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丝路龙船 >

第28部分

丝路龙船-第28部分

小说: 丝路龙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此一无所知的拓拨寒,抵达泉州城下时,眼看着泉州城仍然在宋人手中,而蒲寿庚和他的私军却不见踪影,难免就生出许多想法来。

    由于泉州在宋人手中,而泉州附近的莆田、南安和德化等数座城池也仍在大宋治下。虽然拓拨寒并不惧怕早就没什么战力的宋军,可是出于谨慎,拓拨寒自带三千轻骑前出探寻蒲寿庚踪迹的同时,又下令两名千夫长各带一千轻骑,一队试探攻击泉州城,另一队则向莆田、德化城方向搜寻、警戒。

    几乎没有什么守军的泉州城在一千元军的试探攻击中,很快就沦陷了。李桓在宁德屠城造成的威慑还是起了极大作用,泉州厢军和城中百姓们根本就没敢再做出像样的抵抗。

    率三千骑兵前出的拓拨寒在发现方兴等人的踪迹后追到了泉州市舶司,发现了数万大宋新军和百姓后,在市舶司附近与大宋新军发生了战斗,凭着轻骑兵的速度和弓箭优势几乎是在一面倒的屠杀方兴麾下的新军。

    而率一千轻骑搜寻警戒的元军千夫长李镇,在一路平安无事的情况下发现了御龙直五百侍卫们的形踪。本来征战经验和兵力都比御龙直强一倍以上的元军是比刘正华更早发现对方的。

    可是在发现对方没有任何旗号仪仗等军队必备之物,而且身上穿着的盔甲和身下的战马都和蒲寿庚麾下前来送信的波斯骑兵一模一样。因为蒲寿庚的信使在拓拨寒帐内禀报情况时李镇也在帐中,所以当李镇看到御龙直侍卫们时,下意识的就把他们当成了“友军”。

    再加上刘正华当时青涩的脸庞、从容的举动和满脸“真诚”的笑容,让李镇确信自己遇到的是蒲寿庚麾下的骑兵。就这样,经历过无数场恶仗的元军千夫长李镇,元军轻骑里有名的勇将,稀里糊涂的断送了性命,一千元军轻骑也被逼与御龙直形成了不死不休的局面。

    这些元军们还不知道,他们面前的这群宋军队伍里,大宋的少年皇帝也正在其中。

    凭着多年的经验,老练的元军斥候们沿着一路上波斯战马的蹄印和各种痕迹,朝着宋军消失的方向紧追不舍。因为没想到元军如此穷追不舍,自以为已经摆脱了元军轻骑的江国栋和刘正华带着赵昰正在一处树林中休息时,警戒的侍卫却发现了远处元军轻骑追来的身影。

    就这样,两支骑兵你逃我追整整折腾了半天,可是却谁也奈何不了谁。元军的蒙古战马追不上波斯战马的速度,御龙直侍卫们身后留下的痕迹也逃不过经难丰富的元军斥候。

    赵昰被江国栋带着在马上已经被颠的头晕眼花了,眼看着一路上有三次都借着速度甩开了元军。可是只要他们一停下来休息,过不了多久,经验丰富的元军斥候总能凭着御龙直侍卫们身后留下的踪迹再次追上来。这个时候,波斯马和蒙古马相比一个极大的劣势就显现了出来。

    因为体形高大,波斯马不仅食量大,而且在耐力方面比相对矮小的蒙古马也差了很多。毕竟以前没有统带骑兵与敌人战斗的经验,江国栋和刘正华两人虽说都是出身不俗,自身天份也极高的大将之材,却都没注意到这个小细节。

    江国栋直到发现身边的侍卫们身下的战马都有点跑不却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犯下的错误。

    战马跑不动了,而元军可能很快就再次循踪追来,江国栋面色阴沉的和军中几位将领商议了一会却都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一路上都沉默不语的赵昰这时候却突然在江国栋身边开口了:“江国栋,实在不行就只有分兵了。现在看情况,泉州是回不去了,大家先商议一个去处,然后化整为零从不同的道路赶赴目的地。”

    听到赵昰的话,江国栋和几位御龙直将领们的脸上神情变幻了几下,相互看了看同伴后,却都极为坚决的摇了摇头。

    赵昰的主意若是放在正常情况下确实是好方法,这个最简单却实用的办法,可以最大程度的在元军轻骑的追击下保存实力。可是一旦分兵,赵昰的安全就只能靠运气来保障了。

    分兵潜逃的时候,虽然大部分兵力都有可能躲过元军,可是必然会有一小部分人将不可避免的落入追兵的手中。元军会沿着那个方位追赶,根本无法预料,在这种情况下江国栋和御龙直侍卫们哪里会同意赵昰分兵潜逃的建议。

    身为天子御卫,他们内心的家国观念和身上的职责都不允许他们将赵昰置身在一个无法预料的危险境地中。

    最后,江国栋和几位御龙直将领不得不做出了牺牲一部分侍卫留下来阻击元军,而其他人继续保护赵昰逃往漳州的决定。

    (本章完)

第38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六)求推荐、收藏() 
夜色快要降临了,这是对赵昰一行来说此际唯一的好消息。只要牺牲一部分侍卫挡住元兵一段时间,其余的御龙直侍卫们就可以借助夜色的掩护带着赵昰躲开元军的追踪。

    赵昰此刻一言不发,心中既后悔又自责。

    因为一时兴起的轻率行为,将自己和御龙直侍卫们都带入了凶险无比的境地。而且赵昰很清楚,一旦发现自己失踪,泉州市舶司内的太傅和左相必定会极为震怒,只怕会强令新军四处去寻找自己的行踪。想到新军的情形,再看看元军轻骑的彪悍和老辣,赵昰也只能希望太傅和左相在找不到自己的情况下,不要做出太过孤注一掷的选择。

    赵昰不知道的是,其实太傅已经做出了宁肯牺牲所有的新军也要找到皇帝下落的决定,如果不是因为张世杰因为惊怒交加吐血倒下,只怕现在泉州市舶司内的新军已经尽数被派出去和元军死战了。好在左相陈宜中还保留了一些理智,只是让方兴率一军出出试探,可是最后的结果却让市舶司内的左相和所有的新军全都面如死灰。

    在元军轻骑犀利的骑射和来去如风的攻势下,方兴所部的一万新军在初时的勇猛过后却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勇敢却都只能徒劳的沦为元军的箭靶子。

    追不上、打不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同伴一个接一个被元军轻松的用狼牙箭射倒在地,渐渐的新军兵卒们开始在无奈和恐惧中后退了。本来就操练未久兵甲不齐的新军,一旦开始撤退,很快就失去了所有的组织和阵形,演变成一场毫无秩序的溃败,就如同一天前被他们击败的蒲氏私军一样,沦为了任人宰割的猎物。

    元军轻骑从后方挥舞着马刀追上来凶狠的插入新军溃散的队伍中,热刀切牛油一般将再也组织不起抵抗的新军步卒分割成了数块,然后无如的轻骑像嗜血的恶狼一般从只顾着逃命的新卒身边掠过,用手中的马刀将他们撕成了碎片。最后,当方兴在身边亲卫全部阵亡,自己也身中数箭的情况下,被周义率五百老卒拼死救了回去。可是随方兴出击的一万新军,最后只有不到一千人逃回了市舶司码头,其余的人不是溃散失踪就是被元军当场击杀。

    经此一战后,周义和佟阳、韩猛率军紧守市舶司再也不敢率军外出与元军对阵,而元军轻骑倒也没有强攻市舶司的打算,大队轻骑都退回泉州休整,只是在外围远远的留下了几队斥候时刻观察着大宋新军的动向。

    在外围元军轻骑的威胁下,左相陈宜中也只能理智的息了派人外出再去寻找皇上的念头。当晚,趁着月色左相陈宜中命市舶司码头内所有的新军全部登船,连夜带着船队心情沉重的向鹭岛进发。

    虽然并不知道泉州的情形,但是江国栋在被身后元军紧追不舍的情况下无奈的前往漳州,倒是也做出了他们唯一正确的选择。

    虽然平常性格沉稳而且不喜言语,但江国栋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如果不是因为皇上的安危重于一切,他宁肯带领全军兵与元军血战到底也不想用兄弟们的鲜血来给自己找一条生路。

    分派到断后任务的御龙直一百侍卫们已经做好了准备,江国栋看着这些准备牺牲自己来为皇上和其他兄弟找到生机的袍泽们,心中一阵一阵的刺痛,可是看着身边的赵昰,他却只能做出痛苦的选择。

    “趁夜色降临前多赶一段路,一定要把皇上安全的送到漳州。”负责断后的御龙直都统朱同神情坚毅的催促江国栋快些出发。

    可是听到朱同的话,江国栋眼眶发紧差点没忍住让泪水当场落下来,出发这两个字很简单,他张了张嘴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忠心耽耽的侍卫们要去送死,一直对江国栋的临敌指挥没有发表过一点意见的赵昰,对江国栋试探着问道:“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听到赵昰开口询问,江国栋低着头没有说话。一直以来都沉默不语只是跟在江国栋身边的刘正华,终于忍不住开口对江国栋说道:“江兄,小弟无意冒犯,可是有些话却不吐不快。”

    江国栋听到刘正华明显是有不同的意见,不禁皱着眉头问道:“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既能保证皇上无恙,又能躲过元军追踪,你以为我愿意让朱同带着兄弟们去送死吗?时间急迫,你有什么想法就快说吧。”

    看到江国栋心情烦燥言语中多有对自己不以为然之意,十七岁的刘正华却并不着恼,而是微笑着反问道:“江兄有没有想过,朱同带着一百兄弟能挡住元军多久?若是不能将元军阻截住一个时辰以上,只怕以元军轻骑的经验和蒙古战马的耐力,咱们早晚还是逃不出他们的追踪。而且,现在这些波斯战马都已经一天没有喂食了,还能带着咱们继续赶路吗?军中兄弟们出来时,都没有带干粮饮水,再这样下去只怕连一点战力都没有了。到时若是有什么意外,又如何来保护皇上?”

    刘正华一连串的追问,句句让江国栋无言以对,而且刘正华所言也都是实情。想到一旦出现什么闪失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江国栋顿时惊起一身冷汗,急忙向刘正华说道:“如今正是危难之际,一切都是为了保证皇上安全,只要刘兄弟有什么好的主意,江某愿将御龙直指挥之权交给刘兄弟。”

    刘正华见江国栋没有固执己见,这才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江兄,小弟方才登上高处观察过四周,前方向南正好是一处岔路口,左边是往漳州的路,右边是往德化县方向,小弟之意是我们先派几个兄弟在两个岔路口处都做些痕迹,尽量做的逼真一些,能引的元军分兵两路最好。”

    听到刘正华的建议,江国栋有些疑惑的看了他几眼问道:“那咱们走哪条路?就算元军分兵两路后每一路与咱们兵力差不多,可是就算兵力相当,咱们也对付不了他们手中的弓箭啊。”

    听江国栋这样问,刘正华却笑着反问道:“江兄说的小弟清楚,可是咱们为什么不能先藏起来等元军跑到咱们前面去呢?”刘正华嘴里说着,抬手指着左侧一个小山丘向江国栋解释道:“那个小丘后面小弟刚才已经去查看了一下,刚好有一片树林可以藏下咱们和战马。咱们现在先藏进树林里,等元军追过岔路口后,看情况再决定下一步怎么走不是更安全些吗?”

    江国栋听完了刘正华的想法,稍稍思索了一下,飞快的追问了一句:“你怎么能确定元军会继续朝前面追下去而不是先在这附近搜索一番?而且咱们藏进树林,这么多战马走过去,这路上同样会留下蹄印。”

    刘正华轻轻一笑,嘴时也同样飞快的解释道:“天色不早了,如果你是元军会不会担心咱们趁夜溜掉?前面正好是个岔路口,元军如果发现两条路都有痕迹,最担心的只会是咱们到底走哪条路,而不会想到咱们哪一条路都没选。至于战马留下的蹄印,让兄弟们把中衣撕下来先把马蹄包起来,再把马牵过去不就行了吗?”

    江国栋毕竟也是将门世家子弟,自小兵书战策看过无数又统兵多年,只是因为皇上就在身边让他处处有种束手束脚的感觉这才有些关心则乱。听到刘正华的建议后顿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心思也灵动起来。

    刘正华的计划看似简单、风险极大,一旦败露就等于是自投罗网。可是江国栋头脑清醒之后再一思量刘正华的计划,也不禁心中惊叹。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充分利用了天色、地形和道路给元军产生的迷惑,然后巧妙的抓住普通人心理上的盲点,在这种种迷惑的掩护下选择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方向。

    等到元军破除了所有的迷惑想明白之后再回头,这场追逐战的主动权就从元军手中转回到御龙直精锐们的手中了。

    (本章完)

第39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七)() 
天色苍茫中,江国栋和刘正华刚刚安排好藏匿和诱敌的诸般事项躲入林中,远处已经传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