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262部分

建设盛唐-第262部分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善战者无赫之功,他杀的

    统计数字不断传来,二十二万吐蕃人,唐军杀死了十五万吐蕃兵,淹死三万以上吐蕃兵,或许止得二三万吐蕃人生存。

    火弹烧死吐蕃赞普!

    这可是空前大胜,所有的将军们突略了已军中蕃兵死掉三万,步兵死掉一万二千、工程兵死掉六千、骑兵死得倒是少,死了一万余人的损失报告,管他功成万骨枯,反正我们活着,高官厚禄有望!

    大伙儿共同举杯,庆贺唐军的大胜利,可惜的是没有捉到麴萨若。

    “托天皇、天后洪福,将士们的用力,各位兄弟们的英勇,我们终于胜利了,干!”韦晞高举茶杯贺道。

    “干!”将军们齐齐应和。(。)

    :。:

第四六一节 大朝会大惊喜 1() 
冬十一月初一,东都洛阳。

    昨夜一场大雪,天亮时雪停了。

    大雪给大地各处包裹成银装素裹,但金碧辉煌的的大唐皇宫则更显卓尔不群,

    这个天子居处,大唐中心里,共有殿、台、馆三十五所。殿堂相峙,楼台林立。主要大殿有:乾元殿、贞观殿、洛城殿、武成殿、长生殿、集仙殿、瑶光殿、丽春台、同心阁、登春阁等等。这些宫殿大都面南坐北,高低相间,沿中轴线展开,次序井然,错落有致。

    四更将至,天色因雪而映亮,冬夜的寒风刺骨,是日乃朔望大朝参之曰,因此有朝参之权的文武官员,顶着寒风,纷至沓来。

    有身着青紫的高官,他们仪从喧哗,有的甚至过百人之数,也有绯色官袍的中级官员,带了些少部曲充当门面,更有单身独骑的青袍、绿袍的绿豆芝麻官,他们官位虽卑,但得朝廷特简,也能够上殿面君。

    不过这君嘛,说起来就让大唐的忠心臣子们私下腹诽不已,盖因皇帝李治长期患病,少与大臣见面,执政者乃皇后武则天。

    让一群衣冠楚楚的大男人经常地跪拜女人,须知社会上都是男尊女卑,实在难以忍受,有的家伙私下谈论为什么皇帝不早早禅位给太子。

    所以高宗李治做得皇帝岂是等闲之辈,给儿子登位的话,他还有地方站?!

    他只要一发声,只要不涉及到武则天地位的,武mm都爽快的给他办呢,儿子岂会这么孝敬老子?

    宏伟的乾元殿外,参加朝会的文武官员基本到齐,大家端庄站立,鸦雀无声,呼吸可闻。谁也不敢乱说乱动,哪怕礼绝百僚的宰相亦是如此,都不会在这种大场面上犯低级错误。

    御史就在旁边虎视眈眈,负责纠弹礼仪,谁要是有失体面,那御史的工作来了,这时的弹劾最没压力,抓到现行,一奏一个准儿。

    朝政事处理以宰相为尊,但卸史同样令人忌惮,瞧,殿门之后,独一无二地摆着一张交椅,那是御史中丞的位子。

    汉代朝臣有三独坐——尚书令、司隶校尉、御史中丞,以示尊崇,而本朝独坐者乃御史中丞,加上两名殿中侍御史则分立在殿中的两处角落里,什么动静都瞒不过他们。

    这当中,就有一位侍御史叫狄仁杰!

    说起来风头最足的就是狄仁杰,他一心为国,不谄上,不畏权贵,响当当的清流,接连把高宗宠臣司农卿韦机和左司郎中王立本统统拉下马,于是朝政肃然,只要有他在,大臣们更加正经,当然背后恨死他了。(ps:高宗在时,武则天的娘家人其实算不得张狂)

    先三位御史就位,然后乐工们吹笙敲钟,奏着赞美圣君贤臣的韶乐,悠扬乐调中,侍从高声唱着班次,着诸臣进殿。

    两位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李义琰和薛元超领衔,他们手持笏板,引领群臣按班次陆续进入殿中,在台陛下站定。

    群臣毕集,精英齐现,除了两位宰相,还有高智周、张大安、裴炎、崔知温、岑长倩、郭正一、魏元同、王德真、郭待举、刘景先等重臣。

    净鞭响起,先是两名起居舍人走出来,他们是记录天子现为皇后言行的侍从官,一东一西站到了殿内两角。继而是一班手持扇、剑等礼器的黄门宦官,等黄门站好位置,圣乐曲调突然猛然高起,迎接皇后出场。

    皇后武则天身穿赭黄凤衣,气场盛大地出现在殿上!

    她要是把凤衣换龙,头上加上平脚幞头,那她就是皇帝了!

    群臣不敢怠慢,下跪施礼:“天后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恭敬有加,谁叫他们是李家的臣子,人家是李家的媳妇呢!

    皇帝万岁,皇后千岁,但现在形势倒过来,皇后万岁倒有可能,这位皇后精力充沛,日理万机而精神焕发,而皇帝病弱,差不多快要千岁了。

    “众卿家身体安康!”武则天不慌不忙地道:“平身!”

    多年理政下来,让她已经驾轻驭熟,甚至有点无聊地等着这套繁琐的大礼仪朝会早点结束。

    这么庄严的场合,不会涉及到国计民生、军国大事,顶多是一些鸡毛蒜皮小事,或者是喜事,反正殿上河蟹盛行,此乃约定俗成,谁都不会不长眼睛给大家过不去。

    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小朝会,宰相加相关部属人员讨论,或者是御史激昂弹劾,此时有可能火药味十足,意见不合时,双方交火的激烈程度会吓坏殿中小臣的。

    现在嘛,她的作用则是当木偶,摆着给人看。(因为不用处理嘛)

    同样地,一些大臣们也很无奈,他们公务繁忙,多想早点结束好回去做实事。

    不料,今天真的有大惊喜。

    一个接一个的大臣出班,表奏诸事,这个说今年的收成很好,税收提高,那个说高僧地婆诃罗已在太原寺升座,开始翻译佛经,我大唐百姓有福也!

    古时候文化落后,一个高僧翻译佛经,可以教化民众,确为喜事,值得大臣们说上一遭。

    但类似的喜事听得多了,武则天有点心不在焉,突见今天宫内当值的牛寺人在殿门外徘徊。

    牛寺人不是不知道大朝的重要性,竟敢站在殿外,必有大事。

    于是她等大臣讲完,吩咐一声道:“叫牛寺人进殿,问他有什么事!”

    牛寺人得到允许,爬着进了殿门,不再前进。

    他一个无根之人,大朝会上岂有他的位置,不过他若近前一点,可能谁都不会计较,因为他带来了天大喜事的讯息。

    牛寺人高举文书托在头顶,激动得红光满面,本来尖利的声调更是走调,好在谁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天后殿下,万千之喜,驸马韦晞率我大唐军队在那曲大败吐蕃,烧死吐蕃赞普器弩悉弄(译音),斩首十九万,吐蕃已经再不能为患了!”

    武则天霍然在御座上起立!

    群臣则瞪大双眼,队列骚动起来,有失礼仪,而御史们视而不见!

    内侍上前取了文书,武则天并不自个儿先睹为快,立着兵部侍郎武承嗣念出来道:“臣韦晞,诚惶诚恐恭敬天皇、天后圣安臣于青藏高原那曲与吐蕃人会战,吐蕃赞普被我军烧死,消灭吐蕃主力十九万多多,唐军死伤为三万二千人,!”(韦晞策略性地将归顺蕃兵的损失略为不计,这手是他向山姆大叔学来的,山姆大叔的兵们即使在上前线时翻车,都不算入阵亡的行列中。以便让数字更好看,不过蕃将们的功劳不会少得了他们的。)

    听得武承嗣念得锵锵有力,所有的人极为振奋!

    吐蕃主力既丧,则唐军通往逻些的大路已然畅通,哪怕是松赞干部复生,也不可能翻盘了!

    这是空前大胜,灭亡一个强国,将大片土地纳入本国版图。

    更重要的是,吐蕃灭亡,大唐周边战略态势彻底改观,至少河湟与剑南道这些地区变成了大后方,不用白天关闭城门。

    反正带来的好处太多太多了!

    露布报捷,一路传送大捷的消息,整座洛阳都沸腾起来了!

    就是在重重深宫中,也听到了外面百姓喧哗的声音,各处庆捷的钟声敲响,响成一片!(。)

    :。:

第四六二节 大朝会大惊喜 2() 
武承嗣念过一次,竟不待天后旨意,再念多一次。

    上至天后、下到御史没与他计较,大家爱听!

    这是个多么辉煌的胜利!!

    破突厥、灭高句丽、亡吐蕃!

    突厥人曾把隋炀帝围困在雁门关,突厥人的箭,射到了隋炀帝特辑之前,炀帝吓哭;而炀帝的姨表兄弟李渊也不得不与突厥和好(此乃春秋笔法,为尊者讳,实质就是向突厥称臣),而李渊儿子李世民刚登位,突厥人就跑到长安边上的渭水与他亲热,得唐朝国库所有财富而还。(特m的都打到国都了,这国君有皮用!)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无果,甚至成为亡国的导火索,唐太宗连打高句丽而抱憾。

    轮到吐蕃,要是太宗皇帝有把握打下吐蕃,岂用和亲这种缓兵之策,给吐蕃人一天到晚到处宣扬“我们赞普x了你们的公主!”以致于唐人都抬不起头来。

    看似文弱的高宗皇帝临朝,却接连击破唐朝的三大强敌,何等的英明,何等的“武功”盖世!(文治武功)

    武则天更是坐不定,在御座前来回走着。来回踱了几圈,又坐下来,忍不住的呵呵笑着,她心中极是欣慰!

    提拔韦晞不到二十五岁坐上大将军位置,引发了多少的眼红妒忌,攻讦韦晞的弹章足有韦晞本人这么高!

    她挡着,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她与她老公嫁女,对于公主与驸马的恩宠大大超标,哪怕别人不敢说,武则天完全清楚那些所谓的卫道者怎么个德性。

    现在好了,韦晞这般争气,证实了皇帝皇后两公母的眼光,识人之明,胜过世人远甚!

    等于绩优股还没上市就已经控盘,谁人可比?

    同中书门下三品薛元超为左相,当仁不让,冲着皇后一揖到底。

    然后举手为礼,朗朗而言:“吐蕃赞普已亡,被我大唐斩首近二十万,想来新一次战报来,逻些城已下,成就我大唐赫赫威名!有驸马领军,吐蕃必亡,版图归入我国!臣斗胆!综观三皇五帝以降,有什么至尊能够取得象我朝天皇天后这样的武功!“

    他感慨地摇头道:“无人可及!”

    “今曰臣为天皇贺,为天后贺,臣为大唐贺!”言讫,深深拜服!

    他长篇大论,武则天听得眼湿湿!

    不容易啊,以妇人身份干政,什么难听的话没有,可就是她的领导下,大唐取得震古烁今的不凡成就,大唐的威望如日中天!

    左相领头,群臣无论是谁。皆深揖下去,跟着薛元超齐声恭喜武则天道:“臣等为天皇贺,为天后贺,臣为大唐贺!”

    此时此刻的声调一致,声震大殿,武则天忍不住畅笑:”本宫实在太高兴了!“

    大臣们也跟着笑,殿上尽是欢声笑语,这几乎大朝会中最多河蟹在殿上爬的一次。

    贞观殿,由两位寺人搀扶着,李治在缓缓散步,后面则是大群宫娥寺人亦步亦趋。

    世道果然公平,他”武功“强盛,却不良于行,

    突然间,他停止散步,露出了聆听的神色,同行的寺人马上机灵地道:“陛下,奴婢去看看怎么一回事!”

    “好!”

    那名寺人刚到殿门边就赶紧跪到侧边去,头也不敢抬。

    李治一看,只见他的老婆带着两位相爷薛元超李义琰加上礼部尚书裴炎、吏部尚书岑长倩,非常强大的阵营,奇的是后面跟随着二位有名的御医,内侍还捧着药箱。

    “发生了什么事?”李治心忖着,眼神倏地变得炽热!

    皇后及诸人都向他行礼毕,武则天到他身边,亲自挽扶,而李义琰平和地奏道:“陛下,吐蕃前线报捷,我军在那曲烧死吐蕃赞普,斩首二十万,今臣等进宫,为天皇贺,为大唐贺!”

    诸大臣亦躬身恭贺。

    李治闻言,先是眼神定住,然后身体摇晃,早已有备的武则天扶着他,赶紧叫道:“御医!”

    但当御医到达李治身边时,李治的眼神一凝,挥手让御医离开:“朕没事!”

    “呵呵!”李治知道自家事,并没有大喜,只是呵呵两声后道:“我军伤亡情况如何?”

    “无大将折损,军队阵亡三万二。”李义琰补充道。

    “损失三万二,消灭敌人二十万,虽孙吴(指孙武和吴起)、秦之武安君(白起)统兵,亦不如朕这个女婿也!”李治感慨地道。

    “确实!”薛元超同意道:“驸马韦晞一战大非川,破敌三十五万,让吐蕃大酋论钦陵兵败而逃;二战那曲,烧死吐蕃赞普,破敌二十万,臣以为,诸葛武侯六伐魏国无功而返,功勋不如驸马甚矣,当得重赏!”

    “不必!”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