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霸蜀 >

第588部分

霸蜀-第588部分

小说: 霸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临湘的事,你就交给我吧。

    诸葛恪发出公文之后,留下速度最快的辎重营,督军急进,急行军三天两夜,赶到了临湘城。当他临湘城的时候,孙登的命令才送到他的手上。面对孙登要他谨慎从事的命令,诸葛恪淡然一笑,写了一封长信,再次规劝孙登要坚定决心,不要软弱,要像大王当年面对曹操的八十万大军一样,敢于战斗,对胜利充满信心。只有如此,才可能争取到尊严和胜利。

    作为孙登曾经的幕僚,诸葛恪的信写得有些张狂,他实际上已经是在教训孙登,对看重尊卑的孙登来说,这封信近乎犯上。他非常生气,连信都没有回。张承对诸葛恪一向不满意,看到这封信,更是恼火,他直接给诸葛恪写了一封信,斥责他在玩火,一旦真的引发了战事,丧权辱权,他要负全部责任。

    诸葛恪给张承回信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未战而心先乱,你们这是统兵作战的将领应有的表现吗?大王将太悳子托付给你,将长沙托付给你,你就是这个表现?要想守住长沙,需要我们紧密配合,丢了长沙,不仅是我难辞其咎,你也难以脱身,万一太悳子之位不保,你更是罪魁祸首。

    张承气得七窍生烟,却又不得不承认诸葛恪说得对,要想渡过这个难关,他们必须精诚合作,否则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谁也跑不掉。

    万般无奈之下,张承也只得打起精神,准备作战。同时给那些重臣写信,希望他们能出面劝说孙权,不要冒险和魏霸赌决心,一旦真的开战,吴国胜算极小。

    信使在长沙和武昌之间往来飞驰,形势一触即发。

    孙权陷入了莫大的焦虑之中,他接受了诸葛恪的建议,并不代表他就不紧张,不代表他就相信魏霸真的能被他吓住。他往长沙增了两万兵,可是魏霸同样在增兵,而且数量远远超过两万。八月中,魏霸治下的地区秋收全部结束,各地的壮丁推着粮食,络绎不绝的往前线赶,到九月中的时候,长沙郡的周边已经聚集了七万蜀汉军,还有数不清的军械,大营连绵数里,仅仅是看一眼,就让人头皮发麻。

    这还仅仅是荆州三郡的兵力,交州七郡还没有动静。正是看到这个局面,孙权才没有最后崩溃,因为到目前为止,魏霸的表现还没有脱离都试的范围,符合诸葛恪所说的虚张声势的特征。如果交州各郡的兵力也出现在荆州,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尽管如此,七万对四万,对方又是曾经给吴国找了很多麻烦,曾经正面击败过陆逊的年轻名将魏霸,孙权还是觉得不放心。防止战事爆发后援兵征调不及,他不得不从扬州军团调集了两万人驻扎在柴桑,以备不测。

    这两万人几乎是他能调动的极限了,再多一个都不可能。魏军盘踞在青州、兖州,随时准备反扑,他不得不留下一定的兵力防守,以免被魏军趁虚而入。相对于长沙,他对江夏并不担心,有陆逊和步骘两员大将在,孟达想要攻取江夏可没那么容易。

    最大的对手是魏霸。这从各部分的兵力就可以看得出来,孟达只有两万人,魏霸却是七万人,威慑力根本一个档次上。

    当然了,孟达也不可小觑。魏霸在江南大动干戈,搞得孙权紧张兮兮的时候,孟达也在南阳整军备战。他用打劫来的三千匹战马组建了三千骑兵,加上之前的骑兵,他现在有五千骑兵。这五千骑兵要和精于骑战的魏军对阵,那还差得太远,可是用来对付同样没什么骑战经验的吴军,这五千骑兵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不论陆逊还是步骘都不敢有大意,生怕这五千骑兵突然出现在自己的身后。

    孙权前前后后已经买过七八千匹战马,不过这些战马分散到各个将领手中,并非集中在某个人的手上。陆逊实力最雄厚,拿到了两千匹,步骘只得到了一千三百匹,其他人大多是几百匹,甚至只有百十匹的。不论哪一个,都无法和孟达相抗衡。

    孟达虽然不像魏霸那样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是他同样牢牢的牵制住了陆逊和步骘。特别是步骘,他要掩护江夏,要守住江陵一带,根本不敢离开驻地,支援长沙。

    李严安坐成都,只是让两个打手亮了亮肌肉,就把孙权逼到了全力以赴的地步。

    如果真的爆发战事,李严再率领成都的驻悳军沿江东下,要攻取武昌,全取整个荆州,也不是一点可能也没有。至少,这足以让孙权胆战心惊。

    孙权就像一张弓,已经被拉到了极限,哪怕再增加一点压力,都有可能让他崩溃。

    然而,紧张的也不仅仅是孙权。

第798章 魏霸的奇兵() 
李严同样紧张。

    在最初的计划中,虽然李严有真和孙权打一仗的打算,但那是最坏的打算。一旦开战,蜀汉军有优势,但是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是免不了的,更何况还有战败的可能。比如孟达就完全有可能不是陆逊的对手,不论是兵力还是个人的用兵能力,孟达对上陆逊都没有什么胜算。假如开战之后,魏霸一路高歌猛进,孟达却打了败仗,对他来说,这绝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最好的打算就是逼着孙权低头,不用真正开战,不找而胜,对他来说既避免了失败的可能,又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才是最满意的结果。

    可是,孙权的顽强超出了李严的想象,在魏霸七万大军压境,一旦开战,就有可能丧失江淮战场胜果的情况下,孙权依然不肯低头,形势一天天的激化,照着这情形势,十月初一开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李严也不安起来,他仔细的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之后,认为这可能和魏霸没有尽全力有关。到目前为止,魏霸只出动了荆州三郡的常备兵和预备役,并没有动交州七郡的兵力。如果把交州的兵调过来,再增加两三万人,孙权也许就能低头了。

    为此,李严给李丰写了一封密信他亲自赶往湘关,再和魏霸磋商一下。

    魏霸热情的接待了李丰,觥筹交错之后,李丰拐弯抹角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魏霸能够从交州再调一些兵来。

    魏霸很诧异:“为什么还要再调兵?七万人还不够?”

    “如果真的要开战,相信以将军的用兵能力,攻取长沙是不成问题。我对将军是非常有信心的,不过,孙权显然还没有认清眼前的局势,他似乎还在观望。”李丰放下酒杯,带着几分乞求的看着魏霸:“将军,一旦开战,生灵屠炭,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为百姓计,还是不打的最好。将军如果能再调两三万精锐来,也许孙权就只能低头了。”

    魏霸沉吟片刻,眉头轻挑:“这么说,少将军并没有打算开战?”

    李丰有些尴尬的点了点头。

    魏霸有些不悦,他转动着手里的酒杯,目光闪烁。

    法邈咳嗽一声,解释道:“少将军,看来你们在对大将军命令的理解上有一些分歧。镇南将军一直认为大将军是要出兵征伐,所以才没有把的兵力都安排到长沙周边,担心的正是孙权不敢一战,委曲求全。”

    李丰差点哭出来。他也没办法,李严的信也让他非常意外,他原本也以为李严是想开战的,他还以为这是他掌握两大军团的好机会,所以他才那么嚣张,现在眼看着时间临近了,老子却软了,想要不战而胜,大出他的意料,甚至让他无法向魏霸解释这态度变化背后的原因。

    “既然少将军体恤百姓,那我也不能穷兵黩武。”魏霸勉强笑了笑:“那这样吧,少将军和孙权再谈一谈,希望他能及时认清形势,不要负隅顽抗,到时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李丰不解:“将军不增兵,谈一谈就能解决问题?”

    “我不是不增兵,是我的兵已经派出去了。”魏霸眨了眨眼睛:“少将军,你去对费袆这么说,我相信,他会明白的。他明白了,孙权就明白了。”

    李丰回到了临沅,立刻请费祎来见。

    费袆非常不解。对这次谈判,他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不想发表意见。你们要打,那就打,你们想谈,那就谈,反正我不掺和。对李丰突然请他相见,他有些猜不出情况。

    “费君,你希望战还是和?”

    费祎皱了皱眉:“少将军,这是我能决定的吗?”

    李丰不接他的话头,直截了当的说道:“如果你希望战,那你就什么也不用做,战事很快就会开始。如果你希望不战,现在能阻止这场战事的大概也只有你有一点可能。”

    费袆更不解了,皮笑肉不笑的笑了一声:“我能阻止?少将军的命令不比我的话更有用?是魏霸能听我的,还是孟达能听我的?”

    “孙权能听你的。”李丰盯着费袆的眼晴,一字一句的说道:“我实话对你说,现在事情有些超出我的控制,就是大将军恐怕也鞭长莫及。”

    费袆眼神一紧,盯着李丰。他心跳如鼓,脑子迅速的转动着。李丰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刚从湘关回来,肯定是去见魏霸,莫非魏霸和他吵翻了,非要开战?可是不对啊,如果没有孟达的策应,魏霸一个人很难有必胜的把握。李丰这么说,究竟是什么意思?

    李丰迎着费祎的眼晴,有些心虚,却不敢让开。魏霸对他说过,和费袆这种人打交道,一定不能露出迟或者软弱一定要在心理上压制住他……”才能让他相信的可能。所以,他现在虽然手心全是汗,眼神却不敢有动摇。

    “因为镇南将军的水师已经到了吴郡,如果不能把停战的命令送到,他们将在十月初一发动进攻。和镇南将军东西夹击,先破京口,再逆流而上。”李丰顿了顿,又道:“现在还有八天时间。”

    “水师?”费袆终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惊叫起来:“交州有战船了?”

    “嗯,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很强大。”李丰苦笑一声:“我也是刚刚知道,镇南将军用兵果然是出奇制胜,我一直以为他只有六七万荆州的蛮人步卒,现在才知道他真正的杀招是那一万多水师。从一开始,他就做好了灭吴的打算。”

    费袆倒吸一口凉气,心脏呯呯乱跳。他强自镇静了片刻,又反问道:“既然如此,少将军有什么好犹豫的,顺势灭吴,岂不更好?”

    李丰摇了摇,盯着费袆的眼睛:“费君,我可以明确的对你说,这不是我希望的结果。其他的我不能对你说,但是我相信你是聪明人,这里面的原因,你一定可以猜得出来。费君,你时间不多,希望你能当机立断。”

    费袆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诸葛亮给他的指示是尽可能的让这场战事打起来李严吃点苦头他不好追究壶关之战的责任。可是那是建立于魏霸、孟达无法取胜的基础上,现在魏霸居然把水师派到了孙权背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魏霸的这一手太狠,以至于李丰都紧张起来,不想给魏霸立功的机会,那诸葛亮又怎么能愿意看到这一幕出现呢?

    不管李严和魏霸之间有什么利益冲突,这次大战的胜利,都是李严的功劳,对丞相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的消息。

    也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李丰才会要求他出现,劝孙权接受他们的条件,把这场战事消弥于萌芽状态。

    费祎丝毫不怀疑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以他对魏霸的了解,魏霸完全有可能做出这种借势的事。现在最希望打这一仗的大概也是他,打赢这一仗,李严不能酬他的功劳,他就可以强势崛起,和李严、丞相三强并立,以后不用再依附人。

    费袆没有多犹豫,立刻赶往益阳,求见孙、登。

    孙登将信将疑,他觉得费袆的话有太多讹所的成份。交州水师?就算魏霸有了水师,又能强悍到哪儿去,合浦船厂刚建还不到一年呢。

    孙登找来张温、张承商量。张承也觉得不太靠谱,可是张温却一下子想到了见过的那种巨舰,脸顿时白了,冷汗涔涔。

    “惠恕,你……”.怎么了?”孙登诧异的问道。

    “太子殿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魏霸虽说攻击吴郡不太可能,但是重创我军的水师,却还是有可能的。”

    孙登和张承互相看了一眼,觉得张温是不是宿醉未醒。别说刚成立的交州水师,就算是蜀汉军襄阳水师全军出动,要想重创吴国水师也不是一件易事,吴国水师的战船技术也许不是最先进的,但数量绝对占有优势。

    张温也不多说,用手指头蘸着酒水,在案上先画了一个楼船的草图。“这是我军最大的楼船。”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一个大得多的楼船。”这是魏霸楼船,速度比我们的楼船还快,几乎能和中型战舰抗衡。坚固异常,矢石难破,能在海上航行,风浪难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