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137部分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137部分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那些百姓下跪送行,喊着‘恭送王爷’的话,赵孝锡心里多少有些感动。至于坐在马车里的女人们,掀开帘子看了一下,也被这跪在街道两旁如此多的百姓给震撼。

    随着马车缓缓行驶而过,那些跪送的百姓又起身跟在马车后面,一路跟到了城门口。赵孝锡见这些百姓中,不少都双眼通红,看样子昨晚肯定都没休息好。

    很快下马来到百姓面前道:“今日本王就要离开狮河,三天来本王也看到乡亲们的至善至朴。请乡亲们放心,此次本王人虽然离开,狮河本王会一直盯着的。

    等下任官员到任,若是他敢随意不遵朝廷法度,欺压众乡亲。你们都可到信阳府告状,刘知府你们都认识了。若是他不替你们做主,本王就罢他的官。

    另外这次王天霸虽然被斩了,本王却知道大家被他祸害苦了。请大家放心,本王此番回京之后,会让户部调拨一批护漕银,等农忙完大家都可到工地修渠赚点贴补家用的钱。

    谁敢克扣乡亲们的救命钱,本王就摘他的官,罢他的职。希望乡亲们,相信朝廷,相信当今圣上的仁德,也相信本王的承诺。不久的将来,大家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的。

    今日本王离开,让乡亲们跪送,本王已然受宠若惊。这几天大家也幸苦,不必再送行了。

    本王希望下次再来之时,乡亲们都能少有所依,老有所养,衣食无忧。在此,本王拜别诸位乡亲了。勿需再送了!”

    当着这么多百姓做出这个承诺,意味着赵孝锡必须兑现。不然,他这个郡王爷在这方百姓眼中,那就真的成了说话不算数的人。

    不过堂堂一个郡王爷,给这些平头百姓行礼,也是非常不多见的。为此,送行的百姓又惊又喜之余,对以后的生活也有了一些盼头。

    只是这番表态,对身边两位大人而言。却清楚这事必须去做,而且必须去做好。不然,真让这位郡王爷,查出点什么皮漏来,他们也没好日子过。

    这年头,那个官员身上敢说没半点问题。真要去细查,还是经不起调查的。为此,陈世道已然决定,这狮河县令之职,他看来真要过问一番了。

    说完这番话重新上马的赵孝锡,看着百姓还跪在那里送行,也不好多说什么。吩咐武卫加快速度赶路之后,也渐渐消失在这方百姓的视线当中。

    等到离开了狮河境内,赵孝锡面对刘堪用的邀请,也很爽快的拒绝。表示此行,他只是出于私意,替大理镇南王找回遗落的王妃,并不想惊扰地方。

    有了这话自然也不会再进城,为此他与陈世道跟刘堪用,也就在信阳官道的分岔路上告别。望着远去的马车,两位官员也显得长松一口气。

    看着赵孝锡一行人远去,刘堪用道:“师兄,这个郡王爷似乎并非朝堂所说,那样蛮不讲理嘛!此番的事情,他还是显得很讲理了!”

    先前有外人在,刘堪用自然不敢叫,这位师出同门的知州师兄。现在没有外人,自然用不着这样小心谨慎了。

    对于这话陈世道却感叹道:“师弟,流言止于智者。这个郡王爷到底是什么,此番我们还认不清吗?大宋有这样一个郡王爷,也不知是福还是祸啊!”

    这话一出,刘堪用想了想也识趣的闭上嘴。因为有些话,陈世道身为知州可以说。他这知府却不敢说,忌讳的事情太大了啊!

第一百九十五章 骑军大选兵() 
结束了信阳之行,顺利的找到阮星竹。赵孝锡等人,那怕很想继续在中原转转,却也必须先把阮星竹送回大理。

    其次赵孝锡觉得,送阮星竹回去之后,也许可以把乔峰跟阿朱的事情给定下来。相比他的婚事麻烦,乔峰现在孤身一人,倒也没那么多忌讳。

    趁着这些女人坐在马车上聊天时,赵孝锡也将这事跟乔峰商量了一下。对此事乔峰尽管很想有生父到场,可他清楚那位父亲,怕是一时半会找不到。

    明白了他与阿朱今生可谓生死难离,乔峰最终也选择了同意赵孝锡的建议。此次回大理之后,就向大理段家提亲。至于提亲所需的东西,身无长物的乔峰,只能推给赵孝锡负责。

    反正现在孤苦伶仃的乔峰,也找不到什么证婚一样的人存在,直接让赵孝锡担任证婚人。反正两人都是金兰兄弟,乔峰觉得欠赵孝锡的人情,也不在乎这一个了。

    趁着中途休息的时候,乔峰将阿朱单独叫出来,告诉了赵孝锡的话。阿朱对于这个事情,先是一惊随后便羞涩的道:“大哥做主就好了!”

    对阿朱而言,此番顺利找回母亲,一家人终于团聚她自然非常高兴。可能够在家人重逢之时,又能跟心上人完成终身大事,也可谓喜上加喜。

    得到了阿朱的同意,乔峰自然也显得非常高兴。这段时间,为了父母的事情,他可谓痛苦不堪。好不容易在阿朱这里寻求到安慰,自然倍回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惊喜。

    有了阿朱这个新娘子的认可,乔峰又将事情告知了赵孝锡一番。至于接下来的事情,到底怎么办,那就是赵孝锡的事情。反正对他而言,等着入洞房就好了。

    难道当次主婚人,赵孝锡自然同样高兴。跟着木婉清打听大理结婚的一些习俗。把木婉清搞的羞涩不己,还以为赵孝锡此番回大理,要与她成亲呢!

    结果听到是替乔峰跟阿朱完婚,木婉清若有所失之余。也将自己所知的一些习俗说与赵孝锡知。说白了,阿朱这个私生子一般的公主,要大操大办肯定不太可能。

    只是好歹她是大理公主,在聘礼上面自然不能太小气。很快赵孝锡就叫来武部成员,开始将一些准备工作,提前让他们去完成。

    等到回大理之后,将这些聘礼准备妥当,随后向保正帝正式提亲下聘。那怕不能公开操办婚事,却也必须搞的热热闹闹。

    有了这件事情打发时间,赵孝锡等人的回程之旅。自然也是兴奋不己。而得知此事的阮星竹,已然认可了这位,嘴巴虽然有些木讷,却真心对女儿好的大女婿。

    对她而言,今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名份。能能见到两个亲生的女儿。还能亲手将女儿交到夫家手里,身为母亲的她也觉得心满意足了。

    结果等到一行人,开始进入成都路时,又在赵孝锡的郡王府住了一段时间。顺道赵孝锡也去骑军营,看了一下那些还在训练的骑军将士。

    同时下达了今年骑军选拨的规则,派出骑军中精悍的骑兵武官,开始到拥有骑兵建制的边军中挑选精锐骑兵。对于入选的骑兵。每选走一个骑兵,送所属部队十匹战马。

    相信这样的选拨方式,那些领兵大将们也不会小气。因为送走一个精锐,换来十个骑兵,这生意也不会太亏。更何况,进入骑军的荣誉。也能令他们多少涨涨脸。

    利用这种骑军选拨的方式,赵孝锡也参照类似后世野战军挑选特种兵一样。能够选送的骑兵精锐越多,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会被评定为最好。

    为了避免出现循私舞弊的情况,赵孝锡下达今天只挑选一万骑军的名字。还分为春秋两季征选,每季只选择五千骑军入营。

    通过这种方式。让这些拥有骑兵的部队,都会想着法子操练骑兵。等到战马给他们补充到位,这些领兵将领还想多要些战马,就必须多训练精兵。

    由骑军选拨队选送过来的骑兵,到达骑军大营之后,同样需要经历一定情况下的考核。每次考核的项目,都由赵孝锡这个骑军统领指定。

    不合格的骑兵,除了要遣送回原部队外,还会追究选拨骑军武官的责任。这样一来,也会尽可能杜绝,走关系跟人情的事情。保证骑军是大宋精锐的特性!

    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选兵方式,身为皇帝的赵煦看到奏折之后。也知道,让骑军这样一番折腾,那些统兵将领要是选不出达标的骑兵,那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每年耗费朝廷的军费开支,却训练不出几十个有资格入选骑军的骑兵。他们还好意思,每年为朝廷要军饷吗?这种无形竞争,势必让大宋的军力更上一层。

    至于每年选一万个骑军,就要送十万匹战马,也会促使大宋的战马拥有量快速增加。不过,想搞到这些战马,也必须再跟吐蕃好好商量一番才行。

    加大边境马市的开放力度,松绑一些番邦民族所需要的东西,加大战马的购买力度。就是赵孝锡所给出的建议,抓紧时机好好潜伏几年。再次出征,想必就能一战而定燕云。

    为了配合此次骑兵选拨,身为骑军真正统帅的赵煦,也亲自下旨让兵部发文。让各支有资格送选骑兵的部队,做好接待跟选拨的工作。

    此次选送精锐骑兵最多的部队,朝廷可以破例给统兵将领提升一级,以当做对其练兵的奖赏。

    这样一来,那些捞不到仗打的统兵将领,为了升职还不拼命操练手下的士兵。

    做为大宋精锐骑军的选拨,赵煦在了解到禁军这些年,武备有所松弛之后。同样下旨,让禁军中的骑兵,同样参与这些选拨。

    如果身为大宋军队中精锐的禁军,连厢军、边军的骑兵都拼不过。那这禁军的名头,怕是值得赵煦这个禁军实际掌控者,好好考量一番朝廷每天的军费开支拨付了。

    随着朝廷的旨意下达,大宋的统兵将领也知道,以后整个大宋真正受皇帝宠爱的。只怕不再是各都城的禁军,而是这支由赵孝锡统领的骑军。

    只是面对这种优厚的条件,一些没仗打的统兵将领,也觉得这是一次进入天子视线的机会。开始在骑军选拨队抵达前,将军中一些精锐单独集结起来操练。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多输送一些骑军所需要的精锐骑兵苗子。至于七品以下年不过三十的武官,也有机会参与此次选拨。

    可能符合这两项的武官,整个大宋军队中真的不多。能达到这种条件的,大多都是一些勋贵子弟。不过,这些人若能考核通过,加入骑军倒也没什么意外。

    原本觉得刚过完年,可以好好舒坦一番的大宋统兵将领,为了这道朝廷的旨意。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大练兵,看的大宋百姓也觉得,朝廷是不是又有大仗要打了。

    在骑军选拨队,开始陆续被张亭光派出,去替骑军选拨可战之兵时。前次回京的王子殊,正式进宫面圣,象这位近日来心情不错的皇帝,提请举办今年的骑兵选拨。

    除了皇城禁军中进行选拨外,去年那种选拨也同样举行。为了今年这次选拨,已然准备多少的武勋子弟们,也开始摩拳擦掌等待着选拨那天的到来。

    只是王子殊有了去年赵孝锡的例子在,同样早早的入住了禁军大营,谢绝一切所谓的人情兵。相比去年他们考核,赵孝锡给予额外的破例,今年这种机会却不会有。

    原因很简单,骑军刚组建,可以给士兵多一些训练的时间。可此番骑军选拨,是随时应对突发情况,进军番邦要打仗的。那有时间给士兵太多训练呢?

    若是把这样的兵选到骑军中,除了拖后退跟送死,几乎没第二条可选。为此,今年的骑军选拨,比上次可严酷了许多,淘汰比例也大大增加。

    尤其今年对考核人员的骑术,王子殊根据骑军日常的训练,进行了一番稍稍的降低标准。结果参与考核的武勋子弟,连十选一的比例都没达到。

    就在不少官员直呼,这根本不是正常的选拨时,王子殊带回的骑兵。给他们轮番上演操练了一番之后,彻底让这些官员哑口无言。

    面对这些官员的抱怨,王子殊尽管年青,却当着赵煦这位皇帝。还有文武百官的面道:“回禀圣上,些次选拨之所以这么严,也是因为今年选去的武官,都是要领兵打仗的。

    其实此次选拨的标准,已经额外的降低了不少。郡王爷曾说,士兵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要不忘圣上对骑军的期望,不忘燕云十六州的耻辱,随时做出出关作战的准备。

    若是连这种简单的选拨都过不了,一旦圣上有所命令,需要骑军出兵作战时。众位大人觉得,自己的子弟到了战场,有活命的可能吗?

    前次兰州之战,郡王爷看到此次送回的兄弟骨血,也是暗暗落了泪。对末将等人也说,有负圣上所托,有负众位大人所托,让这些兄弟在战场送了合。

    这事可一不可再,因此郡王爷交待末将。此次宁愿众位大人责怪他不近人情,也好过将这些活生生的人命,送到战场去送死。还请圣上跟诸位大人明鉴!”

    面对这样的说辞,赵煦自然是点头表示赞同。而这些落选的子弟长辈们,也不好再揪着这事不放。毕竟,将子弟送到骑军送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