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明 >

第276部分

乱明-第276部分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艾能奇紧捏着拳头,直把手指捏得泛白,鼻子里喘着粗气,几欲疯狂。

    “如何?现在降不降?”

    艾能奇在两名侍卫的押解下,依然拼命地挣扎,吼叫道:“卑鄙!无耻!我死也不降!要是李定国有个三长两短,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林纯鸿上前拍了拍艾能奇的肩膀,道:“放心吧,你,还有刘秀和李定国,我可舍不得杀。这张献忠虽然残忍嗜杀,眼光倒是不错,几个义子堪称人杰!实在令人佩服。”

    说完,不再理会艾能奇,转头大声令道:“押下去,待我擒住了李定国和刘秀,再来问他降不降!”

第三百七十八章 汝州钱祚徵() 
对于辎重远多于朝廷官兵的荆州军来说,翻越嵩山垭口可不是一个轻松活计。

    林纯鸿也不着急,只是传令各军,两日内翻越垭口即可。这两日内,林纯鸿悠闲至极,不仅有功夫欣赏嵩山和少室山的瑰丽景色,还有闲心思琢磨左冷禅、少林寺方丈之类的无聊玩意。

    正当林纯鸿惬意万分时,忽然收到了六省总督的军令:令骠骑军出鲁山方城驱逐李定国遮护粮道,令林纯鸿亲率宣武、虎啸、神卫、天策四军进攻汝州附近之贼寇。

    陆世明稍稍瞄了军令一眼,断然道:“因艾能奇之事,李绍翼丢了脸面,这次妄图找回场子。不过……”

    陆世明的眉头簇成了一团,接着说道:“这下着实难办,听令行事,则遂了李绍翼的意,不听令,擒获李定国又成了泡影。”

    林纯鸿随手将军令扔在了一边,冷笑道:“管他李绍翼是何用意!只要朝廷下的不是乱命,我荆州军上下几十万将士当然听命行事,若是乱命,说不得了,恕不奉陪!区区虚名,李绍翼想要,给他又何妨?”

    陆世明猛然醒悟,大笑道:“都督言之有理……”

    ……

    荆州军大踏步南下,汝州城的钱祚徵还在苦苦支撑。

    自张献忠掉头向东之后,可不是林纯鸿、李绍翼所说的围而不攻。事实上,张献忠因为粮草紧张,严令孙可望亲掌督战队,驱赶携裹的百姓攻城,一连十数日,不眠不休。

    与此同时,张献忠亲率精锐数万,着力攻打星罗棋布的村寨。张献忠恨透了这些麻烦的村寨,每突破一寨,无不烧杀淫掠,肆意展示贼寇的兽性。

    这些村寨如何是张献忠精锐的对手?没有任何意外,这些村寨一个接一个地被夷为平地,遍地是尸体,遍地是凝固的鲜血,惨不忍睹。

    钱祚徵得知城外的惨状后,气得几欲吐血,恨不得立即亲率弓兵出城与张献忠决于死战。然而,钱祚徵始终未能找到这个机会,因为,汝州城在不计伤亡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宽阔的护城河,几乎快要被尸体填满。这些尸体,前几天还是生龙活虎,扛着简易的云梯,死命往城头上攀爬。没准,一月之前,他们还梦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梦想着收获几石粮食,混一个肚儿圆。然而,现在他们不是被城头的弓箭射死,就是被身后的督战队砍死,变成了冰冷的尸体。

    钱祚徵并不是战场上的雏儿,早已练就了一颗冰冷的心。但是,当他看到这些冰冷的尸体时,还是忍不住悲从来:乱世人不如狗!

    这十数日,钱祚徵每日休息不超过一个时辰,不是调配城壮丁助战,就是亲率预备队支援薄弱之地,还要抽出时间鼓舞士气,查看军需,准备守城器械,直累得快要趴下。

    但是,他不能松一口气。他知道,一旦他松懈下来,很可能会呼呼大睡数日,汝州城最终逃脱不了城破人亡的结局。

    钱祚徵憋着一口气,借着贼寇攻势稍懈的空挡,四处巡视,亲自给受伤的将士包扎,鼓舞士气。

    身后,紧紧跟随着幕僚耿利郡,不停地呱噪着:“钱大人,粮草足够三月之用,唯一担心的是,军械极度短缺!”

    钱祚徵停住了脚步,略微顿了顿,继续大踏步往前走。

    耿利郡跑步上前,追上了钱祚徵,道:“大人,弩箭仅剩五千余支,若贼寇再进攻一次,弩箭就全没了!”

    钱祚徵终于停住了脚步,目露凶光,盯着耿利郡,就如盯着城外的贼寇一般,直把耿利郡吓得浑身一哆嗦。

    他恶狠狠地说道:“箭没了,就用刀砍,用枪扎,无论如何,不能让贼寇踏入城一步!”

    说完,钱祚徵从长袍上扯出一块布,快步走向一受伤士兵,亲手为他包扎大腿。士兵受宠若惊,试图站起,却被钱祚徵按倒在城墙上。

    钱祚徵显然心不在焉,双手用力过大,把士兵痛得涕泪直流,又不敢叫,只好用求救的目光看着钱祚徵身后的耿利郡。

    钱祚徵确实走神了,他久历战阵,哪里不知道缺少弩箭对守城来说意味着什么?目前,汝州几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之所以还在坚持,无非还指望着城外的黄得功和林纯鸿来救。

    耿利郡苦着脸摇了摇头,伸手拉开了钱祚徵,蹲下来,亲手为士兵包扎。

    钱祚徵也不拒绝,一屁股坐在了城砖上,双手不停地揉捏着酸痛的小腿肚,两眼情不自禁地瞅向城墙之外。

    城墙之外,贼寇不成阵列,连遮风挡雨的营寨都没有,仅仅只是乌合之众而已。然而,就是这些乌合之众,让钱祚徵吃足了苦头。他万万想不到,平日温良恭顺的百姓,在督战队的威胁下,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

    他又愤恨不已,要是城精兵足够,哪里容得这些乌合之众嚣张?一个冲锋,非得将他们冲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他眺望着城外的青山绿水,耳边忽然传来了若有若无的战鼓声。

    坏了!贼寇攻城了!钱祚徵如同弹簧一般,猛跳起来,仔细聆听战鼓声的方位。

    战鼓声越来越清晰可闻,里面还夹杂着隆隆的马蹄声!

    “马蹄声!”钱祚徵如同一个孩子一般,一跳三尺高!也难怪钱祚徵如此失态,他知道,河南战场上,除了林纯鸿有一支成建制的骑兵外,没有任何人拥有这么多骑兵!

    “荆州军来了!”

    将士们的反应丝毫不比钱祚徵慢,欢呼声响彻城头,直侵云霄。

    钱祚徵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在他眼,分明看到一片黄云犹如暴风一般,向着贼寇袭来,将督战队冲得乱七八糟,纷纷死于马蹄之下。

    黄云之,一面旗帜高高竖立着,上面高书着一个大字:盛!

    钱祚徵长舒了一口气,再也支撑不住,往一边歪去。耿利郡见势不妙,纵跃上前,扶住了钱祚徵。

    哪想到,钱祚徵紧闭着双眼,喉咙传来如雷鸣般的呼噜声……

第三百七十九章 马不停蹄() 
待钱祚徵醒来,已经是满天繁星。

    他睁开双眼,茫然地看着屋顶,忽然又如被人掐了一把般,从床上一跃而起,光着脚丫子冲出卧室,大喝道:“来人!”

    钱祚徵的暴喝声还未落下,一名模样周整的丫头慌慌张张地跑出来,颤抖着叫道:“老爷……”

    旋即,耿利郡从旁室冲了出来,满脸喜色,唠唠叨叨道:“老爷醒啦?贼寇退了……如潮水般退了……”

    “退了?退了就好……退了就好……”钱祚徵不停地重复着,忽然又像想起什么似的,抓住耿利郡的双肩,不停地摇晃着:“荆州军呢?林纯鸿到了没?”

    耿利郡被摇得七晕八素,好不容易待钱祚徵停下来,说道:“荆州军并未停留,驱散孙可望后,又掉头往东南方向走了……”

    钱祚徵大吃一惊,林纯鸿这么急着往东南方向行军,难道想杀鸡用牛刀,彻底将李定国部一网打尽?为一李定国,荆州军居然出动三万人马,目的绝不是那么简单!

    钱祚徵想破了脑袋,也猜不透林纯鸿的用意,只好不去想,问道:“为何不叫醒我?”

    “林纯鸿进了城,属下本准备叫醒大人,却被林纯鸿阻止,说让大人好好睡一觉。林纯鸿对大人赞不绝口,说汝州正因为有了大人,才免遭荼毒,整个河南,无一人能赶得上大人。临走之前,林纯鸿还……”

    耿利郡停住了话头,颇有点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措辞。自林纯鸿离开后,耿利郡就一直在琢磨钱祚徵与林纯鸿之间的关系,甚至还怀疑钱祚徵早已投靠了林纯鸿。

    “有话快说,吞吞吐吐算什么!”钱祚徵对耿利郡停住话头莫名其妙,有点恼火。

    “林纯鸿留下了五万支弩箭,还说,三天之后,程舒会送十万支弩箭过来。而且,林纯鸿还留下了五门火炮和三十名炮手,说供大人驱策……”

    钱祚徵张大了嘴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他才明白,原来耿利郡在怀疑他与林纯鸿暗有联系。钱祚徵懒得与耿利郡费口舌,默然半晌,方对耿利郡说道:“走,带我去看看火炮……”

    ……

    汝州城城墙东门处,黑亮的炮筒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一枚枚子铳整齐地码放在炮筒三丈之外,子铳旁边,三十名炮手排着整齐的队列,右手抚胸,对钱祚徵行礼。

    钱祚徵回了礼,上前抚摸着炮筒,感慨万分。前些日子,如果有这五门火炮,汝州何至于吃紧至斯!

    “荆州军管这种火炮叫霹雳炮,一门火炮配备枚子铳,射程长达千步,一分钟最多可发射六次,可配备开花弹、实心弹,破阵、攻城均可用……”

    旁边,一名指挥官模样的炮手不停地解释着。

    钱祚徵虽为臣,却身先士卒,手刃过贼寇数人,又指挥了汝州保卫战,对火炮的作用当然熟稔至极。射程千步,足以阻止贼寇靠近城墙,即便贼寇不计伤亡,从阵狂奔千步至城墙,也成了强弩之末,根本无力继续爬墙。

    更让钱祚徵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十五万支弩箭,五门火炮,外加三十名炮手,至少价值十万两白银以上,林纯鸿说给就给了,连眼睛都未眨一下。

    到底是乱世之枭雄,还是治世之能臣?

    钱祚徵无法给出结论,末了,只好在心里叹道:也许,是兼而有之吧,如今之大明,臣不安其位、民不乐其地,没准就需要林纯鸿这样的枭雄……

    兵败如山倒,用来形容此时的孙可望,最为恰当不过。

    纵然张献忠、孙可望都视携裹的百姓为草芥,但是,被荆州军追得狼奔豕突,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孙可望好不容易甩脱了如影随形的荆州军,找到了喘息之机,扎营于临汝一处山岗上,令张百川四处收拢贼寇。

    收拢的结果,让孙可望愤怒万分,六万多乱民,十停去了八停,余下不过万余。

    孙可望一口闷气无法宣泄,高举着一口明晃晃的腰刀,向身边的一棵小树猛砍。

    小树仅仅碗口粗,孙可望的力道相当大,一刀就将小树拦腰砍断,树冠歪倒在地,发出一阵哗哗的声音。

    孙可望正准备继续砍上几刀发泄怨气,却被张百川拉住了胳膊。张百川用手摸了摸树桩上的缺口,缺口整齐、光滑,足以显示孙可望精湛的刀技。

    张百川面露喜色,大叫道:“将军一刀之威,竟至于斯,属下佩服!”

    孙可望对自己的武技相当自负,这时听了张百川的马屁,心情却不见好转,怒道:“刀技精湛又如何?还不是被林小三追得跟一条狗似的!”

    张百川望了望连绵的营寨,道:“将军请看,大军初败,却不见一丝颓势,将军失去的是一些窝囊废,收获的是万余效死之士,若将军将余下的万余人马配上甲装和武器,岂不是又多了万余精锐?再加上原来的两万余精锐,将军直接控制的精锐达到了三万余。”

    孙可望的嘴裂了裂,想笑,却最终没有笑出来。

    张百川接着说道:“豫西平原官兵云集,估计张大帅准备转移了。转移之,那些窝囊废除了消耗粮食,又有何用?张大帅令将军驱使窝囊废攻城,用意也应该在于此。”

    这话终于消除了孙可望的疑虑,对孙可望而言,只要别让张献忠生气,别让刘秀骑在头上拉屎拉尿,什么事都算不上大事。

    最终,张百川的一句话更是让孙可望深以为然:“将军当立即率领人马紧随在张大帅左右,遮护张大帅的安全!”

    孙可望不再磨蹭,立即令大军拔营,追着张献忠西撤的脚印,往西而去。

    张献忠的境况比孙可望好不了多少。

    当荆州军靠近汝州城时,张献忠正在一处村寨快活。听闻荆州军来了后,张献忠立即令大军西撤,尽量不与荆州军接触。

    不过,张献忠不想与荆州军打照面,但盛坤山却非常渴望面见他。一路上,盛坤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紧咬着张献忠的屁股,不是发动突袭就是摄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