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58部分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58部分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示可以借他们钱,先把人赎回来。原来这一切,不过是为了吞并他们的家业。

    让这些人质跟激动的亲人重逢之后,赵孝锡很快道:“曹将军!”

    ‘末将在!’

    ‘由将军亲自带队,将朱家家主跟家族嫡系成员,除女眷外全部逮捕。敢反抗者,一律杀无赦。封锁全城,抓捕所有朱家亲信,还明州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得令!’

    等到命令之后,曹珍很快带领一队骑兵飞奔的往被包围的朱家而去。已然被围的如同热锅上蚂蚁的朱家人,也知道这下事情麻烦了。就在他们打算拼一把,组织家族的死士跟家丁,从禁军的包围圈撒开一道口子,送一些家族嫡系成员出去时。

    一直替他们家站岗的禁军,在曹珍抵达之后,一声令下直接杀进了朱家之中。看到正集结好准备突围的朱家护卫跟家丁,带兵进来抓捕的曹珍,直接抽剑迎了上去。将这些同样拼死抵抗的朱家护卫跟斩杀,很快将朱老实跟朱立业等人给抓了起来。

    除了朱家那些女眷哭哭啼啼,被禁军赶到朱家的习武场等待处理,朱家的男丁全部被抓了起来。由禁军押解着,往午门口走去。而尚不知情况的朱家人,还在跟路边的百姓嚷嚷着冤枉,朝廷官兵滥杀无辜装可怜。

    但令朱家人不解的是,以往在城中倍受尊敬的他们,此刻百姓对他们的被捕却更多都是幸灾乐祸。甚至还有不少受过海盗之苦的百姓,更是直接朝他们吐口水,大骂朱家人都是伪君子,今天被朝廷抄家灭门实属罪有应得。

    这种令朱家人倍感不解的情况,随着他们被押解到午门口时,望着跪在斩首台上的朱时昌等人时,身为家主的朱老实身体立刻瘫倒了下来。因为他清楚,这位三弟出现在这里,意味着朱家的百年基业彻底没了。

    看着瘫软在地的朱老实,两位看守的禁军直接将其拖起来,拉到了斩首台之上。其余朱家男丁,同样被禁军依次押着跪在了斩首台。这种诛族之罪,是明州百姓多年都未曾见到的场面,就算赵孝锡望着几个还什么都不知的朱家三代男丁,也只能暗自狠心一番。

    当着明州城百姓的面,赵孝锡力数朱家几大罪状,单单一条贩卖私盐被抄家灭门,谁也挑不起理来。这种律法尽管残酷,但在这种时代是常见的事情。任何君主为了控制皇权统治,绝对不会容忍别人将手伸到他的钱袋子里。

    就算赵孝锡清楚,这些即将被斩首的朱家男丁中,不少还如同小孩的男孩子。根本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却也在诛连之内。也许赵孝锡可以枉开一面,放他们一条生路。但要想实现心中的野望,君主必须具备的冷酷之心赵孝锡同样需要适应。

    宣布完朱家的几大罪状,赵孝锡吩咐明州的行刑手,开始实行斩立决。不在理会苦苦哀示的朱立业,将其家族的男丁一一拉到斩首台,被这些行刑手给斩首示众。变成一具无头尸体,被丢弃在这个今天算是血流如注的午门之上。

    斩完朱家满门之后,朱家其余的女眷,直系配偶同样在灭门的队伍中。一些非直系的女眷,也被判处进劳教司。未来她们将成为官妓,沦为无数男人的玩物,命运比死好不到那去。这种残忍的朝廷律法,却足以令明州城的百姓,永远记住这个血一般的教训。

    以非常干净利落却显残酷的手段,处理掉霸占明州多年的朱家人。属于朱家名下的商铺,同样被官府一律查封,整个明州如同被重新洗礼一般。让人觉得心有压抑之余,不少人也清楚,将来的明州将真正成为商人公平交易的场所,不会出现朱家一家独霸市场的事情了。

    清楚有些事情,不能单以一杀了之的赵孝锡,当天下午命人邀请城中行商的世家家主。尤其那几家,被他救回的商人家主,更是被他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将朱家名下的盐场跟盐号,出售给这些商人以换取金银递交朝廷。

    至于这幢巨大的朱家宅院,则被赵孝锡保存了下来,不久之后就有一位来自福州的大货商。拿着这幢宅院的地契入住,成为这片宅院的新主人。至于这些看着不象一家的大货商,到底如何拿到这片宅院的地契,也没人会去过多询问。

    总之,朱家的覆灭,让明州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而那些欣喜接过从事盐货的商人,为了拉拢制盐的朱家盐工,给这些盐工的食盐收购价,也被朱家高出了几文。当然,他们出售的食盐价格,因为不在属于垄断,价格已然如赵孝锡说的那样只降未增。

    尽管利润赚的没朱家多,但这些新盐商同样看到,这从事贩盐的利润惊人。也觉得能从那位钦差大人手中,买到这份许可着实幸运,却也不敢随意拖欠官府的盐税。让明州的官府,觉得盐税增加了许多之余,也不敢做出过份压迫新盐商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将明州的军政都重新梳理一遍后。赵孝锡带领着水陆大军,再次返回了杭城之内,坐等那些得知消息的盐商们。接下来又打算怎么办!

第八十四章 盐商们的臣服() 
只在明州待了一晚的赵孝锡,第二天就跟随水军离开了明州,重新出现在杭城的运河码头之上。对于那些被押解进城的海盗,也成为被城中百姓跟城防军看不起水军将士的功勋,他们更成为被这支海盗祸害无数商人们的英雄。

    唯独再次换了个地方聚集开会的盐商们,显得非常的无奈与惶恐不安。朱家被满门抄斩,家族生意全部被低价卖给其它商人的消息,在赵孝锡还未回来时,已然传达到这些耳目灵通的盐商跟前。这种他们最担心的情况,最终还是发生了。

    一直觉得无论如何,此次明州会出现大乱的盐商,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赵孝锡这位钦差王爷,竟然亲自带兵连夜端掉了朱家最大的依托,并当着全城百姓公审朱家的几大罪状,将朱家满门百余口人,丝毫不带考虑的斩首示众。

    这种干净利落的处置手段,还有这份冷酷无情的狠劲,终于让这些心存侥幸的盐商。彻底打消了心底那丝侥幸心,开始担心接下来,这位钦差王爷到底会如何处置他们。那怕他们已经决定,按照赵孝锡先前说的办,却也担心朱家的事,会不会让这位王爷变卦改口。

    觉得事情不能再拖下去的吕五味,一狠心道:“诸位,为了夜长梦多,我们即刻把准备好的罚银送到衙门。另外把商会跟朝廷官员的来往帐目,全部交出去。若不如此,我担心这个杀神,真会给我们来个斩草除根。到那时,再多的钱又有何用呢?”

    见这位会长都这样说,其余资历浅的盐商,尽管觉得肉痛却也清楚。只要保住这个饭碗,他们就不用担心钱赚不回来。那怕将来赚钱不会象以前那样容易,但总比象朱家这样,直接被那位说杀就杀的钦差抄家灭门的强吧!

    于是在赵孝锡回到知州府不久,很多杭城的百姓就看到,以前在杭城里嚣张跋扈的盐商,竟然押解着一车车银子往衙门走去。看那些盐商的表情,似乎都跟家里死了什么人一样难看,再也看不到以往的嚣张样。

    听到门口禁军通报,盐商总会的人求见,赵孝锡清楚这些盐商最终还是怕了。只是赵孝锡清楚,这些盐商只是出于现实情况,不得不向他低头。只要他离开,这些盐商怕是又会做出类似的事情来。但不管如何,赵孝锡还有后续的手段,慢慢清除这些盐商的影响力。

    让人将这些显得异常谦卑的盐商请进衙门之后,赵孝锡让人将他们放在衙门大堂晾了大半天,最终才出现在这些盐商面前。根据他们提供的私盐数量,吩咐银库的曹官清点罚银,最终得出的结果是,这些盐商果然都如实交了罚银。

    至于那些跟官员勾结的证据,则由吕五味亲自交给赵孝锡。拿过这些官员来往的文书,其中最上面的正是朝廷几位朝官的受贿记录,以及他们的书信。这些证据,将彻底让他们明白,收受这些盐商饷银的后果有多严重。

    吩咐呼延豹收好这些证据,看着心有忐忑的盐商,赵孝锡慢条斯理的道:“常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此次的事情本钦差也看出众位的认错态度。本钦差会如实,象圣上禀报此次的情况,并替众位祈求圣上宽恕尔等的罪行。

    只是各位应该知道,江南税赋事关朝廷兴亡,因为这些年江南税赋减少,朝廷很多时候也是入不缚出。这北方的蛮子,又在蠢蠢欲动,这打仗要钱,这打造武器要钱,这将兵发饷要钱,这军马给养同样需要花钱。

    虽说眼下各位认错态度很好,但本钦差觉得,若众位能替君分担一些忧愁。相信圣上一高兴,不会再追究众位责任也有可能。毕竟,众位这些年私卖的盐,比本钦差想象的多出不少。这事情若没圣上点头,本钦差怕也不好替诸位具折求情啊!”

    一连串这也要钱,那也要钱的话,令吕五味非常清楚。眼前这位钦差想来不满足这些罚银,变着法子要挖他们的家财。只是人家没说让他们捐钱,只是说多交钱能在圣上面前帮忙说好话。这交不交,一切还是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但面对这种变相的敲诈勒索,有朱家的例子在前,他们那个又敢轻易说没钱呢?

    很快吕五味主动带头道:“钦差大人所言有理,这些年我吕家蒙受皇恩,一直经营盐货买卖,也积累了一些家财。这次是吕某一时糊涂,犯下如此大的罪过。吕某愿拿出家中的存银,总计一百万两白银,以报答朝廷对我吕家的恩德。也请钦差大人,多替小人美言几句。”

    这一百万两白银的捐赠,几乎也是吕家存储财产的一大半。可为了保证吕家这份家业,吕五味只能狠心的再次大出血,希望能得到这位钦差大人的认可,从这次灭门危机中逃脱一劫。对他而言,人活着家族存在,比什么都强。

    面对吕五味如此大气的掏出一百万两,赵孝锡似乎很高兴的道:“嗯,看来吕会长,还是有一份忠君爱国心。这次吕会长的贡献,本钦差会如实转告圣上。相信圣上看到吕会长如此忠君爱国,会宽恕你此次犯下的过错。”

    听到这话心头长松一口气的吕五味,自然又是一番感谢。有了这个会长的大出血的例子在,其余盐商尽管觉得这位钦差太贪婪,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依次掏出了大半家财。

    以充当对朝廷的赠银,对此赵孝锡最后,只让银库的曹官给他们登记,将来等新任知府上任。一定会代表朝廷,对他们此番捐赠给予相应的奖励。

    看到掏了大半积蓄才填饱这位钦差大人的胃口,盐商觉得这次亏大之余,也只能自认倒霉。谁叫这位钦差握着他们的七寸,随时觉得不舒服,就可以要了他们的命呢!

    在这些盐商离开之后,觉得应该立刻派人将这些证据,亲自递交给圣上的赵孝锡。很快让担任禁军指挥使的呼延豹,代他进京回禀情况。并将这些证据,以及盐商交纳的罚银跟捐赠,几百万两白银通过水运的方式快速押解进京。

    清楚这是赵孝锡给他一个,在那位主子面前邀功请赏的机会,呼延豹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很快带着几队禁军,还有刚刚拿到赏赐,高兴休息了一天的水军。再将开船离开了杭城,往汴梁城行驶连夜行驶而去。

    在赵孝锡做出这番安排之后,趁着朝廷派出继任的官员未到,通过钦差的权力。开始将一些眼线跟忠诚于他的部下,秘密填充到江南的官场跟城防军中。这种人事调动,大多夹杂于众多的官员调整之中,并非显得那么引人注意。

    直到在大海跟运河中航行了一天一夜的呼延豹,在清晨百官开始上朝时,也带着赵孝锡的奏折,还有那一大箱子的帐本书信来往。通过赵孝锡交给他的御赐金牌,再次踏进了这幢皇城之中,并很快得到了皇帝赵煦的殿前接见。

    同样焦急等待江南消息的赵煦,在听到太监告诉他负责配合执行任务的应天禁军指使使呼延豹,带来了赵孝锡的秘密奏折,就知道事情想必有结果了。而赵孝锡能让呼延豹进京,说明江南的局势应该稳定,而送来的东西怕是不简单。

    一些同样收到消息的朝官,听到太监喊出原本不在京师的禁军将领上殿晋见,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而看到还是一身戎装在身的呼延豹时,很多不明所以的官员都觉得。这个呼延豹未免胆子太大,未得皇帝批准敢擅离职守跑皇宫来。

    等到呼延豹行礼,递交了赵孝锡亲手写的奏折时,赵煦直接走下龙椅将奏折急切的拿过来快速查阅了一遍。等知此事江南税赋的事情,竟然办的如此干脆利落,还顺便替他这位最近捉襟见肘的皇帝,敲诈了几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