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御赐侦探 >

第22部分

大宋御赐侦探-第22部分

小说: 大宋御赐侦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不像外边的丝绸一般高贵,反倒全是一些麻布衣,看着便是寒酸。

    大家伙都觉得难以置信,难不成子爵身份的人被胡乱葬在了外头,而一介卑微的平民能够被隆重安葬在此?这也太过有违常理。刘员外自然也是一脸郁闷,原本看到外头的丝绸还以为能够捞一笔,谁曾想到棺材里头的人会更加寒酸,自然便不存在什么宝物,自己却白白的被尸臭味弄得够呛。

    包大敢却是很仔细的观察尸体,发现尸体上的衣裳虽然显得朴素,但比起一般的麻布衣还是有着区别。

    他仔细摸了摸材质,也比起一般的布衣要柔顺许多。并不像平常人家的穿着,先前包大敢去陈留民间走访时,也见过麻布衣。那种麻布衣纯粹是用麻制作而成,不仅粗糙无比,还极为伤人的皮肤。毕竟古时的贫富差距还是很大的,一般的平民不像官老爷财主那般锦衣绸缎。

    便只能靠着廉价的麻制成衣裳,虽然粗糙,但至少能够满足保暖和耐用的需要。

第44章 小墓室?() 
所以包大敢断定,墓室中的人虽然衣装朴素,但身份绝对不简单,甚至来说只是墓室主人故意而为之。但如此以来,包大敢对墓室主人的身份便是更加好奇了。

    以棺材材质与外面散落的丝绸来看,最少可以肯定墓室主人社会地位不算太低。而之前刘员外也断定,小墓室的主人应该是子爵之上的爵位。

    整个华夏数千年历史,光凭一个子爵,当然无法辨别其身份。

    但这时,洪堂中一个喽啰说话了,这种装饰俺好像在村里见过。

    众人探过头,示意他接着说。

    很久以前俺们村里闹洪灾,死了不少人。村里的老人都在说是遗留在人间的妖魔鬼怪兴风作浪,据说那些导致发水灾的鬼怪和俺们村还有些渊源。

    俺们村叫石头村,坐落在一条大河旁边。因为河里住着一条蛟龙,所以整条流域没少受洪水祸害。

    值得一提的是,正当百姓饱受蛟龙和洪水的祸害之时,为祸乡里的周处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之中。并扬言要除掉蛟龙,这人间第二害。

    于是他跳入大河,与蛟龙激战,三天三夜未曾上岸。乡里人以为他与蛟龙同归于尽,便相互庆祝。谁知周处又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凭着自己的智慧除掉了蛟龙,让流域之人能够免受洪灾。

    但得知自己便是三害之一时,觉得甚是难过,并下定决心,改过自新,后来拜的名师,步入官途,成为了一个人人称赞的清官。

    当然,这些都只是民间传说。真实的历史上,也有着周处此人,先前也的确为祸一方,还是鄱阳太守周鲂之子。不过后来浪子回头,改过立新,功劳超过了其父。

    在晋帝司马衷时期,甚至封侯拜将,位极人臣。是中国历史上,浪子回头的典范。

    而据洪堂喽啰描述,因为周处对村里的贡献,所以村子里的人都喜欢供奉周处。平常得周处为人清廉,所以乡里人便靠想象制作了他的雕像,留在庙里供奉。

    而棺材之中的服饰,与村子南头庙里周处的雕塑装扮如出一辙。

    众人听到这些,有些按耐不住。周处最少也是侯爵等级,比起先前的子爵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但包大敢也感到疑问,后世周处的墓便被发现,出土于江苏的宜兴。如今能在陈留发现周处的墓,还是处于规模如此之小的墓室?

    怕是没人相信。

    既然小墓室的主人不是周处,为何墓室主人要模仿周处的服饰,将自己葬在如此狭隘的空间?

    墓室的主人究竟是有何种目的,而且这座古墓有着上百座这样小墓室,那整座古墓的主人究竟是何种身份?

    一旁许久未说话的刘员外却是说道:“小墓室主人并不是周处,极有可能是古墓主人为了守卫古墓,故意模仿周处将古墓守将葬在此处。”

    众人不太明白。

    刘员外接着说道:“这座古墓的布局,是有上百座子墓围着一座主墓。也就是说这些小墓室都是为了拱位主墓而设置。”

    包大敢也有些明白,接着说道:“也就是说上百座子墓,都是以一个历史人物来设定的。”

    每一座子墓都是在刻意模仿一个历史名将,历史上的周处是当地有名的大力士,古人较为迷信。认为人死后到了地下是另一方空间,所以在修建墓陵之时,总是会铸造相应的兵俑乃至让人陪葬,达到在地下也能够被将士拱位的目的。

    譬如秦始皇陵,便是如此。

    如今模仿大力士周处的身份,在此处设置一座墓室拱卫主墓室,也不足为奇。

    但如此问题也来了,古墓之中有着上百座小墓室,便要引用上百位历史名人。墓室之间连接着各种机关栈道,其中错综复杂。既然如此,寻找主墓室的难度便是大大增加。

    刘员外神情严肃,接着说道:“其实各个墓室的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

    “嗯?”

    “我仔细观察过,这座墓室是位于古墓的最外端位置,也就是说是拱卫古墓的大门。”

    包大敢思索了片刻,说道:“而作为拱卫古墓的关键位置,是除三害的大力士周处。”

    王彦问道:“先生,这有什么寓意吗?”

    “周处除三害,先前为害一方,后来改过自新,造福一方。恰巧与五行之中的水对应。”

    “为何?”

    “水可清,又可浊。”

    也就是说,整座古墓是以五行分布。但光凭这些还无法说明,于是众人接着到了第二座,第三座甚至更多的墓室。

    根据墓室的一些典型特征,依次可以猜测为西汉丞相陈平,初唐诗人陈子昂等。

    这些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浪子回头的典范。例如陈平,作风并不算优良,甚至有些贪财但其对西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是如同五行之中水元素一般的人。

    包大敢大概猜测,五行的分布大概是以圆环状布局,也就是五行围成五个同心圆,水元素位于最外层,照此规律古墓的最中央便是主墓室所在之地。

    明白这一点,众人显然有了前进的目的。

    众人按照先前的规律缓缓前行,在遇到一处进口时却突然停止。

    此进口是与先前的进口大致相同,唯独不同的是,刚刚走在前头的洪堂之人,因为强行步入进口,被其中的机关所伤。所以众人愣在原地,不敢有所动作。

    洪堂之人伤的极重,整只右臂血肉模糊,有些地方甚至能够看到露出体内的白骨,看着怪可怕。

    众人也是打了个寒颤,只是误入一小步便伤成这般,若是整个人闯进去,怕是整个人都得被机关削成一堆白骨。

    刘员外也说道:“这个机关在古书中有所记载,需要大家伙一起的合作才能停止。”

    飞瑶脸色不太好看:“这便是你将我们骗到这的缘故?因为你知道,靠你一人根本无法通过这个入口!”

    刘员外脸上满是笑意:“少堂主言辞还是如此犀利,到如今这般境遇也是你们自己的选择,我可未曾坑蒙拐骗!”

第45章 古墓机关() 
入口处的机关,由数千把经过长久磨练的尖刀组成。加上精心设计的锁链带动尖刀,交叉的进行高频率运动。

    每一把尖刀伸缩,伴随着遍地长出的毒刺。若是有人长眼想硬闯,怕是分分钟便会命丧黄泉。

    并且在尖刀高频率的伸缩之后,锁链还会变动位置,让原本固定的尖刀转移位置。如此一来便是难以把握尖刀的运动轨迹,然后根据尖刀轨迹琢磨破阵的方法。

    不过,刘员外也说了。要想破这个机关阵也并不是毫无办法,唯一的法子便是集合众人的力量,一起堵住机关的风孔,让机关不再运转,如此不仅是最安全,也是最有效得破阵之法。

    众人也犯迷糊,风孔?

    刘员外接着解释道,尖刀机关本身并无动力可言,若想驱动规模如此大的机关,没有强大的动力支持,那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尖刀阵长期存在于阴冷的古墓之中,就是为了防止外人入侵古墓。所以在古墓建设时期,建设者设下这座尖刀机关,便考虑到启动机关的动力问题。

    古墓之中虽然封闭不见光线,但唯独空气一直保持畅通,这也是设计者故意而为之。

    在古墓与外头连接的地方,打造许多细小的风孔,再密封从风孔到机关的通道。一旦风孔空气流动,便能够产生狭管效应,气流就会被无限放大,直到到达尖刀机关时已经是一股非常强劲的气流。

    气流直接被机关吸入,然后转化成机关的动力,进而启动机关。

    刘员外接着说道:“我们只需要派人进入密封的通道,找到风孔将其堵住,机关便能瓦解。”

    密封的通道类似于后世地铁出口的通道,在后世有些地铁站口位于封闭的地下。于是设计者便考虑建设几条通道,以便于能够保持通风。

    不过因为通道利用的是狭管效应的原理,通道口处往往风力特强。

    根据刘员外的指示,沿着密封通道的墙壁位置,一路走去。在通道的尽头位置,应该便是风孔所在的位置。

    不过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在通道的尽头位置竟有着可推开的门。

    推开门的一瞬间,顿时能感觉到一股强劲的气流迎面而来,险些没让众人站住脚跟。但四周环顾,却并没有发现风孔所在的位置。

    于是大家伙继续向前走去,一路走去,便是越震撼。在前方的不远处,是满地的尸骨,有些尸骨因为年代太过久远,保存不合理的缘故,已经被风化,怕是一触便能化成灰。

    飞瑶说话了“这便是你们这些所谓的官老爷才会干的好事,当修好这条通道,就完全不顾匠工的死活。将他们困死在这!”

    包大敢说道:“我们进来之处便有一扇门,何来困死之说?”

    洪堂中一人说道:“那扇门之前被封死过,只不过后来被一个力量巨大的壮汉强行推开,但不得不说那个壮汉的内力异常深厚,底子打的扎实。”

    看到包大敢疑问的眼神,飞瑶冷冰冰的说道:“厉叔是与父亲打成平手的老一辈洪堂元老,他说的话当然可信。”

    厉叔名叫厉刀,早在加入洪堂之前便是江湖之中赫赫有名的好手。

    当年洪老堂主在南方打遍无敌手,靠着一人一剑便能够建立起陈留最大的帮派,洪堂。

    厉刀当年年轻气盛,自然对着洪老堂主不太服气。毕竟在北方闯荡的他,被江湖敬称为北刀,实在是因为厉刀的刀法快到了极致,一生都在追求快刀的他,自认为在北方无人能够快过他的刀。

    那天夜里,厉刀给陈留的洪老堂主下了战书,双方约定在三日后在杏林决战。

    顿时陈留边炸开了锅,北方第一快刀要单挑南方第一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瞬间传遍了整个陈留。连当时远在开封的皇室成员都被惊动,毕竟是两位盛名已久的武术宗师的决斗,多少年难得一见。

    那一战,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对战双方一个靠着快刀,一个靠着精湛的剑术。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在双方斗打到力竭的时刻,洪老堂主提出平局,其实任谁都能看出洪老堂主摆明是给厉刀台阶下。

    因为在刚刚的比试之中,厉刀用力过多刀法已经完全不如之前,相反洪老堂主却是越战越勇,甚至有着压制厉刀的趋势。

    如今洪老堂主以双方力竭为由,协商平局也让厉刀心中充满了敬意。毕竟一个武术家,除了自己要拥有精湛的武艺,其次便是看中那点面子。不然江湖上也不会有着各种的头衔,若是厉刀与洪老堂主战败,那传到江湖上便是另一番口气了,那厉刀便难以在江湖上继续混迹下去。

    当人们得知两大高手打成平手之时,顿时便沸腾了。

    有人说,厉刀和老堂主作为当世一等一的高手,打成平时便是最好的收场。

    但也有人说,两大高手没能比出个高低,实在可惜。

    事后,洪老堂主邀请厉刀加入洪堂,做副堂主。

    厉刀一口回绝说道,要做便做洪堂的一名小卒。

    厉刀夜顺理成章的加入了洪堂,使得洪堂的势力一度延伸到北方,只不过经过官府的打压才停留在了南方。

    但这段往事也成为一段佳话,被时人传颂。只不过因为十几年前洪老堂主的离去,才渐渐的使得洪堂一日不如一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而在洪老堂主离开洪堂后,厉刀也回到北方隐居。所以在才不能阻止先前南叔得叛变,险些把整个洪堂覆灭。

    不过在洪堂新秀邪七不断得诚恳邀请之后,才同意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