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武侠修真电子书 > 晋霸天下 >

第628部分

晋霸天下-第628部分

小说: 晋霸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容俊与麾下的众大臣,缓步上前迎了十几步,便与慕容恪一行人碰在了一起。

    “末将拜见王上。”慕容恪一行人,立即双膝跪地,向慕容俊行礼。

    慕容俊连忙上前扶起慕容恪,并轻声道:“各位将军,都起来吧!”

    慕容恪与麾下的众部将闻言,全都站起身来,并抬头看向慕容俊。

    “王兄,我们没能完成击败晋军的任务,反而让主力大军全军覆没,这都是臣弟指挥失利,臣弟有愧于王兄。”慕容恪抱拳说道。

    “王兄,我军没能战胜晋军,臣弟也有责任。”慕容霸也跟着说道。

    慕容俊闻言,摆了摆手,正色道:“四弟五弟,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败了就败了吧!再说,敌军比我军强大是不争的事实,这怎么能怪你们呢?”

    “多谢王兄宽宏大量,臣弟惭愧不已。”慕容恪抱拳说道。

    慕容俊笑了笑,正色道:“好了,我们不说这些了,先进宫,而后,再慢慢详谈吧!”说完示意慕容恪上马。

    慕容恪见状,与麾下众部将跨上战马,跟随在燕王慕容俊的身后,向王宫方向行去。

    在进入王宫之后,慕容俊设宴款待这些从前线下来的将领,而后,便单独召见慕容恪,并与之详谈。

    “王兄单独召见臣弟,不知有何重要的事情?”见慕容俊仅仅只召见自己一人,慕容恪轻声问道。

    慕容俊吁了口气,轻声说道:“四弟,经过这一战,我大燕国的国库已经基本空了,所以,才不得不割让代郡和范阳郡,并与北王议和啊!不过,即便如此,撤回来的十余万兵马,也要消耗大量的国力,只怕国库难以供养,需要继续裁撤兵马,以解燃眉之急啊!”说完看向慕容恪。

    慕容恪闻言,抱拳道:“二哥说的是,此时,我大燕国国力衰弱,是应该裁撤部分兵马了。”

    显然,对于慕容俊的裁军计划,慕容恪是十分支持的,并觉得这是唯一的解决大燕国国库空虚的好办法。

    慕容俊闻言,顿了顿,轻声说道:“裁撤兵马不是一件难事,但却不知要留下多少兵马,才能够守住治水防线啊!虽然,我们与北王已经议和,但若是我军兵马全部裁撤,北王麾下的兵马,未必会遵守议和的条款,很有可能向蓟城发起进攻,所以,我想知道,若要守住治水防线,至少需要多少兵马才行。”

    很显然,慕容俊对华安并不信任,并觉得一旦兵马裁撤过多,蓟城便会遭到谢艾军团的进攻,为此,即便国库再困难,也要留下足够防守治水的兵马,以应对可能会出现的紧急状况。

    见慕容俊有如此担忧,慕容恪低头沉思了起来,他对谢艾军团也是非常的不放心,并觉得,谢艾军团随时有可能会撕毁议和协议,并向蓟城方向发起进攻,为此,留下一支足够强大的兵马,还是很有必要的。

    “王兄,以臣弟之见,至少要留下五万兵马,才能确保蓟城的安全,而后,待我大燕国的情况有所好转,再逐步扩充兵马,但不知,眼下的国库状况,是否能够支撑五万大军的开销。”慕容恪看向慕容俊,大声问道。

    慕容俊闻言,轻轻点了点头,正色道:“就算国库再困难,在蓟城维持五万兵马,还是可以的,大不了将王宫的开支也削减。”说完看向远处。

    显然,慕容俊的决心还是很大的,为了维持五万兵马,宁愿节省王宫的费用。

    慕容恪见状,点头道:“既然二哥有如此决心,我大燕国必然可以东山再起。”说完攥紧了拳头。

    慕容俊顿了一下,轻声道:“此次我军没能取胜,除了我大燕国的整体实力不如北王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这是本王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王兄,到底是哪两个原因。”慕容恪好奇的问道。

    慕容俊正色道:“第一,本王完全没有想到,坐镇青州多年的姚襄,居然如此的不堪一击,并完全丧失青州,退入我大燕国的辽东,从而造成王午军团进军辽东,对我大燕国形成了两面夹击的态势,第二,便是南王始终没有出兵,当初,本王见南王逐步向荆州北部调兵,误以为,只要我军主力南下,姚襄麾下主力向西进攻,作为呼应,南王的大军,也会从荆州北部,向洛阳城方向发起进攻,不料,南王却完全没有按照本王的预想行动,从而让我大燕国独自承受北王麾下精锐大军的压力,如此,我大燕国便处于很大的劣势了,失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很显然,慕容俊非常冷静的分析了,大燕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并找出了症结之所在,同时,还有悔悟的意思。

    慕容恪闻言,正色道:“王兄说的是,我大燕国之所以会遭受如此失败,与姚襄的迅速落败和南王的举棋不定有莫大的关系。”说完满脸的愤慨和遗憾。

    慕容俊深深的吁了口气,看向慕容恪,正色道:“四弟,你对军中的情况是最了解的,裁撤兵马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王兄放心,这件事就交给臣弟好了,臣弟一定会将裁撤兵马这件事办妥的。”慕容恪正色说道。

    慕容俊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色道:“主力兵马还在路上,估计两日后,便可完全抵达蓟城,这两日,你先好好歇歇,三日后,立即开始裁撤兵马。”

    “是,王兄。”慕容恪正色领命道。

    随后,慕容恪抱拳告辞,并返回自己的府邸。

    。m;.;0;0;s;y;.;c;o;m;

    。。。

第九百七十章 谢安的担忧() 
三日后,燕国十余万主力兵马,全部撤离至蓟城郊外,并在蓟城郊外的大营之中驻扎下来。

    慕容恪奉命裁撤兵马,为了更好的完成这项任务,他一大早就来到了军营,并立即召集麾下部将,与他们商议裁军之事。

    当慕容恪将再次裁撤兵马的消息告诉麾下部将的时候,众部将皆是大为震惊,并表示了反对,毕竟,他们已经裁撤过一次兵马了,而且,这一次裁撤的兵马更多,不过,当慕容恪将国库空虚的现实情况,告诉他们的时候,众部将便低头默然,并不再反对。

    好在以从军为主要职业的主力兵马已经全军覆没,这十余万兵马之中,参军在两年之内的新兵占了不小的比例,为此,在裁撤的时候,还不会遇到太大的麻烦。

    经过连续数日的准备,燕国十余万主力兵马,被裁撤了大半,仅仅留下五万相对精锐的兵—无—错—马,这样一来,国库的压力明显小了许多,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证五万大军的所有供应。

    在建康城方向,有关藏字石的消息,早就传开了,并为此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毕竟,这八个大字预示着华安必将称霸天下,实在是太敏感了,想不引起巨大的反响都难。

    如此重要的消息,自然很快就传到了谢安的耳中,并引起了谢安的高度重视,为了应对这一事件,谢安连忙召集麾下心腹前往自己的府邸,准备对这一事件展开讨论。

    很快,谢安麾下的几名心腹官员,便抵达了谢安的府邸,并在大殿之中。与谢安讨论了起来。

    “谢公,最近关于藏字石的传闻,在京城是传的沸沸扬扬,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闹不好要动摇朝廷的根基。”一名心腹官员,大声说道。

    “是啊!谢公,这件事多半是人为捣鬼造成的。其中,北王的嫌疑最大。”又一名官员,大声说道。

    “谢公,若这件事是北王一手策划的,那么,便足以说明北王已经存有反心,并准备篡位自立了。”一名心腹大臣,正色说道。

    很显然,这些官员对藏字石的传言。非常的重视,并觉得这件事根本就是人为捣鬼造成的,而且,华安的嫌疑是最大的,而这自然可以说明,华安是存有反叛之心的行为。

    谢安闻言,低头沉思了片刻,正色道:“洛阳城方向已经传回可靠消息。藏字石之事,的确是真实的。本官的心腹看的是清清楚楚,而且,也已经暗中调查了那名挖到藏字石的百姓了,这名百姓的确是老老实实的藕农,这一切都显得如此的真实,就好像是天意一般。”说完看向麾下心腹官员。

    “谢公。石头就是石头,上面怎么会长出字迹呢?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一名心腹官员大声说道。

    “是啊!谢公,这一定是人为刻上去的,这种小把戏骗骗普通的老百姓还可以,但绝对骗不了下官。”又一名心腹官员。大声说道。

    “谢公,最近关于北王的谣言越来越多,如今有突然出现如此低劣的小把戏,这一切,多半是北王与其同谋者所为,这是北王将要篡位自立的征兆啊!”一名心腹大臣,担忧的说道。

    “谢公,燕国细作散播谣言在先,北王与燕国议和停战在后,这里面一定有问题,燕王很有可能与北王同谋,帮助北王篡位,以换取北王撤兵南下。”一名心腹官员,猜测的说道。

    显然,谢安调教出来的这几名心腹下属,都是很有思想和睿智的官员,他们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很轻松的识破这些小计俩。

    谢安闻言,点了点头,正色道:“你们说的没错,照目前的情况看,这件事情真的是非同小可啊!搞不好要出大乱子的。”

    显然,谢安对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视,并害怕事情会向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下去。

    “谢公,如今情况已经逐渐明朗,北王与燕王密谋的可能性极大,这件事情,我们要尽快向太后汇报,并召集朝廷大臣商议如何处置啊!”一名官员,大声说道。

    “谢公,这件事情,必须尽快决断,绝不可拖延不决,为了应对北王随时有可能发动的反叛,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预备。”又一名心腹官员说道。

    谢安摆了摆手,正色道:“万万不可,此事干系重大,没有足够的证据,我们如何能向太后随意汇报呢?北王与燕王之间是否有阴谋,这些都是我等的猜测,并不能完全肯定,万一我们处置不当,引起北王的愤怒,反而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啊!”

    显然,谢安非常惧怕华安目前所拥有的强大实力,并觉得,处理关于华安的事情,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否则,万一引起华安的不满,就会让华安获得反叛朝廷的借口,到时候就弄巧成拙了。

    “谢公,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总不能就这么看着事情一步步的发展下去吧!若是这种情况持续发展下去,北王的阴谋很有可能就成功了,到时候朝廷就不得不接受了。”一名官员,大声说道。

    “是啊!谢公,若是北王真的被证实是楚王的后裔,北王必然会取代当今的皇上,做出叛逆之举,若天下的百姓和豪杰都相信藏字石是上天的寓意,那么,民心就尽归北王所有了,如此一来,天下完全就在北王的掌控之中了。”又一名心腹官员,担忧的说道。

    谢安无奈的吁了口气,看向麾下心腹官员,正色道:“如今,北王已经控制益梁秦雍梁司并冀兖青十州之地,另外幽州和平州的部分土地,也被北王所控制,其麾下全部兵马足有七八十万,这不是我兖州十余万兵马可以匹敌的,所以,若是我们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情况下,贸然在朝堂上揭露北王的阴谋,很有可能被北王反咬一口,到时候,北王便会以清君侧为名,率领一支兵马杀向建康城,到时候,就凭我扬州军团的十余万兵马,如何能够抵挡的住,所以,此事必须要小心谨慎的调查,绝对不可冲动。”

    众心腹官员闻言,皆非常认可的点了点头,毕竟,此事非同小可,绝对要小心应付。

    “谢公,若是北王真的成了皇族,我们该怎么办?若是其逼迫皇上退位,我们又该怎么办?”一名心腹官员,看向谢安,轻声问道。

    谢安蹙眉想了片刻,正色道:“若是事情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们也只好见机行事了。”

    显然,谢安心里非常的明白,他手中所掌握的扬州军团,在实力上与华安麾下的大军差距很大,就算联络荆州军团,也未必一定能够取胜,况且,一旦他们因为皇权的问题,与华安作对,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血战,大晋的实力,势必会再一次面临巨大的消耗,而一旦大晋再次发生大规模的内战,很有可能重蹈当年八王之乱的覆辙,并最终让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蹂躏和摧残华安的文明。

    所以,不论情况向何处发展,谢安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进行斡旋,从而让大晋内部出现团结的局面,以维持华安正统,至于何人做中原之主,其实,并不是太重要,毕竟,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华夏文明能够持续延续下去,才是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