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魔法玄幻电子书 > 奸臣世家 >

第301部分

奸臣世家-第301部分

小说: 奸臣世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策已定,众将开始分配任务。

    为了公平起见,也为了迷惑兴化城的守军将领。

    几位年轻的将领经过商量之后,便做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就是将现有的宋军部队均分,折可大、潘雄,还有刘氏兄弟分别率领一部分宋军士兵,然后,这四人抓阄决定四人攻城的方向。

    由于出主意的是杨怀文,不管是谁先攻上城墙,这个首功却还是杨怀文的。因此,扰城之事也就交给了他。当然,他们也考虑杨怀文是一个文官,根本就不能身先士卒,因此,把这个耗费精力,却不需要冒险的任务交给了他。

    蔡道给他们准备的攻城器械并不是太多,之前七日攻城之后,已经被兴化城守军的防御工具损毁了大半。因此,这一仗必须在两日后毕其功于一役。四面同时进攻,虽然分散了宋军的兵力,却也同时会让兴化城的守军顾此失彼。

    城中的将领肯定不知道宋军的企图,要么如同宋军一样,均分兵力防守四城,要么就只能靠猜测,看他能不能猜对宋军此次攻城的主要进攻方向。

    可是,宋军这一次却选择了极为大胆的四城同时进攻的策略,无论兴化城主将究竟作何打算,结果都是必败无疑。

    而且,有那一千名骑兵在侧,水军在红河,根本就不用担心大越国这个时候会有援军来救援兴化城。

    接下来两日,兴化城的守军可是吃尽了苦头,城下的敌人全都发了疯,整晚整晚不眠不休的在城下鼓噪。

    扰敌之计,守城的将领也是真没想得,可要是不理会,杨怀文真就在第二天的夜里让这些降兵在半夜三更试探了一次,居然一下子就攻上了城墙。

    幸好,这一侧的城墙,刚好是守城将领亲自巡城,他立即率领着亲卫打退了宋军的这次偷袭。

    ……

    到了第三天一大早,宋军士兵早早就吃完了干粮,只等到兴化城守军埋锅做饭的时候,立即开始攻城。

    这真是一鼓而下啊!

    守城的士兵面对如狼似虎的宋军,连都懒得从地上抬起来,直接扔掉手中的武器,仍然不管不顾做着饭,等着吃上早上那顿饭。

    果然,到了第二天,蔡道便乘船来到了兴化城,在见到城头已经飘扬着大宋的龙旗之后,他自然非常高兴。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蔡道便放了羊,他自己带着杨继忠和杨怀文父子处理升龙城剩下的事宜。

    而其他将领各自率军去攻取红河以南,大越国所有的城池。

    南征的兵力虽然分散力全都拿下了,可随着将领们的成长和士兵们逐渐适应战场,宋军在接下来的攻城战里,越来越得心应手。

    仅仅两个月,宋军势如破竹,彻底拿下了红河以南大越国的城市。

    而红河以北,如果距离红河比较进的话,则交由种朴去处理。蔡道只给了他八百骑兵和两万大越国降兵,可是,他还是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不过,向南征伐的军队还是遇到非常不愉快的事情。

    熙宁宋越之战,郭逵率领三十万禁军征讨大越国的时候,宋朝还联系了占婆国和真腊共同举兵攻击大越国。

    这一次,蔡道对自己主导的南征非常有信心,所以,便否决了章惇再次联系两国共同攻击大越国的建议。

    一方面,是蔡道觉得没有必要,

    而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蔡道不想暴露自己的进攻计划。

    任何时候,都不要指望那些所谓的盟友能够替你保守秘密,一旦将进攻计划透露给占婆国和真腊,大越国很有可能就会提前得知蔡道的南征计划。

    那么,蔡道的南征也就失去了突然性。而且,还很有可能会陷入大越国布下的陷阱之中。

第508 “我食言了”

    李常杰在他的手下败得那么快,可蔡道从来都没有小看过这个对头死太监。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可古往今来,为将者,又真正有几人做到过这一点呢?

    就比如,升龙城之战,李常杰再不知道宋军的两路统帅究竟是谁的情况下,就贸然选择了郭忠孝的北路军为突破口,这其中,固然有北路军行军动向比较好预测这个原因。

    可是,李常杰却忽略了另外一个他没有想明白的地方。

    宋军的东路统帅,又不是疯子,敢不顾及自己的后路,就直往皇城方向直冲而去。

    如果李常杰懂得换位思考这个方法的话,肯定会集结大军,在皇城外拦住蔡道的东路军。而北路军之前的军事行动,其实已经暴露了其主将的行事作风。

    稳扎稳打,却没有直扑皇城,说明主将为人极为谨慎,要么缺乏足够的勇气,要么就是其兵力不足,根本就不足以威胁到皇城的安危。

    所以,在从雷州出发之前,蔡道就已经多方派人打探清楚了李常杰以往的详细战绩,他并不是浪得虚名的元帅。一生作战无数,除了富良江之战外,少有败绩。

    可没有想到,向南突进的宋军居然碰到了占婆国和真腊趁火打劫的军队。为了那边的几座城池,真腊的将领在权衡之后,主动选择了退却,而占婆国居然敢对宋军出手。

    当然,如今大越国那方的领土的确是夺自于占婆国,可这又与大宋有何关系。

    宋军没有南征的时候,占婆国自己将地哩、麻令、布政三州之地割让给了大越国,而且,也已经实际上向李乾德俯首称臣了。这个时候,想捡大宋朝的漏,他是找错了对象了。

    之所以没有通知真腊和占婆国,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没什么本事,还想来分一杯羹。

    蔡道决定亲自出兵,震慑一下占婆国,不给一些赔偿的话,他一点也不介意再拿下一个国家。反正,占城本来就是大秦帝国的故土。

    当蔡道那艘老式旗舰涠洲岛号出现在占婆国国都因陀罗补罗的时候,这个欺软怕硬,内乱不断的国家的国王一见到这艘庞然大物,果然,他立刻就主动服软了。

    让蔡道没有想到的是,这个**不但奉上了重礼,还将那个发布命令主动进攻宋军的将领的人头送了过来。对于,占婆国国主的态度,让蔡道非常满意。

    考虑到雨季到来之后,宋军自然无法守住已经打下红河以南方这些城市,所以,蔡道决定,于占婆国和真腊国做一笔买卖。

    地哩、麻令、布政三州之地,蔡道可以交换给占婆国,不过,一州之地就要相当于一百万贯的金银财宝。蔡道记得后世南亚国家好像比较佩戴金饰,这才有这个打算的。甚至,蔡道还准备将从大越国获取的兵器半卖半送给占婆国,具体的

    交易物品就是水稻。

    要知道,华夏最早的两季稻,就是宋真宗从占城引进的早稻,后人也称其为占城稻。

    大宋如今土地改革刚刚颁布施行,还是非常缺少粮食的,而占婆国这里土地肥沃、雨水丰沛、气候宜人,盛产的就是水稻,自然也就不缺少粮食。蔡道虽然从大越国已经搜刮了很多的粮食,可是,如果能够从占婆国换取更多的粮食的话,这对自己在夷洲岛的基地建设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蔡道从大越国搜刮了很多十五岁一下的女孩子送到了夷洲岛,而之前移居到这里的大宋国民都是已经年轻的男性为主,这样的话,大概在五年之后,夷洲岛就要迎来一拨人口大爆发。

    至于真腊,也是同样的价格,能够出多少价钱,就能够得到多少大越国的土地,以及兵器。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占婆国也曾经辉煌过,一听到蔡道开出的价格,居然真得一下子拿出了不少的金银珠宝。当然,这里面,也有蔡道自己的原因,他将其中的一些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钻石估了不菲的价格,算是承认了这些珍宝的价格能够换取三州之地。

    而真腊国也同样得到了大越国那部的三州之地。

    掐指算着日子,交易归来之后,蔡道立即将宋军全部召集了回来,反正已经搜刮完毕,而赵煦之后的指令知道现在还没有传达回来。

    自我得知,自我失之。

    反正,蔡道已经将大越国的富庶之地搜刮完毕,那么,即便主动放弃这块汉唐故地,蔡道也不觉得可惜。

    因此,蔡道便命令放弃所有的城池,其他人立即乘船离开大越国,回归雷州。

    如果,到了雷州以后,赵煦还是没有传到后续的指令的话,蔡道便准备抛下南征军,自己一个人乘船会汴梁城。因为,蔡道猜测,肯定是大宋国内发生了自己不曾预料到的变故,这才让赵煦到现在都一直拖着没有给自己任何的后续指令。

    这可和当初,蔡道离京时,于赵煦商量的完全不同。

    至于,那些已经准备在大越国安家的宋朝百姓,蔡道也只能说一声抱歉了。

    南征将士即便是岭南招募而来的,可他们并不一定就能够适应大越国内过长的雨季。何况,大越国北边的边军战斗力非常的强悍,并不是已经耗损了不少兵力的南征军能够应付的。

    在第一批岭南民壮在大越国收获颇丰的消息传遍整个岭南之后,整个岭南的青壮年几乎是向雷州这里蜂拥而至。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到最后,金钱不得不限定了第二批赶赴大越国民壮的年龄——必须年满二十岁,超过三十岁就不得应募了。

    就是这样,金钱第二批拉到大越国的民壮就超过了五万人。

    蔡道又用重金从中挑取一部分,补充到了南征军中。

    可是,蔡道自己的都没有想到,他第一次要失信于民,居然是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之后。

    幸好,岭南的百姓们都能够理解蔡道的苦衷。

    当然,蔡道也同样给了浙西远隔重洋到大越国的民壮们足够的补偿。

    “我食言了!”这是蔡道唯一能够对这些民壮们说得话。

第509 近乡情怯

    三个月的时间,奏折是从海路传递回去的。可是,蔡道一直等到了四月份,大越国雨季终于到来的时候,还是没有受到任何的回信。

    在瓢泼大雨之下,蔡道是最后一批离开升龙城,也是最后一个登旗舰涠洲岛号的人。

    远远望着视线中的升龙城渐渐变小,蔡道心情却一直难以平复。

    除了皇城的正东门的城门和城墙都被火药炸开了一个大洞之外,蔡道并没有破坏升龙城的整体建筑。可是,蔡道却在这座城市当中留下了数个后门,万一有机会再来第二次南征的话,升龙城在蔡道的面前已经是完全不设防了。

    扬帆而去。

    数帆直挂沧海。

    走到半路,蔡道却突然该主意了,他实在是没有脸面去见那些信任他的岭南老百姓,不单单是他对那些民壮们食言了,还有此次他带去的南征军士兵损失也不小,光是阵亡就超过了3000人,缺胳膊、少腿等失去了劳动能力的伤员更是超过了5000人,其余小伤更是无数。

    当然,除了折克柔的那三千人以外,当初参与升龙城之战的东路军整体损失都不大,多数的伤亡就是出现在了折克柔于北路军当中。

    其他人在劝说也是没有办法的,从这一点来说,其实蔡道和王安石是一路人,一旦决定的事情,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船人多嘴杂,因此,这一次并不是视察夷洲岛基地的好时机,不过,却是回家看看的好机会。自从元丰六年之后,蔡道已经近十年没有回过这个时代的家乡了。

    虽然平时都有书信往来,可是,蔡喜如今年事已高,蔡桶和蔡板也有十年没有见过自己的爷爷了。

    该是回家好好看看的时候了。

    虽然蔡道更想念后世的那个家。

    近乡情怯,蔡道还能忍得住,可蔡桶和蔡板一看到仙游港外繁花似锦、海船如梭的场面,忍不住留下来热泪。这都是他们的公子蔡道的功劳,仙游县唯一的出海后,就在孝慈里,虽然这里的地理位置并不优越,也不是什么深水良港,可这里有如今的仙游蔡家造船厂,有蔡道一个人也足以让其变成繁华的城市。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

    蔡道近十年未还乡,可有一位官员却是在仙游县足足干了四个任期,却还是没有主动高升的念头。

    这个人就是王巩,他自从因为蔡道而从岭南迁官于此,就彻底爱了这一片人间乐土。而朝中的两派大臣们似乎也忘记这位前朝宰相之子。

    对于王巩的态度,保守派和变法派官员的意见居然出奇的一致。这也就导致王巩在仙游县里的政绩被两派文人联手湮没了。

    王巩却是一点也不在意,他已经超脱了这个时代整个文官阶层的精神状态,就是身处于杭州的苏轼,开始开怀洒脱,可是从他其间的诗词当中,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