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238部分

建设盛唐-第238部分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谨遵圣谕!”韦应道。

    两圣均为真心,作为至尊,称孤家道寡人,亲近的人真是不多。

    他们知道身边的人,要不怕他,要不想对他有所求而曲意逢迎。

    而他的这对女儿女婿,则相当特别。

    太平年轻,还不知道权势的好处,只想倚在父母膝下快快乐乐,加上有一个令她满意的夫婿,别无所求。

    而韦,两圣都会看人,看出这个女婿与众不同,他能力超群,精明强干,似乎一切尽在其掌握中,看他与帝后吃饭,一字也没提到他想担任这次攻打吐蕃主帅的事。

    一旦他提了,很可能这顿饭就变味了。

    庙堂之事庙堂说了算,这里是家庭,两圣甚为喜欢这样的气氛,感觉到韦很懂事。

    有她驸马来接她,公主自然可以出宫了。

    驸马给她一个惊喜!

    一辆打造精美,整体密闭的豪华四轮马车,外面镶嵌金箔银条,配以西方来的玻璃灯具!

    “来,一起坐!”韦拉着她的手,两人登上车厢里。

    里面安装了真皮沙发,坐着很是舒适。

    马车开动,太平公主即时感觉到车辆震动非常小,感觉非一般地好。

    要知道,古代马车基本上是刚性连接,为了防止受震,用麻草或者布帛减震,效果聊胜于无,路上的颠覆给乘客照单全收,你也想想当时的路况(韦的水泥马路除外),跑得快的时候,坐在车里甚至可以把牙齿都给颠出嘴外。

    今天这辆马车,坐着确实感觉良好!

    而且也非常的灵活,转向轻盈。

    “我现在又有了一个工厂,专门制造这种豪华马车!”韦得意洋洋地道,未了加多一句:“是与你凉州的姐姐合伙的!”

    “硬屎弹!”太平公主学着韦,

    骂起了粗口!

    不与凉州唐甜是不行的,这种马车配备了“减震弹簧”,以弹簧为支撑,让车厢处于悬挂状态,如此极大的减轻了震动。

    由凉州唐家的钢厂生产,独一无二的合金弹簧!

    韦说了原理,唐家负责研制,独门生意,没有竞争,别人想仿照也造不出来,就连唐家的产量也不高,毕竟当时的生产力落后。

    四轮马车的转向系统也由韦首提,唐家研制,它主要在于前面两个轮子的共用轴的中部有一个与底盘相连的枢纽装置,这两个轮子的共用轴能够绕这个中部枢纽做大角度转动,这样四轮马车就可以较方便地转弯了。

    见着太平公主恼火的样子,韦告诉她说利润归她们,太平公主六,唐甜四!

    “这还差不多!”太平公主倒不是个财迷,如此表明她大唐甜小,她可是正室!

    太平公主并不清楚她座下的这辆马车的重要性,有了减震弹簧和四轮马车转向系统,更大运输能力更多、更坚固的四轮马车在水泥大道上隆隆驶过,马拉邮车和客车在中途停车更换马匹,继续前进,每24小时可以跑上300里。

    帝国将变得不再遥远!

    韦回到洛阳,自与太平公主有说不尽的恩爱,之余,韦去拜访户部尚书郭待举,这位焦头烂额的尚书大人见着韦到来,精神大振地道:“驸马你来得好,正要找你负责!”

    韦呵呵笑道:“不用找,我自动上门,不正是来为你排忧解难的么!”

    这位郭尚书的麻烦在于到处找他要钱,他愁得快要变成白头翁了。

    去年打吐蕃,军费严重超支。

    之后太平公主与韦大婚,为了装点门面,朝廷勒紧裤头带,花费钱财如流水价般使出。

    还来不及喘一口气,论弓仁归唐,朝廷要花钱安置归顺的吐蕃人,这是小钱,大头是攻打吐蕃的军费!

    作为韦的赞护者,自然得到韦的回报,韦一再警告郭尚书:今年吐蕃必反,打仗就不用你上阵,但打仗的money得由你出!

    尚书大人得预作准备,不然需要用钱时,拿不出来,就是尚书大人无用了。

    所以郭尚书到处筹钱,愁啊!

    韦很清楚他的状况,特来助他一臂之力,怎么韦也是大唐帝国股份公司的一个小股东了,也得关心股份公司的前途。

    否则,真要是他为帅,动兵时,没有钱粮,可怎么打仗?

    现在不准备,等到用兵时,

    “目前解决财政问题我想到的有几个办法!”

    郭待举精神一振道:“驸马请讲!”

    “吐蕃败落,我们须大力发展西域丝绸之路的贸易,还有海上丝绸之路,与大食人的交易也要大力开展,如此,民间生意往来增多,朝廷的税收也多。”韦说出办法一。

    “嗯!继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土地的所有权只属于皇帝,朝廷做起事来就容易了,户部可以成立黄金武警部队,哦,就是贵金属搜索部队,专门进行金银勘探,找到金矿银矿铜矿进行开发。”

    韦告诫道:“做与不做是一回事,黄金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做不一定找得到黄金,不做肯定找不到黄金!”

    听着他的话,郭待举频频点头,不过他有点失望地道:“你说的都是好办法,可惜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想救近火嘛,easy!”韦又来掉他的韦氏胡语了,郭待举也算与他熟悉,知道一二。

    他连忙问起来:“计将安出?”

    “国债!”(。)

第四一七节 发行国债() 
“国债?”

    “对,国债!”韦晞简单解释国债的定义,就是朝廷向民众借钱,给予一定的利息,到期偿还,从而解决目前无钱的局面。

    “那不就是寅吃卯粮嘛!”郭待举不以为然地道。

    “不然!”韦晞从容地道。

    “民众有钱,但不知道如何投资,也不知道投资可否安全,大量的黄金、白银和铜钱窖藏,市面上流通无钱,朝廷无钱!”

    “当有一种有保证的投资给他们选择,以钱生钱,我想,民众还是乐意购买的!”

    “当民众以真金白银购买国债后,整个棋局就会盘活了!朝廷有钱流通,就可以做许多事。”

    韦晞滔滔不绝地讲了一通国债的概念,听得郭待举一楞一楞的,他离座上前想拉韦晞,给韦晞甩开他的手道:“干什么?我只接受女人拖手!”

    “咳,去见天后,把你的说法说给她听!”

    “别!”韦晞止住他道:“功劳是你的,不要说我的主意!”

    “为什么?你不想出名?”

    “我已经够出名的了,真的不想出名!”韦晞摇头道。

    但当郭待举去见天后,上奏发行国债之事,还是将韦晞的名字说出来,他毕竟不能够在天后面前说假话。

    “驸马出了这等主意?”天后沉吟道。

    “是的!”郭待举说道:“驸马主张,朝廷想要钱,可以直接加税,若不想加税,则可以发行国债,但与国家颜面有关,是否可以发行?”

    他指的是国债是朝廷向百姓借钱,借钱的可是债主哦。

    “另外,真要发行国债,则朝廷需要保持信用,当明发上谕,并且立法,保障国债发生和偿还,不可失信!”郭待举将韦晞的话一一复述道。

    “臣只待天后圣裁!”

    “本后与天皇商量过了,不加税,发行国债!”天后作出决定道,郭待举的折子早进大内,天皇天后都看过,达成共识。

    “天皇天后仁慈!”郭待举重重叩首,代万民谢恩。

    作为天下共主,天皇天后想加税是件容易的事,但他们没有走这条省事的道路,而是向万民借钱,甚至不惜朝廷脸面受损。

    国债的发生在大唐是件开天僻地的创举,初始还是很小心,第一期发行一百万贯一年期国债,利率为百分之五;发行一百万贯三年期国债,利率为百分之六点五;发行发行一百万贯五年期国债,利率为百分之八。

    发行为凭证式国债,即采取不印刷实物券,而用填制收款凭证按指模的方式发行的国债。

    名称不直接叫做国债,而是户部债券,换汤不换药而已。

    令臣民们感到放心的是天子明发上谕,声明户部债券将以国家信誉为担保,必将按期偿还!

    出售国债可以直接到户部购买,朝廷在长安东西两市和洛阳南北市公开设点兜售。

    而令朝廷惊喜的是在短短一周内,三百万贯国债尽皆售讫,甚至不用到百姓出手购买!

    朝中公卿大族、市集里的富商巨贾爽快掏钱,大力支持。

    因为他们听到一个谣言,国家有财政困难,人人有责,如果哪家不购买国债却花天酒地,是为贰心。

    有什么后果,莫谓言之不预也!

    权贵们也知道有人使坏,但此为阳谋,不怕你不从。

    除非以后装穷,否则休想穷奢极侈!

    这谣言其实是韦晞出主意,郭待举布署执行,效果超好。

    现时皇朝稳固,文治武功一派蒸蒸日上局面,人们信心良好,不担心朝廷还不起钱。

    一口气进账三百万贯,原本空得象个鼓的户部银库总算做到里面不能跑马了。

    我们的郭尚书总算有点神气,否则没钱的户部尚书心虚胆寒哪。

    他对韦晞欣然地道:“驸马大才,谢谢你的主意,直不愧是大将军!谢谢你家两口子的鼎力支持!”

    太平公主和韦晞共认购了三十万贯的国债!

    仅他们两人一口气就认购十分之一,让国债的销售压力大为减轻。

    “这国家是公主父母的,我做女婿的能不支持吗!”韦晞微微一笑道。

    “哦,对了,户部已经成立了地质勘探队,专业勘探金银铜铁!”郭待举告诉他道。

    “甚好!”韦晞讲道:“这是一项长期的项目,对帝国极有好处!”

    “嗯!”郭待举会意地点头,他得韦晞提醒,知道这边勘探金银铜铁,开发冶炼后投入市面,此为注水,那边发行国债,乃是活水,开始形成良性循环。

    韦晞则有更深一层的感触:这金融发展之路不是这么容易的,国债只是第一步!

    两人是在郭待举的私宅会面,郭待举派出美姬奉茶,都是十五六岁的萝莉,天真唯美,竟然是一对双胞胎!

    “怎么样,喜欢的话,就送给你吧!”郭待举释放善意道。

    他得韦晞之助,解决了他一个大难题,想给个回报。

    韦晞摇头。

    “是公主不肯?她可是怀孕了!”郭待举讲起来,一般而言,大族里主母受孕后,会安排婢女服侍男家主,但以太平公主的德性,只怕不会做这到便宜的事给韦晞。

    “公主不肯是一回事,我也没空!”

    “没空?那你上折子欲当洮河道大总管了吗?”郭待举关心这个问题。

    “没有!”韦晞不以为然地道。

    “没有?!”郭待举摇头,真是皇帝不及太监急了。

    “我急它干啥!”韦晞嘿然道,“我还年轻!”

    郭待举感慨地道:“年轻真好!”

    是的,年轻真好!韦晞有大把机会,他不用去争,如果不是他当攻吐蕃统帅,别人胜则可喜,败则肯定归韦晞为帅。郭待举心知肚明,哪怕他不为攻吐蕃的元帅,按他的**,本年内突厥人必反,那么仗照样有得打,我们的驸马爷真的不用急。

    于是,韦晞连折子都不上,看似放弃,终日要不陪太平公主,要不去右骁骑卫军营里泡,忙于练兵。

    皇宫里,天后问起来:“驸马还没上折子欲为帅乎?”

    “无!他上的是请罪折子,说的是‘扫地死’的事儿。”内侍回道。

    “这孩子,叫他上个折子吧!”天后吩咐道,倒也不一定是内定了韦晞,而是给朝廷多一个选择。。

    ,

第四一八节 定帅() 
朝廷上上下下相当关切攻打吐蕃谁为统帅之事。

    这不,宏大的贞观殿上穿紫佩金群臣毕集,他们将与天后商量出兵攻打吐蕃之事,趁他病,取他命,干掉吐蕃是唐朝君臣上下的共识。

    韦也在队伍的行列中,他的位置相当靠前,在一片至少四十多岁的将帅大臣当中他的黑头发相当醒目。

    文左武右,他的对面是侍郎级别,他看到了武承嗣,也认识了裴行俭,两位侍郎对比,泾渭分明,武承嗣嚣张轻佻,形容浅薄;而裴行俭则显得胸有成竹,毫无烟气,已到了喜怒不形于色的地步,果真是不怕差,就怕比,换作我是至尊,也不会派武承嗣为帅。

    另一位有力的竞争者薛仁贵没有上殿,他目前没有官身,虽然朝中有人关照,无奈自大非川之战后一直倒霉,他因为一桩杀人的事务牵涉到他,流放象州,最近才遇赦而还,暂没资格上殿,尤其是在这样的大朝,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