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乱明 >

第60部分

乱明-第60部分

小说: 乱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张道涵和李崇德,两人习惯于斗口,争论起来更是火药味十足。哎,理念的冲突涉及到方方面面,岂止是银两交易?

    李崇德对钱钞之法早有涉猎,叹道:“要说宝钞比银两方便多了,奈何就推广不开呢?”

    张道涵哼了一声,说道:“宝钞早就成了废纸,雨田老弟也不想想,朝廷滥发宝钞,老百姓当然不愿意用。今天的宝钞还能买头牛,明天就只能买个炊饼,换做是你,也急着花出去!”

    李崇德对张道涵的观点不屑于顾,斜眼看了张道涵一眼,说道:“要是朝廷储备等值的金银,放手让宝钞和金银直接兑换,宝钞何至于此?”

    “朝廷要是有等值的金银,还发行宝钞干什么?发行宝钞不就是为了敛财?”张道涵的反击立即接踵而至。

    “发行宝钞的作用多着咧,方便交易,哪能是为了敛财?”

    “朝廷要敛财,小民能阻止吗?”

    ……

    张道涵和李崇德的争论声越来越大,林纯鸿见两人争论的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一个说的是纸币的作用,一个说的是朝廷不负责任,根本就是鸡同鸭讲。他无法,只好说道:“宝钞也容易仿制,温州府钱库这个地方不就闹出了仿制宝钞的大案么?”

    张道涵与李崇德终于停止了争论,又一起谈论起当年轰动大明的伪造宝钞案。

    但张道涵和李崇德争论早就惊动了周围的食客,这些食客基本都是生意人,当然对银两的不便深有体会。一时之间对林纯鸿三人指指点点,议论声不绝于耳。

    在林纯鸿那桌旁边,赫然有一金发碧眼的西洋人,也在侧耳倾听。林纯鸿对大明的西洋人已经见怪不怪了,没有故意去搭讪。这个西洋人来自西班牙,名唤菲利斯,打着传教士的旗号,做一些生意上的勾当。他对众多食客的争论暗自冷笑:“这有什么难的?铸造各种重量的金币银币,这些问题不就引刃而解了?”

    正当菲利斯对大明人的智商腹诽不已时,林纯鸿小声的议论传入他的耳朵:“铸造金币银币也是个办法,奈何这些都需要成本,几乎没有赚头。朝廷不也几次大规模的铸造过铜钱么?每次都亏得血本无归。实际官府铸造的银元宝,也和银币差不多,奈何种类太少,品质也无法保证,对小额交易用处也不大。”

    李崇德叹了口气,说道:“现在钱法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乡兵进入村庄后,无不提出村里的银两或者铜钱不够,交易时基本都是实物交换,非常麻烦。不知道大人注意到了没,大批量交易时,银钱运输也是个大问题,长途运输不仅损耗人力,而且在路上也不安全,这对我们的生意影响很大啊!大人上次提的信誉票据倒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无法防止伪造。”

    张道涵皱眉说道:“只有朝廷才能制定钱法,奈何现在朝廷内忧外患,里面也斗得不亦说乎,哪有闲工夫制定钱法?再说现在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也没有一个定论,即便朝廷有心也无力……”

    “嘘……”林纯鸿注意到旁边的西洋人正在倾听他们的谈话,忙止住了张道涵,说道:“盛泽的酱菜果然名不虚传,果然好吃,两位觉得如何啊?”

    “果真如此,盛泽不仅衣被天下,连小吃也别具风格啊……”

    “哈哈,盛泽不仅衣被天下,酱菜名不虚传,就连那归元院也声名鹊起,果然是那人烟阜盛,商贾云集,人文荟萃的好去处,只让人认他乡是故乡……”

    不含丝毫营养的废话说了半天,三人付了帐,扬长而去,继续观看盛泽的丝绸盛业。菲利斯一时心cháo起伏,他感觉到一个发财的机会到了,连忙付账尾随而去。

    却说林纯鸿三人从小店出来后,看着牙行前聚集的人群,李崇德感叹道:“我看盛泽的丝绸业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经验,无非就是把闲散人等集中起来缫丝和织绸罢了。这里积累了几千年的植桑养蚕的经验,我们也学不来,还不如去松江看看棉布。”

    李崇德的话音刚落,张道涵撇嘴道:“没什么经验也能以一镇而与苏州、杭州和湖州并称?”

    “无非是植桑养蚕的人多而已,有什么好称道的?再说这里河道密布,水运方便,商旅便集中到这里”

    “我看那牙行的经验就不错……”

    两人正斗口,忽然听见后面有怪腔叫道:“三位请留步……”

    林纯鸿忙回头,却发现刚才那西洋人追了过来。林纯鸿侍卫暗自jǐng惕,将两位秀才护在身后,问道:“不知先生有何贵干?”

    菲利斯一路奔跑,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的说道:“阁下是朝廷官员吧,刚才几位的谈话正好被我听见,还望不要介意。”

    林纯鸿见菲利斯并无恶意,放下心来,笑道:“我哪是朝廷官员?一小吏罢了。”

    菲利斯暗自吃惊,指着李崇德问道:“那刚才这位称你为大人?大人不是对朝廷官员的称呼吗?”

    林纯鸿三人对望,笑了笑,也不回答。

    菲利斯大喜,他素闻大明人谦虚,不愿意直承自己是朝廷命官,说道:“如果朝廷有意铸造金币银币的话,我有办法将铸币变成赚钱的买卖!”

    林纯鸿大感兴趣,问道:“不知先生有何办法?”

    菲利斯支吾半天,方说道:“法子说出来,你们便不会雇佣我……”

    林纯鸿哈哈大笑:“你不说法子,我如何知道你肚子里有货,如何放心大胆的雇佣你?你放心吧,只要你的法子有效,我答应你,绝不亏待!”

    菲利斯无法,只好滔滔不绝地说出他的办法,让林纯鸿刮目相看。

    林纯鸿最后只有一句话:“跟我到荆州,以后铸币工场就交给你了!”

    菲利斯大喜,立即成了三人的跟班,随着三人前往松江。

    到了松江后,林纯鸿发现,松江的技术也没什么可称道之处,只不过打出了名声、工人工资非常低、松江地区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而已。

    林纯鸿看得索然无味,返回常熟,再次试探瞿式耜的态度,林纯鸿答应为钱谦益、瞿式耜师徒提供六千两银子的献金,瞿式耜才答应为林纯鸿前后奔走。

    林纯鸿办妥此事,立即返回枝江,为出征做好万全的准备。

第六十六章 如火如荼() 
躲过了一场洪水后,百里洲简直就像一个大工地。

    八亩滩的长江边,几艘货船船停泊在巨大的趸船旁边,货船上装载的既不是粮食,也不是棉布,更不是一些土货,而是一块块巨大的岩石!

    趸船上赫然架设着高高的铁制脚手架,十多个工人拉扯着绳子,正缓缓的将庞然巨石从货船上卸入水中:这是为巨大的水车搭设基座!

    几个工人身上拴着绳子,浸泡在水中,仰头看着缓缓降落的巨石。水中树立着一根根木头,标识着巨石的位置。

    “偏东一尺三!”

    水中的工人发出一阵喊叫。趸船上的秦武超听到喊叫后,在心里默了默,对脚手架下面的四个工人喝道:“右转两圈又三分之一!”

    只见四个工人齐呼“喏”,鼓起腮帮,拼命的推动手中的木杠,脚手架下面的绞盘随之转动。

    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传来,脚手架的杠杆缓缓的往东边转动。

    “好!够啦!”

    水中的工人见巨石位置已对准,狂呼道:“放石头!”

    拉扯着绳子的工人慢慢往前移,石头一寸一寸的落入水中,随着巨大的轻松感传来,石头已经稳稳的落入水中,放在了基座上。

    一阵欢呼声传来,让在趸船上旁观的林纯鸿兴奋不已,他忍不住拍着秦武超的肩膀道:“好样的,秦兄弟,这个脚手架比大力士强多啦!”

    秦武超嘿嘿的笑着,脸憋的通红,一句话也说不出。

    秦武超是个老实巴交的铁匠,不善言谈,但手头的技术丝毫不含糊。整个水车的传动系统由他设计,设计好之后,由于等着水车架设,闲不住的他又设计了这个脚手架。秦武超时常嘟囔的一句话就是:“木头?木头有什么用?我手里的铁要它弯成什么样就什么样,木头能行吗?”

    秦武超是个狂热的钢铁万能的支持者,能用铁的地方绝不用一点木头。这点让李承宗不知道骂了多少次:“败家子,不知道铁很贵吗?堆积如山的木材不用,偏要用铁!”但林纯鸿非常支持他,不仅规定所有铁器的工坊由他说了算,还将他直接升任副总管,在技术方面仅次于李承宗的地位。

    以往水车的传动系统由木头制作,主动轮和传动轮上都有一根根伸出的犄角,靠着犄角的推动,传动轮方才旋转。这样的传动不仅浪费力量,而且还不能高速旋转,更不能承载巨大的力量。而秦武超的传动系统是铁制的,主动轮和传动轮都加工成锯齿状,这就是原始的齿轮!

    “秦兄弟,这齿轮的边缘不一定要加工成三角状,这个也很浪费力量的,你琢磨一下,看加工成什么样子最省力!”林纯鸿盯着脚手架上吱嘎作响的齿轮,说道。

    秦武超马上躬身答应,金钱对秦武超的刺激已经收效甚微,半年前,他从一穷二白一下子跃升为小富翁,现在唯一能刺激他的就是周围兄弟们的夸赞和敬佩。

    看着秦武超毕恭毕敬的样子,林纯鸿心里暗笑不已,找吧,秦兄弟,拼命找,没有立体解析几何的支持,这难度也太大了吧?没准这就是推动大明数学发展的一个契机!

    “兵甲的打造也要加紧了,马车可以先放放,这一个月才打造五套盔甲,速度也太慢啦!”

    说到技术活,秦武超一点也不木讷,反驳道:“一个月五套已经很快啦,按照大人的吩咐,我们打造的是板甲,要是打造鱼鳞甲的话,估计一个月都难打造一套咧!主要是锻造太花时间和人力。”

    “好好,慢工出细活,不过这人工锻造也太费力了,以后水车建好后,试试用水力!”

    秦武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八亩滩的水车不会每天用于排水,空余的时间惹得工匠们争抢不已,菲利斯说要用水车冲压银币、泽迪亚说要用水车加工木材、秦武超说要用水车锻造兵甲……现在林纯鸿答应用水车锻造兵甲,当然让秦武超的诉求得到了满足。

    正当林纯鸿滔滔不绝的时候,忽然侍卫来报:“窦石温从双庙山带来了三百余人参与武训选拔!”

    林纯鸿吓了一跳:“nǎinǎi的,这个混小子不会把双庙山所有的丁口都拉来了吧?”

    林纯鸿立即翻身上马,往刘巷赶去。

    早在林纯鸿去江南之前,就着手扩大人马,要求尽可能多召集乡村里的弓兵参与武训选拔,窦石温负责在双庙山村召集弓兵。

    百里洲刘巷码头。

    一艘艘小船逆流而来,停靠在刚整修过的码头边。现在刘巷码头的小船越来越少,何况是十多只小船一起抵达码头?只见窦石温志得意满的站在头船上,左顾右盼,打量着码头的一切。他这次一共带来了三百五十个弓兵,参与秋季武训的选拔!

    仅仅一个双庙山就召集了三百五十个弓兵?

    消息如同瘟疫一般在百里洲传染,随着窦石温即将抵达,码头上积聚的人越来越多,都想看看窦石温的笑话。

    “看哦,小豆子居然还得意呢,也不知道他带的什么老幼病残!”

    “老幼病残倒也罢了,没准这小子带来很多女人咧!哈哈哈……”

    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笑声,一个小子接着说道:“带女人好啊,过个一二十年,小孩子也能打仗啦……”

    ……

    各种嘲笑和讽刺铺天盖地而来,呵呵,大明的老百姓娱乐节目少,吹牛聊天成了他们最大的消遣,这不,又在消遣小豆子了。

    但是,随着一船船jīng壮小伙下了船,围观的人群惊诧得连嘴都合不拢,小豆子这个家伙居然带来了清一sè的jīng壮后生!

    “报告,一队列队完毕!”

    “报告,二队列队完毕!”

    ……

    “全体都有了,出发!”

    雄浑的报告声此起彼伏,小伙子们迅速排成了阵列,在窦石温的带领下,离开码头,往讲武场而去,尾随他们其后的,是久久不能消散的灰尘,还有一堆看不懂的人群。

    井然有序的指挥,让刚刚赶到的林纯鸿微笑不已:小豆子又在钻政策的空子,十有仈jiǔ在别的村招了壮丁!

    讲武场上,尘土飞扬,小豆子为了炫耀自己的成绩,故意指挥三百五十个弓兵列队在场上走来走去。这帮弓兵步伐整齐,在一连串的口令下,要左不敢往右,要后不敢上前,真正的达到了令行禁止的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