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经管其他电子书 > 身边的心理学 >

第12部分

身边的心理学-第12部分

小说: 身边的心理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加德纳的智力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
  我可能非常擅长棒球、唱歌、解数学题,但是我可能在自己家后院迷失方向,也可能不会和人谈话,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体会到自己感情的人。
  第7章
  你感觉如何?本章提要
  探讨我们做事的原因
  感觉很重要
  或激动,或沮丧,或平和
  情绪也有它们自己的心理
  三思而后行
  想想美好的爱情和残酷的战争
  人们为什么每天起床去上班?为什么我十几岁的表妹要在肚脐上穿孔?人们为什么要去健身房?如果我们不问这些有趣的问题,心理学还有什么意思?这些行为没什么神秘的。
  大部分人上班是为了谋生,我们吃饭是为了生存,我们缴税是为了不进监狱。
  这些事情于我们大部分人都有意义,我们无需花时间去想为什么。
  但是,当有人做了不一般的事情,或者极其困难的事,或者非常恐怖的事情,我们常常禁不住要问“为什么?”?德兰修女是阿尔巴尼亚人,但她一生都在印度的加尔各答为穷人服务,所以大家都称她印度修女。


'50'第50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14)

  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是继史怀泽博士1952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个得奖者。
  她除了被誉为“穷人的圣母”外,还被誉为“慈悲天使”、“贫民窟的守护者”、“贫民窟的圣人”等。
  ——译者注经历性的创伤常常会留给我们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自己这么不幸?尤其是当伤害的主动权掌握在别人手中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发出这样的疑问。
  创伤常使我们困惑,希望寻求许多问题的答案,这些答案会帮助我们接受自己的感受。
  我们常常问自己;为什么有人要对另一个人做那样的事情,但是我们在寻求答案的时候,并不是总往坏处想。
  以德兰修女?为例,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印度的穷人和病人工作。
  为了那些穷人和似乎被遗忘的人,德兰修女宁愿自己生活在极度的贫困中。
  她放弃了自己全部的物质享受。
  她为什么必须做这样的事?她为宗教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尽了她最大的义务。
  她生活在恶劣的条件中并且一直坚持到底。
  她这么做是因为她爱那些她为之奉献的人吗?无论她的动机是什么,这个动机都是坚定而不可动摇的。
  本章我将从心理学的角度介绍动机。
  如果我们不知道人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或者不知道人们的想法,我们就不可能全面、详细地理解人的行为。
  除了探索动机理论,本章还将介绍情绪。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所有人最重要的动机因素。
  心理学家大谈情绪,认为它们在人类行为与心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什么我们做此事而不做彼事”与我们的情绪有很大关系。
  第7章你感觉如何?第三部分思维与情感如果你去看心理咨询师,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咨询师总要问你“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我们这么关注情绪情感?饿了,累了,这些感觉都很重要。
  对了,饥饿是情绪吗?那疲劳呢?有些人似乎根本不了解自己的情绪,在情绪突然来临时毫无准备。
  另一些人似乎与自己的情绪“联系”太多了。
  饥饿和劳累不是情绪,但是情绪就像食物和睡眠一样,对于我们心理的健康非常重要。
  找托尼寻求一些动力托尼·罗宾斯?(Tony ;Robbins)建立了一个亿万美元的企业王国,帮助人们寻找做事的动机。
  他是一个善于鼓励人的演讲者。
  我对他使用的激励技巧的细节不甚了解,也不确定他的那些技巧是否有效。
  但是赞助他的名人之多,都可以组成一个军队了。
  从商业角度来看,他的方法是否有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期望受到激励。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51'第51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15)

  人们需要动力。
  他们花很多钱按照托尼的方法给自己打气。
  ?托尼·罗宾斯,本来是一名贫穷潦倒的小伙子,自从他发现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之后,生活便开始大为改观,成为一名充满自信的成功者。
  如今,他是一位白手起家、事业成功的亿万富翁,是当今最成功的世界级潜能开发专家。
  ——译者注很难想象没有了动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没有了做事的动力,我们会整天坐在沙发上,吃着薯片看电视。
  不是每个人都想拯救世界或者治愈癌症!无论我们做什么,研究动机的心理学家都相信,我们有些心理活动是与动机分不开的。
  相信你的直觉植物朝阳生长是因为它们想朝阳吗?有没有一个叛逆的植物,一个植物群中的害群之马,朝阴面生长,只是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植物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朝哪生长就朝哪生长,它们朝阳生长不是自己的意愿所能决定的,它们朝阳是因为它们的存活要靠阳光。
  朝阳生长是它们的本能。
  你想用点肾上腺素来对付熊吗?我们感谢进化的过程,因为它赋予了我们生存的本能。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定的行为得到了自然的选择(选择“保留”)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种群的延续。
  设想有一群人与狼、熊和其他一些危险的动物生活在森林里。
  有一天,这一群人中的三对男女遇到了一只熊。
  其中的一对男女看见熊后拔腿就跑,结果他们逃脱了。
  另一对男女吓傻了,站着没动。
  最后一对男女用棍棒、石头与熊搏斗,结果还是成了熊的美味。
  如果逃跑的那对男女决定生育,那他们的孩子遇到熊后成功逃跑的机会很大。
  另两对夫妻(原地没动的和与熊做斗争的)喂了熊,也就不会有后代了。
  这就是进化的残酷。
  它只选择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特征保留下来。
  活下来的人才能传宗接代。
  我们认为那对逃跑的夫妇比其他两对夫妇有更好的本能。
  他们的生存能力最强。
  本能可以帮助我们延续基因库中的生命。
  本能是一个自动的、无意的、先天的行为,在应付个别刺激时出现。
  我们日常所用的很多词都与人类的本能有关:母性本能,生存本能,杀手本能,勇气本能等。
  本能使我们不得不做某些事情。
  本能下的行为是自动的、不自觉的。
  詹姆斯·麦独孤找到一个方法来划分我们的基本本能。
  本能具有目的性,它指引我们的行为朝向特定的目标——比如生存!麦独孤认为可以通过本能想要实现的目标来确定本能的类型。


'52'第52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16)

  他分出了许多种本能,包括父性和母性、觅食、交配。
  所以,不要因为吃了那么多奶酪汉堡就心里不踏实,你只是受觅食的本能驱使而已。
  许多对本能的研究都是用动物做实验。
  大雁飞到南方过冬,为什么?也许因为它们喜欢佛罗里达游泳池边的栏杆,或者只是它们的本能。
  康拉德·洛伦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动物的本能行为。
  洛伦茨使用的一个特别的方法叫动机的习性学方法。
  按照生态学研究专家彼得里的观点,本能行为具有行为特定能量——一个特定的刺激使本能变成了行为。
  所有的本能行为都有特定的导火线,称作键刺激。
  一个好的咖啡店就是我爱喝咖啡的本能的一个键刺激。
  咖啡因可能曾经有助于我们祖先的生存。
  来自环境、来自动物群中其他成员的键刺激物,称作引发物。
  主要的刺激会产生固定的、自动化的行为。
  这些行为称作固定动作模式,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康拉德·洛伦茨所说的印刻。
  印刻是幼小动物与其父母之间一种无法割舍的本能。
  记不记得有这样一个卡通图像:刚从蛋壳中孵出的鸭宝宝会追随它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即使这个动物不是鸭子,鸭宝宝也会把它当成自己的父母。
  觉得自己的需要急需满足大部分人会为钱或者经济状况操心。
  我相信,即使世界上的电脑软件巨头,也难免会为钱的问题度过一两个难眠之夜。
  有些人已经学会了如何预算。
  我们为房子、汽车、医疗或者日常开支而攒钱。
  在有结余时,我们甚至留点钱用于娱乐。
  当我开始预算自己的生活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我逛商店时看见了我喜欢的东西,比如一个新的CD或者一双鞋子,我会问自己是否真正需要那个东西。
  预算的功能之一就是算计我们真正需要什么,算计我们怎样把钱花在刀刃上。
  我首先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我的需要是最有力的决定因素,它决定我如何使用自己的钱。
  甚至可以说我是被我的首要需要所驱使(或者推动)。
  满足我的需要是我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我生活中的驱动力。
  需要驱动我们的行为;它会给我做事的动机。
  克拉克·赫尔提出了一个动机理论,强调需要的满足。
  需要源于两样东西——恒定状态与重获平衡。
  当我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我会体验到恒定状态,随之我会体验到平衡感。
  当我的需要没有满足时,我会心理失衡,然后我会受到动机驱使,采取行动满足需要来重获平衡。

更多热门小说,请访问宜搜小说搜索(b。easou)

'53'第53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17)

  赫尔的理论又叫“驱力减低说”,因为我是被驱使着去满足自己的需要,驱力就是朝向需要满足和恒定状态的动机。
  驱力有两种:生存所必需的生理需要叫原始驱力。
  饥饿、疲劳、渴都是原始驱力。
  想想看,原始驱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多么重要的角色。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都是围绕满足饥饿和居住需要而活动的。
  除了原始驱力,就是次级驱力。
  大部分次级驱力是从我们的家庭、社会团体和较大的文化圈中学习而来。
  当次级驱力与原始驱力存在关联时,这些次级驱力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了自己将来的家庭能有更好的条件,我们被驱使着去上学。
  次级驱力本身没有什么内在价值,只有与原始驱力相联系时它们才有意义。
  驱力减低说的其中一个局限性是没有涵盖看来与我们的生理需要关系不大的需要类型。
  冲浪会重建我体内的平衡吗?冲浪满足的是什么基本需要?进一步说,如果不去冲浪,我就会不高兴,不能去工作,也不能去吃饭。
  这样,冲浪就成为次级驱力长链最底层的需要。
  我们大部分人,几乎不可能刻意地去把我们的活动局限在只是满足最低的生理需求这个标准之内。
  亚布拉罕·马斯洛的动机理论虽然不是一个学术上的本能论,但是它表明我们的动机是出自一系列的基本需要,而这些基本需要是我们自然而然就想竭力去争取的东西。
  马斯洛认为有些需要比其他需要更基础。
  吃饭的需要比英语期末考试得A的需要更为重要,它们都是需要(至少某些人是这样),但是前者比后者更基础。
  马斯洛创立了一个需要层次理论。
  列举了人类的一系列需要:最底层和最基本的层次是基本的生理需要,比如饿、渴和睡眠。
  这些需要指引我们采取行动去满足它们。
  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
  我们需要住所的安全保护。
  第三层是爱与归属的需要。
  第四层是自尊的需要。
  我们努力来增进我们的自我价值感。
  最后一层是自我实现——发挥我们最大的潜力、获得最高层次的自我意识、实现自己的欲望。
  当我们到达塔顶时,我们就有高峰体验,或者有一种感受,表明我们到达了动机的最高级别。
  激发对顶级肋排的兴趣最佳唤醒水平理论被认为是驱力减低说的一个更完善的版本。
  我们不只是被驱使着去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我们还尽可能地去满足最高级别的需要。
  “满足最高级别的需要”是什么意思?把这个看作是唤醒的“顶级肋排”理论。


'54'第54节:第三部分 思维与情感(18)

  当身体需要能量时,我们就感到饥饿,就会激发出首要动机或者驱力去寻找食物。
  如果这个理论是唤醒的“汉堡包”理论或者是“唤醒理论的最低级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