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

第23部分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第23部分

小说: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来最坏的结果是,高伟再也发不起的工资了,雇佣兵再也不听他的,你说这些雇佣兵该不该解散,该不该把土地还给国家,私藏的人口该不该交出来。

    想到这里,高伟开口挽留道:“丞相大人本意是好的,只不过没结合现实情况,举荐官员是好的,但是也要给寒门子弟一些机会,寒门子弟了解百姓疾苦,知道百姓要什么”

    “朕看这个吴文轩就不错,官级低位却敢仗义执言,御史台不是缺人吗?朕看吴文轩可以当御史中丞,监察地方上贪官污吏和尸位素餐者,朕觉得就很合适”高伟看了看吴文轩说道。

    吴文轩立刻跪在地上拜道:“谢陛下恩典,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望,为民请命”

    左丞相赵彦深想了想答道:“臣也觉得朝堂之中气氛昏昏沉沉,需要一些像吴文轩这样年轻有为的官员,臣会先到各地的书院了解一番,接着会草拟一份寒门士族的名单,再呈给陛下检阅”

    “如此甚好,大齐要是多几个像左丞相这样的人,大齐哪还有郁郁不得志的人才?”高伟此时心情甚好,顺便拍了拍赵彦深的马屁。

第38章 南梁王琳() 
左丞相赵彦深惭愧道:“老臣愧不敢当,往后还需要各位同僚指正”祖珽拱了拱手表示了歉意,祖珽今天就是想让满殿朝臣不可小觑自己,而不是选择跟赵彦深硬刚。

    朝会结束,高伟回到宣阳殿中,心情十分愉悦,赵彦深这个老古董终于开窍,步伐虽说不大,但也是个好的信号,有赵彦深这个大山压着,一些反对变法的声音,短时间也成不了气候。

    另外一件让高伟兴奋的是,御史台终于选了个适合之人,吴文轩属于寒门子弟,朝中独树一帜少了勋贵势力的牵绊,相信他明白御史台这份得罪人的差事,高伟是他最大的靠山。

    “崔佑,把胡兰叫来朕好好问问他,左丞相听祖珽当上尚书令时,是个什么态度?”高伟坐在蒲团上吩咐道。

    崔佑愣了一下答道:“陛下,奴婢现在就去”高伟等的时候,拿起案几上泰山郡送来的奏表,赵郡王高睿干的不错,泰山郡的百姓已经开始重建生产了,大批医者开始救治伤者,整个灾区局势表现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逃难情况。

    本来高伟还打算免费发放灾民三个月的粮食,但是被唐邕反对而打消,唐邕原因很实际,此前根本没有先例,一旦此例一开,往后百姓一旦受灾都想朝廷要粮食,朝廷给吧府库困难,不给朝廷威信受损。

    高伟也最后一盘算也是,泰山郡的世家肯定也受损,要是给灾民高伟还不心疼,就怕这些世家大族和手下的依附人,不交税不说还冒领灾民的粮食,只好人赵郡王高睿多开粥铺,起码不让灾民饿肚子。

    “陛下,胡兰到了”崔佑当先走了进来,胡兰小心翼翼地跟着,眼睛不断地扫视宣阳宫里的一切,眼神里充满着好奇,如同崔佑的小跟班一样。

    等到见到高伟行礼之后,低头跪在哪里生怕惹怒高伟,高伟笑了一声道:“听说你是崔佑的同乡?”胡兰点了点头道:“是的,崔公公把我从洗衣局里提拔过来,命奴婢要好好侍奉陛下”

    “陛下,奴婢有罪”崔佑也跪下请罪,吓得胡兰头挨着地全身颤抖不断,高伟挥了挥手无所谓道:“无碍,朕只不过问问而已”

    在处理完琅琊王高俨,厍狄伏连的事后,高伟本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的道理,直接下令博陵崔家交出安插在邺城皇宫的太监宫女的名单。

    经过一场清洗之后,高伟只留下一个崔佑,剩下的全部贬到去守皇陵,一时间皇宫内缺了许多管事的,高伟让门下省挑选了一批身家清白的太监充实皇宫,胡兰很幸运被派到高伟身边。

    胡兰正好是崔佑的同乡,崔佑为照顾自己的同乡,上次去洛阳宣旨的差事落到他的头上,高伟知道这件事却没想怎么样,当着崔佑的面提起,也算一个小小的警告吧。

    “胡兰,你此去洛阳,左丞相斛律光对祖珽当尚书令,此事如何看的?”高伟问道。

    胡兰眼珠子乱转脱口而出道:“左丞相不是很高兴,他不让”话还没说完,崔佑在一旁斥责道:“休要胡言乱语,左丞相可是国丈”

    高伟脸色一沉咳嗽了一声,崔佑连忙俯身请罪,胡兰也立刻闭口不言。

    “为什么你觉得他不高兴呢?”高伟好奇地询问道,胡兰看了一眼趴在地上的崔佑道:“奴婢宣旨时,左丞相竟然派人阻拦,幸好洛阳刺史独孤大人替奴婢解了围”

    高伟哦了一声问道:“然后呢?”胡兰看了一眼崔佑答道:“然后左丞相就站在一堆泥沙作成的小山旁边看个没完,最后还是独孤大人送奴婢离开的”

    高伟心里松了一口气道:“好了,你先出去吧,崔佑你留下”胡兰有些不明所以地退了出去,留崔佑一个后,高伟有些不满道:“你是不是收了左丞相的贿赂了,不然你怎么一直帮斛律光说话”

    崔佑抬起头带着哭腔道:“陛下,你真是冤枉奴婢,奴婢对陛下忠心耿耿,若有半点二心当不得好死,臣只是觉得左丞相是个好人,不想陛下将来失去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说完磕了三个响头。

    “行了,你哭哭啼啼的,朕问你,你觉得朕将来会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大将军吗?就像神武帝那样”高伟略微有些兴奋道。

    崔佑抬头看了高伟一眼道:“陛下,你想打仗?打仗可苦了”高伟两眼一瞪拍了下案几道:“朕就是不怕苦,朕就是缺少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是是,陛下以后会是一位神武无敌的大将军,只不过缺少一个机会罢了”崔佑赔笑道,看着崔佑略显浮夸的演技,高伟觉得崔佑说的话怎么不可信那。

    “陛下,前线传来战报”殿外有人禀告道,高伟一听正事要紧,喝道:“立刻送进来”崔佑赶紧跑过去接过后呈给高伟。

    高伟打开一看,义阳郡和城阳两郡被北周的权景宣拿下,高伟一看日期半个月前的,没想到山南的权景宣来趁火打劫,两郡之地都被占了,虽不知道权景宣下一步如何?但是高伟也不能不管,不然以后谁都想来他的大齐家里逛逛。

    高长恭已经领兵在平阳一带驻防,斛律光独自面对宇文护的二十多万大军,两人短时间之内肯定是赶不过来的,段韶还在养病之中。

    高伟想了半天都不知道,该派谁去击退北周的荆襄军,权景宣也是能征善战之将,要是派高阿那肱之流,肯定是送人头,搞不好可能偷鸡不成蚀把米。

    高伟在宣阳殿内来回踱步,突然脑海里闪出一个人来,南梁王琳,此人原来是王僧辩手下的将军,后来为王僧辩报仇与陈霸先交战,后来败退投降北齐,到邺城被封为寓公。

    此人可是打败过南陈吴明彻的男人,此时失陷的义阳郡和城阳郡都在郢州,以前郢州是王琳的起兵的老巢,让王琳打北周的韦孝宽估计够呛,但是打败权景宣想来问题不大。

    想到了就要作这是高伟的风格,旋即吩咐道:“宣寓公王琳觐见”

    王琳此时已经在邺城一晃已经八年了,期间王琳多次请求南下攻打陈朝,都被贪图安逸生活的北齐皇帝回绝,人到中年的王琳,生活在人生地不熟的北方,又怀才不遇心中悲苦难耐。

    在家中闲来无事的王琳,外出钓鱼为乐,他也知道大齐西征北周之事,不过与他何干?王琳明白一旦大齐和北周作战,一定会跟南陈讲和,大齐根本承担不了两线作战,既然不打南陈,西征又轮不到自己,王琳此时把自己比作姜子牙,等待一位欣赏他的明主出现,而明主正是高伟。

    王琳中午正带着斗笠钓鱼时,府上的下人前来通知道:“老爷,陛下召见你”王琳一听询问道:“你可听的仔细?”下人点了点头道:“圣旨已经传到府里,指明要见你”

    王琳当即脱下斗笠,赤脚骑着大马向府中奔去,当看到宣旨的公公后,当即披甲整衣在公公的指引下来到宣阳殿,高伟此时不在,因斛律皇后身体不舒服前去探视。

    等宫中奴婢把王琳领进宣阳殿内后,王琳发现装饰简单的宣阳殿,看起来宽敞明亮,王琳没想到齐主如此简朴,不像外人讲的那样,贪图享乐追求奢侈淫逸。

第39章 三胜论() 
看着案几上的兵法,北魏汉制等书,王琳心里更是怀疑,难道北齐高纬真是一代雄主,可是此时召见自己,难道就是为了攻打南陈,不过那也太鲁莽了。

    “王卿家,你很好奇朕读什么书吗?”高伟的声音从王琳的背后传来,王琳闻声转头一看立刻跪道:“参见陛下,请恕臣莽撞大不敬之罪”

    高伟道了句“爱卿,请起”后,越过王琳坐在案几旁的蒲团上,王琳见自己比高伟高,赶紧跪下以头伏地,高伟无奈地笑了笑说道:“不愧是来自礼仪之邦,和卿家一比,朕的朝臣好像是乡间野人不懂礼数”

    王琳以头贴地道:“陛下在上,微臣不敢越礼”高伟示意了一下刘桃枝,刘桃枝会意拿起蒲团递给王琳,王琳双手接过后坐在蒲团之上,微微躬下身子让高伟高自己一头。

    高伟知道王琳的行为,已经从习惯成为本能了,故也不勉强他,高伟笑着询问道:“王卿在邺城还呆的习惯吗?北方冬天阴冷干燥比不得南方温暖湿润”

    “微臣在国都呆了八年,觉得北国的风光更美,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王琳赞赏道,王琳知道自己南梁降将的身份,这些年习惯顺着别人的喜好说话。

    “王卿对这次西征之战如何看的?”高伟开始询问道,高伟这次以自己一人之力,强行发动了一场对北周的大战,特别希望知道历史上名将名士的看法,逮着一个人就想问问。

    “陛下,北齐兵精将猛必然大胜”王琳继续奉承道,生怕惹怒齐主,因为他得到消息,此战北周和北齐间的大战,是齐主主动要求扩大事态的,自己现在是客人,岂能打主人的脸。

    高伟脸色突变注视着王琳道:“你也认为朕是昏君,听不得别人的意见吗?”王琳跪地求饶道:“微臣不敢,刚才所言都是臣肺腑之言”

    高伟哼了一声道:“朕倒要听听王卿家将此战大齐大胜的原因”王琳此刻知道齐主不好糊弄,开始解释道:“微臣所言不虚,大齐此战胜必胜有三个原因”

    “第一,大齐兵精将猛,尤其右丞相斛律光领军,斛律光将军在三国之中,论军事指挥才能,天下无人可比,此乃大齐必胜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北周统帅是宇文护,宇文护权谋之术顶尖,但其军事才能低劣,此前洛阳战役就可知其见识浅薄,此乃大齐必胜的第二个原因”

    “第三,宜阳一带地势平坦利于骑兵,北周舍弃险关城池不守,执意与野战能力强悍的大齐铁骑决战,此乃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焉有不败之理”

    “所以不是微臣心口雌黄,大齐此战当必胜无疑”王琳讲完后向高伟拱了拱手,高伟被说的哑口无言,感觉好有道理的样子。

    “不过有人认为此战就算胜利,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王卿认为此言是否正确?”高伟又提了一个难题,想看看王琳何解。

    王琳有些犹豫不决,刚说大齐必胜,陛下又出了一个难题,看着高伟期望的眼神,王琳一咬牙道:“胜利固然可喜,但是对推行府兵制的北周而言,就算损失十几二十大军,也伤不了其筋骨,而北齐的百战精锐却死一个少一个”

    高伟听后拍了一下案几称赞道:“卿乃孙武在世,伍子胥复生”说完不等王琳回话,把今天的战报递给王琳,王琳双手接过查阅一遍道:“陛下,此事勿忧”

    “郢州一带易攻难守,权景宣就算占了郢州,必不敢南进或者北上,权景宣应该只是策应宜阳主战场,一旦北周军大败,以权景宣的秉性必然会不战而走”王琳肯定地说道。

    高伟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让强盗在自己家里乱窜,终究不是什么好事,老子家里又不是善堂,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如果王卿领兵南下和权景宣一战,卿家有几分把握?”高伟问道,既然你这么有把握,朕派你去王琳去和权景宣过几招,宇文护想来战那便战,高伟心中可丝毫不怯。

    王琳神情激动道:“微臣打不败权景宣,愿提头来见”高伟摇摇头道:“大业未成,卿岂可轻言生死,将来征南大将军的职位,朕还给卿预备着呢”

    征南大将军,王琳做梦也想得到的职位,王琳心里的仇敌陈氏王朝,吴明彻,那个不该死?王琳此时内心翻江倒海,能得到君王的信任,做臣子的只能以死报之。

    “微臣定替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