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264部分

建设盛唐-第264部分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好代他辩护了!”

    “庄敬之,小人也,意图陷害国家大将,本宫先前说他是郭开、黄皓一点都没错!”

    ”他既然举报说我夫君造反,按律法造反该诛九族,这不,我这做妻子的,就送上门来,给你们这些御史定罪,该当怎么个诛法!“太平公主咬牙切齿地道。

    听得御史们倒抽了一口凉气,这诛九族,可有妻族啊!

    狄仁杰耐心地道:“公主!朝廷并无定案,这天寒地冻的,还请公主先回府休息,以待结果!”

    太平公主倔强地道:“我就不走,看你们能把我怎么着!”

    狄仁杰晓之以理道:“公主,你先别急,一切由朝廷作主,您请好好休养。”

    狄仁杰好好地说,只求送走这个大麻烦,但公主楞不肯走。

    太平公主堵了御史台这乌鸦窝的大门,大新闻轰动洛阳城,大家都跑来看热闹,顿时街道两边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在另一位面上,太平公主保不了她的夫婿薛绍,但在现在,则她的胆气更壮,因韦晞的力量强大,同样给予她更多的勇气。

    早有人散发出,人们看过后都赞叹不已。

    竟然为一首诗就想害了国之栋梁,军中精英?

    而且这首诗人家私底下收藏着的,先骗后抢,再来出告,谁都看出此间猫腻。

    人们看到大腹便便的公主在隆冬时节为自己夫婿奔走,更是同情不已。

    大帝都的百姓可不是好惹的,御史台又怎么了,结果外出的御史、台吏都受到了百姓的“夹道唾骂”,骂他们不务正事,专做坏事!

    好在天皇圣旨急下,召公主回府,不得轻易外出!

    太平公主虽想大闹一场,奈何有心无力,毕竟孩子为重,唯有遵旨。

    她着府令带了莺莺这傻丫头到洛阳府里提告,控告张生道德败坏,居然使“美男计”这种龌龊无耻招数,而且还是刺探公主府第机密!强抢公主府财物!

    莺莺失了诗作,吓得她六神无主,想来想去,回府认错,太平公主气得大骂她一顿,但她是个证人,暂不处理,先摆平公案再说。

    洛阳县令宗秦客差人扣了张生到来,不过这厮推得干干净净,只说先前是一心想与莺莺处对象,不想见到了后,发觉韦晞想要造反,作为大唐忠实子民,激于义惯,即时出告!

    他反问宗秦客,难道明府见了反诗不提告?

    明知他口是心非,宗秦客拿他没辙。

    至于莺莺,在旁边听得真切,早已经哭得稀里哗啦的,一颗心如玻璃般破碎!

    所以说,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宗秦客正在审理案件,差役勿勿报来:“庄敬之的宅第又被砸了!”

    “竟有此事?”宗秦客诧异道。

    这回砸他的不是太平公主,而是大帝都百姓,看庄敬之坏事做尽,看不过眼,就砸了他的房子呗!

    一呼百应,去砸了大唐郭开、黄皓的家。

    如前一般,所有物品砸个粉碎,砸过后一哄而散,官府差役老半天才到,一个破坏分子也没捉到。

    这次庄敬之有经验了,他没住在家里!

    所以他不用狼狈而逃,但家宅被毁,名声落入烂泥塘,惨被人们叫做庄郭开、庄黄皓,他牙齿咬得格格响道:“咱们没完没了!”

    庄御史即刻发大招:宫门前长跪不起,要朝廷给他的奏折一个确切说法!u

第四六五节 他不是人() 
原本武则天将他的奏折留中不发,表明了朝廷的态度,会见风使舵的臣子往往聪明地让奏折不了了之。

    但庄敬之跪阙,让朝廷难以下台,武则天不得不召集执政、御史台、大理寺、刑部诸大臣会商。

    衮衮诸公,有心帮韦晞的默不作声,他们不能作声,想害他的则不用作声。

    谁叫七律贺唐军渡过怒江太逆天,驸马写得爽了,麻烦就大了!

    独有侍中袁公瑜说道:“可暂不作处理,如今韦晞统大军在外,如若有消息到达军中,万一因此兵败,功败垂成,则葬送我千万大军,二十万余人命白折,汉贰师将军李广利和三国时许攸之事不可忘!”(李广利统大军在前线与匈奴作战,在后方的妻儿却因罪而被收押,因此而逼反李广利;袁绍与曹操对阵官渡,同样地绍之帐士许攸因其家人犯法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送上好计,致袁绍兵败)

    这是很好的缓兵之计,在封建社会,高位者要以将功赎罪嘛。

    诸大臣以之为然,武则天顺水推舟说押后再审。

    不料,庄敬之与朝廷卯上,就跪宫门不走了!

    让朝廷非常的为难,而太平公主恨不得派人将庄敬之和张生统统杖毙!

    好在这时,有一个人回京,而公主也找到了主心骨。

    “参见公主!”一袭浅绯衣服的崔千寻从容向太平公主行礼道。

    “崔(工部)郎中你来得好,快给本宫想个办法。”太平公主气呼呼地道。

    “公主勿忧,先镇之以静,办法总会有的,小人决动不了大将军一根汗毛!”崔千寻宽慰太平公主道。

    韦晞率大军征伐吐蕃,他这一系统的重要人物悉数参与,除了原来的军中参军崔千寻,他本在外督促“十字大马路”工程,闻讯后即时赶回京城。

    他回来是件好事,因为他的角色定位是韦晞的狗头军师,手执白纸扇,前来处理事情,别人也信他,都知道他是驸马的亲信,他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将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起来。

    太平公主叫来莺莺,气呼呼地吩咐她道:“你说!”

    崔千寻看看那个小娘子楚楚动人,人比黄花瘦,就让她不要着急,有话慢慢说。

    由于他的和气,莺莺遂将与张生交往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

    崔千寻点评道:“张生居心叵测,莺莺少不更事!”

    “计将安出?”太平公主问道。

    “臣已有头绪,公主勿忧,容臣与其他人商量一下。”崔千寻遂向太平公主告退。

    京兆韦府、武承嗣、袁公瑜、郭待举等,崔千寻加上御史台、大理寺、刑部的官员们一一去拜访。

    凭借着工部郎中的这身皮,还是可以与对方交流,尽管有些人冷嘲热讽说崔千寻的后台快倒了。

    “难难难!”郭待举与韦晞关系相当密切,也就直言不讳地道。

    “问题在于庄敬之拿了大将军的诗作,有此证据,虽然得之不法,然确切难以,嗯,抵赖!”郭待举这么说的。

    “这就是庄敬之攻大将军的关键了。”崔千寻敏锐地道。

    “必须让它不起作用!”他寻思道。

    “不能使用非法手段,现在风头火势,甚至连张生也不可以动他。”崔千寻敏锐地想到这一点,他真的要使用非法手段,还是有不少力量可以动用,京兆韦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理(韦晞若成造反派,则韦家必受损害)、公主府的人手还有军队的力量,但他一个都不能动用。

    因为,有人在等着他们犯更大的错误!

    崔千寻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张开着一个巨大的网,从张生开始,利用庄敬之,他们两个人不但不能死,还要让他们好好地活着。

    因此他礼节性地拜会侍御史狄仁杰时,说出他的忧愁来。

    狄仁杰绝非普通人,早已经安排了人手去保护这两个人!

    “不仅是为了案件,我也不希望韦大将军的声誉有所损失!”狄仁杰光明磊落地道。

    “狄公亦不信大将军会造扳?”崔千寻讶道。

    “他兵力已疲,将士们归心如箭,且粮草不继,一如三国时的钟会灭蜀的情形,岂能造反!”狄仁杰晒道。

    “狄公有此想法,我也就放心了!”崔千寻欣慰地道。

    狄仁杰摇头道:“我也不是在帮你,我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一个无反意、有功的大将军怎么也不应受牢狱之灾。”

    他警告道:”你得抓紧,韦大将军的诗作在庄御史手里,对他很不利啊!“

    “我晓得!”崔千寻点头道。

    民间反庄敬之的势力庞大,但庄敬之的力量也在增强。

    更多的御史加入了弹劾韦晞的行列中,和庄敬之跪一起的御史增加了六人,号称倒韦七御史,他们团结,相互鼓励,让朝廷头痛不已。

    明眼人根本不信韦晞会造反,可御史不管你三七二十一,用他们的话来说:“外人管我们御史是疯狗,逮谁咬谁是疯狗本色!”

    咬下一个大将军,当可名声大噪,我辈御史不枉此生!

    武则天再次召开廷对,商量妥善处理这桩事务,说来说去,难以绕得过七律贺唐军渡过怒江。

    如果不就此诗作出应有的反应,那到时更多的人作反诗,朝廷管还是不管?!

    此时,户部尚书郭待举求见。

    马上所有的人都精神起来,因为大家收到风声,其实第二次廷对是应郭尚书的要求而召开的,应该这位尚书大人想到了解决之道吧。

    早解决好哇,听听他来说什么。

    “臣在兵部尚书时,即识得韦晞,那时他还是个毛头小子,却已经异于常人,不同凡俗,所以,我就对他另眼相待。”

    “果然,他脱颖而出,自新都山一战后,一发不可收拾,打新罗、下西域,往大非川巡游、第二次大非川会战更成就他的美名,接着入藏,势如破竹,年方二十五岁官拜大将军,以实打实的功绩登位,试问在座各位,二十岁的时候,大家在做什么呢?”

    他自朝道:“本官二十五岁,还在游学,一身白衣!”

    大伙儿想想也是啊,每个人二十五岁时,都不如韦晞这么光鲜体面。

    然后郭待举手一挥,内侍助他展示一干应用的物品与文件。

    光是用品就有铅笔、指南针、望远镜、绑脚、蒸馏酒、肥皂、豆芽,奶酪肉干等,再有极重要的水泥、沙盘、战地医院、妇婴保健院、国债,以及攻吐蕃方略,精华是预防高原反应和山地步兵师。

    加上他所作的诗词和歌曲,统统是他的手笔!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岂是二十五岁小儿所能够做出来的东西!

    许多东西都是匪夷所思,别人根本做不来的。

    天底下竟有这等人才,大家都算开眼界了。

    小子逆天啊!每个人心里都吃惊不已。

    “他有这么大的成就,我思来想去,终究从老君观观主玄清道长得到了提示,他”郭待举成功地吊起了诸人的兴趣后才煞有介事地道:“他不是人!”

    “他乃天上星宿下凡,特来辅佐我大唐,因为是天帝座下星君,所以对于天地之事,说出来是那么的自然,因为他在天上,见惯了天地之事!”郭待举说出了他的定论。

    再向武则天揖首道:“臣为天皇与天后贺,我朝圣明,方有星君下凡辅佐,助天皇天后成应伟业!”

    左相薛元超首先赞同道:“臣以为郭尚书所言极是!只有这种解释,方可以说清楚韦大将军所作的七律贺唐军渡过怒江是那么磅礴大气,自然而然,为他人所不能也!”

    “臣附议!”武承嗣迫不及待地道。

    “你们的看法呢?”武则天的目光转向其他官员。

    御史中丞张光辅谄事武后,点头称善:“郭尚书说得一点没错。”

    御史中丞尚且这样,于是大理寺卿、刑部尚书跟进,即使右相李义琰有不同意见,也无力回天。

    最终武则天威严地作出圣裁:“韦晞正如郭尚书所说的,乃天上星君下凡,乃天王之子,三太子下凡!他在天界,见得天地之事多了,因此他诗词之事,就此作罢。”

    “郭尚书慧眼识人,宜赏,赐绢百匹!”

    ”庄敬之敢言,宜赏,加官一级,赐府第!“

    ”天后英明!“诸官赞美道,

    七律贺唐军渡过怒江别人作不得,一般人别存侥幸心理,但星君可以作得,他可以说天地而不犯忌讳。

    天家让下凡星君尚公主,正应了当初他们谈婚论嫁时两位道长所写下的”天作之合“,大家都说道长的道行深厚,而允婚的天家更有眼力!

    郭待举受赏,无人妒忌,因为他给大家解决了大难题。韦晞要是倒霉,连带着天家脸面受损,很多人也要跟着倒霉呢。

    庄敬之虽然讨厌,但对他的处理显示了天家的宽仁,反倒带来了好处。

    朝廷上河蟹之光大放光明,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

第四六六节 进入逻些!() 
还不知道自己闹出诺大风波的韦晞与他的部下踌躇满志,因为逻些在望!

    自那曲出,他们翻越了差不多近五千米的念青唐古拉山口,见识冰雪覆盖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