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云水间 >

第10部分

重生云水间-第10部分

小说: 重生云水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几天才抽出功夫来。

    老太太正坐在床边纳鞋底,她眼神不大好使,精细的女工做不了。见小儿子进屋,便放下鞋垫,准备起身去把一旁的木墩搬到床边来给小儿子坐。

    顾仲安见状,忙道:“母亲安坐,儿子来便是。”说着,便搬来木墩坐下。

    老太太依言便仍坐在床边,慈爱的说道:“安儿来,可是有什么事?”

    “儿子准备去弘文馆当先生,海陵兄已经替我向山长举荐,母亲,您意下如何?”

    老太太对于小儿子的想法一向支持,便称使得,心里琢磨着把过继一事也一起提了,让小孙子正好一起跟着去书院读书,岂不美哉?

    母亲同意是意料之中,顾仲安便接着说:“传杰也要成亲了,儿子想一家子就都搬去镇上,我们现在住的屋子留给传杰成婚用,以后不能时时在母亲身边服侍,是儿子的不孝。”

    老太太想,这媳妇跟这搬过去可以伺候儿子,只是孙女就不用也去了,镇上什么都贵,她们去了,又得多花不少钱,反正离得又不远。小儿子的那两间偏房用作大孙子成亲,两孙女就搬到自己的另一间偏房去,反正现在也是空着做起居室。况且,两个孙女也大了,还能帮着家里干活,不说别的,就谈那灶间功夫可是就没的说。

    “离得又不远,安儿不必挂心。只是你一家子都去?房子腾好了没?”顿了一下,又道:“不如你和媳妇儿先去,婧儿和妍儿就留在我老婆子身边,等你们安顿好了,再说不迟。”

    顾仲安一听便有些犹豫,他是想把两个女儿都带在身边,好好教养,特别是婧儿都快十岁了,过不了两三年就要商量定亲的事,可母亲的意思不好当面反驳,只得再想法子把两个闺女接过去,便道:“是,那就劳烦母亲照看,等儿子一安排好,就把闺女接过去。”

    顾老太太因想着别的事,居然也忘了问儿子准备住在哪,“我本有件事跟你说,今个儿你来了正好。”

    “母亲请讲。”

    “你看,你媳妇这么多年也没再有个消息,”说着便瞅了瞅儿子的神色,见他脸上并无异变,觉得儿子如此袒护媳妇,这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居然也不在乎,心里就有些不舒服,“你总不能断了香火?”

    “我们还年轻,母亲不必担心。”

    “年轻什么,都快三十了,只怕是很难再怀上。”不等儿子张口,又接着道:“你看把传康过继给你们如何,那孩子又乖巧又懂事?”

    顾仲安心想也好,以后有什么,这对李氏来说也是个保障,“儿子自然听从母亲的安排,只是大哥大嫂是何想法?”

    “他们你就不必担心了,我自然会好好跟你大哥说。”顾老太太早已经跟宋氏许诺好,让传康继承小儿子的家业,至于那两个孙女,就留在身边,等儿子去了任上,不肖做小还是填方,寻了那不要嫁妆的人家嫁过去,如此,不就可以两全了吗?

    老太太想着长久以来的麻烦得以解决,心里高兴,“你只等着选吉日,去户长那里变更户籍,开祠堂告祭先祖,再请乡亲们吃桌酒席便可。”

    顾仲安回屋后就和妻子说起了这事,李氏本已有准备,自然不会吃惊,“婆母和相公放心,妾身自会将传康视如己出,好生照顾。”

    “娘子最是贤惠!还有一事,娘亲打算让我们先去镇上,等安顿好了,再接妍儿和婧儿过去。”

    李氏心道,就知道那宋氏不会如此便宜她,果然是打起了我闺女的主意,想让我如花似玉的两个宝贝女儿伺候他们一家老小,也想的太好了吧?难道真算准了我命中无子,偏稀罕她儿子不成?

    “哪能让婆母替咱们给孩子操心,左右那小跨院马上就修好,直接搬过去便成,夫君说是不是?”

    顾仲安也挺宝贝自己那两个闺女,“嗯,不能侍奉老母已属不孝,怎能还反过来令老母操劳。等咱们一搬过去,就把闺女接过来。”

    得了丈夫的承诺,李氏便安心处理起诸事来,与女儿一起绣荷包赚钱,清理家当,一些不用的先打包起来,缺的物什列个单子好采买,还要准备过继的事情。亏得出嫁前,杨氏曾好生教授一番,李氏倒也处理的次序井然,没乱了手脚。

    只有一件事让李氏颇为犯难,多了张嘴可不是只多了双筷子那么简单,何况还是婆母和大嫂的心疙瘩,怠慢不得。就是与她自身来说,也是想好好对待顾传康的,生恩不及养恩,万一自己真没儿子,可不就得指望他了吗?因此,采买单子越列越长,即使一再精简,预算也超过了她的承受范围,好生难办。

    大人们的忙碌和异样也感染了小孩子们,顾雅妍更不必说,本就敏感善察,不过她已得知事情原由,所以仍旧和平常一样。但在顾雅婧和顾传康眼里,却觉得他们的妹妹终于有了点“妹妹”的样子,不再那么“聪明”的让人惊讶了。

    正当顾传康由大房过继到二房的事情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的时候,一个在村里传的沸沸腾腾的流言将所有的事情都捅到了表面。

    年仅十岁不到的顾雅婧要定亲了,对象居然是村中富户吴有三的大儿子吴友才。要知道,吴友才大顾雅婧整整十岁不说,他可是一个傻子呀!

    顾雅婧一听这传闻,竟直接就晕了过去。

第十四章 始末

    这样的流言自然让顾仲安夫妻俩气愤不已,是谁如此歹毒,破坏闺女的声誉不说,居然还要如此作践她,一旦这谣言流传开来,顾雅婧就只能嫁给那傻子了,还何谈后半生的幸福?

    顾仲安意识到事态严重,丢下所有手头上的事情,先去请里正来平复谣言,他德高望重,最是合适。又寻求里长帮忙,暗暗查访谣言的源头。

    顾仲安是举人,指不着以后就是个青天大老爷,里正里长自然是要给他这个面子。

    顾仲安也很想去问问吴有三,怎么回事?但顾忌有心人加以利用,坐实谣言,只好作罢。据他所知,这吴有三是个和气严谨之人,怎么会任由这样的流言传出,而不作为呢?

    有里长出马,事情的真相很快水落石出。里长娘子本就是玲珑八卦之人,这传闻一出的时候,她便知晓,待要查出源头,自是容易,而且村民们怕得罪里长,多担徭役,更是知无不言。

    这谣言的源头正是吴有三家婆娘的陪房肖妈,她到孙婆子手上卖绣活,“无意”就聊到了她家大少爷打算和顾家大娘子订亲的事。

    孙婆子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劲爆的消息,她每日游走于这吴家墩各个媳妇婆子之间,买卖些女人用的物件,聊聊八卦之类,最是容易拉近女人间的距离。于是孙婆子又“无意”的在各家提到这传闻。自然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吴家墩不出三日已人人尽知。

    李氏得知以后,在里长娘子的陪同下,第一时间找上了吴有三家的去理论。那吴有三家的只说了一句话,李氏便也只得带着些许无奈,更多的是愤怒,回到了家里,李氏从小到大,脾气一向温和,这么生气还是头一回。

    那吴有三家的只是说:“这可全是你那大嫂的主意。”

    原来,顾传杰议亲屡屡不顺,宋氏不是觉得这家闺女不贤惠,就是嫌那家的嫁妆少,可她也不看看自家的情况,还受着老太太的影响,觉得顾家仍是“大户人家”,要找个门当户对的。

    碰巧听说吴有三家的小闺女要议亲,便起了心思,那小娘子宋氏见过,甚是乖巧可人,吴家又是富户,他家又只有这么一个闺女,嫁妆自然少不了。可这么好的条件,宋氏到底有些心虚,想起婆母答应自己的事儿,心下就有了主意。

    吴家最最闹心的莫过于他家那傻儿子,可再怎么傻,也是亲生的。吴有三家的便想着为儿子娶门亲,等自己百年后,儿子也有人照顾,因此,开出条件,不要嫁妆,而且彩礼丰厚,不求门第,只要是清白人家的姑娘即可。

    可即使是普通人家,甚至穷人家,谁不是娘生父母养,寻常年头,谁愿意这样糟蹋自己闺女,于是,那吴有三家的大儿子便是二十岁了还没有成亲。

    宋氏便提议,将自家大侄女嫁给吴友才,吴家将小女儿嫁给他儿子,并一再保证,侄女的婚事自己能够做主,只要将他家将小女儿嫁过来,自己保证就把顾雅婧送过去。

    吴家自然觉得好,顾家的门第不比自家低,只是穷了些,大不了,多贴补女儿些嫁妆便是,他家也不缺那点银子。重要的是,如此一来,还能保障大儿子的下半生,顾家的大丫头她可是非常的满意。

    可随即一想,这样的好事能轮到自己,莫不是宋氏布下的迷阵吧,只为了把自己闺女骗到手?宋氏虽然一再保证,可她也只不过是婶娘,人家亲生爹妈都没做声呢,何况是她?顾家大丫头才十岁,成亲至少得等到及笈,自己的女儿可等不起,到时候女儿嫁过去了,媳妇没娶回来,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让人笑话?

    吴有三家的便想出了那么个主意,成了,顾家大丫头嫁过来,自是不说,而且她名声毁了,更便于自己拿捏,善待自己的日子。败了,这是宋氏的主意,与自己可没什么关系,自家闺女也不用糊里糊涂嫁过去。

    李氏得知这样的真相,愤怒难抑,回家后,直接就打了宋氏一巴掌,“你再怎么挤兑我,我都可以忍,可你居然将主意打到我闺女身上?”说完,愤怒的双目只盯着宋氏,似要将其凌迟一般冷然。

    全家都吃了一惊,愣在当口,平常连脸都没跟人红过的李氏,竟然扇了自家大嫂一个耳光,可见这事确确实实触到了她无法容忍的底线了。

    泥人尚有三分土性,平常和和气气的人,真生起气来,比那脾气暴躁的更甚。

    宋氏回过神来,正准备破口大骂,扳回一城,可见到自己的丈夫死命瞪着自己,一向守礼的小叔也偏过头去,熟视无睹,老太太明显也不准备帮自己,只好忍了下来,赖在地上,呜咽起来。

    顾大伯赶忙向弟弟道歉,顾仲安也在气头上,只随意应了两声。

    顾老太太看着这一切,恨铁不成钢,这大媳妇也太沉不住气了,至少等小儿子去了镇上不迟。自己对宋氏的打算是默许了的,可当着小儿子,怎么说的出口,“二媳妇,这事是你嫂子欠考虑,让她给你陪个不是就算了,别打啊杀的,还是一家人不是?”

    李氏听婆母这样是非不分,明显包庇,心下肯定,这主意也经过了婆母的允许,不然,宋氏哪里就敢那样打包票,心下一冷,“我从来把嫂子当一家人,可嫂子是怎么做的,竟然硬生生的将亲侄女往火坑里推。”说着,眼泪已经啪啪啪的掉了下来,“既然这个家容不下我们母女三人,我这就带着孩子家去。”

    顾仲安见妻子准备掉头就走,忙上前拦住,又想起她平素受的委屈,安慰道:“说什么呢?不是还有我吗!”

    顾老太太见状,本有的一点子心虚也荡然无存,都怪李氏这个心口不一的,面上和顺,暗地却使坏离间他们母子,“哭什么哭,你心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婆母?”

    “母亲,娘子不是这个意思,您别生气!”顾仲安忙替妻子答道。

    见儿子还在为李氏说话,顾老太太越发生气,竟连一向宝贝的小儿子也训斥起来,“我问媳妇,你插什么嘴,书读到哪里去了?”

    “婆母息怒,媳妇儿只是可怜大妞,丝毫不敢对婆母不敬。”说罢,又是盈盈粉泪,好不惹人心疼。

    顾仲安看到这里,只觉得母亲对妻子有些过于严厉了,心下一想,这么多年,有些事情也应该说清楚了,“母亲,大哥,不日我就要搬到镇上去,以后若能得青天眷顾,只怕更无法亲自奉养老母,守护家门,祀奉先祖,这些都要劳烦大哥操心。”

    说罢,向顾伯平躬身作揖,接着道:“大哥,你的恩情弟弟记在心里,我们还是按祖宗规矩把家分了吧!”

第十五章 分家

    顾仲安的话令在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倒不是为了分家这件事本身,而是这件事居然由顾仲安提出来了!他一向是温文谦和,内外分清,不问家事的呀!

    李氏也是十分吃惊的,虽然两人私底下曾间接谈到过此事,可相公却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表现出来过这个意思啊!即使这个结果是她想要的,她却也高兴不起来,在李氏心里,没有什么比丈夫的心思更重要的了。

    李氏甚至隐隐担忧,自己和丈夫是不是因为,一直以来她与婆母的关系不甚融洽,而就慢慢也生了嫌隙?否则,她不知此事从何而解,或者,她对自己的相公并不是她一直以为的,那么的了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