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247部分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47部分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意味着,他会容许女人争宠内斗。好在木婉清性子温婉,实则很有主见。为此,让其担任正妃,未尝没有赵孝锡想让其,替自己管理后宫的意思。

    至于子嗣的事情,赵孝锡也希望顺其自然。伴随着他现在的武功,已经越超了很多同龄人。很多时候,想要个孩子的可能性,只怕他也不能做主。

    对于这种事情,也只能看那个女人运气好。当然,多播种总会有收获。更何况,赵孝锡非常清楚,他似乎有些天赋异禀,这种幸苦真不叫幸苦啊!

    出了房间,看着已然起来在花园,喝早茶的父母,一脸温情脉脉的在花园中,打量那些从内陆移植而来的花花草草。赵孝锡觉得,这种生活更适合父母。

    未来的事情,由他出去冲锋陷阵即可。只要每次回来,看到父母平安家人和睦。那就是对他最好的安慰跟回报,也让他在这世上,有个依托之处。

    看到赵孝锡过来,昨晚休息不错的赵颢。发现离开了京城的王府,来到这个蛮荒之地,反倒睡的香吃的饱。不用每天起早上朝,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

    这种自由,让赵颢也感觉,其实相比当个王爷,当个普通人似乎也不错。没了朝臣间的明争暗斗唇枪舌尖,每天陪着夫人弄花种草,这日子过的倒也自在。

    随着赵孝骞带着刘棋也出现在花园里,一家人站在花园品茶赏花,倒也别有一番趣味。在这种时候,也许功名利禄王图霸业,都如同头顶的浮云没人留意了!

第十三章 微服私访移民村() 
享受了一顿温馨的早餐,赵孝锡换上一身相对普通的衣服,带着金妍儿跟四侍女,还有赵大等几名武卫。真正放下包袱般,开始往基地后方的百姓居住地走去。

    做为一个居住了超十万人的聚集地,村落自然不至一座。为了保护这些移民的安全,根据赵孝锡的吩咐,百户为一村划片居住,这也便于管理。

    从码头进入的是最繁华的镇街,也是海盗们居住的地方。除此之外,小镇也有一条商业街,不少跟赵孝锡有商业来往的商贩,都在街上开店做买卖。

    随着入住的移民增多,小镇的商贸自然比较热闹。除了粮食,不准这些商贩经营外,其它生活用品,基地倒不限制这些商贩出售跟收购。

    只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商贩,更多都是出售商品,真正值得收购的东西,说起来并不太多。做为新移民的基地,目前移民们拥有的东西,说起来并没有多少。

    走在这些串连各个村寨的山路上,赵孝锡多少能看出,这些道路都是开辟出来的。每条道路的尽头,都会有一个移民村落,而那村落附近必定会有可开垦的粮田。

    赵孝锡带着金妍儿,走在这些平坦的山间小路上。多少显得有些悠闲,而赵大等护卫们,也没跟的太紧。对于他们而言,非常清楚赵孝锡的武功,说起来比他们还高。

    想要刺杀这位主子。想来真要多挑选几个杀手。为此,他们也没怎么过来凑热闹,就跟在后面瞎逛。而这时候。也能看到不时从路上经过的百姓。

    这些往来公路上的百姓,大多都是往镇上去的。不时还能看到,一些拎着野味的百姓。想来这也是他们,为数不多能拿出换取商品的东西。

    因为基地建立的时间短,百姓只要收获一季的粮食,基地后期就基本不再提供他们粮食。这就意味着,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还是需要这些百姓自食其力。

    好在这年头,百姓对于生活的要求很低。只要能吃饱穿暖,那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其它更多的,他们还真的没怎么奢望过。

    第一批搬迁到这里的百姓,无疑开始有了些积蓄。从他们村落房子的样式。就能知道他们日子过的不错。家家户户不说住上砖瓦房,但木石建造的房子还是比较多。

    看着这些即将收获的水稻,赵孝锡觉得再过一段时间,这些水稻又能进入收获期。只要粮食开始收获,百姓也就可以将粮食卖给基地,换取钱财兑换所需的生活物品。

    总之,第一批搬到这里的移民,经过一年多的适应。已经将这里,当成他们的新家园。毕竟。这些肥沃的粮田,如今都是他们自己的。

    尽管赵孝锡换了身衣服出来,金妍儿她们也换上男装。可这些百姓。从他们的气质中,多少能看出,这群来村子的陌生人,想必不是什么普通人。

    临近中午时分,赵孝锡来到一个叫十里村的移民村落。村子取这个名字,原因就是村子距离镇子的距离。大概有十里左右。这也算是,搬迁过来比较靠前的村落。

    基地在这里任命的村长。是一个看上去年纪并不大的中年人。看到赵孝锡他们进村,还是很客气的邀请他们,到自家吃饭。

    看着这位姓郑村长非常客气,赵孝锡也笑着道:“妍儿,既然村长诚意相邀,那我们中午就在这里吃顿便饭。走了几个村子,我还觉得有点饿了。麻烦郑大叔了!”

    郑村长听到这话,笑着道:“那里的话,我们村长很少来什么客人。今天难得几位过来,老汉高兴还来不及。就是家里没什么好东西,只怕要慢怠各位贵客了。”

    能被任命为村长,想来也有些眼力劲。赵大他们手中的钢刀,不是什么人都能佩戴的。尽管为了村卫安全,基地也给每个移民村,配备了一些武器用于防御。

    听到这里,赵孝锡也没掩饰什么,直接道:“没事,今天是我们冒昧打扰。大叔不必太破费,你们吃什么,就给我们上什么,我们也不是什么金贵人。”

    尽管赵孝锡这样交待,可看到桌上除了全干的米饭外,还有一些鱼跟鸡肉。除此之外,其它都是乡下人常见的青菜,倒也荤素搭配。

    在赵孝锡坐在之后,看着小红跟赵大等人站着,他招手道:“行了,今天难得大叔请客吃饭,都别站着,坐下来一起吃好了。走了这么远的路,我就不信你们不饿。”

    清楚赵孝锡发话,最好不要推辞什么的。赵大等人也没客气,很快就坐了下来。而小红她们四人,则跟赵孝锡同坐一桌。这一幕,令郑村长再次确信,这些人身份不简单。

    做为过来人,郑村长非常清楚,这群人中金妍儿她们是女扮男装。可在这岛上,能够请的起丫环的人,找遍其它村落只怕也不多,那就唯有居住在镇上的大户人家。

    吃着这种纯天然的食物,赵孝锡也没恪守什么食不言的规矩,端着饭碗道:“郑村长,村子里的百姓,现在能吃的饱吗?”

    从这个问题里,郑村长就能听出,这应该是镇上的管理者。很快笑着道:“赵兄弟,怕是身份不简单吧?其实这问题,镇上的官老爷们应该都知道。

    老汉一家五口,是去年搬到岛上来的。当初在密州老家过不下去,听人说搬到海外来,能分田分地,我也冒着风险,将一家人全部带了出来。

    好在那些劝我们搬家的商人还算守信,来到这岛上之后,我们都陆续被安置到这里。因为老汉是最早搬到村里的人家,所以才被镇上的官老爷,任命为村子的村长。

    头半年,大家日子过的都幸苦,可至少能吃外饱饭。后来镇里的官老爷,又告诉我们说,这村子附近的田地,只要开垦出来,他们提供农具跟粮种,每季只有三成的租子。

    我们这些人,以前在老家都是佃户。这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的有了自己的田地。虽说幸苦,可第一年收成不错,我们这些搬来的人,总算不用担心挨饿了。”

    听到郑村长的讲述,赵孝锡点点头道:“这倒也是,相比内陆那些百姓。搬来这里的百姓,只要肯幸苦劳作,天公作美的话,饿肚子的事情倒应该不会发生。

    那郑村长觉得,以你们目前这种状况,你们觉得还需要做些什么。先前我进村的时候,也看到不少百姓在翻新房子。有什么地方,是你们觉得要改善的吗?”

    听到这番询问,郑村长实在忍不住道:“得罪问一声,赵兄弟的真实身份是?”

    赵孝锡笑了笑道:“村长放心,我的身份以后你自然知道。这次进村,我只是想看看大家搬来这里过的好不好。另外也想问问,有没有什么需要镇上帮忙提供的?”

    见赵孝锡不肯透露身份,郑村长想了想道:“其实现在的日子,比我们以前在老家,已经强上了不少。可贵客也应该知道,这人日子稍好,念头也就多了些。

    能活着到这里的移民,大多都是拖家带口,老的老少的少。可更多的还是单身汉,他们现在日子好过了,很多人也寻思着,能不能娶个媳妇传宗接代。

    这年头,肯冒险跟着商人来这里的婚龄女孩真的不多。这就造成,很多时候,谁家有可以出嫁的女孩,这媒婆把门槛都要踩破了。

    所以,如果贵客真是镇上的官老爷,能不能跟那位大老爷说说。多迁些女人过来,这样村子的闲汉们,也不至于每天闲着没事,动不动到处走村串户的找姑娘?”

    呃!这还真是饱暖思淫欲啊!

    不过想想郑村长说的话,还真有那么一番道理。上午走的这些村子,确实都是男人多女人少。就算有女人,更多都是妇人跟小女孩,年青女孩真不多。

    其实想想岛上的情况,不光是这些移民中的青年们,想着日子好了娶个媳妇。就算居住在岛上的海盗们,那个又不想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呢?

    望着赵孝锡沉思冥想的样子,郑村长似乎也觉得,这个要求有点为难。略显不好意思的道:“贵客见谅,老汉也清楚,这要求确实有点难。

    可这确实是村里后生,最想解决的问题。大家觉得日子好过了一点,也就想着给儿子成门亲。这样一来,大家在这里,也算真正的落地生根了。”

    面对郑村长的不好意思,赵孝锡却点头道:“郑村长,这个话倒给我提了个醒。只是这种事情,一时半会肯定无法全部解决,不过我会尽量要求镇上的官员,多留意这些事情。

    如果实在找不到大宋的,其它番邦女子,想必也要让人买些来。正如郑村长所说,老让这些年青人闲着,闲久了他们待在岛上也不安心。”

    一听赵孝锡说话的这番口气,郑村长尽管觉得有些托大,可他还是没敢说。毕竟,先前的谈话中,赵孝锡口气里,似乎有权力命令那些镇上的官老爷。

    那怕搬到这天高皇帝远的海外居住,可郑村长他们清楚。他们能有今天,一切都是镇上那些官老爷所赐。如果说要服从,他们也要遵从镇上官老爷们的规矩!

第十四章 建新城与任命() 
从十里村出来的赵孝锡,让赵大给郑村长留了五两银子,很快就离开了这里。一些早就想过来询问,赵孝锡到底是什么人的村民,很快就汇聚到郑村长的院子里。

    对于招待十来人吃顿饭,就赚到五两银子,搬迁到这里的村民多少有些羡慕。而郑村长同样有些担心,先前说的那些话,会不会给他带来什么祸事。

    只是对方很客气的询问,他又不好不回答。况且在他看来,这个来头小的年青人,在镇上应该很有权势。把一些村子遇到的问题,说给对方听,想必会有些作用。

    等到村里的年青人,询问他来人是谁,郑村长很直接的道:“你们问我,我问谁去?别告诉我,你们没看出对方有来头。那几个带刀侍卫,一看就不好惹。”

    尽管是新移民组成的村子,可大家在村子里居住了一年多,相互间也混熟了。有胆大的年青人就道:“村长,他都在你家吃饭,你就没问问他姓什么吗?”

    一听这话,郑村长很快道:“姓赵,可我到镇上跟那些官老爷打过几次交道,也没听说有什么姓赵的官老爷。而且这人,看上去还如此年青,身边除了侍卫还有侍女呢!”

    此话一出,人群中就有人惊讶道:“啊,我知道他是谁了。村长,你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你可知道,刚才在你家吃饭的人,有可能是谁吗?”

    郑村长听到那说话的人。很快道:“许老三,知道你小子消息灵通。昨天你还跑镇上去看热闹了,怎么也不见你回来跟大伙说说。到底看什么热闹去了。

    对了,你小子一惊一诈的,你赶紧说说。这个年青人,到底是什么人。我看他先前说话的口气,比镇上官老爷的口气都大啊!”

    姓许的年青人,立刻高傲般道:“那当面,镇上那些官老爷。说白了也是替别人做事的。昨天我去镇上,亲眼看到那些官老爷。去接昨天上岸的大宋王爷。

    去年我们来这里时,不也听说过,大宋有位郡王爷,把西夏人打的抱头鼠窜吗?昨天那些官老爷去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