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复活的历史 >

第22部分

复活的历史-第22部分

小说: 复活的历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传一时的谶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由此可以得到索解。 
    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开创诛暴灭秦的大业;项羽消灭秦军主力,决定秦亡的命运,奠定分割天下的基础;刘邦攻入关中,迫使秦政府投降,最终成就帝业。司马迁综述这一段历史说:发难反秦,由陈胜开始;暴厉灭秦,出于项氏;拨乱诛暴,平定海内,成就帝业,则是刘邦。五年之间,天下政局的主导递次嬗变于三人,自开天辟地以来,天命之授受移转,未曾有过如此急切。《史记》将陈胜的一生入于王侯世家,将项羽和刘邦写入帝王本纪,无一不予以高度的评价;司马迁又著“秦楚之际月表”,将从秦末之乱到汉王朝建立之间的这一段历史,视为秦楚之际,强调的是楚国楚人在秦末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陈胜是南阳阳城人,吴广是陈郡阳夏人,他们在大泽乡起义。这些地方,战国末年都是楚国的领土;随同陈胜、吴广起兵的九百戍卒,也都是出身于楚国地区的贫民;陈胜所建立的政权号为张楚,取“张大楚国”的意义。项氏是楚国的名门贵族,封地在陈郡项县,后迁徙到泗水郡下相县;项梁、项羽起兵于会稽郡吴县,都是楚国的旧土。随同项氏的八千江东子弟兵,也无一不是楚人。项梁后来拥立怀王,复兴楚国王政;项羽统领楚军歼灭秦军主力,自封西楚霸王,宰割天下,时时处处都是楚人楚国。刘邦是泗水郡沛县人。战国末年,沛县是楚国的领土,沛县吏民随同他起兵于沛县,也是楚国人起于楚国旧土。刘邦起兵以后,被推举为沛公,是楚制的沛县长官。他始终在楚国的旗帜下奔走。攻入关中收降秦王时,他是怀王楚国的砀郡长。 
    然而,自东汉历史学家班固著《汉书》以来,陈胜和项羽被贬入臣民列传,“秦楚之际月表”被“异姓诸侯王表”取代,秦楚汉之间的这段历史,被视为秦汉之间的历史。在这种对于历史的修改当中,曾经主导天下政局的楚国之存在被抹杀,张楚王陈胜和西楚霸王项羽被淡化,刘邦曾经是楚国臣民、汉出于楚的历史也被掩盖。班固综述这一段历史说:刘邦没有封土王侯的依托,凭借一剑之任,五年成就帝国伟业,有史记载以来,未曾有过。论述同一段历史,在班固这里,只强调西汉建国和刘邦伟业。历史认识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对于历史事实的处理。 
    解读历史,有解读者的识见参入其中;编著历史,受编著者认识的左右。《史记》由司马谈和司马迁父子两代写成。司马氏父子的时代,距离秦楚汉间不过百十来年,时代的遗留尚在,他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史记》是私人著作,未受官方政府的指导限制,能够实实在在地撰写,成就古风信史。《汉书》是班彪、班固父子的著作,写成于东汉,距离秦楚汉间已经有三百来年,王朝循环交替的历史已经固定,正统观念的史观已经形成。《汉书》编成以后,成为官修正史的开端,后代王朝编撰前代王朝历史的义例体裁,天命在前后王朝之间移转的历史观念,也成为中国史学的主流和传统。正因为此,出于统一王朝有序交替的观念,西汉王朝被视为秦王朝天命的承接者,秦汉之间难以容纳承接天命的第三者出现,于是历史被按照既定的型样剪裁。在这种剪裁当中,不仅曾经主导天下的楚国楚人被抹杀;伴随这种抹杀,秦末之乱的本质是否定秦帝国的统一而回复战国,其历史特点是战国以来七国关系的重演,如此种种时代精神的真相也被涂抹后重新勾画。模糊扭曲的成见,误导国人二千年。 
    阅读历史,最微妙的是把握时代精神。入史学之门以来,我多年受成见误导,也随时流在秦汉之间迷惘,不知秦汉之间有楚,更何遑想到过连接汉—楚—秦一直到战国时代。1982年,我在北大选修田馀庆先生的秦汉史,听先生讲课,眼前豁然一亮,识见洞然开启。1989年先生《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讨论》一文正式发表,我长年置于手边,反复拜读至于今天。史家治史论史之难,莫过于时代精神论,或流于空泛,教条无物,或陷于浅显,牙慧学舌,多视为畏途,敬而远之。先生独辟蹊径,着眼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遗留,从出土历书上的张楚年号入手,究明西汉初年陈胜张楚法统的存在,进而勾沉考证,再现秦汉间被抹杀的楚国楚人,又索隐推断,连接战国,指出秦楚汉间的历史特点,是战国末年以秦楚关系为主的列国关系的重演和发展;这种重演和发展,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楚承秦重新走向统一,“张楚之立,重新开始了秦楚之争;刘邦灭秦,完成了张楚之军西击强秦所未曾完成的任务。秦楚之争,最后的胜利者是楚。胜利的楚以刘邦为代表,转化为汉的皇权,这同时又是秦始皇已开其端的统一的回归,帝业的胜利。”何等深刻的史论,卓识远见,拨开两千年史识之迷误,引导我解读秦楚汉间的历史真相。 
    总而言之,在战国以来的秦楚角力中,最后的胜利者是楚人,而成就楚人最后胜利的三位功劳者是陈胜、项羽和刘邦,这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真正意义。我由此承继生发,着眼于秦楚汉之间的历史连续性,有后战国时代论。秦末历史回到战国,从秦楚之间一直到西汉初年,历史进入后战国时代,类似列国并立纷争,诸子百家、游侠豪杰重现,王业—霸业—帝业转移的种种历史特点,延续变迁约有六十年之久。直到汉武帝即位,第二次统一完成,历史才又进入新的统一帝国时代。不过,这又已经是后话了。 
    眼下的历史,正进入六国复活、七雄纷争的门坎,后战国时代到来。 

项羽的崛起
                  
失衡的帝国防务
    统一六国以后,中原息兵,南北对百越和匈奴开战,秦帝国的军事重心由中原向南北两边境转移。整个秦帝国的军事布防,成一外重内轻的格局。 
    秦从统一天下(前221)到始皇帝去世(前210),十二年间国内承平无战事,销毁民间兵器,撤除六国关防城郭,统一文字货币,整齐度量衡,整备交通道路,推行郡县户籍法制,举国上下,专心致力于统一帝国的内部建设。始皇帝五次出巡,祭祀各地山川神灵,安抚黔首庶民,刻石纪功,彰显息兵统一的伟业。峄山石刻宣称“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东观石刻明言“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戎兵”,琅玡刻石公布“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无不是由始皇帝亲临各地,宣告息兵和平,子孙万代,永享太平。在这种和平安定的环境当中,内郡各地,削减兵力,松弛武备,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另一方面,秦统一六国以后,并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秦帝国的军事力量,由内郡向南北边境集结,开始准备对匈奴和南越的战争。 
    蒙恬一家,三代秦军名将。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驰骋统一战场上的名将。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蒙恬助王贲、李信攻灭齐国,再建军功。灭齐归来,始皇帝任命他为内史,统领重兵屯驻上郡,负责关中地区和首都咸阳的防务。上郡的治所肤施,故址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南。蒙恬领重兵屯驻陕北保卫首都,标志着秦帝国军事力量的布置,已经由东方转向北方,其攻防的对象,不再是六国,而是活跃于蒙古高原的匈奴。蒙恬屯驻上郡,首先是安定首都的北面,防止匈奴骑兵南下;同时,他奉命建造城塞,加强边防,修筑道路,囤积军粮,为与匈奴开战做事前的准备。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始皇帝下令进攻匈奴。他任命蒙恬为大将,统领三十万大军出击,占领了河套地区。次年,蒙恬军渡过黄河,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阳山(今内蒙古狼山)、北假(今内蒙古黄河河套以北,阴山山脉以南的地区),夺取了整个阴山地区和贺兰山高地,迫使匈奴撤退到阴山以北、贺兰山以西,失去了南进的基地。蒙恬军取得军事胜利以后,大军继续屯驻,在河南地区设置九原郡,移民作永久性的占领,沿边大规模修筑城塞亭障,建立起设防的边境;又修筑从九原通达咸阳的军用高速公路——直道,将首都和北疆直接连接起来。匈奴虽然一时被迫退出河套地区,势力依然强大,其所控制的地区,西起阿尔泰山,东至辽河流域,秦帝国的整个北部和西部边境,几乎被匈奴包围。接受始皇帝的命令,蒙恬进而将旧秦国、赵国、燕国的北部长城全部连接起来,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建立起统一的北部边防。负责帝国北部边防的三十万屯驻军,称北部军,总部设在上郡,由蒙恬指挥。 
    秦攻灭楚国以后,对于过去臣服于楚国、由当地氏族首领和部落君长们自治的广大百越地区,开始实行军事攻击。在军事占领后,比照郡县实行直接统治。当时的所谓百越,是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直到东南亚的古越族。分布于今浙江绍兴一带者,称为于越;分布于今温州一带者,称为东越;分布于今福建福州一带者,称为闽越;分布于今广东及其以南者,称为南越;分布于今广西及其以南者,称为骆越(又称西瓯)。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将王翦挟灭楚之余威,渡江攻灭于越,设置会稽郡,开秦用兵百越之端绪,军威逼近东越和闽越。同时,王翦军别部由湖南、江西方向灭楚南下,军锋已经抵达楚越交界的岭南地区,与南越和骆越有所冲突。 
    秦帝国第一次全面攻击越人的军事行动,大约开始于秦始皇三十年。当时,秦始皇任命屠睢为大将,统领数十万大军南进。屠睢军从三个方向,兵分五路,西南方向两路进军,分别走今越城岭(今广西资源和兴安县间)和今萌渚岭(今湖南江华),攻击骆越;中南方向兵分两路,分别走今骑田岭(今湖南宜章和郴州间)和今大庾岭(今江西大余与广东南雄间),攻击南越;东南方向一路,走今江西余干南之信江,攻击东越和闽越。东南方面军顺利进军,攻灭东越和闽越,设置闽中郡,实现了秦的直接统治。中南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遭到南越和骆越的顽强抵抗,屠睢战死,大量秦军阵亡,秦军深陷于越人游击战的泥沼中达三年之久,无法完成对南越和骆越的占领。 
    秦始皇三十三年,始皇帝任命任嚣为大将,开始第二次大规模对越军事进攻。这次军事行动,增兵移民超过五十万人,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源源不断地投入南越和骆越战场,终于攻占了岭南地区,在骆越地区设置了桂林郡,在南越地区设置了南海郡和象郡,长期屯驻军队,实现了对百越的直接统治。秦帝国屯驻岭南的军队及其辅助人员,数量以五十万计,称为南部军,先后由屠睢、任嚣和赵陀统领,大本营设在番禹,就是今天的广州。 
    秦自建国以来,关中地区是国本所在的根据地,军事布局的重中之重。秦长年东进扩张,攻击和防卫的目标指向关东六国,扼守关中东部门户的函谷关是最重要的军事要地,也常年屯驻重兵。随着东进扩张的顺利进行,秦的军事重心逐渐东移,荥阳一带成为新的军事重地。统一六国以后,中原息兵,南北对百越和匈奴开战,秦的军事重心由中原向南北两边境转移,上郡以北、五岭以南成为重兵屯驻的要地。整个秦帝国的军事布防,成一外重内轻的格局,不仅内郡空虚,秦帝国本土——关中地区的防务也松懈下来。 
                  
英雄周文
    秦军的精锐,使周文震惊;秦军的布阵,使周文缭乱。周文凭借他丰富的军事经验,意识到眼前的秦军非同一般,当是秦军精锐中的精锐,也许就是传闻中的始皇帝的近卫军团。 
    陈胜、吴广起兵于泗水郡大泽乡,其地远离关中咸阳靠东,远离南北两疆在中,是帝国外重内轻的军事格局中最空虚薄弱的地区之一。 
    陈胜七月起义,九百人攻占大泽乡及其所在的蕲县。不到一个月间,先后攻克铚、酂、谯、苦、柘等数县,拥有六七百乘战车,一千余名骑兵,步兵数万人。陈胜进而一举攻下陈郡郡治陈县,称王,建立张楚政权。陈胜军的迅猛发展,楚国故地民众的响应固然是重要的因素,不过,陈胜军若入无人之境的军事进展,其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武备松弛的内郡各级秦政权,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张楚政权在陈县建立以后,迅速做出了主力西进关中夺取咸阳、分部四面出击的军事部署。西进的张楚军由两支部队组成,一路军以吴广为假王,统领张楚军主力进攻荥阳,指向关中的东大门函谷关;一路军以宋留为将军,领兵攻取南阳,伺机夺取进入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