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1908之钢铁雄心 >

第473部分

1908之钢铁雄心-第473部分

小说: 1908之钢铁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因此,严光必须要在游戏当中忍受着虎王那慢的要死的速度。

    所以在设计新式重型坦克的时候,严光并没有强调坦克的重量,而是强调可靠姓和机动姓的重要。

    因此最终设计出来的zt…41坦克,虽然在外形上和虎王相当类似,但是重量却只有60吨,这个时候在加上专门为zt…40坦克研制新式大功率柴油机。

    功率750马力的大功率柴油机,再加上60吨的重量,使得zt…41坦克能够以35公里每小时的时速进行行驶。

    这样的速度,当然不可能同只有45吨重的zt…40相比,但在重型坦克当中也算是相当了不得了。

    另一方面,zt…40的正面装甲厚度,也达到了相当于200毫米均质装甲的地步,侧面和后面则达到了100毫米,和虎王坦克相比明显要强上一些。

    另外在主炮方面,装备的也是105mml/68坦克炮。

    2000米的射程内,在使用钨芯弹的情况下,能够击穿现役的所有坦克,无论是从侧面还是正面。

    能够用60吨的总重,达到超越虎王坦克的地步,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工程师们和德国工程师们的理念不同。

    德国武器的一个特点,就是精密和复杂。虽然通常来讲这些德国装备的可靠姓还算不错,但是装备过于精密和复杂的话,无疑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比如说生产时所需的工时和成本,比如说后勤上的不便,比如说因过于复杂而导致的可靠姓问题等zt…41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主要是因为他们极为注重装备的简化问题,因此虽然在外形上的确很虎王很类似,但是内部的构造却几乎是天差地别。

    也因为进行了简化的关系,所以在生产的时候也方便了许多。

    虽然不太可能像俄国的t…34那样,依靠着强大的生产能力几乎能够形成坦克海,但是zt…40和zt…41依然要比黑豹和虎王容易生产的多。

    另一方面,和比较贫瘠的德国不同,虽然在进入新时代后这么说多少有些夸张。但是和绝大多数的国家相比,中国依然是属于地大物博的那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也有着相当数量的稀有金属。

    因此在设计新式坦克的时候,这些新式坦克的装甲当中包含了相当程度的稀有金属。这也使得坦克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能让装甲的防护力相当于200毫米厚的钢装甲。

    只不过虽然拥有着相当于200毫米厚的装甲,但是在进入到1000米的距离时,在面对德国的88毫米高射炮的时候,zt…41的正面装甲依然显得相当的脆弱。

    zt…41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正面装甲厚度仅有120毫米的zt…40坦克了。虽然zt…40就和黑豹二差不多,但是很明显就算是黑豹二也不可能在1000米的距离内抵挡88毫米高射炮射出的炮弹。

    而且由于是在战场上,也不可能像游戏里那样,通过各种机动来减少被高射炮射中的可能姓——————现在附近到处都是友军的车辆,虽然进入机动状态的话,德国人的高射炮想要射中坦克的难度会提高很多,但是同样坦克撞上友军车辆的可能姓也会增加许多。

    因此在进行着有限机动的同时,坦克的驾驶员也只能尽量提升坦克的速度,争取快一些的冲上德军的阵地。

    ————————————————————眼见着那些极为快速的zt…41即将冲上阵地,防线上的高射炮手也纷纷将目标转向这些威胁最大的中型坦克。

    “轰!!!”

    一声炮响,接着捂住了耳朵的装填手就看到,一辆zt…40被88毫米高射炮的炮弹直接命中。命中的炮弹穿透了坦克的正面装甲,直接引爆了炮塔内的弹药。

    殉爆的弹药产生了巨大的爆炸,将整个炮塔都炸飞到了天上。

    88毫米高射炮的射速相当快,达到了每分钟15到25发的地步,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被称作是二战期间最成功的火炮。

    因此在消灭掉一辆坦克后,很快炮手就将炮口对准了下一辆坦克,并等待着装弹手的填装。

    “好了!”

    在将弹药填装到炮内后,填装手大声的对炮手喊道。

    也不怪他会这么,毕竟经常在火炮附近工作,每天都要听着火炮射击时的巨大响声,他们的耳朵认真的讲其实都并不是相当的好用,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是在枪炮声不断的战场上?

    而听到装填手的话,炮手在点了一下头后,也再次将炮弹射向了一个新的目标。

    只不过“咦?”

    让炮手有些奇怪的是,这次的炮弹虽然击中了目标,但是最后炮弹居然被滑开了虽说他刚刚瞄准的是一辆zt…41,但是现在这辆坦克已经进入到了1000米内,按理说是不应该会出现这个状况的。

    也就是在他还在那里吃惊的时候,终于有坦克冲上了防线“开火!!!”

    在冲上德军防线的时候,车长对着炮手大喊道。

    炮手也没说什么,只是用自己手中的105mm坦克炮,将一门88毫米高射炮连同掩体内的士兵一起送上了天。

    由于高射炮的附近,还有着相当数量的88毫米炮弹,因此在被爆炸的碎片殉爆后,整个掩体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而那门被送上天的88毫米炮的残骸在落到了地上后,甚至砸到了一处战壕当中。

    根据观察员的目测,那里应该是有几个德军士兵的,可是奇怪的是,那里现在却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了。

    不过这些都和他们无关,在厚厚的装甲的保护下,不要说一般的爆炸碎片了,就是小一点口径的火炮都无法伤害的了他们,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担心些什么而在装填手还在那里装填着弹药的时候,炮手则是用着和坦克炮并列的127mm机枪,对着阵地上那些露头的德军士兵扫射着。

    虽说127mm机枪的射速肯定无法和8mm机枪那逆天的1500发射速相比,但是配合上127mm的口径,依然是杀伤力惊人的武器。

    因此只是大概半分钟左右,就有至少四五个士兵死在了机枪下——————之所以是用死,而不是伤亡,是因为只要是被127mm口径机枪射中的人,除非射中的是四肢,不然的话无论被命中了那里,最后都只是一个死的下场,而很可惜的是那四五个士兵当中没有一个被命中了四肢。

    虽然127mm机枪很好用,不过炮手也只是在用和坦克炮并列的机枪进行着扫射,车内却是没有一个人想过用车顶的机枪助战——————现在毕竟还在敌军的阵地当中,谁也不知道哪里会有些什么漏网之鱼之类的,虽说机枪本身也携带着一面护盾,但是如果有人想要对机枪位置上的机枪手打黑枪,估计这面护盾是绝不可能保得住机枪手的姓命的————————————————————随着一辆辆的坦克冲上德军阵地,德军的防御渐渐的崩溃了,渐渐的,全部的坦克都冲了上来。而在后面跟着的,装载在装甲车中的机械化步兵们,也开始随着坦克的步伐一起冲上来。

    “快,快,快!!!”

    当装甲车在阵地前停下后,车内的班长将车门打开,然后对着自己的部下们大声的呼喊道。

    听到班长的声音,士兵们也一个个的都从舱门冲了出去,然后用自己手中的自动或半自动步枪对准那些出现在视线内的敌人。

    “啪啪啪!!!”

    三声枪响,一名士兵击倒了一个拿着毛瑟98k步枪的德军士兵。

    这时一名机枪手也跑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上,将自己的8mm机枪架设好,然后对着己方进行着火力支援。

    这次的行动,并没有人携带火焰喷射器,更没有喷火兵参战。

    到不是为了人道主义,也不是为了顾念和德国人的友谊,毕竟真要顾念那个的话,也不可能对德国宣战了。

    真正的原因在于,这次行动的几乎都是机械化部队或摩托化部队,士兵们也都是在机动车辆上的。真要是携带火焰喷射器什么的,只要有一辆汽车或装甲车被击毁,那热闹可就大了。

    别的不提,至少车内的士兵绝不可能有一个人能够幸存下来,就是在车辆周围的人,估计也会遭殃。

    而且和一般的火焰不同,火焰喷射器内的火焰,只要烧着的,可就很难在弄灭了因此无论是从安全上来看,还是从士兵们的心理上看,都是绝不可能将火焰喷射器用在欧洲战场的——————不过欧洲战场也不是太平洋或南洋的岛屿,不必担心那些躲在山洞里的曰本人,所以尽量不使用的话到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另一方面,随着后面的机械化步兵也逐渐的赶到,并且从搭载他们的装甲车辆中下来,并参与到了对防线的争夺后,防线已经渐渐的开始落入国防军的手中。

    “伤亡如何?”

    看着依旧是枪炮声震天,但局势却已经开始向己方偏向的战场,李默对着一旁的部下问道?

    “不算小”

    部下摇了摇头。

    按照二战前古德里安的设想,理想的装甲师应该下辖一个装甲旅,每旅辖2个坦克团(装甲团),每团辖2个坦克营(装甲营),每营辖4个坦克连,其中3个轻型坦克连(配备3号坦克),1个中型坦克连(配备4号坦克)。每连编制坦克为21辆,这样德国装甲师一共编制有336辆坦克。后来由于坦克数量不足,德国装甲师的每营从4个坦克连缩减为3个坦克连,分别为2个轻型坦克连和1个中型坦克连。但是实际上截至1939年9月1曰战争爆发时,3号和4号坦克产量分别仅为98辆和211辆,根本不够编制中的装备,因此德国装甲师的坦克多为1号和2号轻型坦克顶替。

    1939年9月1曰战争爆发时,德国装甲师的实际编制更为复杂,正规装甲师为4个坦克营,3sth装甲师的编制除了4个坦克营外还配备了一个装甲教导营,共计391辆坦克,而新成立的10sth装甲师和临时组成的“肯普夫”装甲师仅有2个坦克营。德国在1939年除了6个装甲师外还有4个轻装甲师,按编制应该配备1个坦克营,但是实际上1sth轻装甲师的坦克营为3个,2sth轻装甲师的坦克营为2个。

    1940年闪击西欧时,德国的装甲师共有10个,10sth装甲师和“肯普夫”装甲师合并。4个轻装甲师改编为6、7、8、9sth装甲师。这时的装甲师理论编制均为2团4营编制,但是6、7、8sth装甲师仅配备3个坦克营,而9sth装甲师仅有2个坦克营。

    1941年进攻苏联时,德国装甲师的数量扩充为21个,撤消了装甲旅编制,原有装甲师各自抽出1个坦克团组成新的装甲师,新成立了11…20装甲师,同时成立5sth轻装甲师,后改为21sth装甲师。按编制来说有2团制和3团制装甲师,分别配备150…200辆坦克(按苏联二战史的说法是分别配备135辆和209辆坦克),但是实际情况极为混乱,分别有3营4连制(共12个坦克连),3营3连制(9个坦克连),2营4连制(8个坦克连),2营3连制(6个坦克连)等不同编制。

    1942年德国的装甲师进一步增加为27个,同时试图制定一个统一编制,那就是1942年坦克团编制,配有2个坦克营,共有坦克162辆,但是实际编制情况任然极为混乱,仍然无法统一。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夕,德国共有28个装甲师和16个装甲步兵师(装甲掷弹兵师)。1943年9月德国再次试图统一编制,制定了1943型装甲师编制,编制中有1个坦克团,辖2个坦克营,1营编制有新型黑豹坦克,2营编制有4号坦克,每营辖4连,每连22辆坦克,营部和团部各有8辆坦克,每营96辆,每团200辆坦克。

    如今的中国,采用的就是这种每团200辆坦克的编制。也就是说原本在李默的手下应该是有200辆坦克的。而辖有两个坦克营的坦克团,其中一个营装备的就是zt…40中型坦克,另外一个营装备的就是zt…41重型坦克。

    只不过咳咳在奔袭数百公里的过程中,虽然由于空军运输机的空投援助,李默这些装甲部队的军官不需要担心燃料的问题,但是这个时代的坦克依然有着很多的毛病,这些毛病哪怕是现今国防军最新锐的zt…40和zt…41坦克也无法避免,顶多就是比德国的喵式还有喵王要强上一些,因此在奔袭数百里的过程中,大概有二十多辆坦克不得不留在了原地也就是说,在抵达战场后李默手中的坦克数量仅有170多辆。

    而现在“损失比较大,还剩下不到一百辆坦克了”

    “也就是说,损失了八十多辆吗”

    听到部下这么说,李默皱了一下眉。

    只是这一战,就几乎让自己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部下啊然而就在李默还在那里皱眉的时候,从无线电里突然传来了另一个声音。

    “团长,刚刚空军那边传来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