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

第39部分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第39部分

小说: 江山志远:杨志远飙升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后自己就是这个圈子里的真正一员,与他们荣辱以共。当然正式走进这个圈子,自然就有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政治风险,但凭余就的了解,这个圈子里的人政治素养高,自律能力强,政治前景不可估量。要不然想和向晚成成为酒友的人大有人在,凭什么向晚成就偏偏和他们几个交好,应该说向晚成在与人交往这方面一直很是慎重,能与其产生私交关系的人都各有优点。

    余就顺势在杨志远的身边坐下。

    向晚成关切地问杨志远今年的来势怎么样。

    杨志远笑说,今年开局不错,茶叶的销售势头强劲。我现在总算明白营销学的精髓是什么,那就是广告,广而告之,广告天下,这样才能把好的东西推销出去。

    向晚成现在早就不叫杨志远小杨总了,他说,志远,”两会“期间,梁大智书记特意找我谈了一次话,问了你不少的情况,但我想梁书记之所以如此重视,他注重的恐怕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问题。志远,你从学校回来,在农村实践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了,一定有许多新的看法,我想听听你对新营农村工作有什么好的想法。

    杨志远连连摆手,说,书记、县长都在,我杨志远岂敢班门弄斧。

    向晚成正色,说,志远,我打开天窗说亮话,我和开明都是土生土长的干部,我们这类干部的优点是务实,缺点就是对经济工作的把握没有你们这些科班生透彻。我现在是真心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看能不能从中汲取些营养,让新营在我们这一届手中脱贫富裕。

    张开明也笑着说,志远,这里没有外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可不许藏着掩掖着。

    杨志远新年后给李泽成去了一封信,在信中就谈到了自己对农村工作的一些想法,现在见向晚成真心实意地请教,就笑,说,其实依我看要想让新营的农业经济取得突破,无外乎三点:一是让利于民;二是金融创新;三是转变政府工作的职能。

    向晚成笑,说,你说详细点。

    杨志远说,让利于民,其实就是要减税。

    伏涌军是财政局长,对这一块比谁都清楚,他说,志远,我们新营可是一个农业县,没有大型的工业企业,县里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本县干部的工资、福利、政府部门的开支等等都出自如此,即便是我一天到晚为了增加财政收入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的,竭尽全力,可每年的财政收入还是入不敷出,我现在正琢磨着向人大提交增税的报告,你现在竟然提出减税,这是为何?

    杨志远说,这些我都知道,也知道要做到减税这一点困难重重,但这是阵痛,新营要想发展,就必须勇敢地面对。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的征收工作一年比一年困难,这是为何,就是因为,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农民的压力越来越大,农民不是不交税,而是农民交不起,只有想方设法地逃税。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的恶性现象,农民越不交税,税赋就越来越重,政府部门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结果也是收上一个是一个,有时收上来的税收,还不及政府方面的投入,可又不得不这样做。其实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给农民减税,让农民交得起税,让农民自觉交税。这样做看起来是政府方面的财政收入减少了,其实不然,中国的农民是最通情达理的,一旦他们感觉到自己身上的税赋轻了,他们肯定会积极纳税,这样一来反而可以减少政府在税收方面的征收成本,节约政府部门的支出,政府的整体收入是减少了,可支出也会相应减少,说不定还会减少财政赤字,你说这是不是一种互惠互利的事情。

    伏涌军沉思了一会,点点头,说,是有这么一种可能。

    杨志远说,既然有这么一种可能,那么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政府的整体收入减少了,支出并没有减少,财政赤字因此加大,那就需要广大的干部职工发扬甘苦奋斗的作风,大家一起共度难关。我们都知道放水养鱼的道理,减税就是放水,农民们一旦感受到税赋轻了,生活有了奔头,就会想方设法地发展农业生产。等上个二三年,农业生产发展起来了,税赋没有增加,但由于基数大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会因此增大。

    向晚成和张开明对望了一眼,认为杨志远说的有道理,这事情是具有可操作性,可这事情真运作起来只怕没有杨志远说的这么简单。杨志远这是单纯的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不会去想政治因素。他们都知道真要是出现了杨志远说的第二种情况,想要广大的干部职工发扬甘苦奋斗、共度难关谈何容易,搞不好,他们这一届政府得提前完成历史使命。都知道任何一项的改革都是要经历阵痛的,这个问题只怕有许多人想过,但为何至今没有一个县敢于去探索,这就是因为谁都不知道这阵痛所形成的风暴到底会有多大,他们是不是可以承受的起。

    杨志远接着说,减税还有一个优点,可以优化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减少因为征税,乡镇干部粗糙的工作作风,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第十八章:问政于杨(2)() 
杨志远虽然没有从政,但他对政治一向敏锐,向晚成和张开明的难处他心里明白的很,之所以还是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是他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是觉得向晚成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那就要勇于探索,要做事情的开拓者而不是跟风者。搞经济是如此,从政更应如此,尤其像新营这样的农业县,要想在政治上有所发展,那么必须在工作上有所突破才行。毕竟从新营县委书记这个职位走上市领导岗位的,据杨志远所知这二十年来,也就洪国烽只此一例,再无他人。他是真心想助向晚成一把,因此他该说就说,至于向晚成会不会去做,那就不是他杨志远去考虑的问题了。以杨志远对向晚成的了解,他知道向晚成不是那种墨守成规的人,一旦他决定去做了,那以向晚成的个性,实行起来肯定是雷厉风行、疾风急雨,新营肯定会开创一个全新的向晚成时代。

    杨志远一旦说开了,就全无顾忌,索性开宗明义,送向晚成一个大礼。杨志远说,如果减税一旦落实,那接下来就要精兵简政了,乡镇一级机构本来就不需要那么多人,这时候就可以撤乡并镇,撤村并村,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可以减轻财政支出,又可以充分发挥大乡大村的经济职能,带动各地经济蓬勃发展。

    向晚成早就动了改革乡镇一级机构的打算,现在见杨志远提及,忙说,志远,你结合新营的实际情况,说说你的具体想法。

    杨志远说,以新营为例,北部多山,经济以林业为主,那么北部三个乡就可以合三为一,充分发展山区的优势,形成以林业、苗圃为发展方向的农林产业。南部地势平坦,水稻为其重要的经济作物,没什么优势可言。但其为县城所在地,靠近县城,这就有了地域优势,可把相邻各乡并入城关镇,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补,发展蔬菜、蔬果和商业经济。

    向晚成笑,说,志远,这可是大手笔,这样一来会有大量的人员空闲,这些多出来的干部职工做什么去?总得给他们安排一条出路吧,要不然新营的社会治安就会成为问题。

    杨志远说,这就牵扯到了我们先前提到的第三点,转变政府工作职能的事情。新营现在和别的贫困县一样,是典型的官本位思想,人人觉得从政为官拿工资是最好的选择。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在新营没有比到政府工作更好的出路了。怎么办?那就有必要改变工作作风、职能和模式,真心实意地开展为人民服务的活动。与其让这部分人整天琢磨怎样去向农民收税,还不如让他们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二来为农民踏踏实实地搞好后勤服务。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新营一旦步入正轨,农民们的手头就会有大量的农林畜牧、瓜果蔬菜需要推销出去,在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上,农民们都比较短视,今年什么东西赚钱来年就会一窝蜂地种植什么东西,根本就不会去想物以稀为贵,物多价贱这个道理。那么新营的政府部门就有必要为农民分忧,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积极化解市场风险。多派些干部走出去,去大城市为新营的农产品打市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及时指导农业生产,为农民服务,当好农民的推销员和信息员。当然这些人会需要一定的经济知识,新营全段时间不是搞了个科级干部竞聘上岗的活动么,这些走出去的人员也可以用这种竞聘的模式,工资保底,业绩提成,亦官亦商,这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些的人眼界一旦高了,就会有一大批人主动辞职,自己下海经商,不劳你向书记的大驾了。

    向晚成哈哈一笑,说,真到那时,只怕我还会舍不得,这样在外经过磨砺的干部,胆识和能力肯定会得到充分的提高,他们将会是我们新营宝贵的财富。

    杨志远笑,你真要舍不得,你就留着咯。当然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亟须一种经济载体把千家万户的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实行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提高整体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政府方面不妨大力扶植几家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联系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这样既能解决生产经营小而散的问题,还能有效地化解规避市场风险。如果步伐迈得最大一些,政府方面不妨自己成立一家大型的国有农业发展公司,吸引农户加盟,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这就像海轮,体积越大,抗风浪的能力越强。

    张开明笑,说,志远,要真按你这么办,你就不怕给自己整出几个竞争对手出来。

    杨志远摇头,说,我不怕有序的正当的竞争。国内的市场这么大,就是新营多出几十成百的农业发展公司来,也没办法把这个市场占领。

    张开明说,这倒也是。真要冒出上百家这样的公司,我新营可就大发了。志远,你再说说‘金融创新’这一步棋怎么走。

    杨志远说,‘金融创新’首先要创新农村金融支持体系。金融系统对农业农村的支持功能弱化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农民贷款难,难贷款的问题在新营这样的农业县比较突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农村信用社必须改变信贷模式,放宽农民的贷款条件,采取专项放贷,封闭运行的办法,通过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支持农民多户联保贷款,多方面解决农业发展的融资问题。对于农户千元左右的小额信贷,甚至可以无需担保,直接实行诚信放贷。其实新营农户目前的信贷规模,以千元左右的信贷为多,这是因为只需一千元就可以让一户农民在农林畜牧、瓜果蔬菜的发展方面注入强劲的动力。

    向晚成明白杨志远在这些涉及农村工作的问题上是下了一番心力的,如果是因为自己刚才问起,杨志远就随心所意地说出这么多独特的见解来,那他杨志远也太有才了。向晚成一时没弄明白杨志远为什么会如此苦心的研究农村问题,杨志远的目的何在?

    向晚成不会想到,杨志远这是在看了中央农村工作小组发表在报纸上的一篇文章有感而发,工作小组在那篇文章中着重提到了农村的问题,文章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杨志远看到后觉得自己有必要写点什么,于是他结合自己这一年的工作实践,对其中的几点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他刚刚把这些想法整理成信,寄给了李泽成。

    杨志远知道自己的这些想法,既然自己能够想到,其他人未必不会清楚。中央工作组在文章中如此慎重的提起,那么农村问题的解决方案迟早会有结果。而现在就是一个摸索期,任何人都可以大胆的去尝试去创新,一旦创新出了成绩,那引起关注就在所难免。杨志远知道农村问题是一个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中央也在探索,在集思广益,以便找出一条最合适的解决途径。杨志远觉得自己仁至义尽,他把自己想法的精髓毫无保留地贡献了出来,把这么一个巨大的绣球抛给了向晚成,现在就看向晚成敢不敢接了。

    在坐的都是明白人,杨志远的这些想法一经说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