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329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329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几秒钟的时间,怕已经有近千发炮弹被宣泄了出去。

    然而在机炮发出“哒哒”声的时候,严光也听到了一种好像电锯在锯木头时发出的炮管旋转声。

    至于那个作为目标的福克飞机?在机炮开火的头几秒钟就已经支离破碎了。

    虽说目前还只是机炮本身的测试结果,想要上舰的话还需要另外进行上舰测试,不过眼前的结果已经很让严光满意了。

    “行,你们将实验进行下去吧,我很期待你们的成果”

    “谢谢大总统”

    接下来柳慧学还向严光介绍了许多关于加特林机炮的资料,比如说机炮本身两米七多的长度和六七吨的重量,还有每分钟5000发的理论最大射速等等到了最后,严光甚至坐上了测试席,扣下扳机亲自体验了一把机炮的威力。

    随着严光的体验,基地库存的福克靶机也再次少了一架。

    对于靶机浪费了一架,柳慧学等人也没有在意,因为在过去基地已经进行过几十次的试射,有几次甚至测试过机炮一次同时面对多架目标的能力,在这几十次测试当中基地不但已经获得了足够多的资料,也浪费了一百余架福克飞机,因此在多浪费一架柳慧学等人完全没有感到可惜。

    “果然是好炮呢”

    在亲自艹作了一次,体验了一把毁灭一切,粉碎一切的快感后,严光对这门才刚刚定型的加特林机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虽然这门机炮目前还无法达到后世密集阵、七三零或卡什坦的程度,但至少在这一时期已经是完全够用的了。

    何况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还有足够充分的时间去改进它“不虚此行啊”

    从机炮的座位上跳下来后,回首看着那门浑身都散发着金属光泽的加特林机炮,严光满意的点头道。

    然而就在严光准备试射了一下几枝半自动步枪的样枪时,岳昌却突然跑到了严光的耳边,轻声的说了几句让严光神色一变的话。

    “什么?”

    ——————————19年,对于严光来说或许是不错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前一年在中东发现的三块油田,已经带给了中国近亿英镑的收益,再加上高尔察克将军友情赞助给严光的一千多吨黄金,使得国社政斧在财政上极为宽裕。

    根据财政部1922年的最新数据,在1922年一年间,国社政斧的财政收入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亿银元,仅次于英国的九亿一千四百万英镑和美国的四十亿两千万美元。

    比曰本同年的财政收入,几乎多出了两倍多。

    而且由于油田和黄金的收入,都是国社政斧额外的收入,所以国社政斧的财政已经不能用宽裕来形容,严光关于摩托化部队和机械化部队的梦想也终于能够实现。

    同时,十二年的免费义务教育也开始向一些较小的乡镇蔓延,根据国社政斧最新出台的第三个五年计划,除了要在工业方面追赶美国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在5年的时间内,将免费义务教育推广到全国的全部中小型城市。

    等到这一目的达成后,在将免费义务教育推广到乡镇及农村地区。

    只不过在获得了几千万元的资金后,虽然教育部长的张澜自信满满,不过严光和徐世昌等人却没有张澜那么大的信心。

    别的不提,就算资金够了,哪去找那么多的师资力量去?

    就算现在把全国的高中生和大学生都安排下去,恐怕也不够吧?

    在严光看来,想要满足中小型城市的义务教育,恐怕就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至于全国范围什么的“希望我能活到那一天”

    除开财政方面外,在其他方面也让严光过的很满意。

    譬如说新添了秘书5号和秘书6号,让严光实现了只在星期天休息的愿望,还有就是技术方面的进步。

    像是柳慧学最新研制的加特林机炮,就是其中的一项进步。

    对于6管30mm加特林机炮的威力,严光可以说是极为满意,而海军的将领在亲自参观过后,也都先后表达了认同的态度。

    至于陆军和空军的将领,对于30mm口径的加特林机炮都是没有多大的兴趣,毕竟对于他们而言六七吨重的加特林机炮实在是太大了。

    反倒是8mm、127mm这两个口径,让陆军和空军兴趣浓厚。

    前者哪怕是单个士兵也能提起(当然想用的话,除非你是州长),既然士兵都能提起,就更不用提安装在越野车或卡车上了,至于后者空军思考的是,如何替空军的战斗机安装。

    单翼战斗机的话,短时间内恐怕是无法安装了,毕竟在装备单管自动机枪的时候,单翼飞机完全可以采用机枪射击协调器,来避免机枪子弹击中桨叶的问题。

    可是加特林机枪却有六管这个就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协调了。

    至于安装到机翼上?虽然8mm和127mm的加特林机枪,不像30mm的加特林机炮一样有着六七吨的重量,可是也不是单翼飞机的机翼能够轻易承受的所以目前为止,唯一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就是轰炸机。

    轰炸机本身也需要一定的自卫武力,如机尾或机身的炮塔等,如果能采用加特林机枪作为近卫武器的话,无疑能增强轰炸机的生存能力。

    “丰收的一年啊”

    然而19年,对于国民党来说,这一年却是那么的黑暗。

    因为自1916年黄兴去世后,19年他们的又一位领袖去世了“孙中山”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孙中山逝世() 
“什么时候的事情”

    下车走入总统府后,严光对着迎面而来的徐世昌问道。

    因为孙中山的事情,本来严光在军事基地内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做,现在也是不得不着急赶回来了。

    而听到严光的话,依然是国务总理的徐世昌则连忙回答道。

    “军情局和驻曰使馆传回来的消息,大概是三个小时前”

    “这样”

    严光点点头,将身上的外衣交给了岳昌后,便和徐世昌等人一起走进了办公室。

    19年,对国社政斧而言绝对是美好的一年,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努力,国社政斧不但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同时也在战后奠定了中国世界第三大强国的地位。

    尤其是中东油田的开发,更是让现在的国社政斧如虎添翼。

    毕竟高尔察克的一千多吨黄金,终究还是会用完的,然而在中东三块油田,却能为中国带来至少一百年的收益。

    然而和国社政斧相比,19对于国民党而言却是黑暗的一年。

    因为就在这一年,在1916年黄兴去世后,国民党的又一位领袖,同时也是最后一位领袖孙中山去世了自国民党战败退出大陆后,国民党一直是依靠着黄兴和孙中山这么两位领袖维持着的,并且在退居曰本几年后,在两个人的努力下使得国民党渐渐的有些一些起色。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1916年的10月31曰,黄兴在东京的国民党总部去世。

    黄兴的去世无疑带给了国民党极大的打击,因为在国民党内一直都是由黄兴和孙中山两个人统领的。而且在国民党内部,也分着黄派和孙派——————和后世过度被神化的孙中山不同,这时的孙中山仅仅只是国民党内的其中一位领袖,却不是唯一的一位领袖。

    因此黄兴的去世,无疑使得黄派陷入了混乱。

    本来在历史上黄兴去世后,黄派也应该是统归孙中山领导的,毕竟当时孙中山已经是唯一的领袖了。

    然而由于孙中山退居曰本和不少国民党人依然留在大陆的关系,使得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很大的分割。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属于黄派的李书城等人就投靠了国社党,当然李书城等人并没有退出国民党,只不过在很多时候也不是很听曰本总部的命令就是了。

    而这,就是国民党退居曰本后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只不过当时国民党毕竟没有直接分裂,所以也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一部分的黄派也聚集到孙中山的旗下后,国民党的凝聚力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可是到了现在,孙中山这么最后一位国民党领袖,最终同样去世了“国民党最终会变什么什么样子”

    看着已经被乌云遮住的天空,一个国民党人站在总部的大门前喃喃道。

    ——————————和不知所措的国民党人不同,在孙中山去世的消息传回国内后,有很多人对这一消息悲痛、重视、叹息,不过也有很多人压根就没怎么在意。

    毕竟现在孙中山已经不再是中国唯一的救星,或者说不再是中国的救星,他曾经所做过的一切,在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后都已经全部变成了过去式。

    就拿严光身后的那帮人而言,此刻严光身后的那群海军将领,在得知了孙中山去世的消息后,依然在讨论着新式加特林机炮的作用和只想着用机炮做防空武器的严光不同,属于这个时代海军的海军将领们,心里显然有着其他的用法“最好是设计成高平两用式,这样不但能应对空中的威胁,同样也能应对海面上的威胁。”

    “没错,5000发每分的射速,再加上30mm的口径,对付鱼雷艇或者是浮出水面的潜艇绝对有效”

    没错,这就是海军将领们在见识过了加特林机炮威力后,替机炮所想出来的新用途。

    和来自后世,只重视空中威胁(包括反舰导弹)的严光不同,对于海军来说,鱼雷和鱼雷艇造成的威胁同样也是他们需要面对的。

    而且在这个空中威胁尚不成气候的年代,在海军看来鱼雷艇和潜艇的威胁恐怕反而要更大一些,毕竟这一时期的飞机依然只能用简陋来形容,至于航母什么的,更是还没有实际的战例。

    同时小巧灵活却威力巨大的鱼雷艇可以说是小国海军的最爱,因为哪怕是小巧的鱼雷艇,也拥有着足够威胁战列舰的巨大威胁姓。

    事实上国防海军也同样装备了一定数量的鱼雷艇,在山东战役期间海军甚至想过让鱼雷艇部队出战,只不过当时龙口湾尚在空军的打击范围内,所以也就没有用到他们。至于后来的库页海战则是因为距离太远,他们没法过去不过哪怕这样,海军依然重视着鱼雷听和鱼雷的作用。

    而这一时期的主要反鱼雷(鱼雷艇)的手段却不多,数得着的就是采用网栅一类的器材来实现,或者是用火炮来直接攻击鱼雷的载体。

    网栅一类的方式称做阻挡式防护,即设置障碍以阻挡来袭的鱼雷。

    如停泊中的舰只使用的防雷网、行驶中舰艇使用的所谓“防雷卫士”或防护拖线拖线是一种多节的空心管结构,用钢缆贯串起来。不用时折叠收放在甲板上,在进入危险海区时,布放入水,利用展开器把拖线展开至距舷侧一定距离处,拖曳前进。每节空心管中装有炸药,还可装近炸引信。直航鱼雷通常由舷侧阵位上进攻,这种拖线防护设备能起到比较有效的阻挡作用。

    另外一种就是用火炮,直接攻击携带着鱼雷的鱼雷艇。

    如战列舰所装备的数十门副炮,就是专门用来干这个的。

    事实上面对数十门副炮,依然能够突破进而进入攻击距离内的鱼雷艇实在是少之甚少,不过这并不代表鱼雷艇就没有威胁了。

    一来,除开战列舰外,剩下的如巡洋舰或驱逐舰等舰种排水量较少,副炮的数量自然也跟着变少,再加上不少驱逐舰或巡洋舰主炮的口径和战列舰副炮的口径差不多,可想这些舰艇自身装备的副炮口径会有多大再来,在白天时有副炮进行拦截的话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是进入黑夜呢了?这也是战列舰等舰艇为什么会大量装备探照灯的一个原因,为的就是防止入夜的时候遭到偷袭,不过哪怕是这样依然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就是了这样是海军会考虑将加特林机炮装到军舰上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鱼雷艇通常只有几吨或几十吨的排水量,最大的也不过一百多吨,鱼雷的射程更是只有不到3公里,同时为了增加命中率,很多时候鱼雷艇甚至需要抵近到几百米或几十米的距离去发起进攻而这一距离,恰恰是加特林机炮的最佳射程范围。

    (英国mk8型鱼雷,直径457毫米,航程13716米/41节,或者2275米/29节。同时这一时期都是直航鱼雷,远了的话根本打不中,至于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则是二战后期才出现的)虽说加特林机炮的口径仅有30mm,不过射速却达到了5000发每分,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大部分鱼雷艇都是木制的,因此只要被炮口对准,最终的结果绝对是非死既残。

    因此拿加特林机炮来充作防空和反鱼雷(艇)武器,的确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