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东宫有恙,还有药吗 >

第28部分

东宫有恙,还有药吗-第28部分

小说: 东宫有恙,还有药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国舅两只手捏着那沉丹色的外衣,从里小心翼翼地探出了一双眼来。

    幸好此行前来带了几个苗圃师傅,钻研粮食作物他们做不来,但钻研害虫他们是说得上话的。在苗圃里培植花草时,这些师傅就得预防花草被害虫啃食。

    故而他们带了一种杀虫的药水来,做了木质的喷洒器,在前头边走边喷。这种药水很有效果,可是蝗虫似乎丝毫不知害怕,一味地勇往直前。但凡沾上了药水的蝗虫,在空中徒然挣扎几下以后,都成批地掉落在了水田里,密密麻麻看着相当渗人。

    视察完毕以后,太子殿下便问随侍的粮农:“你们可有给这些稻子撒虫药?”

    粮农应道:“回大人,撒了咧,该用的药都用上了,就是不起作用啊。”

    如此将几处蝗虫泛滥的稻田都走完了,苗圃师傅上禀道:“殿下,这些蝗虫似不惧怕虫药。虫药撒多了对稻子有害,还得从长计议。”

    数位官员也连连称是。从前的那些自然虫灾,再严重的也都会有药物能够克制它们,像今日所见之景,不怕药毒的蝗虫,还是见所未见。那些蝗虫宁肯赴死也要扑上来,最最是恐怖。

    一时间众说纷纭没有个准确定论。

第95章 玉足【三千】() 
趁着大家伙激烈讨论时,官向玉伸出皓腕,往空中抓了两下,抓住了一两只蝗虫来,拿太子殿下的外衣围成一个布袋,把那两只蝗虫给关了进去。她再借用了苗圃师傅的喷水器,倒掉了虫药,换成了清水,往上空喷了数下。如下一场细密的雨一般,不少蝗虫因被沾湿了翅膀而落入水田淹死。她这小小的喷洒器虽是杯水车薪,但效果显着。

    小国舅便道:“水中不加虫药不就好了吗,就像这样,弄个大点儿的洒水的东西,往蝗虫上空喷,它们被淋湿了自然就飞不起来了。”

    太子殿下眯眼感受了一下风向,道:“暂且按照国舅说的去做。”

    大家去做大型的喷水器时,粮农们就用小的喷水器依照官向玉所做的样子往上空喷水,暂时遏制住蝗虫的蔓延。索性这大片粮地,灌溉水源是从四周环绕的高山引下,十分的充足。

    这样一直从上午忙活到了半下午,一群人滴水未进。已有京中来的一两个官员中暑晕倒被抬了下去,但官小国舅很坚强,汗水打湿了鬓角,小脸被晒得通红,她都不吭一声。

    她一直教育表侄女儿夏棂儿说,要了解百姓种粮食的辛苦才能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她也是以此来约束她自己的。

    烈日没那么浓了,阳光变成了金灿灿的,稻田里的风凉快了下来,迎面舒爽。太子殿下带官向玉去农庄休息,路上她像是被晒焉了一般没什么精神,连坐也坐不直,整个身体都趴在了绝尘的马背上,四肢抱着马儿。

    风扬起殿下的衣角和青长发丝,稻浪飘拂如行走在青草绿地上。他嘴角噙着淡淡的笑,侧头看着马上的小国舅,抬起手指将自己的外衣从她头上拉下了些,道:“莫闷坏了。”

    农庄很简洁,但生活用度一应俱全。他们来之前,早已有人入厨准备膳食。这些膳食虽然比不上宫中的御膳珍馐,却实实在在充满了乡野气息,让人见之犯馋。

    官向玉将捉来的两只蝗虫,拿一只琉璃瓶子装着,任蝗虫在里边乱飞乱蹿恁是不得逃出生天。她喝了一壶凉茶,然后去后院沐了一个浴,来到膳堂时,太子殿下正坐在桌前,已经摆好了饭食碗筷。

    他身上透着一股清然的薄荷气息,显然也是将才沐浴过。

    小国舅一坐下,他便舀了一碗清热的莲子汤递过来,她咕噜噜一口气喝干,长长满足地叹一声。

    后吃了些清淡的菜式,小国舅就进入了昏昏欲睡的状态。恍惚间听太子殿下道:“今日时辰已晚不便回城了,况且来去颇费时间和精力,我已修书回朝,我们便在这里住些日,等蝗虫问题解决了再回去。你说好不好?”

    半晌太子殿下也没等到小国舅的回答,不由抬眼看去,啼笑皆非。

    她抓着筷子,垂着脑袋,就已经睡着了。呼吸浅浅均匀,似乎正香。忽然间,小国舅还以为自己是躺在那宽大舒适地床上,没有意识地翻一个身,结果径直朝地面倒下。

    太子殿下眼疾手快,将她搂过来。她便安然地靠着那一方胸膛。

    嗅着那气息,她觉得安定。

    此次来粮地,太子殿下除了带粮农官员、苗圃师傅和一行侍卫以外,一切从简连一位宫人也没带上,自然无人跟前侍奉。

    农庄里的大娘,是个朴实人,能将自家的地儿腾出来招待京城里的贵人,她也觉得万分的荣幸。这一桌子乡野菜肴正是出自她之手。怕有所招待不周,大娘想进屋来寒暄两句,不料一到门口恰恰不合时宜地看见俊美的青年正揽着熟睡的少女。

    少女放下了长发,如泼墨一般,已经不是白日里的那个小公子了。

    大娘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干干地站在门口。

    殿下轻柔地把少女抱起,道:“她太累了,你这里可有干净的房间?”

    大娘回过神来,忙将他往后院引。她小步跑上走廊,打开挨着的两间房的房门,道:“早知贵人要来,早准备好了哩!房里东西都是崭新的,贵人放心!”

    床上铺了一层凉席,太子殿下将官向玉轻轻放在那凉席上。长发铺枕,脸颊绯红,她似梦中接触到了美好的事物,美得弯起眉笑了。

    由于在郊野,农舍农庄都是小户人家,来的人都是分散着住的,每处派一两个侍卫,倒也相安无事。太子殿下和官向玉住在这处农庄里,大娘不知他们的身份,还以为他俩是一对夫唱妇随的小夫妻。

    大娘在院子里就嗳了两声,她家丈夫从稻田里回来,她就扯他到角落里道:“你看看你,早也不说来的是一对小夫妻呀,害我给收拾了两间房,也忒没眼识了!”

    丈夫一愣:“小夫妻?白日里我哪有见到什么贵小姐的……”想了想又是一惊,“莫不是白日里那个马上的小公子是位小姐?”

    太子殿下耳朵好使,坐在小国舅床边一面取出药膏轻轻涂抹在她被晒红的肌肤上,一面听外头那对农家夫妻相互揣度着。

    涂好了药膏,小国舅倍感凉快,忍不住在凉席上翻来覆去地不安分起来。她喜欢骑着被子睡,三两下腿就搭在了被揉成一团的薄被上,还几下就蹬掉了白色足袜。

    一只如玉剔透的小足,赫然呈现在了太子殿下的眼前。脚踝凸得小巧精致,脚底粉粉的,形容十分的可爱。

    殿下眸色蓦地柔软了起来,含着无奈的笑,抽身想将那腿下的薄被解救出来,不想小国舅叮咛一声压得更紧,像是谁也无法抢走一般。

    凤目微窄,殿下顿了顿,手指轻移,缓缓地碰到了她的足尖,最终握住了那小巧的玉足……小国舅无知无觉,讨乖地拿脚往他手心里蹭了又蹭。

    这一觉睡得死沉死沉的,醒来的时候,正值傍晚黄昏日落。整个天空,呈纯粹而干净的天青色。小国舅坐在门槛的高板凳上,醒来时发现已经蹬掉了一只足袜,干脆将另一只也扒掉了,垂着双腿晃啊晃,闻着厨房里飘过来的饭菜香味,吹着夜风心情爽哉。

    反正这农庄里无什么人,农家夫妇俩正在厨房里忙活,两个侍卫笔直地守着。有了太子殿下在跟前,就是美人如斯,又谁敢多看一眼。

    但太子殿下有时候也是一个心眼小的人,好东西自己一个人看就是了,遂与小国舅语重心长道:“你该把足袜穿上。虽说不穿比较凉爽,但这里是郊野,虫蚁多,且凉了脚容易生病。我又没带太医同来,要是真病了如何是好?”

    官小国舅扭头看了看一脸认真的太子殿下,出奇地没有反驳,而是抓过一旁的足袜,慢吞吞地穿了起来。

    晚饭做好了,官向玉望着桌上琳琅的菜肴胃口大开。太子殿下知她喜好,时不时拿公筷帮她夹菜,挑的都是独具特色的乡村野味。偶尔一筷子青菜放小国舅碗里时,小国舅就顿了顿,太子殿下从善如流道:“蔬菜混着吃,不容易腻。光吃肉一会儿腻了就吃不下了。”小国舅听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她又乖乖地吃那偶尔一筷子的青菜。

    到第二日,大型的喷水器就做好了,巨大的木桶里储满了水,整块田整块田地喷,但凡有蝗虫的稻田都似下起了磅礴大雨,能将一切都冲刷淹没。

    彼时官向玉正坐在不远处的树荫底下,手里捧着装了两只蝗虫的琉璃瓶捣鼓着,时不时抓一只蚂蚁进瓶子里,亦或是抓一只大蚂蚱或者蛐蛐进里面去。

    这些昆虫,在本就窄小的琉璃瓶里,为占据地盘而进行王者之战。战了半天,蚂蚁被大蚂蚱吃了,蚂蚱跟蛐蛐生死决斗,而两只蝗虫飞到了琉璃瓶上方,侥幸逃脱。

    不一会儿,官向玉又捉了两只螳螂进去……

    她正观摩得不亦乐乎,太子殿下与她同在树荫底下,笑眯着眼,指了指一望无际的碧浪稻田,“你看那边。”

    小国舅木然地抬起头去,眼前一亮。只见那么多水丝落下,阳光底下闪着七彩的光芒,最终汇聚成了一弯又一弯的彩虹。

    如此持续了一两日,蝗灾得到了很好的缓解。那些蝗虫似乎终于被水撒怕了,成群结队在上空盘旋的数量急剧减少,大家都以为再坚持三五天,这场虫灾的热度估计也就慢慢冷下去了。

    可是,事实上,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蝗虫分散了开来,不再集体啃食一块稻田,而是肆意糟蹋那些绿油油的水稻,整个粮地看起来千疮百孔。且被冲进水田里又没有被淹死的蝗虫顺着稻秧的根部爬上来,依旧能将稻秧啃成了光杆。

    天黑的时候,官小国舅在房里趴在桌前看着琉璃瓶里两只奄奄一息的蝗虫正拼命地往瓶壁上撞。因琉璃瓶靠近烛火,而那蝗虫撞的正是近火的那一面。忽而她听见外面有人着急地大喊:“不好了!不好了!好多的蝗虫从山那边飞来了!”

    官向玉一打开房门,恰恰太子殿下亦出了来。殿下看见她,愣了愣,道:“你就在房里歇着,莫出去了。”

    殿下转身走的时候,不想她却伸手,倏地拉住了他的袖子。殿下愣了愣,回头看过来。

    屋中烛火摇曳着,忽明忽暗,将两人的影子投在了院子里的地面上,被拉长。

第96章 少了蛙() 
小国舅看着他道:“大表侄,你知道蝗虫怕火吗?”

    太子殿下笑得无奈地看了看天,道:“蝗虫是怕火,这几日风向不对,若是用火,成片的稻田都会被一把火烧没了。”

    所以,他一直没有用这个危险的办法。

    小国舅走在前头,边走边道:“这有什么要紧,反正有几块田的水稻已经被啃光了,那些稻杆刚好可以用来点火。至于风向吗,风从哪个方向吹,就在哪个方向留一道缺口,其余的用琉璃隔火不就是了。琉璃不是隔火的么,在宫里的时候不少宫灯都用琉璃的……”

    太子殿下一听,当即吩咐侍卫快马加鞭入皇城,连夜取来方方正正三丈宽三丈高的琉璃镜面来。

    下半夜的时候,这些琉璃镜面被稳稳当当地插在光杆稻田四面八方,只余下有风的一面,点燃了稻杆以后,火势在风的作用下如狂浪,那些暗夜中没有方向的蝗虫一见有火光,纷纷投奔而来,简直与那飞蛾扑火没有什么差别。

    粮农们一夜未眠,但看见这般光景,一扫连日以来的阴霾,纷纷觉得大块人心。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焦糊的味道,火光一直持续到天色发白。太子殿下怕官向玉闻到那气味不好受,便携了她站得远了一些。官小国舅似乎一味地陷入了自己的思绪里,并没有注意到太子殿下正牵着她的手。

    突然,她脑中灵光一闪,道:“我终于知道这里缺什么了!”说着她便挣开殿下的手,匆匆跑到稻田里,左翻一翻右看一看,似在找个什么东西。

    就见官向玉直起身,道:“这里,有蚂蚱,有蛐蛐,有螳螂,这些虫子的生存都是环环相扣的,但是蝗虫的这个链子断了。”

    殿下上前来,笑岑岑地一语道破:“少了蛙。”不可否认,他心底里觉得,官向玉是他见过最聪明的少女。

    莫看官向玉贪玩,抓了蝗虫入琉璃瓶,又相继抓了蚂蚱蛐蛐一类的虫子,看似充满了玩性,实则她不经意间做的一件事情都带有一个目的性。

    官向玉招来一个粮农,问:“你们这里的青蛙呢?稻田里一般都少不了青蛙的。”

    那个粮农愣了愣,旋即如梦初醒:“啊对呀好像自从入夏一来就没有听见过蛙叫!”

    所有人都意识过来这个严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