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羽翼大明 >

第330部分

羽翼大明-第330部分

小说: 羽翼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打一开始,咱们之间,就没有对立的必要,我就搞不懂,为什么你们非得视我们四海楼为眼中钉!”

    苏卷云冷笑,不说话。

    “难道你就没问问蒋家和汪家,到底和我们之间达成了什么样的默契。就非得一定要步徐家的后尘,拼个你死我活么?”朱云娘摇摇头:“不是我小看你们,真的要拼下来,还真的是‘你死’,‘我们活’!”

    苏卷云还是不语,只不过,此刻他倒是真的有些后悔,好像真应该事先问问汪家和蒋家,与四海楼之间达成了什么协议了。

    “这样吧,我也不逼你们,账本你带回去,可以慢慢看,汪家和蒋家的人,你们也可以尽管去打听,明日这个时候,你再到这里来,不管你们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咱们四海楼接着就是了!记得,明日哦,过了时限的话,有什么后果,你懂的,好了,不留你了,来人啊,送客!”

    送走了苏卷云,朱云娘跳了下来,去向钱无病邀功。

    吴虎臣将这苏家的人带到家里来,钱无病可是没想到,尽管知道这是吴虎臣求援的意思,但是,这个面子,他可不打算给这苏卷云,汪家和蒋家的人识时务,他倒是不吝于见上一见,若是苏卷云跑来也能被接见,那大家还有什么区别?除了这一碗水不能端平的意思以外,再说了,堂堂锦衣卫代指挥,可不能这么不值钱,什么阿猫阿狗,想见就见!

    “我看他脸都白了,哼,我厉害吧,账本在手,天下我有,他敢不听话!”

    “是,是,我的云娘最厉害了!”钱无病笑嘻嘻的说道:“我就奇怪了,难道你早就憋着心思要对付他们,搜集这些东西,你花了不少心思吧!”

    “也没花多少心思!”朱云娘眼珠子转了转,想想自己父亲和母亲的话,开口说道:“有些东西,我娘说了,迟早是要交给你的,你刚刚接掌锦衣卫,手底下能用的人,信得过的未必很多!”

    说着,她变戏法一样的,从小小的袖子里,变出一本名册来,“这些人,都是受过我娘或者我父王的恩惠了的,都是信得过的,今日了,我就交给你了!”

    钱无病拿过名册翻了翻,尽是些女儿家的名字,名字后面,还有对这个人的详细备注,性格,能力之类的,想想这大抵就是代王妃苦心经营多年的明远楼的那些姑娘了,朱云娘在江南做事情,肯定不可能靠着开门红和身边的几个侍卫就能成事的,柳氏将这些人手调过来,也是正常,扬州瘦马、大同婆姨、西湖船娘、泰山尼姑,这些名字,在烟花柳巷可是闻名遐迩,一群大同的女孩儿,又是受过专业训练,到江南这烟花繁华之地,混个一席之地,那还真的是再正常不过了,更被说他们身后有人有钱支持着她们。

    “这的这些消息,就靠她们打探而来的?”钱无病笑了笑,将名册揣进怀里,也不和朱云娘客气,两人定了名分,自然不分彼此,朱云娘的,就是他的,他若是推辞矫情,没准还令朱云娘不喜。

    “论起这方面打探消息,当真连咱们锦衣卫都比了下去,那我就不客气了,回头,给她们弄个身份,免得照顾不到的地方,被人欺负了!”

    “暗地里给她们一个身份就行了!”朱云娘提醒道,“不到万不得已,她们的身份最好不要和锦衣卫扯上关系,这样的话,和锦衣卫的消息来源可以互补,人家提防锦衣卫,可未必提防她们!”

    “嗯,我知道了!”钱无病点点头,回头,他还得真的好好琢磨一下,如何将这些女孩儿真正用上了,发挥作用。这让他不禁想起京师的那个领着锦衣卫的差事,却是在烟花柳巷称王称霸的丁艺来,敢情,这方面的事情,早就有人注意并实施了,只不过,在京师,就丁艺一个人,在这江南,却是上百的女孩儿为锦衣卫效力。

    “我给了他们一天的时间,这时间,应该够他们打听清楚了吧!”朱云娘说道,一边吐了吐小小的舌头:“三天时间太长,真的要是打算和咱们不死不休的,了解情况做决断,半天也就够了,而要是觉得和咱们合作,有利可图,更是不用半天的时间决断,这事情,越快处理好越好,还有半个月,船队就要出发了,耽误了这时间,等到下一次出海,那可就得到二月里去了,这耽误的银子可就多了!”

    “放心吧,他们几家,能到今天这格局,可不都是笨蛋,一边是徐家一样的下场,一边是可以继续发财,谁都会选择的,别把他们的节操想得有多高!”钱无病胸有成竹的点点头:“商人重利,无利他们还不早起呢!如何权衡,他们心里清楚的很!”

第522章 我欲下西洋() 
实际上,没有等到第二天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钱无病还在梦乡中,苏卷云就带着其他三个和他差不多年纪的中年人,前来拜会“吴千户”了。看他们一脸的憔悴和眼中的血丝,就可以看得出,他们昨天晚上,只怕是一会儿功夫都没闭眼。

    昨天晚上回去的苏卷云,可是直接就找到了汪小寒和蒋志清,尽管他们分别,还不到两个时辰,只不过,这一次见面,他连寒暄都没有,直接就问起汪蒋两家和四海楼之间的交易来。

    汪小寒和蒋志清,本来就是得了吩咐要将这其中的利弊一一分析给对方听的,只不过,先前没有机会开口罢了,此刻见到他重新回头,那是正和他们的心意,当下一五一十的将其中的内情说了出来,这一番话说下来,只听得苏卷云,一愣一愣的,早知道对方并不是要赶尽杀绝,不是想独霸这海贸,他们在这么忙活个什么劲?

    朝廷监管,这条件看起来苛刻,但是,同时也是带来了秩序,虽然他们失去了话语权,但是未必这赚的银子就少了。而且,有了朝廷撑腰,他们这些在海外的商人,说话声音也能大一些,当然,更重要的是,以往不能去的地方,眼下,更远的地方,他们也敢琢磨了。

    这是好的方面,不好的方面,如果连这样的条件都拒绝,那他们真有可能就是第二个徐家了,徐家之所以被拿下,除了他们点子背,运气不好,只怕也是这对四海楼上蹿下跳最积极的一个,人家拿他们开刀,杀鸡骇猴,这就无可厚非了。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人家真的要找茬,哪里会找不到茬子,大家屁股下面干净不干净,心里都是有数的。

    昔日沈百万如何,太祖时候,他一个沈家,只怕就能抵得上眼下七家了,太祖要劳军,他颠颠的送上银子,太祖要修葺南京城,他自告奋勇承担一半的银子,这样的家财,这样的声势,朝廷一纸命令,沈家不是说破败也就破败了吗?

    有了这个认识,苏卷云带着汪小寒和蒋志清,回到其他几家等候他消息的所在,这一次倒是真正意义上的江南几大豪族的主事人聚头了,可惜,这一次,他们商量的不是如何给四海楼添堵,商量的却是如何不失脸面却又接受四海楼的条件。

    结果自然不必说,一大清早,他们就出现在了这里,就已经说明问题了。而汪小寒和蒋志清,却是随着忙碌了一宿,这个时候,就没有跟了过来,各自回到自己的住处,去补瞌睡去了。

    道明了来意,这个时候,钱无病就可以见见他们了,当然,过多的废话是没有的,无非是勉励了他几句,“不计前嫌”的说了会儿话,算是安了他们的心,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下面的人去办,他钱无病就不需要具体的操办了。

    这苏卷云等人,却也识趣,坐了没半个时辰,也就起身告辞,今天来,本来就不是谈具体的事情,无非是表示个输诚的意思,万一他们自己已经软了,对方却没收到这个讯号,仍然一鼓作气的喊打喊杀,那可不就冤得慌,具体的事情,参照汪将两家,自然他们也会知道怎么做。

    倒是钱无病随口提了提半月之后四海楼船队出海的事情,这几人立刻纷纷表示,几家的船队,也是在等候风向,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这是一定要和四海船队一起出海的,一个是为四海船队壮壮声势,另外一个,也是算向这江南注意到这事情的人表明,咱们这几大家和四海船队的关系,可不是你们想的那回事,徐家是咎由自取,和咱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钱无病也大致想到了他们的用意,含笑答允了,反正是赶羊,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到是没什么区别。

    数天之后,各家船队的数目,货物以及目的地,也如同钱无病要求的那样,在锦衣卫衙门报备了,钱无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难怪这几家有胆子找四海楼掰腕子呢,几家的海船,凑起来,足足有四五十艘,虽然和四海船队动辄一千料、两千料的海船不能比,但是和在运河里跑的那些船相比,也算是巨无霸了。千料以上的,也足足有十多艘呢!

    钱无病有言在先,这货物里,自然就看不到半点违禁的东西了,不过,钱无病关注的不是这个,看着这些名册上的船只,再加上四海船队令人发指的那些武装商船,他心里头,隐隐有了一个想法。

    或许,这所有的船只加起来,和当初郑和下西洋的宝船船队没法比,但是,这大概也是郑和以后,大明朝最大的船队了吧,尤其是,这一次,这所有的船队满载这货物,要一起出海,这声势也小不了,既然如此,为何不把这目的地,定的远一点,扶桑,琉球,高丽,已经是大明商人自家的自留地了,但是,更远的地方,大明商人们应该很久没有涉足了吧!禁海到现在,朝廷不组织不拿银子去砸,单靠民间某家某户,可绝对组织不出这么大的船队来。

    想做就做!钱无病将自己的意思,和这几家的主事人说了说,毕竟,虽然都是海船,因为以前的利益划分,大家的航线还是都不相同的,此刻听到钱无病这么一提,有人就有些犹豫。这海上的买卖,利润大,风险一样的大,海盗、风浪什么的,搞不好就血本无归了,尤其是一条新的航路,开辟出来,虽然意味这就算源源不断的银子,但是,没有开辟出来,那可就是无数财货和尸骨,填了进去。

    倒是汪小寒和蒋志清,似乎已经死心塌地的跟着四海楼混了,就算船队全军覆灭,他们也是不担心的,王公公都答应了在其他的买卖上照拂他们两家,他们还有什么后顾之忧的,大不了船队上派出的人手中,家族里重要的人少派点而已。

    熙熙攘攘商议了数日,终于,几家达成了一致,钱大人的提议是极好的,既然四海船队愿意这次出海开辟新航路,他们自然也是不甘人后。毕竟四海船队的武力,这个已经是大家都熟悉了的,哪怕有遇见不开眼的海盗,四海船队护得他们的周全,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有了这个共识,接下来,就是航线问题了,此时距离永乐年间,不过是百余年,虽然昔日巍峨雄壮的宝船船队,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当然郑和下西洋的航线,还是有很多人知晓的,就算不大清楚,翻一翻三宝太监下西洋这本演义,大家心里也都多少有点数了,尽管演义,当不得真,大致的路线轮廓,还是拼凑得出来的。

    当然,第一次集结出海,就指望跟三宝太监的船队一样,跑到天涯海角去,那不现实,也太过于危险,众人商议航线的结果,就是将目的地定到了天竺,当初三宝太监第一次出海,可不就是以天竺为目标的,从陆地上到天竺,那可不知道要经过千山万水走几万里路了,但是海上,就是跑的慢点,一年总归是够到了吧!而且,按照三宝太监的路线走,这一路上,偌多的番邦小国,也是可以做做生意的嘛,大不了东西卖完了,咱们回家再运就是了,一回生二回熟,多来这几次,这可不就熟悉了。

    钱无病一边准备着出海的事情,一边给朱厚照上了折子,这事情,肯定是要禀报朱厚照的,要不然,一个锦衣卫代指挥,哪怕是太后不待见,被撵出京师的那种,一出海就是个一年半载的,这也肯定不成的。当然,对于这次出海的好处,在折子里他更是夸上天去了,一边用永乐年间“扬威四海,万国来朝”的盛况勾引着朱厚照的野心,一面用商路大开源源不断的银子流入大明点出实惠的地方,尤其是,昔日宝船船队出海,花费的可是朝廷的银两,而这一次,纯粹的民间组织,了不得,四海船队可以挂一个皇家船队的名头,朝廷不仅没有拿一两银子出来,反而可以有钱有名!

    正如他所料的一样,折子一到北京,朱厚照就被他的天花乱坠的折子说的心动了,银子嘛,谁不喜欢,虽然因为刘瑾被诛,朝廷手里宽裕了很多,但是,眼下的大明,和太宗皇帝那时候,可没法比,太祖太宗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