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加拿大通史简编 >

第52部分

加拿大通史简编-第52部分

小说: 加拿大通史简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臭氧层有害的物质的产量降低。。 50%。1989年。。 2月,加拿大环境部部长卢西
恩·布沙特说,所有国家都应把对臭氧层有害化学物质的产量降低。。 85%,并
表示,加拿大希望在。。 10年内,全面禁止此类化学物质在国内使用。。。 (51)1988
年。。 9月。。 29日,马尔罗尼在联合国大会的致词中说:“当今世界正面临一场空
前严重的环境危机。大自然亦向我们发出紧急警告:假使我们再不密切注意
这个问题,它将会给我们带来灾难。这个危机的讯号有目共睹:林木短缺,
表土瘠化,广泛的土地沙漠化,鱼类数量剧降,大批海狗在北海死亡和白鲸
被冲上圣劳伦斯河畔等等。还有人说,人类的生存已经受到直接威胁。”。。 

(52)1989年。。 3月,马尔罗尼总理参加了在海牙举行的最高级会议,也是世界
历史上第一次针对自然环境问题而举行的各国首脑会议。他号召世界各国为
保障全人类的生存权利,共同起来防止大气污染和减轻温室效应。
世界环境问题是人类所面临的共同课题。许多问题需要各国之间携手合
作才能予以解决。对于当代国际关系中这一新的内容,加拿大政府给予相当
多的重视,并在国际合作中发挥着推动作用。

80年代初,加拿大外事机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1981年。。 4月,国外移民
计划的管理责任与加拿大雇佣和移民委员会班子一起移交到外交部。这一计
划所包括的编置移民、接纳难民、安排来加旅游者及学生和短期工作人员等
事项全部成了外交部的管辖范围。加拿大国际开发署也相应成为外交部的一
个机构。1982年。。 1月,联邦政府又对经济与外事部门进行调整,将原来隶属
工业、贸易与商业部的有关国际贸易政策和贸易促进等职能划归外交部。这
样,加拿大外交部的职权范围大大扩充了,几乎包揽了加拿大的一切对外事
务,包括外交政策、贸易、移民和对外援助。

外事机构的调整是与加拿大政府施政重心的转移和加拿大国际地位变化
密切相关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加拿大由一个不具备外交权利的自治领
发展为一个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的泱泱大国。到。。 1985年,加拿大在124个国
家派驻了外交或领事使团,有。。 101个国家在渥太华派驻了外交机构,另有。。 45
个国家设立了非常驻办事机构。加拿大还在许多国际组织中设立了常驻代表
团,在诸如南北对话、裁军、环境、人权、海洋法、能源控制和防止核扩散
等国际谈判中施加影响。

在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方面,加拿大一方面稳定了它与美国和英联邦
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努力加强同亚太国家之间的联系。

发展与稳定同英联邦各国的关系,仍然是加拿大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
面。到。。 1984年,英联邦成员国达到。。 49个,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一,包
括种族、肤色、语言、信仰各不相同的10亿人口。其中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成
为英联邦的新成员。加拿大在英联邦中的政策目标是:加强团结,为国际和
平与发展做出贡献;加强作为实用性合作圈子的自身发展。(53) 


在英联邦内,英国已不再是一个发号施令者了。1989年 
10月,49个英
联邦国家政府首脑在吉隆坡会晤,商讨世界政治、经济问题,重点是环境问
题和南非问题。与会各国不顾英国的反对,发表了关于南非问题的“吉隆坡
声明”,谴责了南非的种族隔离主义,通过了在财经、军备等方面制裁南非
的一系列决议。

同美国的关系是加拿大对外关系的重心。美、加两国依然是军事盟国,
对北约承担着义务。1986年 
3月,马尔罗尼总理访问了美国,两国签署了共
同治理酸雨污染的协议,续签了《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协定》,1987年
2月,加美巡航导弹试验又自动延期了 
5年。在经济贸易领域,两国彼此是
最好的顾客。1985年,加拿大出口商品的 
78%销往美国,占其国民生产总值
的 
24%,同时也进口了占美国出口总额 
22%的商品。 
(54)加美互惠贸易协定
签订以后,两国的经济关系更为密切。约翰·布什当选总统后,首先出访了
加拿大,与马尔罗尼总理商讨了诸如酸雨及加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履行等问
题。1989年以来,两国在政治上的见解更趋一致,并加强了协商合作。马尔
罗尼总理与布什总统除保持着里根时期建立的两国领导人年度磋商外,还进
行了一些非定期会晤。对美国出兵巴拿马,加拿大表示“理解和同情” 
(55);
对中国“六。四”事件之后美国对中国的孤立、封锁政策,加拿大政府也不顾
正在稳步发展中的中加关系,坚决站在美国一边,采取了谴责中国政府的做
法。

为了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作用及促进对外贸易与合作,加拿大还加强
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中国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及
“七五计划”(1986—1990年)的制订,为中加之间继续进行经济、贸易往来
提供了新的机会。以经济合作为主要目的的政治接触也更加频繁。继赵紫阳
总理 
1984年访加之后,李先念主席又于 
1985年 
7月对加拿大进行了正式友
好访问。1986年 
5月,加拿大总理马尔罗尼访问了中国。1989年 
5月,中国
万里委员长访问了加拿大。

1989年 
3月,加拿大驻华使馆华南商务办事处与中国广东省政府联合举
办了“89·加拿大节”,加拿大驻华大使厄尔·德雷克出席了开幕式。加拿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马尼托巴省、萨斯喀彻温省、阿尔伯达省、安大略省
和魁北克省的驻港代表也参加了庆祝典礼。1989年 
5月,在中国举办了以“共
享未来”为主题的加中友好月。内容包括教育、文化、体育、经济开发和贸
易促进等领域的 
20多项活动。马尔罗尼总理为此专门发表了电视致词。

加中友好月所举办的各项活动,反映了中加关系已经在相当广泛的领域
内获得发展。在两国建交 
20周年之际,双方可以充满信心地总结过去的友谊
与合作,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以期真正实现友好月的口号:共享未来。

然而,事与愿违,1989年之后,中加关系急剧直下。加拿大政府对中国
实行了一系列有损两国关系的制裁措施,包括中止部长级以上的高级交往,
停止军事往来,放宽移民政策。6月 
30日,加拿大外长查尔斯·克拉克发表
了对华关系声明,表示“加中关系不能一如继往”,并再次重申了制裁措施。
两国政治、经济及文化交流等诸种关系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但较低层次的
交往仍继续保持,1989年 
11月,中国四川省绵阳市与加拿大安大略省金斯
敦市达成了建立友好关系的协议。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
入,两国关系正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注释:。。 

注释:。。 
(2)Desmond Morton, A Short History of Canada(Edmonton,
Alberta,1982),pp。251,250。 
(2)(4)(5)(7)(8)(9)(11)(12)(13)(14)(15)(16)(17)(18)(19)(24)(25)

(26)Edgar Mclnnis,Canada,A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Toronto,
1982),pp。670,250,250,680,682,683,691,692,693,702,704,706,696,698,723,714,715,716。
(3)《世界知识年鉴》(1983),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3年版,第。。 311页。
(10)J。 L。 Granatstein,Canada:1957—1967(Toronto,1986),p。246。
(20)《世界知识年鉴》(1982),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2年版,第。。 667页。
(21)李节传:《关于中加相互承认与建交问题》,载《加拿大:文化的
碰撞》,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2年版,第。。 182页。
(22)韩经纶:《中加贸易关系源远流长》,载南开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
《加拿大研究论文集》1992年版,第。。 27页。
(23) Danis Stairs& Gilbert R。 Winham,The Politics of Canada's 
Economic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University of TorontoPress。1985),p。67。
(27)克里斯多夫·翁达奇:《加拿大历届首相小传》,新华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91页。。。 
(28)(29)(31)(32)(33)(34)(35)(36)(37)(38)(39)(40)(41)CanadaReport,Vol。Ⅱ,No。3,1990,pp,2,17,11,11,16,15,18,6,17,17,3,3,4。

(30)(45)(46)(55)《世界知识年鉴》(1990—1991),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88,686,686,690页。
(42)The Canadian Encyclopedia (Edmonton, Alberta),Vol。2,。。 
p。1331。
(43)(48)Canada Rreports。 Vol。Ⅱ,No。 1,1989,pp。 7,26。
(44)Canada Reports, Winter, 1988/1989,p。 25。
(47)《世界知识年鉴》(1985/1986),第。。 510页。
(49)《加拿大导报》,1989年第。。 2卷,第。。 1期,第。。 28页。
(50)(51)(52)《加拿大导报》,1990年春季号,第。。 10,11,2页。
(53)(54)Canada Year Book(1988),pp。21—3,21—4。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