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105部分

建设盛唐-第105部分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唯有花钱消灾了,大伙儿一起上阵,有郭省三、杨成献、荆东灵联合去讲价,车轮战,花尽口水,软硬兼施,终于妥当。

    杨成献回来,一脸疲倦的样子说道:“一人二百钱的路费!”

    真是好生意啊,三百六十贯进账了。

    “我要杀了他们!”冯小宝咬牙切齿地道:“画下他们的图像来,以后我去抄他们的家!”

    “得令!”冯小宝军队里什么人都有,这不,一个家伙飞快地将他们的画像给画出来,留着有用。

    路途什么事情都有发生,今天有五匹马伤了脚,路上太多坑洞了;后天二个人从马上摔下来,重伤;大后天在宿营时,给人偷走了三匹马!他m的怎么不把他们的头给偷走!再有是行军时不见了兵器,有的人在翻山的时候摔伤,有的人则是太疲劳了,走着走着掉水里去

    不过呢,如果你能够坚持下来,是对意志的巨大磨炼,意志力是一种耐性,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坚持下来,解决问题!没有一个顽强的意志的话,那就会功亏一篑了。

    冯小宝这些新丁觉得长途拉练非常辛苦,在地狱里煎熬,而范无伤这些老兵则认为是行进在天堂里。

    “我们一路上都有吃的,补给不缺,还不用打仗,没有敌人无时不刻地窥视着你,想要打你,取走你性命,没有对你心怀恶意的居民,有什么不好的呢?”

    范无伤的话说得大家哑口无言,说得确实有理,他还盛赞了军队军乐队(文工团)的巨大作用,他们不辞辛苦,在行进中,在营地里打快板、吹奏萧笛、打鼓吹号,部队在他们的带动下不时地一路歌声,士气远远好过以前军队行军,行军速度也快过之前的部队行军,连中央军也比不上我们!

    就这么不知时日地走啊走的,嵩阳县折冲府兵于七月初到达了鸭绿江边的安东(丹东),已是衣衫褴褛,黑瘦如铁,人人的目光都燃烧着一团火焰,准备将路途上受到的鸟气尽数发泄到高句丽人的头上。

    正当他们要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的头儿,都尉冯小宝给朝廷抓走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一六八节 御史弹劾() 
确切的是冯小宝要回帝都洛阳配合调查,没说是抓他回去。

    他摊上事儿了,左相姜恪去位,人走茶就凉,御史庄敬之上弹章弹劾嵩阳县折冲府都尉冯小宝其罪有多:

    一、欺骗朝廷,冒领功劳,他在西海边上一圈,死伤五百人,却把吐蕃人斩首万级,一杀十,天方夜谭!

    当吐蕃人是什么的干活?排着队给他砍么?

    当我大唐军队又是甚么的干活?刚上战场的菜鸟居然胜过了多年老鸟薛仁贵大将军?

    薛仁贵统领多年的精兵十万,一打四,结果团灭,而冯小宝新组建的折冲府训练不久,能够一打十,极不合理,要求彻查。

    查他一个二十岁不到的乳臭未干小子,冒领军功,从而升官提职之事。

    谁给他大开方便之门的?

    若不查处,置其他军官于何地!人家辛辛苦苦,镇守边关几十年,也弄不到一个都尉当当,他非法手段一下子就升官上去了,哪位军官会服气?

    他一人事小,军心不稳是大事。

    查出他有令不遵,擅开边衅之事。

    姜恪下令“嵩阳县折冲府沿西海边上扫荡吐蕃部族,不得有误!”并要冯小宝军过大非川,他擅过大非川,置嵩阳府兵于危险之地,还得姜恪出兵支援他回来,造成极大的危险,不可不作惩处。

    二、与兵部上下其手,内外勾结,简直把兵部当成家里一样!

    先说得好好的是招募所谓的凉州骑兵,一下子就升为了嵩阳县折冲府兵,嵩阳县是个小县,连下州都不如,居然可以新设一个折冲府,这不是萝卜招聘,为他冯小宝度身打造的吗?

    再就是打过一年不到的仗,嵩阳县折冲府居然升为了上府?!

    朝廷设置上中下府治,十分谨慎,要求种种达标,例如人口、赋税都要有个硬指标,嵩阳县折冲府说升就升,如同儿戏。

    超搞笑的是招牌上写的是嵩阳县折冲府,县作为上府府兵,看看,兵部的笑话世人尽知。

    虽说军府与民府有所不同,也可以有一个下府的府兵为上府,但县作上府府兵来用,过分了!

    三、冯小宝职事官是军职,而散职居然是文官,也不是说不可能,最明摆的例子是姜恪以左相出任凉州道行军大总管,但人家是名符其实,文武兼备,你冯小宝有这本事吗?非你莫属啊?

    兵部闹的笑话一箩筐哦。

    四、违令不遵,凉州道行营曾说因左相病亡,目前吐蕃动向难测,怕被其借机攻打,着各部严守防区,不得擅动,以免混乱!

    冯小宝把命令当成儿戏,无令擅自离开防区,到河州设祭,影响军务!

    不可能不抓不执行命令者!

    五、从鄯州到高句丽,大队人马是纵马过关、抢占渡口、堵塞交通,强买强卖,惊扰地方!

    御史风闻奏事,庄敬之也收到一些实证,上疏弹劾冯小宝。

    如果姜恪在时,朝廷接到对其麾下冯小宝的弹章会着落到他手里彻查,他是左相,朝廷不信他还信谁?

    可想而知,姜恪肯定将弹章打回头。

    冯小宝是他树立的典范,自家的孩子不爱谁来爱,庄敬之必会徒劳无功,因此姜恪在位时无人攻击冯小宝。

    朝中有人果然是不同的!

    只身一人找到冯小宝的是御史台的监察御史乐乘,三十多岁,职事官为正八品上,其散官为给事郎,亦为正八品上,貌似他一脸正气的样子,见到冯小宝后却非常客气,只说请冯小宝回朝协助调查,不敢有半点不敬。

    须知柏台森森,御史专门监察官员,有纠弹百官的作用,就象军中的宪兵那样素来是见官大一级,况且乐乘比起冯小宝还要高品阶,却无法对冯小宝发散御史台的傲人气焰。

    嵩阳县折冲府兵的气势压倒了他,这群大兵路上早就受够了,象一群疯狗般准备见谁惹他们就咬谁,他们是为杀人而来的,御史虽狠,也惹不起疯狗啊!他聪明地没去这个霉头。

    因此冯小宝说:“乐御史稍等,我交代一些事情后就走。”乐乘就大开方便之门,任由冯小宝召集军议,他也不去旁听监察!

    办案不应该这么办的,一见到疑犯就要断除其内外消息,但乐乘在众军之中,普通的折冲府他敢凌驾于上,介个整套马匹化的折冲府,绝不是轻易能撼动的。

    看到了冯小宝的骑兵一人三马,步兵/辎重兵一人二马的骨灰级配置,哪怕乐乘见多识广,也啧啧了。

    一般大族都弄不来这么多的马匹给自家弟子使用!中央军这么装备同样不容易。

    退一步来说,哪怕冯小宝造假弄虚是事实,有这么多匹马,翻盘不难。

    手上有马,就有筹码,别人想一块钱赚上百万很难,冯小宝有一百万块钱赚多一百万,真的不难。

    而且他那么年轻,年轻就是本钱,莫欺少年穷啊,况且这小子不穷呢。

    诸位军官集合,大家义愤填膺,有的人在担心没有了头这战斗可怎么打,有的人则要破口大骂朝廷不公,令功臣寒心,结果给冯小宝止住了。

    他淡淡道:“我不会有事的!”

    环顾一下左右,他强调道:“我肯定不会有事的!”

    “我去朝廷,把事情讲清楚,很快会回来,所以,我不在这里的时候,事情由杨都尉和程都尉共同决定,两位兄长,拜托了!”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把嵩阳县折冲府给你看得好好的!”杨程两人应诺。

    “我暂时不带领你们了,诸位军官,不要对朝廷有任何怨言,要相信朝廷必会公平处置!你们要团结一致,打好每一仗,为你们自己,也为了我,你们的胜利就是对我在洛阳的最好的支持,牢牢记住我的话!”

    所有的军官一齐举手道:“谨遵都尉之令!”

    “好!我这次回去洛阳,带走毒蛇之吻,留下阿壹和博尔扎,阿壹能打步战,博尔扎是我军第三箭术高手,有他在,对大家会有帮助!”

    冯小宝交代完毕,伸出手来,所有高级军官的手都搭上来,齐声道:“必胜!必胜!必胜!”

第一六九节 船老大的哲理()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乐乘见冯小宝讲完了话,迎上前道:“冯都尉,你讲完话了?”

    “对!”冯小宝拱手道:“多谢关照!嗯,乐监察是怎么来的?在这里等着我们了?”

    “我从莱州坐船来的,御史台着我在莱州办差,正摊上你这事儿,就顺便着我在莱州坐船过到安东等你们了。”乐乘讲述他的来处道。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老兄办差这么积极,以八百里加急不断驿站换马来追杀劳资?我们吃奶的力气才跑到这里,你居然面色如常地等着我们了。

    冯小宝对他敢横渡勃海坐船而来表示钦佩,大唐的官员还真拼啊。

    大海风浪莫测,敢将自己命运交给木板组成的船,有胆量!

    见到冯小宝随行二十多人,携刀带弓,目光狠定,乐乘微皱眉头,随即舒展,没说什么。

    “回去也是坐船吗?”冯小宝问他道。

    没想到乐乘如此回答:“悉听尊便!我来的那条船不是返程船,你另找一艘吧!”

    冯小宝暗赞他聪明,他纯粹一副不为难冯小宝的样子,冯小宝也不好意思找麻烦,大家好对他就是好,只要平平安安回到洛阳,他就完成了他的任务。

    “郭省三,你给我找一艘船来!”

    “好嘞!”

    “牵三匹马来,送给乐监察!”冯小宝吩咐道,不久有人牵来了三匹精瘦的马过来,虽说瘦了点,但精神不差,一河西马二蒙古马,骑兵标配也。

    乐乘也不乔情,摸摸河西马道:“先借我,回到洛阳再还你!”

    “还不还无所谓啦!”冯小宝说道。

    “一定要还!”乐乘认真地道:“你的马这么好,我养不起!”

    说得也是,好马要用精饲料,是不小的负担,不过应该一匹也养得起吧。

    大家一起去安东的码头区,安东本是个小地方,但码头区超繁华,没有千帆也有百帆耸立,船来船往,军人、商人来往不断,货物在码头区堆积如山,此处属于唐军进攻高句丽的一个出发点,因有海运之利,遂发展起来。

    郭省三要找船家洽谈,冯小宝细看唐船:俱为方首、平底、硬帆。

    这时期大唐的造船技术一流,工艺先进、结构科学、形体巨大,稳定性强。

    它有水密舱,大家都知道它的好处,一舱进水,其余不进水的话船还能救;榫钉接合与油灰捻缝技术,使木料延长,能够造大船,再有船舷置防浪板,可防倾侧也能挡风浪。

    唐船高大,也有一些外国般,又小又破忒够可怜,让唐人作为天/朝子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郭省三极是得力,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登莱的船老大姓夏的,看上去非常老实,而且也当过兵,与郭省三边走边谈,被引见给冯小宝。

    面对着将爷,夏老大并不怯场,规规矩矩地给冯小宝行个礼,自我介绍说他的船是给军队运粮的,回途准备搭一些这里出产的大木回去,已经收了一些,然后给郭省三花大价钱把整条船都给包下来,遂来听冯小宝的差遣。

    冯小宝知道郭省三极妥当的,不多问就问夏老大几时可以出发?

    ”立即可行,现在风向正好!”夏老大做过军爷,知道军爷的脾气那是说走就走的。

    “行!立即出发!”

    夏老大的船果然大,可载七千石,煞是壮观,属于大型海船,仅水密舱就有八个,留有一个舱位给冯小宝们放马,七十匹马尽皆赶入舱,安顿人员居住不在话下。

    夏老大极有经验,拿到订金立即买来了大量的豆子,他请冯小宝派人驻在马舱里,点着灯,让马看到人,有空给给马们梳梳毛发,跟它们谈话。

    马当然不识人话,可也知道主人的声调,是熟人也。

    喂喂豆子给它们,要诀是少食多喂,它们有得好的吃喝,又有熟人陪着,就不怎么怕黑、也不怕船上晃荡和封闭小空间,不用担心它们闹事和不开心了。

    冯小宝着随行参谋一一记下,将来渡江海作战时运马派上用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谢谢你了!”冯小宝的架子不大,夏老大教他东西,尤其是宝贝马,谢字肯定要说的。

    “不用谢!你们的是好马!我当过兵,大将军的马也不过如是,我也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爱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