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266部分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66部分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可惜,随着唐朝成为历史。有关唐刀锻造的工艺,在中原反倒失传。偏偏这些倭国人,却将这个锻造工艺给传承了下来,令他们的制刀工艺得到长足的发展。

    对于藤原时赖的请求,赵孝锡装作思考一番道:“藤原先生,有关加大两国通商的事情,本王倒觉得可行。待新南城落成,倭国可派一代表团在此驻扎。

    如果贵国需要什么货物,都可在这里订购,由本王手下的海军负责运送至倭国。这样一来,无论安全还是价格,相信对倭国而方都非常有利。

    另外藤原先生回去,也可回复崛河天皇,本王对倭国出售的铅铁石很有兴趣。另外贵国的硫磺跟硝石,本王也希望,能够加大供应量。

    如果贵国没法承担运输,同样可在这里拿钱,去贵国的港口码头提货。这样的货物往来,也能大大减少贵国的运输成本,也能加大双方的货物兑换量。”

    对于倭国盛产的一些东西,赵孝锡还是很有兴趣。尤其是硫磺跟硝石,这两样东西赵孝锡也是急需,而且是需要大量的。至于铜铁石,也是倭国的开采成熟的矿产。

    藤原时赖听到,以后只需在新南城派遣一个办事处。就可在这里,购买到价格相对的大宋货物。而后由赵孝锡的海军,将其运送到倭国去。

    如果他们拿不出太多的钱,也可用国内收购到的东西,出售给前去运送货物的海军。省去了运输费用不说,还能大大改善倭国,大宋货物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

    很激动的的藤原时赖,自然又是一番感谢。可他还是没忘记,再次重提派遣工匠学徒的事情。对于这件事情,才是此行他所担负的另一个重任。

    面对藤原时赖表示,这是加强两国相互往来的见证,赵孝锡很直接的道:“藤原先生,相信你应该清楚,本王目前人在海外不再朝堂,这件事情本王没法促成。

    当然,若是藤原先生真想派遣一些学徒,来我大宋学习一些工匠制造之术,那本王自然不好拒绝。只是藤原先生应该知道,学徒是件很苦的事情啊!”

    藤原时赖笑着道:“请王爷放心,这些学徒都是天皇陛下的臣子,能替天皇做事,是他们的荣誉。我相信,只要王爷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会努力工作的。”

    有了这句话,赵孝锡最终笑笑道:“行,只要你们派来的学徒能吃苦,本王倒不介意,传授一些东西给贵国的学徒。只是藤原先生应知,这学徒拜师,也是需要拜师礼的。

    本王虽然有不少工匠坊,可民间也有句话,叫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要让那些工匠,愿意传授你们的学徒技艺,少不了需要表示一下。这个拜师礼,切记不能少啊!”

    对于赵孝锡说出来的话,藤原时赖似乎也听说过,这种传承于中原民间的传统。很认真的道:“请王爷放心,只要工匠愿意接受我国的学徒,拜师礼我们一定付。”

    内心感叹,这帮倭国小鬼子,还真是打定主意要偷师。既然暂时,还没想过即刻灭亡倭国,那不如多从倭国赚取些利益。有免费苦力跟拜师礼,为何要拒绝呢?

    不错!刚开始赵孝锡觉得,要提防倭国派来的学徒。可转个念头,他觉得岛上的工厂,随着规模扩大,少不了需要越来越多的苦力。

    这些由倭国选拔出来的学徒,势必都是老实肯学的家伙。在吃苦耐劳上面,这些倭国人还是非常不错。即如此,未来开矿修路,就让这些倭国学徒去做好了。

    在大宋师傅带徒弟的传统里面,也有一个考验期。这开矿跟修路,自然也是一门技术。让他们免费修几年路,还能从倭国那里收到钱,一举两得的好事为何不做呢?

    并不清楚,赵孝锡是打这个主意的藤原时赖。听到赵孝锡愿意接受学徒,而且未来琼州开发,也可安排一部分学徒工,藤原时赖更是心里乐开了花。

    觉得此行非常圆满的藤原,也幻想着这次回国,将自掏腰包购买的梳妆台。还有这个功劳告知天皇,相信他的职位又能提升不少。这还真是个福地啊!

    在藤原时赖面露喜色之余,站在一旁的田佑富,看着嘴角浮出一丝冷笑的赵孝锡。非常清楚,这会倭国怕是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尽管不明白,赵孝锡为何对倭国如此敌视。可田佑富非常清楚,那些倭国派来的学徒,将来肯定学不到什么东西。至于赵孝锡会如何安排他们,日后想必自知!

第四十章 打造最强海军() 
对于赵孝锡而言,眼前这个带着喜色离开王府的倭国人,他并不觉得有什么新奇。加上如今倭国人,不少都会一些大宋的官话,混入人群一下真难找出来。

    就连身为皇叔的赵颢,见过倭国人的次数屈指可数。那么段正淳等人,自然就更没怎么见过。以至会面的时候,段正淳等人都在外面观看。

    尽管这种做为有点不礼貌,可段正淳更好奇,这些倭国人是不是如赵孝锡所说,是最卑鄙的一群人。可如今看上去,这个倭国使官似乎还不错。

    面对段正淳的不解,赵孝锡面色凌重的道:“伯父,你别看这个倭人谦卑有礼。可刚才他提的条件,真正的用意却并非单纯的派遣学徒。

    相信伯父也听说,倭国人制作的钢刀价格不菲。可谁又知道,这些所谓的倭刀,其实就是采用唐刀的锻造工艺做出来的。而这些技艺,就是他们偷学的。”

    段正淳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道:“既然这个倭国大臣,派遣学徒是不怀好意,那你先前为何又答应呢?而且听你刚才的意思,似乎不限制他们派遣的人数?”

    清楚赵孝锡手下,有一批拥有精湛工艺的工匠。现如今,岛上生产出来的一些稀罕商品,就是赵孝锡手下工匠生产出来的。至于工匠在那里,他也不得而知。

    如果这些倭国,真的擅长偷师学艺。那按理说应该拒绝接收学徒才是。那怕赵孝锡提出,要收取一定的拜师费,可在段正淳看来。也远不至独门工艺的赚钱。

    看着木婉清等人也是一脸困惑,赵孝锡却笑着道:“我是答应接收他们派来的学徒,可没答应按他们想学的来分配。这岛上,将来要开矿要修路,都需要人手。

    尽管我的捕奴队,目前加大对土着奴隶的抓捕跟贩卖。可倭国又是送钱,又是送人。我若拒绝多不好意思。这开矿跟修路,也有工匠担任主事的。

    让这些倭国来的学徒。去跟这些工匠学习,帮忙做一些事情,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想讨师傅的欢心,自然要经过一个考验期。不卖力肯定学不到东西啊!”

    望着赵孝锡一脸认真的样子,段正淳等人才恍然大悟道:“敢情你根本没打算,让这些倭国学徒进入手下工坊。学修路学开矿,这些倭国人会答应吗?”

    对此赵孝锡笑着道:“放心,我肯接收他们的学徒,已经是额外开恩。想学到真本事,不付出一些努力怎么行呢?我想,以倭国人的性格,他们会同意的!”

    听到这里。木婉清却有些担心的道:“就算倭国人会忍辱负重,可他们如果知道你的主意,想必也会觉得被你欺骗了吧!到时候。会不会引起两国的冲突呢?”

    对于木婉清的担心,赵孝锡很平静的道:“冲突,我真愁不好无故起冲突呢!要是倭国,真的敢在这件事情上,跟大宋做对,我会让他们明白。什么才叫痛苦。

    要知道,倭国的金银产量还是很大的。加上倭国盛产硫磺跟硝石。这两样东西也是我以后急需的。就算他们不找我麻烦,过两年我也会找他们的麻烦。”

    有了这些话,段正淳等人终于明白,从一开始赵孝锡,就没打算跟倭国合作。无论是双方的贸易,还是之后的友好对话,都是用来糊弄人的。

    相比赵孝锡这边,很快将先前谈的事情抛之脑后。回到客栈的藤原时赖,却显得非常兴奋。若非知道,还需要在这里待到赵孝锡完婚,估计这会他都会想回国。

    看到这位天皇的近臣如此兴奋,那些随船而来的武士,这几天在岛上也算大开眼界。只是对于进了城,就不允许他们佩戴武士刀的规矩,这些武士还是比较不爽。

    可再不爽又能怎么办,这是新南城的规矩。加上来的路上,他们都看到,那些名义上护送的大宋海军,无论是他们的海船还是装备,都令他们非常羡慕。

    处于这种属于大宋管控的地盘上,这些本身就尊重强者的武士,也不敢在这种问题上炸刺。况且,上岸那一刻,看到那比他们国都都高的城墙,他们更老实了。

    倭国人到来不久,高丽也派来了使者。尽管现如今高丽,更多视辽国为宗主国。可同样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他们,海上贸易也比较看重。

    对于在大宋沿海出了骷髅海盗团,这样一支实力强悍的海军,高丽君臣还是比较担心。可这两年,因为骷髅海盗团的存在,高丽沿海的海盗反倒少了。

    尽管将大辽视为宗主国,可高丽同样不敢小视大宋的地位。某些时候,他们甚至会做出,给两个国家晋贡的事情来。目的只有一个,保证他们国家的安全。

    眼下赵孝锡这个王爷,将琉球岛视为属地,高丽方面更加担心,大宋会不会从海上,对他们发起进攻。如果真这样,那高丽同样十分危险。

    好在现如今,高丽也没发现这种迹象。可不管如何,赵孝锡手上这支海军,确实是个非常大的威胁。为了安全,高丽必须释放一些诚意,避免发生海上攻击的事情。

    加上高丽同倭国一样,对中原帝国都非常畏惧。加上他们国内,很多贵族都以使用大宋的东西为荣。要是断绝了货源,这些贵族同样会觉得不适应。

    如果说高丽象大辽进贡称臣,更多是陆地与大辽接壤。那么眼下,赵孝锡组建起来的海军,却拥有了从海上发起进攻的力量。

    夹在两个大国中间,高丽其实过的很憋屈。可这就是他们生存之道,依附强者。如果不这样做,他们能否保留国家延续,也许都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为此,这次高丽尽管低调派来了使团,可送的礼却不薄。甚至看到礼单,赵孝锡觉得,这些高丽人比倭国人还大方。那些高丽参,就送来了不少难得一见的极品。

    在这种番邦诸国,陆续派来了使团祝贺时,处于最后建造的城主府,也在一天天的完善当中。相比其它新城建筑是两层,城主府则是三层的设计。

    其次城主府还拥有一道护院墙,看上去比其它楼更具安全性。这也是出于特殊的考虑,保障城主府在任何时候,都拥有最后一道防线用于守护。

    来到城主的番邦使节们,每天看着新城的变化,也觉得非常神奇。尤其对城主府的修建速度,他们更是觉得不可思议,有关水泥的事情,他们也都慢慢了解到了。

    很可惜,这种东西别说他们这些番邦使节,就算如今的大宋商人同样购买不到。为此,不少番邦使节也提出,能否从新南城的商铺中购买这种东西。

    面对这些番邦使节的要求,赵孝锡也显得考虑了许久,最后才表示。将来会在商铺里,增加这种水泥的出售。只是价格上面,却并没如众人猜测的那样昂贵。

    对于赵孝锡的这种作法,工部跟礼部的官员,都显得很不理解。毕竟,物以稀为贵,这种水泥是新南城独一份,为何不卖的价格更高一点呢?

    见这些官员不理解,赵孝锡笑着道:“这种水泥,确实是我们新南城独有。可它除了建房子跟修路,几乎没有太大的作用。

    如果它的价格太高,相信再有钱的番邦商人,也只会购买一批试一下。当他们知道,这水泥其实没那么神奇,自然就不会花钱购买。

    可要是水泥的价格,相比比较低的话,他们发现水泥建房的便捷,就会大量的采购。更何况,五两一桶的价格,相对成本已经是天价了。”

    听到水泥的造价如此之低,这些官员也就不再多说什么。随后,赵孝锡就安排礼部的田佑富,开始接受商人的订单。

    根本他们的订单,开始安排出货。因为,随着新城建设需要的水泥量大降,如今水泥厂储存的水泥已然不少。提前出售一批,倒不存在什么问题。

    商人们购买这些水泥,自然是要带回内陆跟本国去。那么运输上面,他们更多都选择聘请新南城的船队。这样一来,新南城的船队,最近也是生意兴隆。

    除了新南城外的船厂,目前在加紧赶制商船外,赵孝锡建于松江的船厂,如今也要赶制大型海船。这些海船,也将陆续装配到赵孝锡的海军。

    用赵孝锡的话来说,海军的强大与否,直接关系到新南城商业城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