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572部分

晋霸天下-第572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王上。”王三和邓羌,连忙应了一声。

第八百九十章 燕国援助姚襄() 
华安将亲征青州的想法,告诉王三和邓羌,便是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最基本的心里准备,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免得在出征之前,太过手忙脚乱。

    在简单的商议了如何出兵青州之后,王三和邓羌分别离去,整个大殿之中,只剩下华安一个人了。

    华安拿出案子上的大晋皇族资料,再次研读了起来,虽然无法找到与自己身世有关的信息,但研究了数月之久,华安还是掌握了大量的大晋皇族知识,并了解了大晋开国以来数百位王的各种资料。

    不过,在这些资料之中,有些是史官记载的事情,也有一些是普通人记述的稗官野史,可信度究竟有多高,非常值得怀疑。

    通过这几个月的仔细研读,华安发现大晋自八万之乱开始,许多封王的司马氏子孙,便处在非常大的动荡之中,被杀的,造反的,子孙逃亡的,比比皆是,整个乱成了一锅粥,尤其是永嘉五年的衣冠南渡,司马氏的子孙更是在逃亡的过程中,失踪颇多。

    这些失踪的司马氏子孙,有可能是被胡人杀害了,也有可能躲了起来,当然,更多的人前往江南的建康城,并投靠已经称帝的晋元帝司马睿了。

    华安看到这里,便时常在想,在这些失踪的司马氏子孙之中,会不会有一个人就是自己的亲爹呢?若是有的话,那为何自己的亲爹,啥都不知道呢?难道是在半路上脑袋被撞了,失去了身世的记忆?这些疑问,始终在华安的头脑中游荡,并让华安苦恼不已。

    自从燕国的两百多名细作被自己全部端掉。燕国对于自己身世的调查便戛然而止了,这让华安顿时失去了调查的方向,并不得不在这些繁复的资料之中,寻找有用的线索。

    看了一阵皇族资料之后,华安感到脑袋有些昏昏沉沉的,于是。便大步走出大殿,并在大殿外面的平台之上踱起了步子。

    站在高高的平台之上,抬头向正西方向看去,洛阳城残破的皇宫尽收眼底,尽管已经非常的残破,但华安时常派人前去打扫,为此,虽然看上去比较荒凉,但风景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皇宫之中的大树,都还是存在的,这多少增添了皇宫的景色。

    欣赏着皇宫内的景色,华安的心情渐渐的平复了,虽然,一时之间无法查出有价值的线索,但增加一些必要的知识,还是很有用处的。至少,对大晋皇族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了。

    ####

    在蓟城方向,姚襄派遣的心腹部下,顺利的抵达了蓟城的王宫之中,并前往大殿拜访慕容俊。

    慕容俊早已得知姚襄军团攻占任城,并主动撤回泰山郡的各种情况,并了解了姚襄军团所面临的险恶局势。为此,立即召见了姚襄派来的心腹部下。

    姚襄心腹部下,大步走进燕王宫的大殿之中,并抱拳向慕容俊行礼。

    慕容俊点了点头,正色问道:“姚将军派你前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启禀王上,前一段日子,兖州军团截获了荆州方向送给我军的兵器和军饷,姚将军大怒,于是,便领兵进攻任城,并很快攻下了任城,不料,那批兵器和军饷根本就不在任城,而兖州军团的主力正在步步紧逼,为此,姚将军便撤离了任城,并返回泰山,不过,兖州军团自从投靠北王之后,得到北王的持续资助,实力正在逐步增强,对我军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姚将军派遣末将前来蓟城,便是恳请王上调拨兵器和军饷,以壮大我军的实力,否则,我军很有可能守不住青州。”姚襄派遣的心腹部下,正色向慕容俊汇报道。

    慕容俊闻言,倒也没有十分的惊讶,毕竟,这种情况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了,他早就知道,姚襄派遣部下前来,多半是为了索要兵器和军饷的。

    “你一路劳顿,先下去歇息吧!本王会调拨兵器和军饷,送往青州的。”慕容俊看向这名将领,正色说道。

    “是,王上,末将告退。”将领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大殿。

    在这名将领离开大殿之后,慕容俊看向慕容恪,正色说道:“四弟,姚襄向我军索要兵器和军饷,我们应该给多少合适呢?”

    显然,慕容俊觉得,既然姚襄已经宣布归附燕国,那么,姚襄索要兵器和军饷,都是很合理的,不过,给多少才合适,慕容俊是有一些犹豫的。

    当然,慕容俊之所以会在调拨兵器和军饷的事情上比较犹豫,是因为燕国现在正在全力备战,对各种资源的消耗都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兵器和军饷都属于战略资源,若是拨给姚襄太多,则燕国大军所拥有的资源,相应的就会少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燕国大军的实力。

    慕容恪闻言,思考了片刻,正色道:“二哥,我们应该想尽办法,尽可能多的拨给姚襄更多的兵器和军饷,越多越好。”

    “越多越好,这是为何?我军扩军数万,也很需要兵器和军饷啊!”慕容俊疑惑的问道。

    慕容恪想了一下,正色道:“二哥,你想过没有,一旦姚襄的青州兵马,被兖州大军消灭,那么,整个青州和兖州就将全部被华安所占据,如此一来,华安的实力将急剧增加,我军和南王的部队联合起来,也未必是其对手,到了那个时候,只怕,他会挥师北上,首先向我大燕国发起进攻啊!”

    显然,慕容恪站在了更高的位置看待问题,他很清楚青州的重要性,并明白,青州一旦被华安控制,华安的实力将大大增强,并且,可以抽出足够的兵马进攻燕国,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他们大燕国就非常的危险了。

    慕容俊闻言,也明白了青州的重要性,为此,也下定决心,要给予姚襄军团更大的资助,以让姚襄军团,可以更好的牵制兖州的兵马,从而让华安无力向燕国方向发起进攻,并在日后,配合燕国主力大军,向华安发起进攻。

    “四弟,我打算将原本要拨给新兵的五万套装备,调往青州方向,以解青州的燃眉之急,至于我军的数万新兵,暂时就用破旧的兵器将就一下,你认为如何?”慕容俊看向慕容恪,正色问道。

    慕容恪,点头道:“二哥做的很妥当,眼下河北方向并无战事,新兵的装备是否精良根本无足轻重,不如就将这批兵器调往青州吧!”

    显然,为了增强青州兵马的战斗力,慕容恪是豁出去了,居然不惜牺牲自己麾下大军的装备,以武装青州的兵马。

    慕容俊点了点头,顿了顿,轻声道:“眼下,蓟城的工匠正在修缮王宫的花园,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支持青州的姚襄,花园就不扩建了,待日后钱财宽裕了,再修缮也不迟。”

    为了给青州方向筹措军饷,慕容俊居然连自己王宫的花园,都停止建造了,由此可见,他对青州方向的重视。

    慕容恪闻言,点头道:“二哥做的对,花园什么时候都可以修缮,而一旦青州被华安占领了,我们大燕国就危险了,到时候失去的就不仅仅是花园了。”

    慕容俊点了点头,正色道:“眼下冀州已经被谢艾麾下的兵马占据了,我军若是走陆路,只怕很难将兵器和军饷顺利的运往青州,看来只能从平州的辽东郡,走海陆前往青州的东莱郡了。”

    慕容恪点头认可道:“二哥说的是,我们的确只能走海陆了,若是走陆路,一定会被谢艾麾下的兵马发现的,当初荆州运往青州的兵器和军饷,不就是被发现了吗?而且,走海陆前往青州,距离还要更近一些,可以更快的到达青州的东莱郡。”

    思索再三之后,慕容俊决定调集五万兵马的兵器和足够的军饷,先运往平州的辽东郡,然后,再从辽东郡走海陆运往青州的东莱郡,最后,将这批物资送到姚襄的手中。

    计议已定之后,慕容俊便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姚襄派来的心腹部下,并让他先行返回青州,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姚襄,让姚襄做好接收的准备。

    随后,慕容俊便正式下达命令,将原本要拨给新兵的兵器,全部运往辽东郡方向,并在府库之中,调拨了足够的军饷,随着这些兵器,一同运往辽东郡,为了防止路上发生意外,负责护送的兵马,高达三千之众,如此众多的兵马,足以确保这批物资的安全。

    没过多久,这批即将运往青州的物资,便在蓟城方向全部准备完毕,在慕容俊的亲自命令下,这批物资以最快的速度,运向了辽东郡方向。

    十余日之后,这批物资抵达辽东郡最南端的马右津渡口,并在这里进行装船,待全部兵器和军饷装上运输船之后,船队扬帆,向着百余里外的青州东莱郡驶去。

第八百九十一章 姚襄蠢蠢欲动() 
燕国的运输船队刚刚出发,便迎来了顺风的天气,百余里的距离对于水运来说,原本就不是很远,此次又是顺风而行,为此,仅仅过了几个时辰,燕国的运输船队便抵达了青州的东莱郡,并在东莱郡的一处渡口停了下来。

    此时,在渡口的附近,姚苌与麾下的五千人马早已等候多时了,见燕国的船队抵达,皆是大为高兴,并立即登上燕国的运输船,将大批的兵器和军饷,从运输船上卸下,并搬到了早已准备好的辎重车之上。

    原来,姚襄在得知慕容俊要走海陆,向青州调拨大批兵器和军饷的时候,就非常害怕这批物资被别人抢去,为此,一方面不断派遣属下前往燕国打探这批兵器和军饷的情况,另一方面派遣自己的亲弟弟姚苌,带领五千人马,前往青州的东莱郡,以准备随时接应燕国运来的物资。

    姚苌在接受姚襄的命令之后,立即带领五千人马前往东莱郡,并在东莱郡最北端的渡口驻扎了下来。

    他们一连在东莱郡等了足足有七八日,如今,终于见到燕国方向送来的兵器和军饷,顿时,自然是大为高兴了,并立即干劲十足的将这批物资搬向辎重车。

    姚苌走到一辆辎重车的面前,伸手拿起一把崭新的环首刀,蹙眉看了一遍,然后n∽,。用手指轻轻的谈了一下。

    “噌……”崭新的环首刀,在姚苌手指的撞击下,发出了清脆悠扬的响声,

    “好,真是把好刀啊!看来燕国的铁匠,还是有两下子的。”姚苌对手中的环首刀赞不绝口。

    “将军。您看,这些都是新铸好的银锭,满满的几十箱啊!”一名部下拿起一枚银锭,递到姚苌的面前,高兴的说道。

    姚苌接过部下手中的银锭,仔细的看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色道:“有了这批银锭,我军暂时就不用担心军饷的问题了,真是太好了。”

    “将军,燕王可真是够大方的,居然一口气送给我们这么多的兵器和军饷,若是分到军中,每个士兵都可以领到一支新的兵器了,军饷也足够我军支用一年了。”一名部将看向姚苌。高兴的说道。

    姚苌笑了笑,正色道:“这么一点兵器和军饷算什么,对于燕国来说,这些东西就是九牛一毫,待我军打败了兖州军团,还会向燕国索要更多的兵器的军饷呢?到时候我军就会更加强大了。”说完看向众部将。

    众部下闻言,皆是大为兴奋,并畅想起了日后的强大和威风。

    “将军。我军得到如此多的兵器和军饷,是要扩充大军吗?还是先存着。”一名部下。看向姚苌,轻声问道。

    姚苌摇了摇头,大声道:“这个问题,本将也不知道,这全部要由主将说了算,我们还是先将这些兵器和军饷。运回泰山再说吧!”说完看向众部下。

    “是,将军。”众部下领命,立即带领麾下的士兵,将已经装上运输车的兵器和军饷,运往泰山郡方向。

    东莱郡距离泰山郡也就数百里的路程。几日之后,姚苌与麾下的五千兵马,便顺利的将燕国方向运来的兵器和军饷,运到了泰山郡方向,并囤积在奉高城之中。

    安顿好这批兵器和军饷之后,姚苌兴高采烈的前往姚襄的府邸,向姚襄复命。

    “五哥,燕国方向运来的兵器和军饷,已经全部运入城内了,这下我军发达了。”姚苌走入姚襄府邸的正堂,高兴的说道。

    姚襄自然早就知道了,毕竟,这么大的事情,其麾下的心腹不可能不立即告诉他。

    “你办的很好,有了这批兵器和军饷,我军的实力可大大的增强啊!这真是天助我也。”姚襄说着攥紧了拳头。

    见姚襄攥紧了拳头,姚苌立马就猜到,姚襄很有可能要向兖州方向用兵了,于是,立马说道:“五哥,你是不是打算向兖州方向发起进攻?”说完紧紧的盯着姚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