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末世来客 >

第121部分

重生之末世来客-第121部分

小说: 重生之末世来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路板,这将填补华夏在芯片这方面的空白。

    

    陈教授当场就表示,如果王世杰真的投资这样一所实验室,他非常愿意主持这个实验室的工作。王世杰也立刻回应,等自己一回魔都,将会把实验室建设工作放到第一位来进行,不过他也希望能得到帮助,因为他对于建设实验室是一窍不通的。陈教授和张秋歌也投桃报李,表示愿意一起主持兴建这所实验室,从建筑设计到最终实验室可以正常运行他们俩人包了,而且他们愿意联系自己一些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一起到这个实验室来工作。

    

    这最后一条,让王世杰欣喜若狂,他一直纠结于自己没有科研方面的人才,现在陈教授和张秋歌都表示愿意帮助他招揽人才,一下子就让他的麻烦大大消减,一个中科院前院士,一个国营大厂的总工程师,二者如果愿意帮忙招揽人才,那无论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者,还是具备实战经验的工程师,一下子全都解决了,或许只能解决他计划之中的一部分,可对于现在人才方面举步维艰的王世杰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而且就在刚才,张秋歌老人带王世杰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那就是陈教授曾经中科院科学家的身份,陈教授则明确表示没有问题,因为中科院的科学家也未必个个都参与国家机密研究工作,有很多院士都是单纯的搞理论研究,比如陈教授他自己以前在中科院时,研究的就是民用电子领域的科技,比如民用电子通信、微处理器结构与设计、封装设计、半导体材料和电路设计等等与国家机密无关的领域,所以他才能顺利的退休回到老家津门养老,如果身上有机密的科学家,按照规定,即便是退休了也有保卫人员,以防被国外敌特势力给绑架。陈教授退休之后没有安排安保人员跟对,就表明他与国家的机密并没有多大的牵连。

    

    晚饭吃完,将张秋歌送回家后,刚一回到宾馆没多久,魔都那边怀恩的电话就打了过来,电话之中怀恩对王世杰讲了一个坏消息,原本与市政府议定购买厂房和地皮的计划出了岔子。

    

    怀恩在电话之中十分气愤,“老板,我就不明白了,那家工厂都要破产清算了,咱们出资购买他们的不动产,明明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买卖,怎么会扯到外资侵吞国有资产上面去?那些报纸也太不负责任了,当时那位记者采访我的时候,告诉我是为了宣传外资来华投资的典型,我还以为是什么好事儿呢,谁知道他们竟然会诬陷我。

    

    现在到好,原本正谈着的三家工厂现在全部都中断了我们的谈判,弄的很被动。”

    

    王世杰皱着眉头问道:“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不是已经跟市政府方面沟通好了吗?”

    

    怀恩也奇怪,一切都来的很突然,原本今天下午约好与一家工厂谈判,就在要出发的时候,忽然接到对方的电话,告诉他今天的谈判取消,而且很明确的表示暂时不会再谈判了,好在范志成之前和这帮人交情不错,在怀恩的追问之下,对方让怀恩买一份今天早上的《国民日报》,在第三版,有一篇通讯稿里报道了魔都的国企在面对外资购买厂房和地皮的时候,不考虑实际情况,未经资产评估,就准备卖出国家资产,这样轻率的行为,很有可能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并且隐晦的批评了这种做法,称这样的行为,如果不加以管制,将来可能会铸成大错。

    

    这片通讯稿如果是出现在一般的报纸也就罢了,可在《国民日报》这种全国兴报纸上刊登,就让许多人猜疑不定,搞不懂这件事儿是有上层授意还是记者胆大妄为,如果是记者胆大妄为还没什么,可一旦有上层关注或直接授意,那事情就没那么简单,那些企业的领导为了保住自己,死撑着也不卖是再正常不过的应对办法,即便是厂房和土地搁到那儿腐烂,他们也绝对不会卖出去。

    

    王世杰又问道:“你有没有去找招商局的王局长和政府的张副市长?”

    

    怀恩道:“找了啊,那几个工厂反悔的第一时间我就找了张副市长,他的秘书说他出差了,我又给王局长打了几次电话,他办公室的人说他去下面调研投资环境了,我看这两个人有点避而不见的意思。”

    

    现在王世杰人人在津门,不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一时之间也没有好办法来处理,只好对怀恩说道:“算了,既然人家现在不想见我们,这里面肯定那个环节出了问题,既然现在找不到能做主的,我看就缓缓,正好咱们设备和工人等问题都没解决,先全力解决这件事儿吧。”

    

    “好吧,暂时也只好这样了,老板你什么时候能回来?”怀恩明显有些泄气。

    

    王世杰算了一下,自己等张秋歌明天处理完事情,还要赶去首都请另外两位专家,具体耽误多长时间他自己都不知道,便说道:“我现在也说不好什么时候能回去,你们先原地待命吧,正好你可以去抓公司大楼装修的事儿,还有,我交代你的事儿你给我盯紧,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怀恩的声音忽然压低:“老板,今天中午的时候他打了一通国际长途,但具体说什么我也不清楚,是今天我无意中碰到的。”

    

    王世杰心中一跳,忙道:“在我没有回去这段时间务必给我盯紧他,明天你去告诉前台,另外几个房间的国际长途功能全部停掉,只能接不能打,如果有需要打国际长途的电话,全部到邮电局去打,你一定要留个心眼,千万惹出麻烦。”

    

    “是,老板。”

    

    挂断了电话,王世杰将报纸的事儿好一阵思索,却一点头绪都没有抓住,正准备洗洗休息时,门铃响起,开门一看,原来是这次随他一起来的另外一位工人师傅,这位老师傅姓孙,叫孙庆祝,病退之前是魔都照相机厂金工车间的一位工人,也是为了让儿子接班,四十八岁的他选择了病退,此次孙师傅能够成行,是因为他提供了一位首都精密机械专家的信息,这位专家曾经在大革命时期下放到他的车间当工人,当时他很照顾这位专家,所以关系不错。

    

    “王老板,咱们出发之前我不是给首都的马工程师打过一个电话,当时不是说好去拜访的吗?今天下午逛街的时候,我给老伴打电话问问看她想要什么,接过我老伴告诉我,马工今天中午给我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他被科工委请去东北省那边参加一个项目设计,大后天一早出发,说要是方便的话,让咱们明后天去一趟首都,不然咱们可能要扑空了。”孙庆祝再次给王世杰带来一个不算好的消息。

    

    科工委是什么机构,王世杰还是清楚的,假如孙庆祝推荐的马中州工程师被科工委给征用了,自己说什么也是请不到这个精密仪器专家的,可这位马工希望他们能尽快去首都一趟,又说明这件事儿可能有一定的转机,时间如此紧迫,王世杰便想,既然已经与张秋歌达成了共识,又意外之喜的收获了陈教授这样以为国宝,那明天干脆直接向张老辞行,自己可以带着孙庆祝师傅和另外一个刘师傅先行去首都,让王红旗和另一个师傅等张秋歌的事情忙完,陪着回魔都去。

    

    魔都那边现在出现的情况也让王世杰挂心,所以巴渝那位工程师只能等到解决完眼前这些事情之后再跑一趟了,等到见完首都的两位工程师,无论能不能请人家去魔都工作,自己都要先回魔都把厂房和土地的事情尽快解决,怀恩他们毕竟是外国人,很多事情披着外商的衣服看似方便,实则也有掣肘,章兴邦现在还没有完全融入核心,所以这件事儿必须自己回去解决。

第五十章 有老如有宝() 
张秋歌对于王世杰一大早跑到自己家门口很诧异,头一天已经说好,今天张秋歌是参加厂办敬老活动,王世杰对于这样的事儿没兴趣,也就没参加,陈教授今天也有自己的事儿,原定是王世杰自由活动。

    

    “张老,情况就是这样,这么早跑过来就是跟你打个招呼,王师傅那边已经说好了,他在津门这边等您,等我首都的事儿一办好就会魔都与你回合。”王世杰也没有隐瞒什么,将自己要去首都见马中州工程师的事儿告诉了张老。

    

    张老歪着头看向一旁,用手搓了搓自己的脑门,极力的回忆着什么,忽然一拍手,大声道:“小王,你说那个精密仪器专家马中州是不是华青大学的教授,原先还是华青大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副主任?”

    

    王世杰道:“我听孙师傅说这位马工好像以前是华青大学的老师,后来下放到他们工厂的,至于是不是研究所副主任我就不知道了。”

    

    “那就没错了,华青大学里面就一个马中州,老马我认识,一九六零年国家搞技术攻关大会战,实验基地就定在我们厂,他那时候也是攻关科研组成员之一,在我们厂待了快一年,当年没少在我们家蹭饭。”张老笑着说,又对王世杰说:“我也有近三十年没见过他了,只是前几年还经常通过信交流,后来工作忙,也少了联系。小王,我也挺想他的,要不然这样,你等我今天下午结束了,我跟你一起去首都,趁这个机会去看看他,好不好?”

    

    王世杰再次感叹世界真小,没想到张秋歌居然认识自己即将去挖的工程师,这令王世杰喜出望外,有熟人帮着自己出面,这成功率当然会增加许多,立刻道:“那感情好,有您老出马,可比我去请马老要容易得多,不过听说马老被科工委请去,这……”

    

    张秋歌道:“你别担心,老马既然退休了,就算被请过去帮忙也是临时性的,只怕牵扯到军工方面的东西后,有一定保密措施,那你恐怕就真的请不到了,别忘了,你现在可是个假老外。”

    两个人正说话,张五一拎着早饭走了过来,一看见王世杰,下意识的就立正准备敬礼,但一边手是豆浆、一边手是油条,弄的有点尴尬。

    

    张秋歌在一旁觉得很有意思,对王世杰说道:“小王,我很好奇,我这个儿子打小就天不怕、地不怕的,你到底怎么拾掇我家老三了,弄的他这么怕你?”

    

    张五一脸带尴尬,忙道:“爸,你说什么呢,什么叫怕啊?我这是对王教官的尊敬。”

    

    张秋歌面无表情的指着自己的脸来了一句,“你自己看,你觉得我相信你的鬼话吗?”

    

    一边的王世杰差点笑出声来,他没想到张秋歌这个搞了一辈子技术的工程师,生活中居然有如此活泼的一面。张五一则是一脸无奈,似乎早就习惯了张秋歌这样的幽默方式,看来张秋歌在生活中应当就不是那种古板的老学究,而是那种具有幽默感的老先生。

    

    张秋歌也就是开一句玩笑,其实他对王世杰当教官时怎么调教自己的儿子一点兴趣也没有,也就没有追问,招呼王世杰在家吃了早饭,早饭后,王世杰既然决定与张老一起前往首都,此刻左右无事,便跟着张秋歌一起到了津门电子收录机厂的大礼堂。

    

    他们俩到的时候大礼堂已经有些老头老太太开始彩排了,正式的节目是下午开始,今天早上便是彩排,张秋歌的节目很简单,一首诗朗诵,诗歌是余光中先生的经典作品《乡愁》。

    

    舞台空出来后,张老在台上声情并茂的朗诵了这首诗歌,与专业的播音员虽然没法比,可在业余爱好者当中,张老朗诵的诗歌完全可算拔尖的,略带磁性的嗓音和包含情感的内容,使得不少同样彩排的老头老太太报以掌声,台下的王世杰也觉得很好,起码比他的水平强的不是一星半点。

    

    按说张老彩排熟悉完舞台之后就可以离开了,但张老拉着王世杰坐在前排,对王世杰说,“等下有个老艺术家来彩排,你要是错过了恐怕要后悔,你看,这群人都没走,就是等着这位老艺术家呢。”

    

    “谁啊?”王世杰好奇的问道。

    

    张老神秘的一笑,说道:“说了你这个假老外也不认识,等着吧。”

    

    又等了两个节目,王世杰正觉得无聊之际,周围忽然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王世杰向台上一看,一个精瘦的老头,满脸皱褶,身穿长袍,鼻梁上架着一副厚框复古的黑色眼镜,还有一对招风耳,此老长相很有特点,远处看去颇像一只猴子一样。

    

    老人上台之后,不见丝毫紧张,对着麦克风开口说话:“老没见到大家伙儿啦,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