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神棍厨子在大唐 >

第64部分

神棍厨子在大唐-第64部分

小说: 神棍厨子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萧一愣也是来了兴趣,于是对武元道。

    “武兄,反正天色尚早,不如我弄两个小菜,正好我这里有些好酒,不如我们就在江边喝边聊?”

    武元一听自然兴奋不已。

    “那是最好,对了,一定要来一盘那肴驴肉。”

    “那是自然。”

    说着,两人便在东雅湖边支上一桌,弄了两道柳家酒楼的小菜,一盘驴肉和一壶五粮液,两人便喝了起来。

    “来武兄,尝尝我亲自酿的酒,如何?”

    武元喜好武艺,对这酒水更是偏爱,所以家中从来都不缺乏美酒,衡水老白干、花雕,常年齐备,听到杨萧说有好酒,自然来了兴趣。

    不过见到杨萧居然用酒盅给自己乘酒,不免有些不高兴。

    “杨兄是看不起在下的酒量?为何用这小东西,不如我二人直接用碗乘酒,岂不痛快。”

    杨萧微微一笑。

    “若是我俩用碗喝这五粮液,恐怕那晚上的赛诗宴,我俩便都不用参加了。”

    “哦?”

    武元一愣,他自知自己阅酒无数,自己的酒量也是不错,就连那最烈的“九酝春酒”,武元连干三碗也无大碍,现在听杨萧如此说,自然是觉得杨萧有些夸大其词,于是拿起酒盅闻了闻,发现这小小的一盅酒的确酒香浓郁,还略微有些刺鼻。

    杨萧抬了抬手示意武元喝了试试,于是武元一抬手,直接一饮而尽。

    “嘶……”

    强烈的酒液顺着武元的食道流进胃里,浓烈的酒气瞬间让武元全身灼热,他甚至感觉自己的胃里都燃起了火,灼热难耐。

    “啊……杨兄,这酒……”

    杨萧也是喝了一杯,然后享受般的看向武元。

    “武兄,这酒如何?”

    过了一会儿,这武元似乎缓过来一些,这才是大加赞赏的道。

    “真没想到杨萧还有如此本事,这酒入口柔滑,酒性干烈,其中粮食的搭配及其的讲究,绝对是我喝过最好的酒。”

    “杨兄我敢肯定,这酒若是出现在这赛诗宴上,必定会名震四方。”

    杨萧笑了笑。

    “那就借武兄吉言了,不过武兄,你还是跟我说说今晚赛诗宴的事吧。”

    武元这才是想到这事,于是对杨萧道。

    “今晚的宴会虽然名为赛诗宴,但其实只有走到最后的人才能比上诗词。”

    “最后?”

    “是的,据说因为今天参加赛诗宴的才子太多,所以上官洪义特意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大才出题,只有闯上第三关的人才能得到赛诗的机会。”

    杨萧越来越感兴趣了。

    “那这些题目都考什么?”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杨萧点了点头,这君子六艺可以说是古代衡量一个人是否有才干的硬性标准。

    其中礼乐自然很好理解,就是礼数和音乐。

    射御其实是属于武元比较擅长的东西,指的是射箭和驾驭马车或战车的能力。

    然后是六艺中的书,指的是书法,也就是写毛笔字。

    而这六艺中最难的应该就是这所谓的“数”了,数指的就是“数术”,这其中的含义包罗万象,即有数学的理论,也有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的含义。

    杨萧细数了一下,六艺当中,射箭和驾车,杨萧基本上可以放弃了,至于书法,那更加是杨萧的软肋。

    所以,能让杨萧发挥一下的便只有礼乐和数术,不过即便是这三样,杨萧也都是半吊子,若是这样看来,杨萧估计今晚算是凶多吉少了。

    杨萧无奈一笑,虽然这样看来自己的胜率极低,但至少还是要搏一搏的,于是杨萧在与武元喝了一会儿酒后便找机会离开。

    接着先是找来了麦季才,让其找人回张家村将自己放在家里的一样东西取了过来,之后又简单的回忆了一下《寻龙诀》以及《风水疑难解答》中对数术的定义。

    而这一看,天色便慢慢的暗了下来。

    PS:第五更,奉上,的确是晚了一些,今天最少还有两更,求订阅。

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戏开演() 
夜幕降临,青阳这座文化之乡又将陷入黑暗,可此时的东雅湖上却灯火通明,几百盏大红灯笼将湖面照射得如同白昼。

    长廊上摆放着几十张圆桌,圆桌上铺着灰蓝色的餐布,搭配着极具创意的烛台和银灰色餐具,衬托着淡淡的月色,显得特别的高贵。

    湖中,上千盏河灯寄托着来宾的心愿漂浮在湖面上,让本就极为惬意的长廊又增添了一丝浪漫的恬静。

    中间的东雅湖亭则是被装饰成了一艘及有创意的“船坊”,船舱之中摆放着五张桌子,与外面不同,这里摆放的是银质的餐具,显然是给比较尊贵的客人准备的。

    在船坊的中央,还搭建起了一块方形的舞台,舞台的上十二名乐师,一同演奏着一些人们从来没有听过的乐曲。

    可最有意思的是,这十二名乐师都是女子,且穿着各异,演奏的乐器也各不相同,但不知为何,当这些不一样的乐器组合在一起演奏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的维和感,而且音乐的律动性十足,听着这样的音乐总有着想随它一起摆动的想法。

    武元站在远处呆呆的望着眼前那大变样的东雅湖亭,都有些傻了。

    “我说杨兄,你还真是个天才,这些东西你都是怎么想到的?别的不说,就说那河灯和那些女子乐师的主意,简直就是美轮美奂,帅的爆棚啊。”

    杨萧笑了笑并没有说话,其实这些还要归功于柳翠云,不得不说,这麦季才的未婚妻,办事能力的确不错,而且眼光也很独到,杨萧只是跟她简单的说了一下自己想要的画面,她马上便弄出了这么牛逼的一幕,执行力的确没问题。

    至于那女子乐团,杨萧则是以现代的“女子十二乐坊”为原型给复制过来的,他们手中的乐器也多为竹笛、古琴、琵琶之类的古代乐器。

    杨萧只是给她们写了一些简单的谱子,然后让她们按照自己正常的方式去练,最后和在一起,就变成了一段非常不错的曲子,这样的组合自然律动性十足。

    上官洪义站在长廊的入口处迎接着各方来客,因为杨萧、武元、简毅飞和李文昌是那次四魁宴的四魁,按照古理,也要跟在上官洪义身后迎接。

    然而在来宾中,不断有人赞扬上官洪义今天场地的布置实在是亮瞎了眼,还有就是那大唐版女子十二乐坊,更是看一眼便无法挪开自己的目光,令人一阵唏嘘。

    上官洪义自知廉耻,也不能无故邀功,于是还得反复的夸赞杨萧,这也是让他最郁闷的事。

    然而,随着清河县县令欧阳文素赶到之后,一些贝州境内的大官也开始陆续抵达,青阳令、武城令、漳南令、夏津令,几乎全部到场,甚至连清河车骑府的车骑都尉赵统都是应邀赶来,这的确称得上是一次盛宴了。

    然而就在这时,长廊上还在寒暄的众位县令和将军,突然听到一声大喝。

    “贝州刺史,梁子鹏,梁大人到。”

    “长安文学馆管事,褚遂良,褚大人到。”

    听得这两道声音,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小跑过去,然后列队迎接,而首当其冲的自然还是这家宴的主人,上官洪义。

    “梁大人、褚大人,上官洪义有失远迎,还望赎罪。”

    梁子鹏个子不高,但举手投足之前很有风度,于是上前将上官洪义搀扶起来。

    “洪义不必如此多礼,当年若不是你父亲出手相救,我与我的那些同窗,估计早就死在那隋末的动乱之中了。”

    褚遂良也上前去扶上官洪义,脸上也有一丝敬畏。

    “是啊,你父亲当年的壮举可是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洪义啊,你就不必再这么见外了,都是一家人,何须多礼。”

    杨萧站在一边,看着褚遂良和梁子鹏心中不免一惊,这上官洪义的后台究竟是谁?怎么连褚遂良都对他如此恭敬?

    正在杨萧一筹莫展之时,身边的武元却看出了杨萧的心思。

    “你是不是在想这上官洪义的后台是谁?”

    杨萧一愣,很惊讶武元的机智,但还是点了点头。

    武元一笑,然后低声说道。

    “外面都传,说上官家有先辈在长安里做大官,其实并不是那样,你不知道,这上官家的靠山其实是个死人。”

    杨萧一惊。

    “死人?”

    “是的,那人是上官洪义的父亲,名叫上官弘,是前朝的北部郎中兼江都宮副监,死于前朝大业十四年的江都兵变。”

    “据说当时这上官弘本可以脱身,但为了救一批孩子,最后才是死在江都兵变之中,这贝州的刺史梁子鹏就是其中之一,所以这上官家在青阳才会有如此地位。”

    杨萧点了点头,他总感觉这上官弘的名字好像很熟悉,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于是也就不再多想。

    不过这眼前的褚遂良倒是让杨萧升起了兴趣,要知道这家伙绝对是未来几十年大唐的一方巨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他很想知道这人的秉性究竟如何,但现在还没有自己说话的份。

    最重要的客人都到齐了,所有人开始纷纷入座,走在长廊之上,褚遂良、梁子鹏和众位官员皆是纷纷表扬上官洪义这场家宴的装潢创意,特别是那放河灯的创意,那律动感十足的大唐版女子十二乐坊,更是得到了高度评价。

    最后一时雅兴袭来,他们还纷纷放走了几只河灯,甚至在河灯上留下了自己的墨宝。

    东雅湖亭中,五桌人分宾主落座,因为杨萧首魁的身份自然也坐在其中,当然也包括那穿着一身白色长衫的薛简文。

    上官洪义身为主人,自然是要致辞,走上舞台,望着下面的官员,可以看出他多少还有些紧张,但上官洪义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片刻之后便平静了下来。

    “感谢各位大人和各位公子来参加我们的上官家的这场家宴,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次我之所以会组织这场家宴,自然就是为了我的女儿上官沫。”

    “说白了,今天这场宴会,不但是一场赛诗宴,也是我上官家的一场选婿宴,如果哪位公子能在今天的赛诗宴上夺魁,那么我便会把我唯一的女儿,上官沫许配给他。”

    说完,顿时整个东雅湖上便是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然而就在这时,突然从湖上飘来了一叶孤舟,那孤舟虽小,但却被妆点成了一艘花船,在灯笼光线的照耀下显得极为靓丽。

    然而就在那花船之上还站着一人,那人穿了一身洁白的薄纱长裙,头上带着花冠,犹如仙女一般的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顿时引来了一阵的惊叹之声。

    武元更是豪爽的直接站了起来。

    “我的天啊,那是上官沫,她今天的装扮也太美了。”

    上官沫的出场瞬间点燃全场,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片流口水的声音。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变态的考题() 
上官沫穿着一件白色薄纱长裙,踩着花船降临在东雅湖上,身边千支河灯围绕,一番景象犹如天女下凡,让人无法移开视线。

    虽然这都是杨萧设计的,但真看到上官沫的时候,自己还是有些悸动,这画面实在是太美了,女神估计就是这样诞生的,看来天时地利还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就在这时,上官洪义突然站了出来。

    “各位,既然小女也已经到了,那我们也不要再耽误时间了,为了这次赛诗会的公平,我们特意请来了长安文学院的管事,褚遂良,褚大人来给在座的各位出题,也就是这次赛诗会的主考,那么就有请褚大人给我们说一下关于这次赛诗会的一些相关规则。”

    褚遂良闻言站了起来,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摆了摆手,然后淡淡的道。

    “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这赛诗宴其实就是给上官家选婿,也就是说胜出的只能有一人,所以这考题肯定是非常的严苛。”

    “因为参加应试的人高达一百二十多人,所以为了削减人数,我们把整个比试过程分成了三关,这第一关的考题是‘君子六艺’。”

    众人闻言,顿时哀嚎遍野。

    杨萧一听,看向了旁边的武元,他还真没想到,这家伙的消息居然这么灵通。

    “各位,这‘君子六艺’我想在座的才子应该都很熟悉,我手上的这份试题就是我根据这六艺给大家出的六道考题,分别对应六艺中的,礼、乐、射、御、书、数,规则很简单,答对三题者可进入下一轮,时间一个时辰,都明白了吗?”

    虽然这大部分才子都是痛快的迎合了褚遂良,但他们知道这考题的难度,绝对不是一般的困难,就连简毅飞与薛简文这些青年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