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精力管理 >

第22部分

精力管理-第22部分

小说: 精力管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如何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曾经说过,全方位投入和最佳效能取决于调动积极而充沛的精力的能力。面对让人痛苦的现实会带来更不愉快、更不舒服的感觉,这些感觉包括内疚、气愤、灰心、嫉妒、悲伤、贪婪和不安全感。就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样,这里各个对立面之间也存在一种紧张关系。积极投身于这个世界时,充沛而积极的精力显然最适合我们。为了达到最佳效能,我们必须学会把消极的情感放到一边。但是当回避令人痛苦的现实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最终要遭受它所带来的后果的折磨。否认就像螳臂当车一样。压抑感情所带来的压力最终会非常大,这种代价会在某个地方显现出来—焦虑、消沉或麻木,工作上效能下降,婚姻失败甚至染上疾病。
当然,也有时候我们否认现实的能力可以对我们非常有用。当劳伦·曼宁在世贸双塔遭到袭击被严重烧伤时,她并没有马上感觉到疼痛。要是她当时就体会到烧伤的沉重打击,她肯定会崩溃并死去。相反,她设法在大楼倒塌前的一刻逃离了那里。但是疼痛也是一个信号,暗示什么事出了差错。曼宁逃生后不久,她的伤痛变得几乎无法忍受,她被匆忙送到医院,全身40%的地方严重烧伤。她在摆脱了眼前的危险后注意到她的伤痛,和前面忽略她的伤痛对于挽救她的生命一样重要。
可是,往往我们对日常生活中不是那么威胁生命的痛苦的反应也和曼宁差不多。我们本能地回避它们。当我们的否认变成一种永久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令人不快的事实不会仅仅因为我们不再刻意面对它们,就自动走开。
否认实际上是一种退出:这意味着关闭我们的一部分感觉。当我们害怕真相时,我们变得更加戒备、僵化、缩手缩脚。就像麻醉剂一样,回避现实让我们对痛苦感到麻木,但它也让我们无法自由地、全方位地投入到这个世界中。此外,否认和自欺要消耗精力,这样这些精力就不能用于更有成效的活动。让人高兴的是,反之亦然。让我们自己面对现实会让我们得到解放。
面对现实还让我们有机会理解并对付消极情绪而不是不经意地把它们表现出来。有时候我们会不可避免地达不到、甚至违背我们的价值观。但是通过承认这些行为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而不是否认我们的缺点和过失。为了适应这个世界,我们必须在诚实地看待最痛苦的真相与矛盾和满怀希望、以积极的精力投身这个世界之间寻找平衡。从精力的角度看,变得消极是很容易的。乐观主义需要勇气,不仅是因为生命本身是有限的,还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挑战、障碍和挫折。
以失去你亲密的人这个极端的经历为例。如果你压抑并否认悲伤的情感,它们往往会在你的内心不断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为此付出代价。同样,如果你不想办法慢慢重新融入这个世界,而是陷入绝望的情绪中,失落和悲伤会越来越强烈,让你无能为力。悲伤,像大多数有害的情绪一样,它的消长变化呈波浪形。打开精力的通道让悲伤进来,然后再以舒畅、欢笑、希望和重新投入的形式寻求恢复。
有些时候—不仅是在紧急情况下,刻意选择忽略真实的信息会符合有益的目标。比如,运动员只有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眼前的任务上才能在比赛中获胜,这么做可能需要暂时把有关他们的家庭、膝盖的剧痛,甚至对技术缺乏信心的担心放到一边。能把潜在的分神的事放到一边,对于在我们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获得成功也是必要的。如果把我们的焦虑和成见放一放意味着一种抉择而不是迫不得已,是一种更全心投入到手头的任务中的方式而不是回避困难的无意识的策略,那它就是有益身心的。有选择性地忽略一些事并不一定意味着否认或回避困扰你的问题。相反,这可能是一种为了在更合适的时机处理它们的策略。
往往,自欺是无意识的,并会给人带来短期的放松,但却会让人付出长期的代价。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说,我们欺骗自己为的是保护我们的自尊—我们是什么样的,或者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形象。为了回避我们觉得最痛苦、最无法接受的现实—最明显的是我们生活中和最坚定的价值观相冲突的行为,我们用尽各种策略。卡尔·荣格(Carl Jung)写道:“任何形式的上瘾都不好,无论是麻醉性的酒精或是吗啡,还是理想主义。”
防范体系
我们每个人还可以有我们自己的根基牢靠的防范体系。彻底的麻木—无论它客观上的干扰有多大,就是对任何事都没什么感觉,是一种否认。想想一场正在恶化的婚姻,一方(有时是双方)做出的反应不是面对棘手的问题而是不再投入感情上的精力。自我辩解是另外一种常见的对现实的回避。我们的一个委托人可能承认他对其他人粗暴、不耐烦或者挑剔,但是马上把这归罪于一种表面上很冠冕堂皇的动机,比如需要很快把工作做完。
理智化是一种在情感上不受其影响,认知性地承认事实的方式。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一位领导用他的个人魅力让手下了解诚实、体面或团队精神这样的事实,但是在日常行为中他却公然违反这些他标榜的原则。投射(指个人意念、欲望的外化)是特别阴险的对现实的回避—常常潜伏在罪恶的内心深处,包括将一个人自己不承认的冲动归罪于他人。我们常常见到我们周围的人生气、恨别人、高傲自负或者贪得无厌,却很少承认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同样的情绪。
想像各种情况下最糟糕的一面是一种通过非常悲观的视角来歪曲现实的方式。躯体化指的是把不愿承认的焦虑和气愤转变成身体症状—头疼、消化问题、背痛、脖子痛。伍迪·艾伦的笑话“我不生气,我长瘤”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事实。比起我们的焦虑和悲观,我们更容易因为背痛或偏头痛得到别人的同情。升华—把一种无法接受的感情,比如贪婪,转化成过分的大方,代表一种更积极的适应性的防范。即使那时,潜在的消极冲动也被保留了下来,我们能明显感觉得到,但是强烈否认它。
诚实地看待我们自己的行为仅仅是第一步。同样重要的是,对我们做出的选择负责。事实可以让你得到自由,但它不会带你到你需要去的地方。比如,一个委托人承认他比他理想的体重重25磅,这是积极的一步—不是他开始声称的5磅或10磅,但是他也很容易不理会事实的重要性。他可能会说:“我觉得很好,有什么了不起?”“差不多我认识的每个人都有点超重。”“我现在很有压力我以后会解决这个问题。”挑战不仅仅是承认超重的事实,还要面对事实导致的后果—精力下降,更容易患肥胖症和心脏病,更容易早逝。只有当我们面对这些事实、根据它们采取行动,我们才算真正拥抱事实。下表介绍了我们在委托人身上最常见到的10种权宜行为的代价和好处。在每种情况中,我们都指出它的短期代价和好处,以及可能导致的长期后果。
收集实例 
面对现实需要的是使你自己成为调查对象,对你的生活进行评审,让你对自身行为所导致的精力后果负责。为了尽快得到一个总的看法,请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至少留出30分钟来回答下面这一系列的问题:
◎按照从1到10的得分,你在工作中有多全方位投入?是什么妨碍了你?
◎你的日常行为和你的价值观联系有多密切?与你的使命相适应吗?它们缺乏联系的地方在哪里?
◎在工作中、在家里、在你的社区,你能多充分地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景?你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
◎你客观上所做的选择—你的营养、锻炼和睡眠的习惯,以及平衡压力和恢复的习惯,能如何有效地为你的核心价值观服务?
◎在任何情况下你的情感反应和你的价值观的一致程度如何?在工作中和在家里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不同,有何不同?
◎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明确确定哪些事需要优先考虑,并保持对任务的注意力?这些优先考虑的事和你声称最重要的事一致程度如何?
现在把这些问题再进一步,让这些问题更广泛一些。如果精力是你最宝贵的资源,让我们看看你对精力管理得如何。
◎你的睡眠、饮食和锻炼的习惯会如何影响你所能拥有的精力?
◎和用于增强能力、提高生产力的积极精力相比,你投入到防范性支出方面(挫折、气愤、恐惧、怨恨、嫉妒)的消极精力有多少?
◎你在你自己身上投入多大精力?在别人身上投入多大精力?你对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感觉如何?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对这种平衡关系感觉如何?
◎你花多大的精力为你无法控制的事情担忧,感受挫折并试图影响这些事情?
◎最后,在投入你的精力方面,你有多明智、多有成效?
为了更具体地关注你在管理精力方面所做的选择会如何影响你的效能,下页的图表列出了我们和委托人一起遇到的最常见的效能障碍。我们把它们叫做“全方位投入的障碍”,因为它们妨碍精力的不断转移。无论是不耐烦、不能理解别人,还是糟糕的时间安排,这些都有问题,原因在于它们带来消极的精力后果—对你自己的生活、对别人都有影响。当你看完这个表,想想这些障碍中的每一个对你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精力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
如果你采纳了我们第一章中的建议,你就已经登录了我们的网站,填写了“全方位投入清单”,得到了你的得分。而且比较理想地,你现在还有从5个非常了解你的人那里得到的反馈。收集这些信息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也非常有启示—最终会非常有价值。你手头得到的数据越多,你就越能找出你的5个最大的效能障碍。当轮到具体改变你管理精力的方式来为效能服务时,了解这些障碍会有助于指引你做出选择,以便在你的生活中形成新的积极的仪式。
常见的效能障碍
精力不济对他人不够信任
不耐烦缺乏诚信
戒备心理没有决断力
消极态度沟通技巧不佳
对他人挑剔不善于听别人的意见
对压力的忍耐度低缺乏热情
情绪化/容易生气不自信
不善于团队合作不能理解别人的感情
不灵活/僵化过分依赖
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与生活之间没有良好的平衡
非常焦虑思维消极、悲观
不善于安排时间
自我的影子 
卡尔·荣格用“影子”这个词来描述我们从自我中分裂出去的那些方面,因为它们与我们的自我形象不符。弗洛伊德把压抑的特点总结为把不想要的感情转移到潜意识中的方式。在佛教中,这种冥想方式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认识它们来克服我们欺骗的本能。无论我们没有注意到什么、不承认什么,我们往往都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如果长  
大成人后发泄怒气会被认为无法接受,会破坏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就可能通过挑剔、指责、坚持或长期不满来隐蔽地表达我们的感情。当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影子时,我们会觉得别人身上的类似方面也无法忍受,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正在这么做。
欺凌弱小者被潜在的无能为力的感觉吓倒,通过严厉无情地对待别人得到补偿。成功的行政管理人员被不够格的感觉所困扰(自己还不承认),总是炫耀他的成就,喋喋不休地谈论他认识的名人和要人。礼貌得体的女主人不能面对自己潜在的嫉妒,寻找微妙的方式贬低和摒弃她周围的每个人。“恶的核心缺点不在于罪而在于拒绝承认它,”《心灵地图》(The Road Less Traveled)一书的作者M·斯科特·佩克(M。 Scott Peck)这样写道,“邪恶攻击他人而不是面对它们自己的失败……因为它们必须否认自己的恶劣性,它们必须把其他的看成是恶劣的。”
反过来可能也对。陷入对自我的狭隘看法,我们可能也无法注意到并培养我们潜在的长处。就像我们压制自己令人讨厌的地方一样,我们也无法给我们最优秀的品质以荣耀。面对现实还意味着承认、褒奖我们自己的长处。
几千年来,圣人明白了最终的精神挑战是“觉醒”。在古典时期,古希腊人在帕尔纳索斯山上写下两首训词。《了解你自己》(Know Thyself)是最著名的。第二首翻译过来大致是《了解你自己的全部》(Know All of Thyself)—这承认了我们必须看到表面下的东西来找出真相。其他的现代思想家回应了这一点。神经病学家爱德华·惠特蒙特(Edward Whitmont)写道:“直到我们真的按照我们的本来面目看待自己(我们会为此感到震惊),而不是按照我们想要的或满怀希望地假想的样子,我们才能迈出通向真实自我的第一步。”
我们没有注意到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