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199部分

明末求生记-第199部分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瑞啊,这你就不清楚了,京师勤王之时,若无此人资助,我与张总兵现在恐怕都已被下了大狱,就等着秋后处斩了。”耿如杞整整衣衫,举步向书房外走去。

    “耿大人等等我,我也去迎一迎周公子。”张鸿功也颠颠儿的跟着去了。

    耿如杞的弟子不知内情,不过自己的老师还有总兵大人都出去了,他自然不能托大呆在书房,跺了跺脚,也出去了。

    片刻后,三人簇拥着周承允回到了书房。

    周承允见耿如杞将自己带到书房,倒是有些意外,能和主人一起进书房的,都是亲近之人,这说明耿如杞没和他见外,去岁在京畿那笔银子花得值,这耿大人倒也是个念旧情之人啊。

    “来来来,承允,给你介绍下。”一一落座之后,身为主人的耿如杞首先开口道,“张总兵就不用了吧?”

    尽管刚才已经见过礼,周承允还是站起来拱手道,“草民见过耿大人,张大人。”

    “周公子何须多礼。”张鸿功站起来,硬生生将周承允按回椅子坐好,“去年冬天在京畿要不是遇到你,给了我们一笔银子打发那帮丘八,这些家伙铁定闹事儿,若真如此,我们哪里还有和你见面的机会。”

    听到这里,耿如杞的学生大致明白了,无怪乎自己的老师和张鸿功如此看重此人,要是入京勤王的晋西军兵哗变,那他们这段时间的谋划都不过是场笑话而已。

    “两位大人言重了。”周承允很谦逊,“都是同舟共济罢了。”

    “承允坐下,不必多礼。”耿如杞发话了,“这位,是我的学生,新任保安知州贺文瑞。”

    见自己的老师如此器重周承允,贺文瑞自然也不敢怠慢,抢先说道,“周公子就不用多礼了,你是老师的恩人,也就是我的恩人。”

    这话没错,要是耿如杞被下了狱,他这知州肯定也就没戏了。

    周承允没再坚持,坐在椅子上拱了拱手,“见过贺大人。”

    夜色越来越深,一弯新月挂在天上,当夜,耿府书房外的仆役服侍到很晚,加了多少次茶水他都记不清了。

    等周承允带着司茶回到客栈,已是后半夜,为了让他二人顺利回去,耿如杞还特意派了家丁跟随,以免被宵禁巡夜的兵丁误会。

    “公子,你们都聊了些什么呀?这么晚!”司茶揉揉眼睛,打了个哈欠问道,他在耿府门房里都睡着了。

    “等会儿再和你细说罢。”周承允说道,“笔墨伺候!”

    “还不睡啊?”司茶惊问,手脚却没闲着,飞快地在桌上摆好了笔墨纸砚。

    “自是有要事,耽误不得。”

    周承允提笔,“刷刷刷”在纸上疾书,司茶斜眼瞟去,抬头是这样的,“志文吾弟。。。。。。”

第386章 给未来的总督帮忙

    “。。。。。。请吾弟切记切记!”宋献策放下手中密信,喝了口水。

    “念完了?”志文问道。

    宋献策点点头,志文大大地打了个哈欠,随即抱怨道,“周大哥也真是,明知道我没读多少书,这封信还写得这么酸,听得我头都大了。”

    这是刚刚收到的飞奴传书,周承允在晋阳写给他们的。

    地里的红薯土豆已经收完,第二季的播种还需等上一个月,翻翻土,施施肥再说,这几天没那么忙,志文干脆把大伙儿都叫在一起,听听周承允来信何意。

    周承允这密信,不但得竖着从右至左看,而且没有标点,还写得骈四俪六,看得志文脑瓜疼,索性让宋献策念给众人听,只是一封信念完,真正明白的人少,昏昏欲睡者多。

    “宋献策,给大伙儿说说,周大哥在信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志文耐着性子听下来,懂了七七八八,不过看在场众人的脸上神情,知道想让大家明白,还是得让宋献策解说一番的好,自己也得印证印证。

    “是,志哥。”宋献策冲志文点点头,站起身开始解说。

    “周公子这封信,归根结底就说了一件事儿,咱们涿鹿山这次击败流匪,其中大有文章可做。”顿了顿,宋献策见大部分人都一脸茫然地看着他,显然难以理解他说的话,想了想,觉得仅凭自己一个人,恐怕难以将事情说明白,还是得找个人交流,一问一答之下,大伙儿应该就能听懂了。

    而这个人,显然非志文莫属,看他神情,对信上所说,还是有些了解的。

    “志哥,晋西巡抚耿如杞这个人,不知你清不清楚?”宋献策问道。

    志文点点头,“听周大哥说过,己巳之变此人率军入京勤王,得了周大哥的银钱资助,所部士兵才没有哗变,交情据说还不错。”

    “没错,耿巡抚和张总兵二人,在勤王一役中立了功,本该论功行赏,偏偏遇上流寇东渡晋西。。。”,宋献策解说了一番耿、张二人不能升迁的原因,众人算是略懂。

    “简单地说,就是耿巡抚一天不能击败流寇,没有流寇的脑袋报功,那他这巡抚就还得当下去,宣大总督的官帽就落不到他头上,是这意思吧?”志文最后总结道。

    “志哥说的没错。”宋献策答道。

    “宣大总督?是个什么官儿,有多大?”好奇心旺盛的孙可旺插话问道。

    这个嘛,就是志文也说不清楚,还是宋献策出来解说了一番。

    “那就是说,这个耿巡抚,需要用咱们割下来的流匪脑袋,去成全他的宣大总督之位?”宋才捷一语中的,道破了周承允这封信的核心。

    “就是这个意思。”宋献策说道,“不知大伙儿意下如何?”

    “我没什么意见,”志文紧接着说道,“周大哥为了涿鹿商社,也是花了不少心思,这些脑袋对我们来说没什么用,若果真能帮耿巡抚更进一步,变成耿总督,以后咱们在他辖下,自是方便不少。”

    以往大伙儿都没接触过这种见不得人的交易,自己做的事,却要交出去让他人立功,志文生怕有人因此心里不痛快,是以率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再说,这种合则两利的事儿,真没什么好犹豫的,之前志文打着蓟辽总督的幌子,现在能和很可能成为宣大总督的人攀上交情,还有什么不好的,在保安州和宣府,宣大总督是真正的顶头上司,比蓟辽总督还好使。

    以志文今时今日在涿鹿山的地位和影响,他这番话,等于是给此事定了调子,诸人没什么好犹豫的,都同意了。

    “那接下来,咱们可就又有得忙的了。”宋献策说道,“周公子要我们拿出不少于三千颗的流匪脑袋,派专人运送到晋西首府晋阳,还特别强调,那几个流寇头目的脑袋不能少。”

    “是有得忙的。”志文说道,尸体已经埋得差不多了,这下又得翻出来割人头,天气热,也不知腐烂到什么程度,不过当初填埋时,生石灰用的挺多,应该还行吧。

    “周大哥信里还说了些什么?”志文又问道,刚才念信时他也就听到这里,后面却是有些分心了。

    “大体就没什么了,只是要志哥挑选押送的人时上些心,胆大心细之人为上选,还有,到了晋阳,不要急着进城,先派人和他联系,耿巡抚和张总兵有详细安排。”宋献策道。

    明白了,这两位大人定是要找地方来场大捷,然后再带着人头回去报功。

    “那就李定国带人去吧。”志文微一沉吟,就做了如此安排,孙可旺有时候还是莽撞,“李智也跟着去打点打点。”李定国毕竟年少,出头露面和人打交道,还是要年纪大些的才行。

    “对了,这千里送人头,周大哥就没有什么安排么?”志文突然想到,“咱们就是硝制的再好,没有一点异味儿,可万一路上遇到官兵巡查,要是露了馅儿,我们大不了拍拍屁股跑路,可耿巡抚的大计不就坏了么?”

    宋献策笑道,“这个周公子也有安排,志哥刚才肯定没留神,他说他已派人带着耿巡抚和他的学生贺文瑞,还有张总兵三人的心腹,赶往咱们涿鹿山,过几天应该就到,这几人都带着三位大人的名刺,

    对了,张总兵即将迁任大同总兵,这个贺文瑞又是咱们保安州的新任知州大人,所以一路上可以说是畅通无阻,就是宣府的官军见了,也得给面子,只要不把人头挂在外面就行。”

    “名刺是啥玩意儿?”志文问道,他被这么一个新鲜词汇给弄蒙了。

    别说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在座的除了宋献策,恐怕都不清楚。

    “名刺啊,怎么说呢,是表明自己姓名、身份和地位的一种方式,一般要有点地位的人才会用。”宋献策如是说道,接着大体介绍了一下什么是名刺。

    名刺,又称名帖,汉代即有人开始使用,大明建国后,使用得更加广泛,一般规制是长七寸,宽三寸,上书姓名与官职等信息,若无官职,需表明是哪一年哪一科的进士或是举人,至于秀才,就没必要用名刺了,名刺需要本人亲笔手书,以示敬重。

    这么一说,志文明白了,感情就是古代的名片嘛。

第387章 马二的秘密(1)

    “得。。。那咱们接下来就再去刨土吧。”志文向大伙儿说道,“李智,这个事情你安排。”

    “这个。。。志文,山里才收完粮,现在谁家都不缺粮,怕是不好招人啊。”李智有些为难,招募难民的消息才放出去,还没有多少人来,“要不,让战队的人辛苦一下?”

    志文想了想,摇头道,“队员们刚熟悉马性,若是被打断了,之前下的工夫就要白费不少,还是另行招人的好。”

    “至于说不缺粮,难招人的事儿嘛,”志文手指在桌面上敲了几下,“倒也不难,能吃饱了,那肯定就想着还要吃好,要穿好,咱们可以用细粮、青盐和布匹做报酬,我想会有人来做的。”

    “那行,我试试。”李智答道。

    “去将钱先生请进来!”志文吩咐道。

    门外自有队员依言行动,不一会儿,钱管事进屋了。

    “钱先生。”志文转头向钱管事说道,“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战后招人挖坑殓尸,运送羊毛,接着又是统计粮食收成,清点山民上缴的种子费用,一连串的事儿,忙得不可开交,还真多亏有了钱管事这么个人,宋献策和李智把主事权临时让给了他,苏尼特这么大个部落他都能理得井井有条,涿鹿山这点儿事儿就更不再话下了,在他的主导下,全山上下各项事务忙而不乱,的确比以往好多了。

    “东主言重了,既为东主效力,自当全力以赴,再说,这点事儿也谈不上辛苦。”钱管事站起身,逊谢道。

    “接下来钱先生恐怕仍然不得清闲,山下涿鹿商社你是知道的,现在就只有周大哥的几个钱粮师爷在那儿,周大哥不在,少个管事的人,钱先生既通文字,又晓算学,经商一道也是大有心得,我打算让你常驻那里,协理商社,同时作为咱们涿鹿山在商社的代表,不知钱先生意下如何?”志文问道。

    说到经商管理,在座诸人,包括宋献策都赶不上钱管事,固然山里有他能更轻松一些,但是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才是常理,涿鹿商社虽然有周承允和他的手下撑大梁,但志文他们自己,却也不能不闻不问,将钱管事放在那里,其他人就可以全部把心思放在山里了。

    “全听东主安排就是。”钱管事答道,“说起来,商社近期应该不会忙,倒是我偷懒了。”

    钱管事呆的时间虽短,但耳濡目染之下,已经了解了不少商社的情况,足够他做出眼下的判断了。

    “那好,明日你就启程,让定国安排几个人护你下山。”志文如此吩咐。

    钱管事和李定国点头,表示知道了。

    “还有个事儿和大伙儿说说,”正事儿完了,志文说起了闲话,“张婶儿,就是花花她娘来找过我,想在战队里收养几个孤儿,我觉得这是好事儿,就同意了。”

    “的确是好事儿。”李定国第一个接话道,“志哥,这事儿我觉得可以在山里宣扬一下,有这想法的人家恐怕不少,咱们尽可支持。”

    “这里边儿有什么说道么?”对战队的事儿志文向来管的不多,又出去了大半年,这些事情还真得请教请教。

    “就是觉得这些队员,特别是孤儿出身的,一天到晚脸上没个笑容,训练又苦,听说有晚上自己躲在被窝里哭鼻子的,这样下去,时间长了我怕他们会崩溃。”李定国说道。

    志文听罢,点了点头,没想到李定国这小子观察细致,已经涉及到了军队士兵的心理问题,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不是冰冷的杀戮机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激情的大活人,不信请看咱们的解放军。

    “行啊,定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