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责任胜于能力 >

第4部分

责任胜于能力-第4部分

小说: 责任胜于能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位化妆品公司的老板费拉尔先生重金聘请了一位叫杰西的副总裁,杰西非常有能力,但到公司一年多来,却几乎没有创造什么价值。
  杰西的确是一个人才。从他的档案上显示,他毕业于哈佛大学,到费拉尔公司之前,曾经在3家企业担任高层主管。他非常擅长资本运作,曾经带领一个5人团队,用3年时间将一个20人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员工上千人、年营业额五亿多美元的中型企业,创造了令同行称道的“杰西速度”;在1998年至2000年间,他更是叱咤华尔街,掀起一阵“杰西旋风”。
  这样出色的人才,怎么会创造不了价值呢?
  “在个人能力方面,我是绝对信任他的。”费拉尔先生说。
  “你了解他具备哪些能力吗?”一位人力资源咨询师问他。
  “当然了解,在请他来之前,我是非常慎重的,我请专业猎头公司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能力测试,测试结果令我非常满意。”费拉尔说,他还详细列举了杰西具备的各种能力,并举出了杰西以前工作中的很多成功案例来佐证。
  确实,费拉尔先生对杰西的能力是非常了解和倚重的,但是作为一名高层主管,杰西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薪水,单靠薪水,是难以建立他这种综合能力很高的人才的责任感的。后来经过深入的沟通,那位咨询师发现,杰西是一个勇于接受挑战的人,工作的难度越大,越能激起他奋斗的欲望,他随时都有一种准备冲锋陷阵的冲动。应该说,这样的人才是企业的宝贵财富。
  “在进入公司之初,我满怀激情,决心干一番大事业,可后来,我发现一切都不是我想像的那样,越来越觉得没劲,对公司也渐渐失去了认同,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认同。”杰西终于说出了心里的想法。他说:“我希望有一个能够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的工作环境,而不喜欢太多的束缚。”
  原来,杰西的上司费拉尔先生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对所用之人难以放心,害怕能人挖公司的墙脚;二是喜欢亲力亲为,经常越级指挥。在很多事情上,使杰西感觉自己形同虚设。
  杰西最需要的,应该是需求层次中的“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能够以业绩来证明自己,就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
  找到问题之后,咨询师把费拉尔和杰西请到一起,共同分析公司授权和指挥系统方面的问题,明确了作为董事长兼总裁的费拉尔的职权范围和作为副总裁的杰西的职权范围,共同制定了公司的授权制度,以及组织指挥原则。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情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杰西几乎是变了一个人,他做出了很多成绩,而且,费拉尔先生和他已经成了不可分离的亲密战友。
  这个故事很有启发意义。杰西的转变,使他自身出众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而促使他转变的关键因素,则是重新唤起了他对公司的责任感。
  实际上,杰西本人是极富责任感的——当然,他的能力也是一流的,但他在费拉尔先生的公司里起初的无所作为和以后的成功表现证明了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然而,让我们感到万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
  的确,战场上直接打击敌人的,是能力;商场上直接为公司创造效益的,也是能力。而责任,似乎没有起到直接打击敌人和创造效益的作用。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人们重能力轻责任。
  人力资源考官在招聘新职员时,关注的总是“你有什么能力”、“你能胜任什么工作”、“你有什么特长”之类关于能力方面的问题,而很少关注“你能融入到我们公司的文化中吗”、“你认同我们公司的理念吗”、“你如何理解对公司的热爱”等关于责任的问题。
  主管们在分派任务时,也无意识中犯着类似的错误。他们过分强调员工“能够做什么”,而忽视了员工“愿意做什么”。
  一个员工能力再强,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企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用B级人才办A级事情”,“用A级人才却办不成B级事情”。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固然很关键,但最关键的还在于这个人才是不是一个企业真正意义上负责任的员工。
  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则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能力和责任都是动态的。
  卡尔先生是美国一家航运公司的总裁,他提拔了一位非常有潜质的人到一个生产落后的船厂担任厂长。可是半年过后,这个船厂的生产状况依然不能够达到生产指标。
  “怎么回事?”卡尔先生在听了厂长的汇报之后问道,“像你这样能干的人才,为什么不能够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激励他们完成规定的生产指标呢?”
  “我也不知道。”厂长回答说,“我也曾用加大奖金力度的方法引诱,也曾经用强迫压制的手段威逼,甚至以开除或责骂的方式来恐吓他们,无论我采取什么方式,都改变不了工人们懒惰的现状。他们就是不愿意干活,实在不行就招聘新人吧,让他们走人!”
  这时恰逢太阳西沉,夜班工人已经陆陆续续向厂里走来。“给我一支粉笔,”卡尔先生说,然后他转向离自己最近的一个白班工人,“你们今天完成了几个生产单位?”
  “6个。”
  卡尔先生在地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醒目的“6”字以后,一言未发就走开了。当夜班工人进到车间时,他们一看到这个“6”字,就问是什么意思。
  “卡尔先生今天来这里视察,”白班工人说,“他问我们完成了几个单位的工作量,我们告诉他6个,他就在地板上写了这个6字。”
  次日早晨卡尔先生又走进了这个车间,夜班工人已经将“6”字擦掉,换上了一个大大的“7”字。下一个早晨白班工人来上班的时候,他们看到一个大大的“7”字写在地板上。
  夜班工人以为他们比白班工人好,是不是?好,他们要给夜班工人点颜色瞧瞧!他们全力以赴地加紧工作,下班前,留下了一个神气活现的“10”字。生产状况就这样逐渐好起来了。不久,这个一度是生产落后的厂子比公司别的工厂产出还要多。
   
  卡尔先生就这样巧妙的达到了提升生产效率的效果,是因为他用一个数字激起了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意识。而这种责任感使得员工充分发挥出他们的能力,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现任北京外交学院副院长的任小萍女士说,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每一步都是组织上安排的,自己并没有什么自主权。但在每一个岗位上,她都有自己的选择,那就是要比别人做得更好。
  大学毕业那年,她被分到英国大使馆做接线员。在很多人眼里,接线员是一个很没出息的工作,然而任小萍在这个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把使馆所有人的名字、电话、工作范围甚至连他们家属的名字都背得滚瓜烂熟。当有些打电话的人不知道该找谁时,她就会多问,尽量帮他(她)准确地找到要找的人。慢慢的,使馆人员有事外出时并不告诉他们的翻译,只是给她打电话,告诉她谁会来电话,请转告什么,等等。不久,有很多公事、私事也开始委托她通知,使她成了全面负责的留言点、大秘书。
  有一天,大使竟然跑到电话间,笑眯眯地表扬她,这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结果没多久,她就因工作出色而被破格调去给英国某大报记者处做翻译。
  该报的首席记者是个名气很大的老太太,得过战地勋章,授过勋爵,本事大,脾气大,甚至把前任翻译给赶跑了,刚开始时她也不接受任小萍,看不上她的资历,后来才勉强同意一试。结果一年后,老太太逢人就说:“我的翻译比你的好上10倍。”不久,工作出色的任小萍又被破例调到美国驻华联络处,她干得同样出色,不久即获外交部嘉奖。
  当你在为公司工作时,无论老板安排你在哪个位置上,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都要担负起工作的责任来。那些在工作中推三阻四,老是埋怨环境,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的人,对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的人,往往是职场的被动者,他们即使工作一辈子也不会有出色的业绩。他们不知道用奋斗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而自身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的工作才能完美的展现。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而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萨拉想当一名护士,她对一位在地方医院担任夜间领班护士的邻居羡慕不已。这位护士由于工作勤奋——认真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多次获得荣誉称号。萨拉十分渴望能够像这位邻居那样做出成绩。萨拉决定向她理想中的目标迈出第一步,即穿上条纹制服,到医院里去担任服务工作。萨拉坚信自己适合干护士工作,因为在她看来,穿上条纹制服是那么有趣。她总是跟伙伴们一起叽叽喳喳地谈天,在公共食堂里休息,而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则显得拖拖沓沓。病人抱怨说,由于她贪看病房里的电视,病人想喝水也不得不长时间地等待。她受到院方的警告,随后就退出了服务活动。萨拉在医院的表现状况不佳,这对她日后进入护士学校是个不小的障碍。为了证明她有能力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她不得不比同学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护士的工作需要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萨拉所没有意识到的。她把护士工作作为理想,却没有用行动去实现这个理想。萨拉的故事告诉我们,履行职责是最大的能力,责任即能力!
  有一位在一家公司担任人力资源总监的先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
  2002年10月,我们公司的营销部经理带领一支队伍参加某国际产品展示会。
  在开展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做,包括展位设计和布置、产品组装、资料整理和分装等,需要加班加点地工作。可营销部经理带去的那一帮安装工人中的大多数人,却和平日在公司时一样,不肯多干一分钟,一到下班时间,就溜回宾馆去了,或者逛大街去了。经理要求他们干活,他们竟然说:“没加班工资,凭什么干啊。”更有甚者还说:“你也是打工仔,不过职位比我们高一点而已,何必那么卖命呢?”
  在开展的前一天晚上,公司老板亲自来到展场,检查展场的准备情况。
  到达展场,已经是凌晨一点,让老板感动的是,营销部经理和一个安装工人正挥汗如雨地趴在地上,细心地擦着装修时粘在地板上的涂料。而让老板吃惊的是,其他人一个也见不到。见到老板,营销部经理站起来对老总说:“我失职了,我没有能够让所有人都来参加工作。”老板拍拍他的肩膀,没有责怪他,而指着那个工人问:“他是在你的要求下才留下来工作的吗?”
  经理把情况说了一遍。这个工人是主动留下来工作的,在他留下来时,其他工人还一个劲地嘲笑他是傻瓜:“你卖什么命啊,老板不在这里,你累死老板也不会看到啊!还不如回宾馆美美地睡上一觉!”
  老板听了叙述,没有做出任何表示,只是招呼他的秘书和其他几名随行人员加入到工作中去。
  但参展结束,一回到公司,老板就开除了那天晚上没有参加劳动的所有工人和工作人员,同时,将与营销部经理一同打扫卫生的那名普通工人提拔为安装分厂的厂长。
  我是人力资源总监,那一帮被开除的人很不服气,来找我理论。“我们不就是多睡了几个小时的觉吗,凭什么处罚这么重?而他不过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凭什么当厂长?”他们说的“他”就是那个被提拔的工人。
  我对他们说的是:“用前途去换取几个小时的懒觉,是你们的主动行为,没有人逼迫你们那么做,怪不得谁。而且,我可以通过这件事情推断,你们在平时的工作里偷了很多懒。他虽然只是多干了几个小时的活,但据我们考察,他一直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他在平日里默默地奉献了许多,比你们多干了许多活,提拔他,是对他过去默默工作的回报!”
  这是多么生动的事例啊!在这里,多一分的责任感,就多一分的回报,对于那个主动留下来的工人来说,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职工,但是他表现出的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远胜别人的能力的表现。


能力永远由责任承载


  乔治到这家钢铁公司工作还不到一个月,就发现很多炼铁的矿石并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