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228部分

明末求生记-第228部分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我一时心急,想岔了。”周承允自嘲道,“怎么,这就是你说的更大的好事儿?”

    “难道不是么?”志文反问,“周大哥,解州的那个盐湖,不知被分成了多少份,即便如此,大家仍然赚得不少,这额仁卓尔湖,可是完完全全属于咱们涿鹿商社的,还不赚翻了,当然,得分些好处给苏尼特左右两旗。”

    “我担心的,正是这个。”周承允沉着脸说道,“苏尼特部得盐利之助,实力必将大涨,到时候统合蒙人各部,又将成为我大明一大边患,东虏尚在肆虐辽东,咱们可不能再给朝廷添堵了,要知道,晋南盐商这些年之所以被晋北粮商压制,就是因为我们不愿意与其同流合污,借着边贸之名,自己大发横财之余资助外敌,现如今当真去开发额仁卓尔湖的话,此举又与范家何异?”

    “这。。。”志文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一方面,他认为周承允话中所说之事不会发生,另一方面,志文又对周承允的拳拳爱国之心感到由衷地敬佩。

    大明帝国的最后时光里,有很多背叛自己国家民族的罪人,也有不少如周承允这般坚守本心、绝不变节的忠贞之辈,他们或许籍籍无名,但无可否认的是,这些人才是华夏民族的脊梁。

    志文规规矩矩地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冲周承允行了个大礼。

    “小志,你这是。。。”周承允不解地问道。

    “周大哥,我行此礼,敬的是你一片丹心,你受的起。”志文行完礼,坐回椅子上继续说道,“不过,我的看法却与你不同,你刚才所说之事,我认为不会发生,相反,苏尼特部,继而到蒙人各部,都会陆续拜倒在我们涿鹿商社脚下,成为我们在草原上的助力,继而。。。成为东虏的威胁,吾辈此举,不但于国无损,反而可以帮朝廷解决东虏。”

    “小志,你说的,是像达林台的林远那样吧,他们身为汉人,心念故土,我是信的,只是这达林台部终归是个小部落,若蒙人各大部落都归汉人掌控,你所说的才有可信度,只是这难度有多大,我不说你也清楚,小部落或许能行,大部落不但讲究血脉传承,也不可能让一个汉人凌驾于他们头上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把他们喂壮了,早晚必被反噬。”周承允语重心长地对志文说道,试图纠正志文的观念。

第446章 强与弱

    志文暗自摇头叹息,周承允其心可佩,只是这想法嘛,未免有些过于武断了。

    这个时代的整个世界,包括正在轰轰烈烈进行工业革命、殖民大开发的欧陆,国家民族的概念都尚未完全定形,君不见意大利人哥伦布,却是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发现的美洲大陆,为西班牙成为海上霸主,率先殖民美洲立下了汗马功劳。

    西欧尚且如此,更遑论此时的华夏大地了。

    建州女真能顺利入主中原,执神州三百年牛耳,除了自身的实力和进取,汉人中的带路党功不可没,前期的李永芳,中期的尚可喜,后期的洪承畴、吴三桂等人,都为他们的主子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些人的行为固然可鄙,但当时并没有国家、民族这样明确的概念,在当时大部分人的心里,谁做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上接受汉文化,对下,能让大部分人有口饭吃,那就无碍。

    多尔衮推行剃发令,不管他当时的目的是什么,其后的成效如何,但在当时确实是一大败招,“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禁令一出,激起了汉人的激烈反抗,要不是汉人中缺乏那么一个统领全局的大才,而女真人运气又好了那么一点,说不定就此被赶回东北去了。

    吴三桂等人的心中,或许并不认为自己背叛了国家民族,而是良禽择木而栖罢了。

    当然,不是说周承允这类人先进到已经有了国家民族的概念,而是他们的内心始终忠于大明,视外族为“其心必异”的仇寇,只是如此一来,志文要想说服他,就有些难办了。

    “周大哥,俺答汗前后的蒙人变化,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志文想了一下,决定还是以史说今,其实他本来对这段历史并不熟悉,不过在达林台部的时候,与林远接触不少,从他口中了解到了很多俺答汗时期蒙人的状况。

    “俺答汗?我自然知道,蒙古右翼的雄主,将蒙人宗主插汉部都逼迫到辽东,兵锋一度直抵京师。”说到这个,周承允就熟了,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

    毕竟晋南盐商的崛起,要归功于张王两家的先人…张四维与王崇古,是他二人力主与俺答汗通商,方才开创了晋商的大好局面。

    “咳。。。”志文连咳几声,打断了周承允的话,“周大哥如此学识,不进学真是可惜了。”

    周承允面色微红,“臭小子又埋汰我,是不是?”说起来这也是他心中的一个梗,周承允天资聪颖,本来是有志于科场的,只是老父早亡,他又是家中独子,才不得不放弃学业,转而经商。

    “别误会,周大哥,我可没有取笑你的意思。”志文急忙解释,“你说的这些,我大致了解,当然了,比不过你,不过请教嘛,咱们改天再说,今日提这俺答汗,我是想请周大哥仔细想想,在俺答汗前后,蒙人到底是变强了,还是弱了?”

    周承允闻言,脑子里飞速转动,自俺答汗受封明廷顺义王,双方先后于大同、宣府、延绥、宁夏、甘肃等近边地区开设马市十一处,互市贸易之后,似乎。。。好像。。。明蒙边境就再也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了?

    又前后这么捋了一下,周承允不得不承认,明蒙互市之后,的确是北疆无战事了,要是志文不这么提,不唯他,恐怕没人会做这种前后对比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蒙人到底是强了,还是弱了呢?周承允一时顾不上说话,低头苦苦思索。

    按常理来说,蒙人有了中原的物资,特别是粮食和铁器后,实力有增无减才对,然后嘛,自然是厉兵秣马,兴兵南下才对,可为什么自隆庆之后,北疆反而平静下来了呢?

    “小志,那你说说看,蒙人是强还是弱了呢?”周承允没想通,干脆也不再纠结,把问题抛给了始作俑者。

    “周大哥,从经济上。。。不,从钱粮上看,蒙人实力无疑是增强了,不过,若是从战心上来看,他们的实力却是减弱了。”志文答道。

    “从战心上看实力减弱了?”周承允喃喃自语,似有所得。

    “没错,之前他们没有粮食,没有青盐,有马匹牛羊想换,却没有途径,光吃肉喝奶可活不下去,只能拿刀去抢,不唯普通牧民,就是贵族牧主,都是如此,故此上下齐心,能一呼百应,这才频频犯边。”志文说道。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一无所有之人,又不能通过自身的劳动换取生存之资,走投无路之下,抢劫就成了唯一的活路,不止蒙人,汉人、女真皆是如此,流匪就是这么起来的,剿不胜剿,归根结底,就是流民们没有活路,只有剿抚结合,方为正道,只是大明后期已无力安抚了。

    “等咱们大明开了边市,不用流血死人,就能换来粮食茶砖,若是勤快些,多养些牲畜,还能收获更多,谁愿意再提着脑袋去玩命?”志文接着问道,“当然了,普通牧民牛羊不多,所得自然就少,但是至少牧主们是不愁吃穿了,没有这些人带头,普通牧民即便为生活所迫,想要提刀上马犯边,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更多的,诸如刚才所说的国家民族的概念,蒙人们就更没有,这个志文就没有详说了,其实神州周边的这些人,更多的,是仰慕中原文化,恨不得身为汉人才好,明军中的蒙人士兵大将不少,就是明证,即便后金,也是一边鄙视着汉人的孱弱,一边羡慕着中原的花花世界。

    这些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渠道,让他们能够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也能成为中原文明中的一员,他们不但不会生事,反而会成为中原文明的基石,甚至是向外扩张的爪牙。

    像盛唐,异族的将领和士兵,就为大唐万国来朝的威风立下了赫赫功勋,只是朝廷与地方藩镇之间的实力关系没有处理好,酿成安史之乱,这才一落千丈。

    ps:蒙人战力的下降,除了通商之外,藏传佛教的传播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了不被河蟹,就不在小说内讨论了。

第447章 还不够

    周承允想想,似乎有些道理,但随即又否认了,“照你这么说,范家走私禁品到辽东,倒成好事了?”

    “周大哥,你这就钻牛角尖了。”志文笑道,“东虏之乱初期,尚可用互市的方法瓦解其战心,但现下狼子野心已现,再这么做就行不通了,朝廷禁绝与其交易,那是对的,范家此举那是汉奸行为,依我看,若真能做到一粒粮食、一匹布、一根铁钉都不流入辽东,这仗根本不用打,只需守好山海关和长城沿线,不让他们入关掳掠,不出三年,东虏必定冻饿而死大半人口,辽东之患,翻掌可定。”

    后金初时,同样也是因为极端的穷困,才不得不靠抢劫过活,老奴所谓七大恨不过是家事而已,如果当时建州女真的其他势力,不穷困潦倒到不跟着老奴抢劫就活不下去的地步,未必会跟着他起事。

    当然了,后来他们出了黄台吉这么一个狼子野心,偏又雄才大略之人,抢劫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生存了,从一开始的抢劫过活,发展到抢劫发家,到最后的抢劫神州天下。

    “那小志你现在在塞外草原的所作所为,包括想要开发额仁卓尔湖,都是为了践行张王两家前辈的理念,瓦解蒙人战心?”周承允问道,似乎被说服了。

    志文皱皱眉头,感觉这个问题有些不好回答,他要减弱瓦解的,是蒙人对汉人的战心战意,而不是就此让蒙人失去战斗民族的称号,只是不知周承允到底能不能领会,“嗯。。。周大哥,可以这么说吧。”看他对蒙人敌意甚大,暂且先宽宽他的心。

    “蒙人战心一失,战力也必然下降,北部边患倒是没了,可怎么威胁东虏呢?”周承允出人意料地问道。

    志文一愣,原来他还没忘记自己刚才所说,要利用蒙人,帮朝廷解决辽东之患呢,看来是糊弄不了了,得说得更深一些。

    “周大哥,不是穷困潦倒才能使人战意十足的,如果一个人每有付出,都能取得一定的收获,他通过这些收获,不但能安家立命,还能发家致富,他必将干劲十足,谁要是挡了这个人的道,甚至要剥夺他之前所获,那么,必将承受此人最为强劲的还击。”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是通识,具体原因不再赘述,可是人类向往美好生活,追求自身幸福的动力才更加可怕,欧陆各国的殖民者们,其先锋往往是些流氓罪犯,哪里受过什么严格的军事训练,可就是这些人,怀揣着发家致富的美梦,在非洲和美洲大陆上,频频以少胜多,所向披靡,先进的武器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就是他们这颗拼命上进的心。

    “周大哥,你可知我们在苏尼特左旗,是怎样把可汗之子…唐吉思拿下的么?”见周承允不言不语,不知他到底有何想法,志文干脆拿出实例。

    当下把得鄂力亚乌力罕等人之助,力擒唐吉思的经过详尽说了,这事儿志文刚才并未细说,此时说来,为了增加可信度,志文说的是抑扬顿挫,周承允听的是津津有味。

    “有恒产者有恒心!”末了,志文补充了这么一句,尽管他并不知道此话的出处,但觉得用在这里正好,就这么说出来了。

    周承允知道志文的学识,粗通文墨而已,这句话出自孟子,他不认为志文有读过,却又偏偏能说的出来,而且此话用在此处,似乎很有道理,倒是令他颇感意外。

    穷困潦倒者,有抢夺他人财富的心,而有家产的人,同样不缺乏保卫自己财产的勇气,若是有一条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或许还会令人更加疯狂。

    “小志,你是说你收羊毛,头领贵族们只得了很少一部分利,真正尝到甜头的,是这些普通牧民?”周承允头脑聪锐异常,很快回过味,察觉到志文在塞外之举的不同寻常之处。

    “对啊,要不然鄂力亚乌力罕等人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帮我们对付唐吉思呢?”

    “咝,小志,这招儿挺绝啊,你是怎么想到的?”周承允虽然没有什么阶级的概念,但他敏锐地觉得,志文此举,乃是分化蒙人的一大利器。

    从今而后,控制大多数普通牧民的,不再只有那些头领和贵族们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贸易规模的扩大,涿鹿商社才是普通牧民的恩主,蒙人哪里还会来做对,而贵族头领们,将逐步失去对牧民的控制,即便有异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