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19部分

建设盛唐-第19部分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他们说这小小药丸好,易带,好储存,价值大,运到西边的大食国,那里的男人可娶四妻,四张嘴嗷嗷待哺,正用得着。

    足足一万颗,哎油,大爷,小本经营,没准备那么多啊!

    对方的回答粗暴而直接,一颗给你六十文,做不做生意?

    起初冯小宝还想给人家打九折的,哪知人家给他加20%售价,当下冯小宝就跪了!

    冯小宝赶忙赶回城外小庄,督促他的奴隶们给他好好干活,把他们累个半死。

    人家给他加多20%的售价,而他给手下加了10%的奖金,再就是栗特人奴隶主以优惠价格卖多四对奴隶给他,同时冯小宝增加了两名护院。

    除了栗特人,各地商人也不时到冯小宝的小店进货,他们可不会拿七天的药量,而是拿上七十天甚至七百天的药量。

    所以“神仙丸专门店”的收入靠着每个月的批发生意,收入丰厚,预计年收入达二万贯,减去各种支出,一年纯利上万贯不在话下。

    按照双方利润分配是黄八冯二的约定,冯小宝可得二千贯。

    二千贯多不多呢?

    来,我们见识一下唐朝官员的薪酬,如居长安大不易的白居易白乐天,为校书郎(科级干部),俸钱万六千,相当于16贯(1贯是1000钱),一年就有192贯;升官当了左拾遗,岁愧俸钱三十万,即300贯;当他官居二品时月俸百千(100贯),一年就有1200贯。

    冯小宝现在的收入比二品官还要多了,当然,人家二品官搞搞灰色行当的收入,肯定多过他,但得冒风险,哪象冯小宝睡觉睡得开开心心。

    终于,温饱不成问题,而且收入稳定。

    帝都的消费能力空前强大,冯小宝一个小小药店就纯利上万贯,更不论那些商业巨头,拿与冯小宝做了大买卖的栗特人奴隶主来说,堪称是资财巨万,日进斗金,冯小宝在他们面前不过是小case。

    半年后,“雄起”药店的生意更加兴旺,实现销量翻倍,利润倍半!

    他这个奴隶主足足拥有了三十个奴隶和十个护院,带出去是人强马又壮。

    做到这一切是因为感觉到羽翼丰满的冯小宝正式推出了六味地黄丸!

    药方选自宋代太医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地黄丸”方,该方删减医圣张仲景著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药方当中的附子与桂枝,为:熟地黄八钱,山萸肉、干山药各四钱,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钱。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空心温水化下。

    其功效为适用于肾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遗精等症,能调养身体,治病强身。

    这下可好,神仙丸有损身体,而六味地黄丸却是补回亏损。

    玄清道长听闻他两种药丸的介绍后,半晌道:“究竟是矛利害,还是盾利害,互相矛盾啊!”

    冯小宝则高明地回答道:“一阴一阳,一黑一白,是为八卦!”

    究竟是哪个厉害就不说了,只知道黄老板在旁边笑得见牙不见嘴地道:“雄起!雄起!”

    冯小宝记得六味地黄丸的药方,是因为他在另一位面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记得药方,且该药方很简单,到达唐朝后他也有点药理知识,将药方写出来,进行试炼,做小白鼠的自然是他的那些奴隶们。

    六味地黄丸前身是肾气丸药方,六味地黄丸功效能“滋阴补肾”,而加了附子与桂枝的肾气丸功效是补肾助阳,如此六味地黄丸的问世,填补了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尊崇,随着牌子打响,很快行销全国各地。

    过多数月,六味地黄丸在皇宫出现,

    他的店面虽小,每日顾客络绎不绝,批发量很大,靠的是批发发财。

    与神仙丸相比,国内批发六味地黄丸多,而神仙丸则往销往国外的多,尤其是栗特人,更是上万的药丸进货,据他们说卖到国外,在大食国里竟然占领了市场,那里的人每回办事前都嚼上数粒的神仙丸来助兴。

    自然,铜钱滚滚来。

    有了钱的冯小宝是喝水不忘挖井人,他绝不吝啬,首先,他参与出资将玄清的“老君观”给修葺一新。

    此事是他提议的,真正出资的大头是黄老板这位真正大富翁,同时资助的还有修善坊的各位街坊,依贫富量力出资,有钱的给多一点,没钱的去义务帮工。

    再有李淳风的同僚,但出资的少,不是他们给不起,而是他们得知消息太迟。

    作为李淳风弟子的玄清,其实真要去修葺“老君观”,他只要去豪门大族里转上一圈,包保修二间“老君观”的钱都拿得到。

    但他从没有打过这种主意,因为会产生很大的因果!

    人家给你重大赞助,将来有求于你,求你推算命运,甚至求你逆天改命,你就推托不得,要知道,你是真的有法力的,只是动用这种法力,搞不好天谴落你身。

    别人想给玄清钱,是要求着给,他爱要不要的,如精明的黄老板知道玄清的为人,不会开口说我来帮你修观吧,提都不会提。

    所以他很给冯小宝面子,真的很给面子。

    当冯小宝说感谢玄清两师徒,欲表心意,唯有修观时,他点头同意了。

    别人说想帮他修观?他甩头就走,他可不想欠人因果。

    而同意冯小宝,是因为他们之间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因果,多一桩少一桩无所谓啦。

    墙壁重新粉过、地面重新铺过、神像重新油过、屋顶换过新瓦,修葺一新的老君观再启新篇章。

    咚咚锵,咚咚锵因装修而闭让一个月,重开山门的老君观客似云来,盛况更胜之前。

    这次开山门不仅仅是简单的烧香,而是有极为新奇少见的

    因为老君观除掉旧有的三清主殿和灵官、财神副殿之外,在入门的影壁上多了一位少年英武的神灵李哪吒!

    哪吒在道教的头衔为中坛元帅、通天太师、威灵显赫大将军、三坛海会大神等,俗称太子爷,三太子,对于其角色的记载源于元代三教搜神大全,真正成名于后世家喻户晓的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明代),哪吒来源于印度与佛教,也可能是古波斯。

    这位神灵的出现在老君观,来源于冯小宝,盖章确定的是玄清,冯小宝说有这么一位神灵啊,将封神演义的大略说了一遍(他记不全,写不出),听得玄清为之神往!

    因此李哪吒形象就上到了老君观入门的影壁上,成为新的护法神,旁边有他的生平介绍,这也是李哪吒最详尽的介绍。

    哪吒是殷商末年陈塘关总兵李靖的第三个儿子,为灵珠子投胎转世

    冯小宝的真心话是他弄出了李哪吒的形象来,是他想跳电音三太子!

    电音三太子来自台湾,顾名思义就是用电子音乐加上几位(通常3位)三太子的大神像在庙会时去跳舞,起初被老一辈的信众骂说不伦不类,但因为其形式活泼,充满动感,因此大受欢迎,能够大量增加信众。

    一定程度上,冯小宝是电音三太子的拥趸,很喜欢这个节目,甚至自己也会跳上几圈。

    他到达唐朝后念念不忘,有机会,就把电音三太子搬到了今天老君观的开观仪式上。

    没有电音,那就人手吹奏弹响,锣鼓喧天中取名为“霹雳三太子!”

    三太子人偶外形是俊秀飘逸,鲜艳的颜色,这是冯小宝花了大价钱做的,加上选用了动感十足的音乐去吹奏,最后是新奇的舞步,左右腾挪,成功地将原本严肃的宗教仪式转化为活泼的流行文化,人人喜欢,个个爱看!

    玄清看着冯小宝领头,踊跃跳舞,大家看得目不转睛,纷纷拍手叫好,有种异常奇妙的感觉。

    一个神灵,在他的引领下诞生了。

    无论如何,李哪吒是从他这里走出来的,这里是李哪吒信仰的祖庙!

    他曾与冯小宝探讨过这么做好不好,毕竟突如其来一位神灵,是野神乎?

    冯小宝说不用担心,看过他跳过三太子舞蹈的,如果还反对他,那他真的服了!

    他跳的三太子真心话的不错,动感十足,为道教的老瓶装新酒,除了好看,还有互动,能够吸引到许多年轻人,玄清注意到许多年轻人都在注意这个舞蹈,甚至有的人开始跟着学跳!

    三太子一出,不同泛响!

第二十四节 实力节节升() 
玄清想得一点不错,从老君观走出来的“三太子”让老君观成为了“三太子”的祖庙,随着他确认三太子的神位,让道教内产生很大的争议…毕竟跳出一路神仙来,没有大德之士力撑,也无民间基础,是否妥当。

    但有识之士看好“三太子”的前途,他们敏锐地看到了它能够吸引信众,以往说起道家信仰,都是晨钟暮鼓,香火缭绕,示众的神像肃穆能让小儿止啼,以至于年轻人认为过于严肃,过于玄妙而难以亲近,如道家典籍的“道可道,非常道”有多少人能够知晓其含义的?

    难以亲近,敬而远之,佛道两家都存在着难以吸收年轻人的问题。

    而霹雳三太子动感十足,形式新颖,大受年轻人的欢迎,无疑对于吸引更多善信有极好的作用。

    最终,道教各大德之士达成协议:不作干涉,任其发展。

    这里又要看到有无后台的作用了,如果玄清不是一代奇人李淳风的弟子,只怕难以让大家难以达成共识,争论之下保不准玄清要承担责任,正如西游记里所讲的没后台的妖怪都下地狱了,有后台的妖怪都上天(成仙)了。

    冯小宝心情愉快,大跳特跳霹雳三太子舞蹈,欢快的舞步衬托他的心情,结果跳得比后世的专业舞者还要好看!

    人见人爱,车见车载,个个叫好。

    一曲跳完,他就悠然的退居幕后。除了每周不定时到店里和庄里看看,其余的时间都投入了人生大计中去…增强实力!

    为造反而时刻准备着!

    要讲到那时的人们干活还是挺讲道义,或者是慑于主家的实力,主家不算非常慷慨,但给予他们的待遇还行,如唐人帮工到年底会有一笔不小的花红,而奴隶也有一点收入,关键是主家承诺,辛苦十年后,可以给予他们自由!

    无论是请的帮工还是奴隶,都很卖力地工作,不用冯小宝多费心。

    凭借着源源不断的收入,冯小宝终于有了体面,也有了时间,有钱有闲,做他想做的事。

    晨起运动,锻炼身体,老君观的后院作了装修,把墙头抬高,重铺地面,设置运动器械如多组哑铃、沙包沙袋等,再有枪棒兵器。

    冯小宝除了身体素质的锻炼,还频繁进入洛阳各家武馆处,进行拳脚练习,学习枪棒和弓箭之术,还有骑术。

    从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朝已历三世,对外战争一直不断,军人的地位高,民间武风炽热,冯小宝以开元通宝开路,无往而不利,加入城里两家著名的武馆“神武”和“力行天下”,分别学习军阵战斗技艺和

    “神武”武馆,馆主张大军,是大唐郯国公张公瑾的族人,其堂兄张大安乃张公瑾第三子,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所以后台非常硬朗,能请来较好的师傅,能进入此馆者非富即贵。

    冯小宝在此间武馆主要学习军略(军事知识),如孙子兵法、六韬等。

    他先在初级班学习,半年后,就升入了高级班里。

    一是开元通宝开的路,但开元通宝不是万能的,如果不是因为冯小宝有优秀的成绩,也轻易挤不进勋贵子弟、豪门大族子弟簇立的高级班中。

    请来的先生水平很高,有军中将领,有退伍勋将,还有一些文武全途的文官/将领。

    唐朝是个有容乃大的朝代,在选拨文武官员时,并不拘泥入仕的出身,六品以下的文武官员可交叉参与文、武二选,而高级文武官员的选拨更是灵活,视时势需要而定。

    有的武官者,很可能是满腹经论,上场考进士毫不怯场,因此他们的讲课精彩胜过那些大老粗的军官,更具归纳性和全面性。

    而大老粗军官的实用性也不差,如何冲锋、如何设伏、如何退兵都很有实用性。

    冯小宝听得津津有味,以他有着后世的理论和眼光,理解能力也强,每次考试都是前十,很容易地升入了高级班。

    可惜武略课还是不多,不轻易外传,更多的则是兵器的使用及马术的学习,最后是步战与马战。

    长枪、横刀(佩刀)、陌刀、环首刀等唐军常用的武备,再有斧铖、狼牙棒、金瓜锤等等,反正刀光剑影,对于武力狂来说,那是得所其哉。

    冯小宝在武馆开始了他的兵器之路,进行了系统的训练与学习。

    首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