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重生之末世来客 >

第123部分

重生之末世来客-第123部分

小说: 重生之末世来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一句戏言的拜师,成了真正的拜师,这让原本轻松的气氛更加融洽,三人闲聊一阵,由于二老下午都要登台表演,便散了席,三人回到工厂的大礼堂,二老打算稍作歇息,等待表演开始,王世杰不是人家工厂职工,而且年龄也不适宜参加老年活动,便自己回了宾馆去休息,准备晚上跟老工人和张秋歌一起出发去首都。

    

    傍晚,张五一也不知道从哪儿借到了一辆黄色的天津大发面包车,拉着张秋歌来到了王世杰宾馆,不是张五一借不到更好车的,而是考虑到人比较多,只有面包车装得下,大家在一起随便吃了点东西,就由张五一开车向首都出发。

    

    此时首都与津门之间还没有高速公路,只能走国道,路上的速度可想而知,好在一车人多,坐在副驾驶的张老一会儿与后面的工人师傅们追忆往事,一会儿又跟王世杰打听对于今后工厂和实验室的一些打算,最后还跟工人师傅们唱了一首《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一路上也算是热闹非凡。

    

    等一行人终于进了首都,夜色已深,这个点去登门拜访明显不合适。合计一番,大家决定先找一家宾馆住下,等第二天再去拜访马中州教授。

第五十二章 喜相逢() 
一大早,宾馆窗外传来了洒水车的音乐声,首都这个季节的空气很干燥,有时一阵大风吹过,地上的浮尘便被扬的漫天都是,所以所有的主干道上都有洒水车在人们未上班之前先行洒水,免得等会儿大家都开始上班时的车水马龙将大街弄得灰尘肆虐。

    

    吃过早饭,王世杰等一行人开始出发前往马中州教授的住址,由于对首都并不熟悉,时不时就要停车问路,走走停停,原本半小时的路程硬是走了近一个小时才到,面包车开到了后海附近,发现车子开不动了,因为马中州教授的住址在一条长长的胡同里面,胡同本就不宽,两侧又堆着一些杂物,自行车跟三轮车倒是畅通,可汽车根本进不去。

    

    坐在副驾驶的张秋歌提议道:“咱们下来走几步吧,反正也没多远了,五一,我们在这儿下,你找个地方把车停好,别挡道了。”

    

    王世杰闻言也下了车,对张秋歌说道:“张老,刚才我看那边有个小卖铺,我还是去买点礼物吧,这么空手上门总是有点不妥。”

    

    “你听我的没错,以我对老马的了解,你要拿了东西上门,恐怕他门都不让你进,再说了,你当初来看我的时候不也没拿东西吗?噢,给他不给我,那我多亏的慌。”张老又开始捉弄王世杰。

    

    王世杰已经多少习惯了张老的玩笑方式,便说道:“可不是我不愿意买,是谁告诉王师傅,上门可以,不许送礼,如果拿着东西上门恕不接待的。”

    

    张老哈哈一笑,对王世杰道:“人家都说物以类聚,所以你听我的,空手上门还要吃他一顿,这样一下子就拉近关系,要带着东西上门,怕是老马一下子就戒备起来啦。”

    

    有了上次请张秋歌老人的经验,此次几个工人师傅没跟来,大家都不认识互相坐一起多少有点别扭,所以这次就王世杰、张秋歌、孙庆祝三人外带一个司机张五一,另外的工人老师傅们则趁着这个机会在首都逛逛,辛苦了一辈子,还没来过首都,自然不会错过这次的机会。

    

    三人等张五一回来,向胡同里面走,拦下一位推自行车准备上班去的男子问明了门牌号,走了没多远,就看见一位气质温文的老者戴着一副老花镜,坐在一个小木凳上看报纸,孙庆祝一眼就认出了这位老者正是马中州,对王世杰低声招呼一句,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马老哥!”

    

    孙庆祝远远的就激动的呼喊了一声,正在看报纸的老者闻声抬头看去,摘了老花镜眯着眼一瞧,略带迟疑的回应道:“你是……庆祝?”

    

    已经走进老者的孙庆祝紧紧握住了老者的手,声音微颤的说道:“是我,马哥,咱们可是好多年没见了,想死我了。”

    

    马中州也紧紧握住孙庆祝的手,连连点头,连声道:“好好好,这么多年了,你也老了许多,咱们有十来年没见了,这些是你朋友吧,来来来,都进家去坐。”

    

    几人来时并未告诉马中州张秋歌也回来,二人也是多年未见,一时间没认出来也正常,张老也没有急切与马中州相认,几人都跟着马中州往院子里走。马中州住的是一座很大的四合院,据说这栋大宅子是马中州夫人的祖产,后来在五六十年代,大量人口涌进首都,大院里用不到的房子便租给别人居住,渐渐的,这个大四合院就形成了一个具有首都特色的大杂院,住着十几户人家,从事什么职业的都有。马中州的两个孩子早就工作搬了出去,只剩下马中州老两口住在这儿。

    

    引着众人走进了客厅内,王世杰搭眼一瞧,房间布置的简朴之极,所有的家具都带着陈旧,一看就是用了不少年头,只有屋内一台17寸彩电较新,将几人让到沙发上坐好,马中州端出两盘瓜子和苹果,又开始端茶倒水的招呼着,一通忙活。

    

    孙庆祝忙道:“马哥,别忙活了,赶紧过来坐这儿咱们聊聊,怎么不见嫂子呢?我可是馋我嫂子的红烧鱼了。”

    

    马中州将暖水瓶放下说道:“年初我们家老二媳妇儿生了,老太婆不放心,跑到滨海市帮着小两口带孩子去了,没在家。放心,我们家老太婆的红烧鱼我早就学会了,菜一早就买好了,中午少不了你爱吃的红烧鱼。”

    

    “哎呀,我的马老哥,我在电话里不说给你说了,今天过来拜访你,中午王总要请你吃饭的,你干嘛还忙活。”孙庆祝略带埋怨的说道。

    

    马中州还没搭话,张秋歌在一旁笑道:“老马生平的原则就是‘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短’,小王莫名其妙的请他吃饭,他肯定不会去。”

    

    “咦?这位是?”马中州听到这位面善的老者所言,越看越觉得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可就是想不起来到底在哪里见过。

    

    张秋歌故意将脸一板,不悦道:“我还以为你请我进门是认出我了,没想到压根就没认出我,罢了,既然当面不识故人,我在这儿也没什么意思,小王,小孙,我跟五一就先走了,你们忙完了咱们宾馆间。”

    

    王世杰跟张五一自然明白这是张老又要“作怪”,可孙庆祝是个老实人,以为张秋歌真的生气了,急忙起身说道:“张工,你跟马哥这么多年不见了,一时间肯定认不出来,绝对不是故意怠慢您的。”

    

    “这位先生,恕我年老记忆力衰退,我看着你好面熟,只是一时间想不起来,不至于要告辞吧,不如给我点提示?”马中州也感觉到张秋歌有点玩笑的意味,并没有孙庆祝那么紧张。

    

    张秋歌道:“当年也不知道是谁,明明欠着我一顿酒,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惦记着去津门还了去。”

    

    这句话一出口,结合刚才孙庆祝称呼,马中州皱眉想了不过两秒,立刻哈哈大笑:“好你个张秋歌,敢跟我开玩笑,当年不知道是谁一口一个马哥的叫着,非要跟我学机械传动,就差向我拜师了,今天反倒敢来消遣我。”

    

    “马老哥嗳,你可算记起小弟我了。”张秋歌也笑意盈盈的上前与马中州双手紧紧而握。

    

    马中州也很开心,说道:“现在年龄大了,记忆力不行了,第一时间没认出来,老弟勿怪啊。你怎么跟孙老弟一起来了?”

    

    “小王,你过来!”张秋歌招呼王世杰上前来,拍了拍王世杰的肩膀说道:“今天啊,我跟孙师傅可都是这位小王同志的说客,来游说你去帮帮这个小家伙。”

    

    王世杰微微躬身,伸手与马中州握了一下,说道:“马教授,您好!我叫王世杰,听孙师傅说您现在退休在家,我觉得太可惜您的一身才华,便冒昧的上门来请您出山,为我即将创建的工厂去指导一下。”

    

    马中州笑道:“这位小王同志能量不小啊,竟然能说动马老弟和孙老弟两位来当说客,那这位气宇不凡的年轻人是谁?”

    

    张秋歌一看马中州看向了进屋后就跟一根木头一样的张五一,笑道:“这是我家的老三,张五一。五一,还不过来叫伯伯,跟一根木头似得。”

    

    张五一也赶紧上前来很恭敬的对马中州行了一礼,喊道:“马伯伯好,我是张五一。”

    

    “哎呦,我记得我当时离开津门的时候,你家好像只有两个孩子吧,没想到现在连老三都这么大了,不错,这孩子气质不凡啊,现在在哪儿工作?”马中州上下打量着张五一,不住点头。

    

    张秋歌道:“什么气质不凡,小时候皮着呢,后来家里实在管不了,送去当兵了,现在当兵年头久了,身上带着军人的劲头,这还得多谢部队的培养。”

    

    张五一与张秋歌和孙庆祝多年未见,说起闲话来自然不是三言两语,王世杰也能理解,在一旁默不作声,安静的等待着三人叙旧,约莫有一个小时后,张秋歌才道:“好啦,咱们也别瞎聊了,小王可是等半天了,咱们还是谈正事儿吧。”

    

    马中州这才醒悟,忽略了王世杰,忙道:“小王同志,不好意思啊,我们几个老伙计多年未见,一时间没顾得上你,别见怪。”

    

    王世杰笑道:“能理解,我不急的,你们几位多年没见,自然有很多话需要说,请您出山的事儿咱们可以放到中午吃饭的时候说。”

    

    马中州摇了摇头,说道:“托你的福,今天能跟张老弟和孙老弟一聚,已经很知足了,不过这里要先给你说声对不起,你的来意我清楚,不过这里面有点难处,相信孙老弟也给你说了,科工委下发了一个通知,请我和其它三十多位教授去东北省参加一个项目,我猜测应该与军工有关,这样一来,就算这个项目结束了,牵扯到保密问题,我也不能加入你们的企业,所以只能说声抱歉。”

    

    “您就不能拒绝这次科工委的项目吗?我可以给您开出高薪!”对着这个猜测在路上与张秋歌闲聊的时候,张秋歌也说起过这种可能性,但王世杰通过工人师傅们的关系能联系上的顶尖专家一共就四个,让他放弃掉一个,他如何甘心。

第五十三章 我去打个杂() 
屋内忽然安静了下来,孙师傅作为一名工人,可能不明白科工委的借调函意味着什么,但马中州、张秋歌和张五一这三人很清楚,这封借调函不仅是简单的调用,更意味着巨大的荣誉与信任。通常科工委研究项目只会用军内的科学家,除非遇见巨大的难题才会从地方科研机构和大学借调人才,但这种借调规格非常高,如果不是在一个领域达到了顶尖的人才,科工委才不会借调。

    

    “小王!”张秋歌的声音有点严厉,“你怎么可以这么说,你知道不知道科工委是什么单位,他们要调用马教授,这不仅是为国效力的荣誉,还代表着国家对马教授的信任,怎么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王世杰也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一句话太过孟浪,急忙对马中州道歉:“对不起,马教授,我一时情急说错话了,你别见怪。”

    

    马中州的脸色倒是没变,他到了研究所担任副主任之后,难免与一些企业老板和工厂的老总打交道,如王世杰这般说话人遇见的太多太多,已经习惯了商人的风格,也清楚商人的作风,对于大多数商人来说,经营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才是重要的,至于什么国家大局和国民荣耀,那就别指望了。

    

    所以马中州到没什么不高兴,对他来说,今天王世杰能够上门亲自请人而不是只让张秋歌和孙庆祝来说情送礼,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听到张秋歌话有点重,便淡淡一笑:“张老弟,你也别责怪小王,他站在自己企业角度想问题这很正常,况且小王说的话也不算什么,我在研究所的时候,有些老板说话办事比小王过分多了。”

    

    看到张秋歌不悦的表情和马中州淡淡的反应,王世杰忽然意识到,自己忽略了这个时代的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情怀,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不同于后世那些为了钱甚至可以出卖灵魂的专家教授,他们是有信仰的,他们更是有底线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他们不喜奉献自己的一切,别说是金钱与利益的诱惑,即便是为了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