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

第78部分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第78部分

小说: 北齐最后一位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边的话都没说过几次的同学道:“老师,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说这伤人不伤人,热脸贴冷屁股也不带这样的,你真的连几天时间都等不了,朕与你是亲戚关系,刘桃枝、傅伏、高伟也没觉得对人家多好,起码人家这份忠心值得表扬。

    “这事先揭过去,朕就听两位卿家所言不再追究,不过斛律羡大将军之位先夺了,嗯先谴回府里闭门思过半年,以示惩戒,不然文武大臣以为朕是汉宣帝,斛律一门就是霍光,朕明确告诉你们,朕的大齐不需要霍光!朕也不允许有霍光存在!”

    “臣有罪,臣有罪”赵彦深和唐邕低头请罪道。

    高伟挥了挥手说道:“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另外朕还有一事想与两位卿家商量,朕准备召四王回京城,南安王高思好、任城王高湝、广宁王高孝珩、安德王高延宗”

    “陛下,任城王、广宁王倒还好说,南安王、安德王,邺城流言日久对两人颇为不利,此时回京是否有些不妥,毕竟现在天下人都关注着两人,臣担心两位殿下会被有心人利用,万一”唐邕有些难开口道。

    “万一什么,难道他两人想造反不成!要是果真如此,朕立即发大军将其剿灭,朕又不是昏君,只是想了解一下各个王爷的态度,据朕推断,这个南安王高思好,赵郡王高睿现在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被他掳走的可能性最大”

    赵彦深眼睛一亮,难道邺城里面传播的流言是真的,陛下真想拿下朔州刺史南安王高思好,陛下此番受伤南安王高思好就是背后主谋。

    唐邕和赵彦深想的一样,估计征召任城王高湝、广宁王高孝珩,不过是掩人耳目,不然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陛下的用心,你来了就落到陛下手里,你不来正好坐实谋反,陛下这招高呀,无论如何也吃不了亏,这招叫以势压人,借坡下驴。

    “陛下,此事若要下旨征召,臣以为最好通知晋阳的段太尉,如果南安王抗命不遵起兵造反,正好朝廷可以两面夹攻,迅速可以将其剿灭,以免拖延日久波及大齐中枢地带,造成大齐国力受损”赵彦深建议道。

    “陛下,单独召见四王目标过小,不免让人怀疑,不如下诏大齐各地藩王都入京面圣,名义上一是考察治下政绩,二是庆贺宜阳战事获胜,可以将喜庆气氛撒向表面,等把南安王诱到邺城而来,倒是再想出借口治罪”唐邕又补充了一点。

    “朕觉得可行,就按两位卿家的意见办,召集众王回京,朕也早有此意,先祖早先有意让藩王置于各地以拱卫京城,可是最近几年各地藩王不思进取,沉溺酒色糜烂地方,已经与先帝初心相悖,此次朕南征有感于百姓生活日益艰难,准备替朝廷除掉这些吸附百姓的蛀虫!”

    赵彦深和唐邕神情大慰,向高伟行礼道:“微臣替大齐的百姓谢过陛下,陛下真是一代仁义之君”

第143章 宇文邕的谋划() 
关于一些细节高伟跟赵彦深和唐邕继续聊了一下,最后看到高伟不断打着哈欠,赵彦深知道陛下伤势未愈,不可操劳过度,万一留下病根可就麻烦,大齐的皇帝寿命普遍都不长,好不容易遇到个明君的坯子,陛下的身体关系国家社稷安定,千万不能留下隐患。

    “陛下,臣等先行告退,回去组织一下列成条陈,明天一早再呈给陛下”赵彦深禀告道,唐邕随声附和。

    高伟脑袋昏昏沉沉打了个哈欠,点了点头吩咐道:“崔佑,你送两位卿家出去,朕感觉有些乏了”

    赵彦深和唐邕拱手道:“陛下万望保重龙体,往后行军打仗就由将军们去吧,陛下只要稳坐中枢,统领大局即可”

    高伟点了点头闭目养神也不说话,只是摆了摆手让他们两人退去,崔佑摆了个请的姿势,唐邕和赵彦深对视一眼,陛下也学会糊弄,本来想趁机劝谏陛下往后不要亲征,陛下却不正面回答选择敷衍,感觉好像答应了好像又不像。

    “陛下,醒醒,太极殿里凉,陛下龙体未愈,要是受凉可就不好了”崔佑小声提醒道,高伟嗯了一声问道:“赵彦深和唐邕走了”

    “两位大人走了,走时还特意叮嘱奴婢一定要提醒陛下注意身体”崔佑说道,高伟在崔佑的帮助下坐直了身子,看着空旷安静的太极殿,失去了往日的喧嚣,高伟心有所得,吐露一句道:“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崔佑听后愣了一下,看着高伟道:“陛下,好文采”高伟自嘲地笑了一声,站着身来说道:“走吧,朕得好好休息一下,今天可把朕折腾坏了”

    刚跨过殿门,一位小太监上前禀告道:“陛下,后宫各位娘娘在崇文门等着陛下”崔佑一旁道了句:“陛下知道,先下去吧”

    “这个小太监,朕以前没见过,这次不会又是你的同乡吧?”高伟调笑道。

    崔佑涨红了脸忙答道:“这个真不是,以前在浣衣局作事,为人老实本分不爱说话,常受一些年纪大内侍欺负,奴婢见了不落忍,南征之前就把他从浣衣局调了出来,要是陛下不喜欢,奴婢可以调到其他地方”

    “算了,既然都调来了,就不要撵走,朕不喜欢跟朕耍心眼的人,整天跟文武大臣斗心眼,朕下了朝就想放松一下,胡兰就是个例子,这种人要去他该去的地方”高伟眯着眼睛说道。

    “他们该去的地方?这个奴婢不懂”崔佑说道,高伟呵呵一笑道:“没事,等胡兰回来后你就懂了,这事不着急,往后的日子还多着呢,慢慢你就会明白了”

    崔佑听后哦了一声,开始给高伟引路,片刻之后就来到崇文门,高伟远远望去一片胭脂粉黛,百花娇艳,各宫妃嫔打扮的花枝招展,都在崇文门一旁候着。

    高伟立刻叫停撵车问道:“崔佑,你说朕今天该去哪宫娘娘处安歇?”崔佑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陛下以前从没问过这个问题,为难地说道:“这个奴婢”

    见崔佑也说不出个然来,高伟知道躲肯定不行,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既然如此当见还得见,随即吩咐道:“继续前进,到一家门说一家话,惧内这毛病朕可不能成了习惯,相反她们应该怕朕”

    为什么高伟不想见众位妃嫔,其中有两人高伟不愿意见,一个是斛律婉仪,斛律羡被他罚到府里闭门思过,要是斛律婉仪跪下一求,到时高伟心一软赦免了斛律羡,他这皇帝威信往那里放,既然如此干脆不要见。

    另外一个是魏妃元筠,口口声声要人家殉葬,作为现代人平白无故让人陪葬,高伟感觉心里就有些不舒坦,要是真死了,倒也好说,只要不在奈何桥上碰着,谁也见不到谁,倒也安心,高伟就烦被人当仇人一样看着,你说闹心不闹心。

    当高伟的撵车慢慢到了崇文门后,斛律婉仪带着一众妃嫔前来迎接,城外的时候人多眼杂,要顾及皇室的威仪,见是见到了,话却没说上一句。

    此刻见到高伟,斛律婉仪泪雨梨花般带着哭腔道:“听闻陛下受伤,臣妾恨不能替陛下承受,要不是太后劝着,臣妾都立刻想飞到陛下身边”说完嘤嘤地哭了起来。

    高伟最见不得斛律婉仪哭,赶忙上前一把搂住斛律婉仪以示安慰,刚安慰没多久,魏妃元筠凑了过来,对着高伟哭道:“陛下,臣妾刚听到陛下不测的流言,内心痛苦至极,后听闻遗诏言陛下想独让臣妾殉葬,臣妾心中十分欢喜,臣妾明白陛下是宠爱妾身的”

    斛律婉仪瞪了魏妃元筠一眼,不忿道:“流言之说岂可听信?况且陛下就算要殉葬之人,身份也必须是皇后,你一个妃子和陛下同穴而葬,于朝廷礼仪不和,所以让妹妹殉葬之说肯定不是真的,陛下根本就没说讲过那样的话!”

    斛律婉仪说完后,眼神盯着高伟想要求证,希望高伟可以为自己评理,高伟听来听去心里发毛,女人这种生物真的不能按常理推断,妒忌心上来了连在死上面都要挣一挣,对于斛律婉仪的话,魏妃元筠也想求证一下。

    看着两人楚楚可怜的样子,高伟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一招,对着崔佑说道:“朕记得黄河修堤的奏表已送到宣阳殿中,黄河泛滥百姓流离失所,朕觉得处理正事要紧”旋即直接跳上撵车离去,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魏妃元筠刚要追上去,被身旁的斛律婉仪拦住,斛律婉仪义正词严地呵斥道:“陛下处理国事要紧,妹妹难道孰轻孰重都分不清了,难道妹妹想当那祸国殃民的褒姒?扰乱朝纲的赵飞燕?”

    “姐姐说笑了,陛下日夜操劳国事,身体需要休息,妹妹想让陛下今晚留宿在翠宁宫,不知道姐姐可否答应?”魏妃元筠请求道,魏妃元筠最近民间风评正好,元筠想趁热打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得到陛下的宠爱。

    “陛下想留宿在那里,姐姐干预不了,不过陛下受伤未愈身体虚乏,需要好好休息,不可近女色,所以姐妹们最近几天最好不要叨扰陛下”斛律婉仪离开之前叮嘱道。

    斛律婉仪作为皇后,身为一宫之首素有威望,此话一出众位妃嫔纷纷点头称是,除了魏妃元筠似笑非笑地看着斛律婉仪,好像斛律婉仪的话说是给别人听的。

    北周,长安城

    “陛下,青衣已从北齐回来,据她所知北齐高思好已经暴露,齐主怀疑高思好劫走了赵郡王高睿”一位小太监禀告道。

    宇文邕盘坐在床榻上,对着棋盘落子后说道:“既然都已经暴露了,立刻通知高思好,让他早作准备,北齐内耗越久对朕的大周越有利,嘱咐青衣把目标盯在大冢宰府上,严密监视每天从大冢宰府上离开或者进去的人,所有人都要记录再册”

    “陛下,马上要动手了吗?”小太监问道

    “近了,齐主高纬突然横空出世,让北齐这棵坏死的大树,如枯木逢春长出新芽,朕现在等不及要跟他交手了,或许他配的上成为朕一生之敌”宇文邕说完,把棋盘上的棋子大手一拨,棋子全部滚落在地上。

    宇文邕喃喃自语道:“朕将要下一副大棋,以天地为界,江河山川为线,各路英雄为棋子,高纬呀,高纬千万别让朕失望!”

第144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宇文护大冢宰府上。

    “大冢宰,你不能再犹豫了,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既然已经杀了卫王宇文直,此时正应该一股作气杀进皇宫,以清君侧的名义废帝自立,切勿妇人之仁”柱石候龙恩劝道。

    宇文护脸色阴沉犹豫不决,从北周建立后,宇文护三年之内,连杀宇文觉、拓跋廓、宇文毓,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废之,杀之以自保,当然有一部分贪恋权势,不过现在又要杀看起来软弱无能,对己毫无威胁的宇文邕,宇文护有些不愿意,因为现在再找一个听话的君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虽然卫王宇文直和皇帝之间秘密联系,但是宇文护已经杀了宇文直满门,想来算是给宇文邕一个警告,况且宇文护觉得自己到了知天命的年岁,当不当皇帝也没多大意思,他的儿子们全都不成器,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

    要是他选择废帝自立,等他百年之后,他的儿子登基岂不是要步三帝的后尘,那样就是把他儿子放在火上烤。

    所以宇文护对于柱国候龙恩的话,心里颇多的不愿,况且一直以来,宇文邕对他以家人对待,贸然废帝自立,宇文护心中颇多不忍。

    “此事从长计议,陛下宽和待人世人皆颂,对老夫颇为倚重,常视老夫为家人对待,陛下长大有点心思可以理解,再加上宜阳战事胜少败多,此时贸然行动,恐天下人不服”宇文护开口道。

    柱国候龙恩听宇文护这么一说,心中着急道:“大冢宰,伐齐两次无功而返,天下人都认为是您指挥不力所致,您的威望现在已经大不如前,世人现在不过是畏惧大冢宰的权势,不敢言语而已,大冢宰不可自欺欺人误己误人!”

    “大胆!放肆!难道你候龙恩也是这样认为的?”宇文护瞪着候龙恩质问道,候龙恩见宇文护发怒,立刻闭嘴不言作请罪状。

    候龙恩的弟弟大将军万寿,觉得厅内气氛紧张,随开口劝道:“大冢宰勿要动怒,柱国将军作为属下进谏,是作为臣子的本份,大冢宰向来宽和待人,勿要怪罪柱国将军”

    宇文护哼了一声道:“要不是见你往日忠心耿耿,定要棍棒打出去”候龙恩被宇文护这么一说,脸色潮红羞愧难当,但却不敢继续辩驳。

    大将军刘勇此时进谏道:“大冢宰,左柱国将军虽然心直口快,但是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时不同往日,虽然废帝自立看起来有些激烈,但是可以立刻消除隐患,此乃上策之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