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415部分

建设盛唐-第415部分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百人合唱,唐军士气高涨,动作加快,力量大增,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吵得大食军头晕耳鸣,军心震荡不稳!

    于是,大食军有样学样,集中上千人,在教长的率领下,高唱宗教歌曲去赞美他们的神,还有喊叫“Allah hu akbar!Allah hu akbar!”(宗教口号)以鼓励士气。

    他们人多嗓门大,唐军是比不过的,因此吹奏各种各样的乐器,把春节的喜庆乐曲、陕北高原的信天游、乡村小调、胡乐什么的一一演奏出来。

    大食人也动用了大鼓、号角,不断地制造噪音,与唐军的声音一争高下。

    城上城下打得如火如荼,双方斗嗓门和比音乐也是白热化,热闹得不得了,唐军主将程伯喜见过大场面,看到和听到的,让他都叹为观止,他欣然地道:“孩子们,尽情享受战争的乐趣吧!打过此仗,今生无憾!”

    “大将军(程也是大将军),我们省得了,让他们永远知道我们的厉害!“将士们欢呼道。

    ……

    声音吵闹,色泽变幻,唯一不变的是不停流淌的刺目的鲜红。

    大食人大量流血,三天苦战,三万人丢掉了性命!

    唐军凭借城高,应对得法,战地救护得力,死伤不到三千人。

    可谓大胜,但唐军将士们谁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城外的百万之众,死掉三万人,似乎没有一点影响的样子!

    更大的恶战即将到来。

第七四七节 大食军攻城(四)() 
大食军改变战略,由先前的四城齐攻变成了重点攻击,集中兵力攻击东门与西门。

    将投石车集中分列两边,以加强火力,不停地轰击。

    旷野上的场面壮观,器械高大,可惜威力终究有限,哪怕投石车的石头能把城墙砸得千疮百孔,但还是砸不烂厚实的城墙。

    想要破城,得靠人命去填!

    连续一周,周而复始地攻城、守城。

    两边“齐心协力”,把高大的城墙变成了一个绞肉机。

    进去的是人,出来的是血肉及黑炭!

    城上城下都是鲜血淋漓,慢慢变成可怖的黑色。

    流血之多,甚至让城下的泥土变得松软而又泥泞,踩起来可陷入到脚踝。

    每天傍晚停战时,见到死人之多,有的地方甚至堆垒到有一人高,入目是死寂。

    两军都在焚烧尸体,气味浓重,灰烟飘荡在空气中,并徘徊不去,使得碎叶城周边地区空气浑浊,阳光暗淡,有如起了雾霾般。

    而自开战以来,大食军遭受极为惨重的伤亡。

    每天的攻城战,都会有上万人葬身在碎叶城下。

    十天损失十万人,大食军攻势之猛烈,可见一班,这样的损失,哪怕是对于百万之众的大军,也是一种沉痛。

    而唐军,也损失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先前的战损比率为十比一,现在变成了十比一点五,大食军人多,可以不断轮换,越打下去,唐军的损失呈加速状态。

    每一边军人的脸色都是凝重,不容乐观,只能说尽力而为!

    大唐的文工团和大食的赞礼群还在声嘶力竭地发音演奏,但他们再也没有先前的乐观自在。

    ……

    战斗进入第十一天,大食军再作攻势,那天的从早上到下午,不停地攻城。

    当双方打得渐露疲态时候,二支生力军各有一万人分别扑向东城和西城,他们格外有精神,特别的强壮,装甲厚实,佩带的兵器也相当犀利,健步如飞,显示出他们的不同凡响。

    最勇猛的将领!最精锐的士卒被派了出去,他们就是白衣大食禁卫军!

    禁卫军的来源有二种,一是阿拉伯半岛的“家乡人”,他们与哈里发同族,忠心度不成问题,但战斗力就比不上第二个来源的禁卫军,乃哈里发在全国挑选最好的武士组成的禁卫军,他们经过精挑细选,相当于唐军的陌刀兵那么强壮和精锐。

    好钢用在刀刃上,大食贵酋们对他们寄予厚望,想趁着唐军军力疲惫不堪时建功,打下城池。

    “等的就是他们!”

    “小心!”早已有备的唐军作战参谋哪怕在最激烈的战斗中也没有昏了头脑,从望远镜里看得清清楚楚,纷纷发出信号,对两股敌人作出精准打击!

    火弹攻击!

    城内各处的投石车紧急动员起来,人们用力抬升配重,人力加上畜力把配重拉上高位,装填火弹,按照参谋指示参数,发射火弹!

    唐军的作战机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他们有专门的投石兵,统一集训,投石不是凭经验,而是训练出来。

    哪怕与敌人不照面,他们也与参谋配合得很好,把火弹准确地投射到指定的地点处。

    “蓬!”油罐爆碎,火油瞬间溅射覆盖方圆十数米的地方,然后被引燃。

    前面有过交代,唐军火油经过特制,添加有硫黄、松香、树脂等助燃物,特别易于燃烧,火力猛于普通火油,攻击范围内火焰暴起,军人们的伤亡那是杠杠的。

    令致雄心万丈的禁卫军如挨了当头棒喝,原本整齐的队伍散乱,气势无复。

    城内各处的投石机接到通知,分别向敌人的两支生力军开火,火弹不断地在他们队伍中落下,场面看起来壮观,被攻击的人则是提心吊胆的。

    火弹的威力太可怕了,予人杀伤过于恶毒,导致大食军的医护力量都变得消极,不少的烧伤伤员甚至不往后运,直接放在前线上等死!

    送去也是白搭,不要浪费力量。

    禁卫军接近了城池,即受到迎头痛击,唐军投入了预备队!

    一直没有动用的预备队,等的就是对付敌人的精兵,一边五千,总共一万人。

    首先是箭矢攻击,强弩硬弓,端的是稳准狠辣,箭无虚发,中之立毙!

    然后动用了一切守城技术,檑石木炮瓶灰金汁疯狂地砸将下去,把在梯子上的大食禁卫军成串地打落,惨叫连天。

    好吧,付出重大损失后终于登上城头,与唐军硬碰硬地干起来,都发现彼此作风顽强,战斗意志特别坚韧,轻伤绝不下火线!

    双方拼死作战,大家在各方面素质都强,不把对方砍得稀巴烂并不罢休。

    唐军与大食军合力地将碎叶城的城上城下,完全变成了血肉磨坊一样的地方,上下下下尸骸累集,鲜血顺着城垛往下流淌。

    不能不说大食人相当有实力,他们高呼着宗教口号,陷入了一片宗教狂热中,以大无畏的精神,不顾伤亡,不停地冲击城墙,许多城墙都给他们攻了上来!

    这时碎叶城有内外两处城墙的好处显现,内城高有十五米,外城则是十二米,内城的唐军,箭洗外城上的敌人!

    内城的唐军专门射箭,主将程伯喜目前还不得亲自上阵(还没到最后关头,以防他上阵死掉),操作硬弩,瞄准敌人发射。

    唐军尽用弩,早上好弦的弩近距离击发,命中率高,威力特别大,多次把刚刚在外城垛上露头的大食军给射飞。

    他们不断地惨叫着掉落城下,冲击着大食军的神经。

    一个唐军弩手有五六个民夫为他上弦,弩一把接一把地发射,输出高而持续,把大食军压制住,清理出城墙,然后唐军重夺地方,进行防御。

    大食军再花费力气和鲜血攻上城头,又遭遇唐军的箭矢打击,他们配合默契,当正面之敌用盾牌防守严密,那旁边战友就进行侧击,避开正面的盾牌,造成敌人损伤。

    今天的恶战特别惨酷,天黑后才平息战斗,等到一个小时程伯喜接到了损失报告:毙敌三万,八千人!

    唐军之前有上八万人,一天损失八千人,亦即是大食军十天就可以把城打下来了。

    饶是程伯喜先前自信满满,现在也有些惴惴的。

    反倒是重大损失方面的大食军变得开心,似乎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结局谁都预料不到,隔天的战事,打到中午,大食军草草地收兵回营。

    他们的梯子打光了!

第七四八节 韦晞的雄心() 
大食军每天攻城,唐军使用火油烧大食人大大小小的梯子,今天烧明天烧,烧来烧去就不够用了!

    本来百万大食军带的梯子还是蛮多的,可架不住唐军不停地焚烧。

    更糟糕的是唐军坚壁清野,将一切木头都给弄没了,他们将成片山岭的山林都给砍掉,一点木头都不给大食军留下来。

    木头是好东西,能够用作燃料取暖,还可以制作器械,这么好的东西,岂能给敌人留下来。

    因此大食军周围环境都是是一片光秃秃的,无法补充梯子。

    没有梯子,就无法登城,仗打不下去。

    ……

    御帐内,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听取汇报,脸沉如水,他大声地斥道:“怎么把梯子给弄光了,居然有这么可笑的情况发生!”

    勇士们付出了这么多生命,形成了良好的局面,没想到因梯子缺失让唐军有喘气之机,现在看到唐军工匠在拼命地抢修破损的地方,城头上忙忙碌碌,重建城墙,焕然一新。

    之前被打烂的防御器械修补重装,重整旗鼓。

    城里的唐军抓紧时间去休息,喝中医药膳,补气补血补身体,几天功夫,足以生龙活虎,有得大食军受的。

    哈里发岂能不怒!卡尔金狼狈地道:“我们已经按照先前配备的梯子的二倍去准备了,但是没有想到消耗这么多!”

    如果没二倍的梯子,只怕战斗停止得更快。

    没有预料唐军有这么多的火油,是大食军的严重失策。

    他们也知道火油的用途,但运送上来实在不易,攻城的火油弹也用光,倒是石弹可以在周边制作补给。

    想要新梯子,要是从后方补给,关山迢迢,运输不便,拖延下去,大食军百万之众,耗费浩大,且时间上变得对大食军不利,一旦战事拖入冬天的话!

    想从附近补给树木则更加不允许,唐军将大大小小的树木砍个精光。

    如此,大食军陷入无梯可用的尴尬状态。

    见大家大眼瞪小眼,呼罗珊总督纳赛尔提议道:“天上不会掉梯子下来,既然情况是这样了,我们想想怎么解决吧!”

    哈里发没好气地道:“还能够怎么解决,立即进军,不要停留!”

    在这里没戏唱了,空有几十万步兵,难道只是吃粮不干事啊。

    “对!至尊的哈里发说得对。”卡尔金赶快赞同道:“火速进军,先占领热海(伊塞克湖),再占据伊犁河地界,我军即能达到战略目的。”

    他对于唐军的情况有所了解,讲解道:“那两个地方乃突骑施人故地,敌酋韦晞因征服突骑施而成名、成功,一旦失去,他也将失掉突骑施人之心,同时,让他的朝廷对他也不再顾忌!”

    大周一怕他善战厉害,二怕捉了他之后突骑施四十万控弦造反。

    要是突骑施人不撑他了,那朝廷不用担心后果,至少可以请他回朝安居乐业。

    一般而言,类似韦晞这种打过灭国之战(指征服吐蕃)的将领,要不是送他归西,要不好好养着他,不会再让他轻易出外领军,以免他功大到赏无可赏时,对他和朝廷都不好。

    这个道理天下共通,即使韦晞不战亦不怕他,只须把土地占了,事情自然了局。

    他越说越兴奋地道:“还等什么呢!立即出兵!”

    御前会议达成协议,由纳赛尔率军十万围困碎叶城唐军,防止城里唐军出来冲突。

    这次大食军出动三十万骑兵,步兵过五十万,加上支前的民夫也有五十万,总人数达到了一百三十万之多。

    攻城中损失了十三万人,来的时候损失也有十万人,大食军受到了相当的削弱,因此将支前民夫补上损失的数目,大概征用了十万人。

    现在大食军骑兵有二十八万人,步兵约四十万人,分掉八万步兵二万骑兵去围城之后,总共五十八万人,加上三十多万民夫,漫山遍野,自我感觉良好,作着占领热海、伊犁河的美梦。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韦晞集结整整六十万骑兵对付他们!

    大食人看到了热海和伊犁河的重要性,韦晞看得更是分明。

    伊犁河万万不得有失!

    再退,就是西域都护府,一夜回到解放前!

    伊犁河降水多(以新疆而言,它的水资源达到了五分之一强),山地间形成丰茂的植被,草场广阔无比,草质相当好,且河谷地带可以耕耘。

    自归了韦晞,他大力发展经济,一边积极鼓励突骑施人放牧以养马,支持他的战争,一边调动了辛勤的汉人到那里种地、建设、开矿,没几年功夫,该地区就成了鱼米之乡,各族人民和睦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