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烽烟尽处 >

第215部分

烽烟尽处-第215部分

小说: 烽烟尽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大哥说得也没错!”张松龄将盒子炮插回腰间,伸手拍了郑小宝一巴掌。“小鬼子的确非常善于把握机会,当年在娘子关,沈,沈团长就是因为过于疲惫,没有防范,被小鬼子占了一个大便宜!”

    他说的是当年八路军团长沈重道白天狠狠教训了小鬼子一顿,夜里却又被小鬼子摸进了指挥部一事。非但郑小宝没有听说过,军统老余也是第一次听人提起。然而当二人的兴趣都被勾起来之后,张松龄却又突然意识到此刻拿这场战斗当例子并不是非常合适,笑了笑,转回帐篷中,低头去寻找自己睡觉前解下来的另外一把盒子炮以及子弹袋、匕首等零碎物品。

    “王队长,王队长说你刚从外边回来,对很多情况都不了解,让我。。。。。。。。”见张松龄慢吞吞地收拾起了行装,郑小宝挠了下自己的脑袋,大声说道,“让我过来跟着您。无论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都可以安排我去做。”

    “没啥要帮忙的地方!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张松龄刚才起得太急,神智多少还有些迷糊。摇了摇头,顺口回应。

    “王队长让我以后都跟着你!”郑小宝又强调了一句,声音里头带上了几分焦急。

    “跟着我,跟着我干什么?!”张松龄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低声追问。旋即,便想起了自己现在是游击队的新兵总教头,而郑小宝曾经向自己请求拜师学习枪法。做师父的赖在被窝里头不肯起床,做徒弟的当然不能把师父一个人丢下独自跑到前边去看热闹。

    “你到前边给赵队长助威去吧!”想明白了郑小宝着急的原因,张松龄笑着吩咐,“连着跟赵队长学习一下怎么指挥骑兵!”

    “哎!”郑小宝答应一声,掉头就跑。刚冲出了十几步,却又将身体猛然刹住,转过脸,期期艾艾地问道,“您,您不过去,过去给赵队长助威么?!”

    “我收拾一下,马上就去!”张松龄笑着挥挥手,示意郑小宝不必等自己。然后将自己浑身上下又检查了一遍,笑着向老余发出邀请,“你一起去看热闹么,还是在这里另有任务?!”

    “已经跟城里头联络过了,暂时没什么新任务!”来自军统局的老余伸了个懒腰,跟在张松龄身后往帐篷外边走,“不过是百十人规模的战斗,能有什么看头?!你又不是第一次上战场?!”

    话虽然说得冷淡,他还是跟在张松龄背后一道走向了山坡下。隔着老远,就看见赵天龙骑着黄骠马,拎着一个铁皮卷成的喇叭,在两军之间的地段冲着敌人大声咆哮。“枪法都是师娘教的么?打了这么半天连老子的寒毛都没擦到!快滚回家去放羊去吧,就这准头还出来混,还不够丢人现眼的呢!”

    如此嚣张的举动,令镇国公麾下的一众蒙奸们怒不可遏。纷纷端平了步枪、骑枪,冲着黄骠马不断扣动扳机。

    只可惜他们的枪法准头有限,而赵天龙的又刻意跟他们保持在四百米直线距离之外。呼啸飞来的子弹只是在黄骠马的身前身后的草地上打出一道道青烟,却根本奈何不了赵天龙分毫。

    见到蒙奸们的表现如此差劲,在游击队阵前呈疏松队列慢慢移动的一众骑兵们也纷纷扯开嗓子,大声挑衅,“喂,对面的伙计,你到底会不会放枪啊?不会就别浪费子弹了,把枪拿过来,老子好好指点指点你!”

    “喂,枪法是跟师娘学的吧!别出来丢人了!赶紧回家放羊去吧,马上就要下雪了!”

    “喂,早晨没吃饭么,连枪都拿不稳。。。。。。。。。”

    嚣张的呐喊声伴着凌乱的枪声,在黑石寨城下此起彼伏。城头上观战的周黑炭部听得热闹,很快也扯开嗓子加入了进来,“喂,爷们儿!水平忒次了些吧!就这两下子还出来现呢,早点滚回家抱孩子去吧!”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哄笑声从城内响到城外,连绵不绝。

    “乌合之众!”军统局的老余是少数几个脸上没有笑意的人之一,撇了撇嘴,低声点评。“这哪里是打仗,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要是放在关内。。。。。。。”

    “这边和关内的情况不一样!”张松龄有点受不了此人的傲慢,低声打断。对于经历过大兵团会战的他来说,眼前的这种战斗方式,的确有些象小孩子过家家。交战双方的举动都太儿戏了些,包括在敌军面前卖弄骑术的入云龙。

    但是,草原上的实际情况与关内有着巨大差别,无论从双方的兵力投入角度还是从后勤供应角度,草原上都支撑不起关内那种动辄十万人以上的大规模会战。而交战双方的武器配备标准,也远不能跟关内双方的正规部队同日而语。

    换句话说,关外的小鬼子和蒙奸队伍跟关内的小鬼子、皇协军相比,只能算三流中的三流。而游击队们眼下的情况,也谈不上兵强马壮。敌我双方是下驷对下驷,倒也旗鼓相当。无论使出多么离奇的招数,都算是量力而行,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更不必抱着一幅兵法大家的模样冷嘲热讽。

    “倒也是!”在张松龄这里碰了个软钉子,老余的态度稍微放端正了些。收起脸上的傲然神色,定睛细看。只见赵天龙拎着铁皮喇叭在蒙奸队伍正前方兜了两个圈子,突然丢下铁皮喇叭。一人一骑由横转纵,如同下山的猛虎一般,直奔七窍生烟的镇国公而去。

    “杀!”其他三十几名骑兵同时用力夹了一下马肚子,跟在赵天龙背后,组成一个稀疏的刀锋型队伍,狠狠地捅向了蒙奸队伍正中央。

    “乒、乒、乒!”镇国公麾下的蒙奸们惊慌地开枪,却依旧效果聊聊。赵天龙等人冲得太快太急,而蒙奸们一个多月前才被赵天龙和周黑炭两个联手教训了一回,心有余悸,根本没胆量仔细盯着黄骠马背上的人看,更甭提端稳了枪支从容瞄准。

    转眼间,赵天龙和他麾下的骑兵们就冲出了一百多米,并且还在不断继续加速。而对面的大多数蒙古私兵们却在慌乱中打空了枪里头的子弹,根本来不及重新装填。拉着战马的缰绳,不断向队伍的两翼挤。唯恐被已经冲起了速度的入云龙迎头撞上,成为对方的刀下之鬼。

    “机枪,机枪!给我拦住他,拦住他们!”镇国公保力格也吓得冷汗直冒,扯开嗓子,大声命令机枪手赶紧开火阻截。

    “哒哒哒,哒哒哒。。。。。。。”蒙奸队伍前的两名轻机枪手扣动扳机,冲着赵天龙等人射出成串的子弹。一名游击队员被子弹击中,胸口处冒出数点血花。其他游击队员则和赵天龙一样迅速来了个镫里藏身,凭借娴熟的骑术增加敌军机枪手的瞄准难度,令对方无法继续扩大战果。

    又有两匹战马中弹,悲鸣着双膝跪倒,将自己的主人摔出老远。镇国公保力格麾下的蒙奸们哈哈大笑,冲着受伤的游击队员指指点点。他们的得意只持续了不到五秒钟,很快,游击队中的马克沁与拐把子就都咆哮了起来,“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几个精确地点射,将蒙奸队伍前的轻击枪手们统统送上了西天。(注1)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刚刚更换过的枪管的马克沁喷吐出长长的火舌,舔进蒙奸的队伍。保力格和他麾下的蒙奸们登时就被打懵了,丢下十几具尸体,抱头鼠窜。

    旁边掠阵的藤田纯二见状,赶紧组织火力支援。奈何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他手中只剩下了三挺轻机枪,无论从火力密度,还是从机枪射程方面,都远不及游击队的马克沁和拐把子组合,才刚刚打了两个弹夹,就被压得再也打不出持续节奏。连带着队伍中小鬼子们也遭受了池鱼之殃,被马克沁接二连三地扫下坐骑,躺在血泊中大声哀鸣。

    “给白胡子发信号,请他火速支援保力格!”藤田纯二抢在成为马克沁的目标之前跳下了坐骑,趴在地上大声叫嚷。

    几颗信号弹飞上天空,画出一道道诡异的痕迹。藤田纯二许下重金礼聘而来的白俄匪军按照双方约定,携带着轻重武器,迅速向战场左翼移动。还没等他们移动到位,两声凄厉的尖啸突然从小山坡上响起。紧跟着,就是两声剧烈的爆炸,“轰!”“轰!”

    尘烟滚滚,血肉横飞,跑得最快的数名白匪被迫击炮弹直接送上了天,变成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

    “大炮!红胡子有大炮!”见多识广的白俄匪徒们厉声惊呼,再也不敢继续向保力格部靠拢,乱纷纷朝来路退去。

    “嗖!”“嗖!”又是两声恐怖的尖啸,炮弹以肉眼可见的轨迹砸进白俄匪徒队伍中,带起更多的尸骸。

    九七式步兵炮优秀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在红胡子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挨了当头炮的白俄匪徒们顾不上再管蒙奸和日本人的死活,纷纷跳下坐骑,原地卧倒。

    就在他们乱成一锅粥的时候,赵天龙带着一个排的游击队员已经冲进了蒙奸队伍内。手中钢刀借着马速奋力一抽,便抽起数颗血淋淋的头颅。

    “啊——”未被砍中的蒙古伪军被迫应战,奈何胆气已丧,队形又混乱不堪。被陆续冲过来的游击队队员们一个接一个砍落坐骑,人仰马翻。

    “别恋战,跟上,跟上!”赵天龙劈手从背后砍死一名蒙古伪军,扯开嗓子大声命令。为了避免成为机枪的靶子,在发起冲锋时,他与麾下战士们尽可能地保持了疏散队形。这种古老的骑兵攻击队形可以有效地降低敌军机枪的准度,却同时也极大影响了自身的攻击力。在摆脱了机枪的威胁后,第一时间便需要做出调整。

    “跟上赵队长,跟上赵队长!”骑兵们按照平素的训练要求,纷纷放弃追杀对手,果断向赵天龙靠拢。虽然动作略显生疏,却绝不拖泥带水。很快,他们的战马就汇聚在了一起,以黄骠马为核心,聚合成了一堵高速移动的刀墙。所过之处,当者四分五裂!(注2)

    注1:拐把子,二战期间日制重机枪,因为形状怪异,被称为拐把子。与歪把子轻机枪一道,被鬼子和中国游击队大量使用。

    注2:墙式冲锋队列是在近代骑兵冲锋中所采用的普遍战术。然而随着机枪的出现,墙式冲锋便不再适合战场。轻骑兵的冲锋再度退回十七世纪前的分散队形。移动中队形变换组合,也成为骑兵作战的重要手段。

第291章() 
刀如墙,人如虎,赵天龙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在蒙古伪军的队伍里横冲直撞。

    镇国公麾下的那些蒙古伪军们自从开始学走路时就开始骑马,几乎每个人都是一等一的骑手。然而面对这样一座高速移动而来的刀墙,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主动退让,没办法,谁也没生着三头六臂,无法同时应付这么多把钢刀。即便仗着优秀的骑术能侥幸拼掉对方一个,也会被左右两侧的钢刀砍成肉片,根本没希望再活着跟敌人脱离接触。

    也有少数几个没被刀墙的气势吓倒,王府侍卫长宝音便是其中之一。将坐骑稍稍拉来了一点儿距离,他猛然一磕战马的小腹,高举着日制骑兵刀,直扑刀墙的左侧边缘。

    “入云龙,有本事就跟老子单挑,单挑!"一边拼命催促胯下坐骑提速,他一边大声叫嚣。目光却始终盯着刀墙的左侧最边缘处那位游击队战士,准备从侧面寻找突破点。

    “入云龙,入云龙!”另外四名王府卫士受到宝音的提醒,一边叫喊着赵天龙的绰号,一边催动坐骑紧随宝音身后。从正中央突破刀墙不容易,从末端却未必找不到地方下口。毕竟冲过来的游击队队员人数有限,所组成的刀墙只有单薄的一层。

    “右转!就像咱们平时训练的那样!”赵天龙丝毫没有在意对方的挑衅,冷静地下达了转向命令。“是!”弟兄们大声回应,以赵天龙为中心,右侧的战马速度稍稍放慢,左侧的战马速度稳稳加快,动作有点儿僵硬,却绝不拖泥带水。整个队伍在高速移动中做了个负三十度旋转,象一把锉刀般迎向了前来送死的宝音。

    “入云龙,入云龙。。。。。。。”习惯了单打独斗的宝音哪里见过这种战术,叫嚣的声音已经变了调子,人和马却来不及再改变方向,借着惯性一头扎向了刀墙左翼。左翼倒数第六位战士抬手给了一刀,左翼倒数第五位战士抬手给了他一刀,左翼倒数第四位战士抬手给了他一刀,左翼倒数第三位战士抬手,刀却落到空处。王府侍卫长宝音惨叫着栽于马下,前胸处由低到高,依次出现了三条半尺长的刀口,鲜血如泉水般往外喷涌。

    “啊——!”跟在宝音身后的王府卫士们发出厉声惨叫,一边胡乱挥舞着钢刀遮挡,一边拼命拉紧战马的缰绳。他们不想步宝音的后尘,然而这个愚蠢的动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