军,甚至海军
  都无法制止登陆行动。此外,还须设一个没有水雷的区域,两侧更要布雷警戒,并准备必要的运输船只。希特勒也曾答应,在1940 年8 月15 日以前将一切准备齐全。但这种准备竟拖延到9 月15 日。到了10 月,希特勒竟又下令停止“海狮作战”。尽管如此,海军作战的重点仍然是英国。
  在大西洋上的最后一次大海战发生在1941 年5 月21 日。战斗舰“俾斯麦”号击沉了英国的装甲战舰“头巾”号,还把“威尔斯王子”号战舰击成重伤。然而,“俾斯麦”号也同归于尽。至此,重型舰只的作战停止了,潜艇部队开始担任海战的主角。德国潜艇在敌人周密的反潜措施也曾获得相当大的成功。水面舰只和潜水艇以及飞机相互配合对敌人的北冰洋护航船队所实施的攻击也是十分成功的。
  1942 年秋季,德国巡洋舰队司令在一个薄暮时分停止了对敌人一个警戒周密的护航船队的攻击。希特勒对此十分不满。次年元月6 日,他又在一次会议上提及此事,并指斥和侮辱了雷德尔元帅,致使后者愤而辞职。
  希特勒批准了雷德尔的辞呈,于元月30 日任命邓尼茨元帅为海军总司令。
  德国战败之后,雷德尔被苏军俘虏,并与其夫人一同被押往莫斯科。1945年11 月20 日,他和邓尼茨以及其他二十名政府官员都站在纽伦堡国际法庭上接受审判。
  雷德尔系按起诉理由第一条、第二条和第三条被提出起诉。
  在担任统帅的十五年期间,雷德尔建立并指挥德国的海军。到1943 年去职为止,他应对此承担全部责任。他承认德国海军违背了凡尔赛和约;但他坚持说,这样做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名誉问题”,他辩解说,这些违约行为大多是微不足道的。他还说,德国海军的实力尚未达到它所应达到的程度。
  雷德尔通过冯·弗洛姆堡接受了1937 年6 月24 日命令,对奥地利作战进行特级准备。他是亲自参加1937 年11 月5 日堆斯巴赫会议的五名头目之一。他辩称,希特勒只是想通过这次会议促使陆军更快地武装起来;他坚持说,他当时确信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问题将得到和平解决,后来也正是这样解决的。他还曾对当时正在与英国签署的海军协定作过指示。他说他并未接到加速建造潜艇的命令,这意味着希特勒并未策划战争。
  雷德尔曾经接到有关《绿色方案》和《白色方案》等指示,《白色方案》以1939 年4 月3 日的指令为开始,其较多部分指示海军通过海上干预的方式支持陆军。雷德尔也是出席1939 年5 月23 日会议的为数不多的主要头目之一。此外,1939 年8 月22 日在上萨尔茨堡发布命令时他也在场。
  入侵挪威的计划最先是由雷德尔而不是由希特勒提出的。尽管希特勒曾希望斯堪的纳维亚保持中立,他在1939 年10 月所发的指令就表现了这种意向,然而海军早在10 月份就仔细研究了在那里建立海军基地的好处,海军上将卡尔斯提请雷德尔注意在挪威建立军事基地的有利方面。1939 年10 月3日,又在海军参谋部征询意见,轮流询问是否赞成建立此类基地。10 月10日,雷德尔同希特勒谈到了这一件事。在他的战争日记中对这一天载有:希特勒愿意对此事加以考虑,数月之后,希特勒同雷德尔、吉斯林、凯特尔和约德尔谈话。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开始制定计划。海军参谋部与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参谋们共同参加了这一工作。
  雷德尔收到了凯特尔1940 年卫月27 日对挪威问题的指令,他也收到了希特勒随后签署的3 月1 日的指令。
  雷德尔以如下理由为他的行动辩解: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了抢在英国人之前下手。对于这类辨护词不需再予讨论,因法庭对此已进行详细审理,并已做出结论:进犯挪威和丹麦均属侵略战争。雷行尔在致海军的一封信中写道:“海军在占领挪威时的战斗行动将作为海军在这次战役中的重大功绩而永存于世。”雷德尔曾多次收到过在西部发动进攻的命令,其中包括推迟进攻的数次通知。
  1941 年3 月18 日,在有希特勒参加的一次会议上,雷德尔竭力主张占领希腊全境。现在他辩解说,此事发生在英国登陆之后,而且是在希特勒已经下达了进攻令之后。他指出,当时海军对希腊并无兴趣。他曾接到过希特勒关于南斯拉夫的指令。
  雷德尔曾试图让希特勒放弃进攻苏联的侵略行动。1940 年9 月,希特勒奉行在地中海的侵略政策,以此代替进攻俄国。1940 年11 月14 日,他极力主张对“作为主要敌人的”英国发动战争,并主张继续建造潜艇和海军军用飞机。根据德国海军参谋部的记录,他对“在击败英国之前进攻俄国发表过至关重要的反对意见”。当时他声称,他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这样做违反互不侵犯条约,此外还出于战略上的原因,然而一经作出决定之后,他在进攻苏联之前六天就批准了袭击位于波罗的海一个特定警戒区内的苏联潜艇。现在他辩解说,这样做的理由是那些潜艇企图“侦察”德国的行动。
  这一证据显然说明,雷德尔曾参与策划和进行这次侵略战争。
  雷德尔被指控在公海上犯有战争罪。1939 年9 月3 日,一艘没有武装的英国邮船《雅典娜号》被击沉,该船是被德国U—30 号潜艇击沉的。
  雷德尔申辩说,这是由于一名缺乏经验的潜艇舰长将该轮误为武装商船而击沉的。他说,直到几个星期后,U—30 号潜艇返航并对此事加以更正后,才了解到此事的真相,尔后希特勒指示海军和外交部继续对这件事持否认态度。雷德尔否认他曾得知过任何对丘吉尔发动宣传攻势的消息。
  对雷德尔提出的最严厉的指控是进行不加限制的潜艇战,包括击沉没有武装的商船和中立国的船只,此外还对沉船的遇能者非但不加抢救,反而用机枪进行扫射。这些都是违背1936 年伦敦议定书的。
  法庭考虑到,对雷德尔的上述指控系发生在1943 年1 月30 日以前,即在他退职之前的期间内,故对他作出的判决与业已宣布的对邓尼茨的判决是相同的。
  1942 年10 月18 日的突击队命令本来明确与海战无关,但是海军参谋部却把这项命令传达到下属的海军舰长。海军参谋部宣称:“这样做是符合领袖的特别命令的;但这在国际法中还是新的作法,因为士兵没有向希特勒提出过异议。”
  法庭根据起诉理由第一条、第二条和第三条判决雷德尔有罪,并被判处无期徒刑,直到1960 年死去。
  第三节“头号反犹煽动家”
  施特赖歇尔系根据起诉理由第一条和第四条被提出起诉。他在1921 年参加纳粹党,为该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参加过慕尼黑暴动。1925 年至1940年,他是反犹太周刊《冲锋队员》的发行人,在1933 年以前他一直担任该刊主编。
  施特赖歇尔是坚定的纳粹分子,并是希特勒及其基本政治目标的追随者。没有证据可以说明他是希特勒的亲信顾问。在他的经历中,他与策划战争的政策也无密切关系。例如他从未参加过希特勒向手下头目阐明其决策的那些重要会议。虽然他是大区领袖,然而并没有证据证明他知道这些政治计划。法庭认为,证据不能证明他与密谋活动(本判决在另一部分已对此作了简略说明)或与策划和发动侵略战争有关。
  发表演讲、撰写文章和鼓吹仇恨犹太人观点达二十五年之久的施特赖歇尔是尽人皆知的“头号反犹煽动家”。在他发表的演讲和论文中,他以反犹主义日益污染德国人的思想,并煽动德国人极力去迫害犹太人。1935 年印数达到六十万份的《冲锋队员》,每期都充斥这种色情的和令人厌恶的文章。
  施特赖歇尔是1933 的4 月1 日抵制犹太人运动的头目。他拥护1935 年颁布的纽伦堡法。他对1938 年8 月10 日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