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特种兵 >

第94部分

大明特种兵-第94部分

小说: 大明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公公也是急的团团转,除了到处给皇帝大人寻求良方之外,自己也有第二套行动方案。良方就不必说了,说出来也是比较郁闷人的事情,就是那位霍维华大人。给皇帝大人玩命的灌米汤,结果皇上得了米汤过敏。

    在这个夜晚,他招来崔呈秀,第一句话就是问:“大事可行否?”,就崔大人这份机灵,当然知道所谓的大事究竟是什么事情了,所以,他选择了一种方式应对魏公公。那就是,不管魏公公说什么,他的回答,永远都是沉默。

    对于很多人来说,魏忠贤不是一个特别有耐心的人,稍有不顺就喜欢杀人玩,但是今天晚上,他给崔呈秀足够的耐心。他连续把这五个字问了三遍。可是崔大人也是个执着的人,他给魏公公的回答还是沉默,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即就吵起来桌子上的茶杯狠狠的摔在地上,然后气哼哼的捋胡子。

    当手摸在光秃秃的下巴上的时候,魏公公才忽然意识到,自己是个太监,哪里来的胡子呢,简直是气糊涂了。哎。不能忍受啊。崔呈秀一看干爹急了,这才趴在地上磕头,说,:“爹爹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怕有人闹事啊!”。

    到了这个时候,魏忠贤才搞明白,自己收进来的,到底都是些什么样的货色。关键时刻,都是一点也靠不住的。对于崔呈秀,魏忠贤已经失望了,可是,他不甘心,他问道,:“现在京城的驻军,还有周边的驻军,大致有五万人左右,都是我们的人在掌控着,就算是有人闹事,又怎么闹的起来!信王只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又只是一个空筒子王爷,手里无兵无将,没有任何的实权,我们完全可以在任何地方,矫诏杀死他,然后找一个孕妇进宫,作为皇帝的妃子,等皇帝晏驾归天以后,就可以对外宣称,这个孩子就是皇上的遗腹子。到时候,朝廷上的事情,还不是由我们说了算吗!”。

    这个计划几乎是完美可行的,因为他说的对,作为一个只有爵位,没有担任过任何实际职位的王爷。朱由检在军界没有任何的外援,而且,现在京城外围的驻军部队,确实都是魏忠贤的党羽在担任统帅。正因如此,趁乱除掉朱由检其实是很容易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即使是朱由检在山海关结识了刘鸿,并且调得动刘鸿的八千军马。但是他也肯定不会那么做。

    原因很简单,山海关驻军只有八千人,真的打起来,谁赢谁输还不一定,更重要的是,山海关担负着辽东地区的防御任务,一旦被敌人知道山海关驻军带向了京城,那么很快就会出兵山海关,这样的蠢事,朱由检绝对不会做。

    魏忠贤笑了,他为自己的计划感到十分的满意。因为,他好像看到了朱由检的头颅,已经摆在了自己的桌案之上了。

    可是,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任何事情,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魏公公的这个计划,有一个相当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他完全不知道,现在的信王身边,有一个叫做凌云的人。

第一百六十四章 老魏不敢() 
其实很有一个原因,是身为魏忠贤干儿子,兵部尚书崔呈秀不能直接说的,那就是,现在这些阉党们,之所以投奔魏公公做阉党,无非混口饭吃嘛。就觉得魏公公的饭好吃,就跟着魏公公了嘛。不过,你要让他们干那杀头掉脑袋的事情,那人家谁愿意给你玩啊。

    再说了,也不是所有的驻军掌控权的在魏公公的人手里,即使真的是,也没准会被人策反,临阵倒戈。在朝在野的,虽然魏公公的人实在是很多,但是不服魏公公的,也真的是不在少数,崔尚书默默无语两眼泪,等魏公公吼完,磕了个头,回家睡觉去了。

    他想的还就真没错,这个世界上,从来就不缺硬汉子,这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咱们提到过的,最高公爵,英国公张维迎。我也说过,很多人都不愿意当阉党,但是却不愿意得罪了阉党,所以才去中立观望的态度。唯有这位英国公,是魏忠贤怎么都想整,怎么都整不动的人。他就是这么牛,多少人来了,多少人没了,张维迎还在那里。魏忠贤看着碍眼,可是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魏忠贤或许不知道,人家张公爷是个什么出身,他的祖先张玉,那是成组朱棣钦定的打天下第一功臣。牛到什么程度,带着几十个骑兵,就敢追着十几万人到处乱跑的主,他的后代能差的了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身份地位的最贵,撼动不了的权威,要是使用得当,自然是无话可说,好上加好。要是使用不当,不仅对自己是个失败名裂什么的,还会给子孙后代留下无端的耻辱。感谢历史,张维迎是个好人。

    不久之前,皇后召见了英国公,对他托付了宫中府中的大事,张维迎接下了这幅重担。他知道,事情远远没有结束。他既然敢接,就敢做。立刻修书几封,令自己的侄子亲自去送达京城附近,丰台和密云的驻军,争取援助,甚至,至少要让他们保持中立的态度。就算是对信王千岁最大的减压了。

    很快,各个驻军统领的回复就到了,张维迎知道,这些统领大部分都是魏忠贤的人。他去信的事情,魏忠贤也会很快就知道,可是不管怎么样,在信王回京前,自己这么做。一是为了为信王赢得支持,也是为了敲山震虎。到看看魏忠贤这只老虎,能把自己怎么样。

    张维迎这么做是有自信的,他的祖上,是成组靖难后封的英国公。这么些年过去了,其他的功臣早就败了家,夺了爵位,而英国公世家代代相传,永远都圣眷不衰,这也是张维迎的资本。正因为这些资本,让他门生故吏遍天下。有文臣也有武将。

    在京师驻军的三大营内,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超过半数以上的中上级军官是张维迎的人。当然,他们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人,隐藏的非常好,甚至表面上还和魏公公处的不错,逢年过节送点什么礼物啥的,看这个样子,如果时机成熟的话,张公爷很可能会过一把周勃的瘾。可是偏偏就没过成。

    略感有些混乱是不是,其实一点都不乱,因为京师三大营和京郊的部队,其一把手统领都是魏公公的心腹。所以魏公公很自信,认为这些枪杆子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自己动别人,谁都动不了自己。然而,张公爷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真正带兵的,是中级军官。如果这些人都不听号令了,当兵的们,还是愿意听自己直接领导的。

    就在两人都在暗自较劲的时候,山海关那边也在预作了一切准备。凌云和朱由检的漫步过程中,朱由检对凌云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如果现在,魏忠贤已经完成了京城部队的调动,此时进城去,无异于会被包了饺子。然后,魏公公随便找个由头,就可以给自己按个罪名,然后堂而皇之的继续执政。他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目前来说,他最信任也是最依赖的人,凌云。

    凌云也曾经有过这个顾虑,也曾经陷入两难的境地不能有一个明确的思路,确实是如此,如果不回家,就等同于放弃了皇位,也等于把祖宗的江山拱手就这么让出去了。如果回去呢。那就是两面性的事情了,有可能会身登大宝,也有可能连个全尸都剩不下。原因很简单,京城这块地盘,魏公公已经经营了很多年了。

    然而再三的思索之后,凌云坚定了一个想法,那就是,魏忠贤绝对不敢真的想对朱由检下手,他最大胆的设想,也就是把朱由检控制起来,然后继续当他的九千岁。设想一下,魏公公都六十岁的人了,多半截身子已经是埋进土里了,他无非是想继续混下去,混一个太平晚年。比较,当了这么些年的九千岁了,忽然被人拉到刑场去,不管是凌迟还是砍头,都是一个比较不能接受的事情。

    那魏忠贤为什么不干脆谋反呢,这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反,肯定是有条件也有时间的。但是魏忠贤在大发了一顿感慨之后,和崔呈秀一样,怂了。为什么,他自己就是个混混出身,这么些年,浑水摸鱼的事情没少干。没准,他今天在这,干掉了朱由检。当然,前提是他能干掉朱由检的话。消息一旦外传出去,全国各地的那些王爷们肯定会争先恐后的出兵讨伐。

    这当然不是因为什么正义感,也不是他们这些王爷们对朱由检本人多么忠心,说到底,又到了一个古老的话题上了,和尚摸得,我就摸不得吗?所以,这些王爷们甚至盼着京城出点事,京城出事了,就可以浑水摸鱼,并且是堂而皇之的浑水摸鱼,谁实力强大谁当皇上呗。但是大家有个共识,谁当,也轮不到魏忠贤来当啊。

    考虑到这一点的魏公公,是不会主动触霉头了,唯一的想法就是把朱由检控制起来让他做傀儡皇帝,让他屈服于自己。想法是好的,实施起来肯定是难度特别大,不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再说,魏忠贤对于自己还有一点比较自信的地方。那就是,法不责众,现在朝廷的大小官员,大部分都是自己的人,就是朱由检即位了,如果不听招呼的话,下面这些大臣们,他就未必能指挥的动。想到这里,魏公公快意的笑了。

    同样,镜头切换回山海关,凌云也笑了,他笑着告诉担心的朱由检,:“王爷只需要放宽心就好,有凌云在,可保王爷万无一失!”。朱由检现在没有其他的选择,既然自己给了凌云对这件事的全权处理之信任。实际上,已经是等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毫不保留的交给了他。对于朱由检的这份信任,凌云心里是有数的,在历史上,崇祯是个多疑的人,他从来不会轻易的相信什么人,唯一一个从头到尾被他信任的人,是杨嗣昌。所以,凌云简直是有点怀疑历史了,崇祯同志对自己简直是太过于依赖了。

    他对崇祯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魏忠贤只想当曹操还当不了曹丕,所以,这次信王回京,原则上来看,会是安全的。之所以会有锦衣卫的刺杀事件,那有可能是想把信王在京城之外不声不响的干掉,也可能仅仅是魏全孝的愚蠢安排,或许此时魏忠贤根本不知情。就凌云对魏全孝的了解,这个愚蠢到底的家伙,说他能私自干出这样的事情了。是一点都不奇怪的。

    两人说着,已经走进了陷阵营的营帐以内,朱由检摆手,“诸位兄弟们,不要拘礼,各自忙各自的,该巡哨的巡哨,该休息的就休息。不要因为我在这影响了你们,那样,咱们各自都不自在。”,兵们都忙自己的去了。

    朱由检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这里的兵和别处的相比之下,更显精锐,一个个的龙精虎猛,脸上都流露出一种不自觉的傲气,似乎把谁都不会放在眼睛里,可就是这样的兵们,只要自己的营官一声令下,就可以让他们赴汤蹈火毫无畏惧。这是些怎么样的将士啊。

    兵不在多,在人之调遣。凌云接手这支小部队才刚刚几天,就能带出这样的精兵来。真是不能小觑了他,朱由检心头一阵狂喜,这样的人才,现在不正是在为我效力吗?

    几位陷阵营现任的营官过来跟王爷见礼,有早在盛京认识的石头等人,也有刚刚从地牢解救出来的阿财。朱由检都笑着让他们坐下说话,不需要拘束。看到石头等三人现在恢复的很快,也是很为他们高兴。大明朝廷,有这样的壮士,边塞就是铜墙铁壁!

    朱由检忽然就来了兴致,他吩咐一个身边的小校,来呀,你去弄几个小菜。要是不违背军令的话,弄点酒来,我陪几位营官喝点。

第一百六十五章 离关前夜() 
不知道是不是长官厉害,手底下的兵也都跟着牛,还没等凌云等人发话。这个被叫住的小兵跟朱由检说,“回王爷的话,凌大人在的时候,已经三令五申。张营官接任以来,萧规曹随,同样规定,陷阵营不是一般的小股部队。我们是快速反应部队,应该随时应对难以想象和预知的事情,所以,从官佐到士兵。都一概不能饮酒,违者杖责”。

    看着这个一本正经的小兵,朱由检只想乐,心说好小伙子,到底是凌云的带出来的兵,有股子气势。竟敢跟一朝的亲王叫板,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朱由检倒是有了兴致,想要考验一下这个兵。他故意皱起了眉头说,“放肆,你知道你这是在跟谁说话吗?恩?”。

    这个兵也的确够犟的,他跪下给朱由检磕了个头,然后起身说道,:“我知道,您是信王殿下。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边军,平时连和王爷见个面的机会都是没有的。但是王爷也需晓得。山海关驻军,是国家的军队。不是王爷的军队。我的地位再低,也是国家的军士,不是王爷的奴仆。王爷有家规,军队也有自己的规矩。我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