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烽烟尽处 >

第255部分

烽烟尽处-第255部分

小说: 烽烟尽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长叹了口气,他艰难地做出决定,“小王爷的意思我明白!如果小王爷希望把工厂开在你的领地上,咱们之间如何分配利润,你得给我做个保证。这样,我才能给王队长一个交代!”

    “不行!”赵天龙终于明白白音打的是什么主意了,气得在旁边破口大骂,“没卵蛋的二尾子,见了日本人就撅屁股。算计起自己的同胞来,却一个顶两个!你给我滚,马上滚。我们即便不赚钱,配方也绝对不会给你!”

    “龙哥!你别捣乱!这里,这里由我负责。出了问题,也由我一个人扛着!”张松龄赶紧抱住赵天龙,将其强行推到一边。然后转过头,红着眼睛跟白音说道:“小王爷,你的生意头脑,张某心服口服。但是,配方是游击队的命根子,即便我想给你,也过不了弟兄们那一关。除非。。。。。。”

    “不能,绝对不能给他!”赵天龙又试图冲过来阻止,却被郑小宝和赵小栓两个,一左一右死死拉住了胳膊。“龙哥,你先听听张队长怎么说!”“龙哥,你要相信张队长!”

    “你们两个吃里爬外的家伙!”赵天龙暴怒,举起拳头就朝赵小栓身上招呼。赵小栓硬挺着任他捶打,却死活不肯松手。趁着白音不注意的功夫,用左手从腋下向张松龄指了指,然后又指了指自己的心口。

    “你这。。。。。。。”赵天龙性子虽然直,脑子反应却不慢。咆哮声依旧很大,捶在赵小栓身上的拳头却渐渐失去了力道。

    小王爷白音懒得理睬身边这几个头脑简单的家伙,只管拿出全部手段继续逼迫张松龄,“除非什么,张兄弟不妨说来听听!这做买卖的,当然要你情我愿才好!”

    “除非咱们换个合作方式。每家各拿一半儿配方。”、、、、

    “怎么个一半儿法,先说来听听!”作为草原上最聪明的王爷,白音当然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笑了笑,大度地吩咐。

    “我把如何从盐沙中提取无色盐晶的办法,教给你的人!”张松龄继续咬牙,嘴角几乎要流出血来,“工厂设在你的领地上,原料也由你来出。我们这边每月只按生产需求提供配好的调色调味药粉。”

    “收益呢!”尽管心里还有些不太满足,但本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原则,白音笑着回应。

    “四六,你四我六。要不然,二一添作五也行!”张松龄越谈越没原则,不断向白音让步。

    “想得美!场地、原料、人手都由我出,你们只出一点儿药粉,就拿走一半儿收益!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买卖!”白音撇了撇嘴,对张松龄提出的条件不屑一顾。

    “白音,你别贪心不足!”赵天龙的咆哮声又传来过来,隐隐透着几分无奈。

    “张大哥,不能再让步了,再让步,王队长那边肯定饶不了你!”赵小栓和郑小宝也望着贪得无厌的白音,满脸悲愤。

    张松龄脸上没有一点儿血色,牙齿咬得咯咯作响。但是,为了给游击队筹集到救命的资金,他不得不再度做出退让,“我把如何把盐沙变成珍珠精盐的办法也告诉你!工厂你自己开,赚多赚少,我们游击队一文钱都不拿,这样,总行了吧!!”

    “这才够爽快!”小王爷白音哈哈大笑,伸出手来,要求与张松龄击掌为誓,“你们游击队统共才几个人啊,何必把力气浪费在提炼精盐上。把办法交给我,我组织人手生产。用不了三年,咱们的产品就能销到日本国去!”

    “是你的产品!”张松龄举起手,有气无力地跟白音对击了一下,悻然纠正。

    “我不会忘了你张兄弟,也不会忘了游击队的好处!”小王爷白音信誓旦旦地保证。

    “那浴盐的事情。。。。。。?”张松龄再度举起手掌,沮丧地追问。

    “就按你先前说的,我出场地、原料和人工,你们出药粉,收益二一添作五!”小王爷白音也终于爽快了一回,大笑着举起巴掌,狠狠地拍在了张松龄的手心上。

    珍珠精盐价格虽然比浴盐低,但销量却肯定远远高于作为奢侈品的浴盐,而原料成本,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这笔买卖他做得非常划算,只要把提炼方法拿到手,随便从领地上拉一批牧民或者前来开荒的汉人进厂做工,便可以成吨成吨地将铺路的盐沙变成青盐中的极品,成吨成吨地往家里头搬金子。

    作为交易的另外一方,张松龄无疑亏得吐了血。跟白音击掌立约之后,整个人立刻就憔悴了下去,仿佛刚刚生了一场大病般,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有气无力。

    为长远计,白音不想在失败者的伤口上撒盐,找了个继续看其他货物的借口,带着两个侍卫主动离开。望着他的背影走远,赵天龙立刻扑到张松龄身边,一把拉住好朋友的胳膊,低声追问,“怎么样?你不是真的吃了大亏吧!要不然咱们就想个别的办法,逼着他重新再立一份约定?”

    “张队长,张队长。刚才你是装的,对不对,对不对!”郑小宝也满脸紧张地望着张松龄,小心翼翼地询问。

    只有赵小栓,因为还要全程陪同白音这个“恶客”,来不及询问究竟。远远地回过头来朝张松龄这边看了看,眼睛里头全是期盼。

    张松龄悄悄地向他做了个尽管放心的手势。然后低下头,小声跟赵天龙和郑小宝两人解释道,“不算吃亏,也没占到多少便宜。关键是把浴盐的生产场地终于落实下来了。即便利润要被白音剥走一半儿,如果产量上得去的话,咱们游击队以后每月能分到的,也不会比自己加班加点儿赚回来的少!”

    “那精盐的提炼办法。。。。。。。。?!”赵天龙和郑小宝两个听得似懂非懂,皱着眉头嘟囔。

    “那东西就是一张窗户纸,明白人伸伸手指头就能戳破。即便咱们不告诉他,他也能从别的地方问出来!用这张窗户纸换他半座盐晶生产厂,无论如何不能算赔!”张松龄笑了笑,回应声里带上了几分得意。他终究还是商人的儿子,身体里一直流淌着做买卖的血液。稍有机会,便将这方面分才能展现了出来。

    “噢!”赵天龙和郑小宝两个轻轻点头。虽然还是不太懂,却相信张松龄没有做错什么。“王队长那边呢,王队长那边,你通过气了么?”

    “王队长这几天,一直想让我找个合作目标。以免将来咱们跟小鬼子打起来时,没精力再管工厂。只是王队长和我一直没想出来,该跟谁合作而已。今天正好白音主动上门,就干脆便宜了他!”张松龄点点头,微笑着继续解释。

    这下,赵天龙和郑小宝两个就都放心了。看着张松龄,一齐猛拍胸脯,“你可真能演戏!刚才,我们两个还以为你真的被白音逼得走投无路了呢!”

    “就凭他,再炼十年吧!”张松龄哈哈大笑,“我可是从小就跟家里的大人学着如何讨价还价,一直学到上高中才暂时搁下!”

    “嘿嘿嘿。。。。。。”赵天龙和郑小宝两个陪着张松龄傻笑,笑够了,却又皱起了眉头,先后说道:“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白音那小子将来肯定会再耍猫腻!”“一旦他赚了钱,却不给咱们分红该怎么办?光凭着口头约定,咱们根本奈何不了他!”

    “不会!”张松龄想了想,轻轻摇头,“他既然亲自来了,为的就不光是做买卖。这个人,实在是太聪明了!”

    注1:香胰子,即香皂。

    注2:兔儿爷,旧时对人妖的蔑称。

第342章() 
“聪明?!这我可没看出来!”赵天龙撇撇嘴,对小王爷白音的智力水平不屑一顾。

    “是啊,他要是真聪明的话,刚才就不会上了您的当了!”郑小宝也不认同张松龄的看法,笑呵呵地在旁边说道。在他眼里,全天下最聪明的人无疑是张松龄,书念得多,枪打得准,还懂得如何做生意。不动声色就把白音小王爷耍得团团转,而后者还自觉占了老大便宜般,志得意满。

    “他答应咱们把工厂开在他的领地上,不仅仅是为了赚钱!”隔了很久才重操了一回旧业,张松龄心情非常愉快。摇摇头,笑着补充。

    比起端着步枪上阵杀敌,他发现自己好像更喜欢做买卖的感觉。可以不流一滴血就打败那些潜在的和事实上的敌人,还能为自家发展积累大笔的资金。只可惜自己没生在一个和平年代,否则,说不定就可以成为胡雪岩、盛怀宣那样的豪商。最不济,也能接下父亲的衣钵,把家里的杂货店发展成为鲁城最大的杂货市场,让每个进进出出的人都能满意而归。

    “那他为了什么?!”趁着张松龄心情愉快,郑小宝赶紧虚心请教。平时这种机会可不太多,张中队长自从病好之后,就成了游击队里最忙碌的人。每天从早到晚要么在作坊里忙着指导大伙如何制浴盐,要么忙着替游击队训练新兵,很少能抽出功夫来给他们这些崇拜者讲战争以外的东西。

    “找退路!”张松龄笑了笑,低声回应,“小王爷这个人啊,做事喜欢留退路。先前之所以故意给独立营放水,就是为了避免哪天日本人真的败了,被一道清算!但是周黑碳的独立营,和咱们八路军游击队,毕竟还有所差别。所以他就想再跟咱们游击队搭上关系,给自己再多挖一个藏身的洞穴!”

    “狡兔三窟!”郑小宝恍然大悟,吐了口吐沫,不屑地数落,“怪不得龙哥说他是个兔儿爷!走到哪,都没忘了老本行!”

    “其实也不能怪他!”张松龄笑了笑,继续说道:“你想啊,他从小就生长在这种环境里,除了跟人勾心斗角之外,基本上一件儿正常的事情都没接触过。而草原上又乱了好些年了,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鞭长莫及!”

    “那也不能成为他当汉奸,不,当蒙奸的理由!”赵天龙最听不得别人替白音说好话,忍不住在旁边插言。

    “当然不能!”张松龄轻轻点头,“我说这些,不是想替他开脱。而是说,他这个人,其实还有浪子回头的希望。你们想啊,他从小就没什么国家概念,接触到的全是强者为尊的生存哲学。你跟他谈国家民族这些东西,他根本听不进去,也听不懂。所以只能让他看见,怎样做,对他,对他的左旗有好处。怎样做,是一条绝路,他才可能彻底跟小鬼子一刀两断,成为咱们的盟友。至少,能保持像现在这样,试图跟咱们和平共处!”

    “好处?他那么大胃口,咱们游击队怎么可能添得满啊!”赵天龙皱着眉头,不高兴地反驳。

    “合伙开盐厂啊,这就是好处!他的领地上虽然有座金矿,但产量毕竟有限,挖掘提炼都很费事。不像自己开盐厂,原料随便到湖边挖。只要能给产品找到买主,就是源源不断的活钱。并且有收益的不止是他自己,领地上的牧民和前来开荒的百姓,也能从中得到好处。”

    “我不懂!但你还是多留一份心眼吧!他那个人,翻起脸来快着呢!”赵天龙听得迷迷糊糊,眉头紧皱着,仿佛用刀子在脑门上刻了一个川字。

    这个话题对郑小宝来说,也有多少点深了。他平素接触到的都是王胡子,老吕和自己父亲这样的纯粹共产主义者,追求的是为了理想而奉献自己的一切。而张松龄刚才所说的利益交换、合作共赢,完全是另外一个领域里的概念,稀奇而又陌生。

    见到二人满脸迷糊的样子,张松龄只好将问题再掰得碎一些解释。“把盐厂开在他的领地上,只要有产出,他就能从中赚到百分之五十的红利。而盐场要给工人发薪水,工人拿了薪水,就不会全存起来一文也不花!有可能会在他的领地上买吃喝,买东西,甚至起毡包,盖房子。一来二去,工厂附近的很多人,都会从中受益。而领地内的百姓富裕了,就会念他这个王爷的好处,无形中,又帮他凝聚了人心,稳定了地位。他的地位越安稳,做起事情来就越能放得开手脚。无论是扩建卫队,还是扩张地盘,都会比原来有底气得多!”

    “那倒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赵天龙叹了口气,轻轻点头。喇嘛沟游击队过去和眼下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家中没有余粮。而枪支、弹药、粮食、草料,都不是凭空能变出来的。如果连最基本的补给都无法满足,游击队当然无法提如何发展壮大。给老吕等兄弟报仇,也就彻底成了一句空话,甚至连自保都会越来越困难。

    “不光是有粮没粮的问题,这仅仅是其中之一!”张松龄点点头,继续耐心的解释。“从以往的事迹上看,我认为白音这个人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假如跟咱们合作,他每月能赚到五十块大洋的话。小鬼子下次再怂恿他来打咱们,就至少得拿一百块大洋的好处给他才行。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