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建设盛唐 >

第495部分

建设盛唐-第495部分

小说: 建设盛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家伙当初在君士坦丁堡城下连中三箭,高烧三天三夜居然不死,时人愚昧,将他视为神迹。

    此后他一直君士坦丁堡那边混,还给他混出名堂来,在那边的名头非常响亮,要是用了他,那片土地的人很有可能听话。

    更妙的是,他是正统的阿拉伯人,是圣地里大家族的子弟!

    将来进攻阿拉伯半岛,有他带路的话,想来今晚睡觉做梦都会笑!

    中大奖了!

    唐甜向优素福拜谢道:“优叔,幸亏有了你的出手,我们不但能够收获几万人的部队,就连君士坦丁堡以南的大片土地也可以顺利地成为我大唐江山,谢谢你了!”

    “呵呵!”优素福拈须微笑。

    他发现处在韦晞这一系统里比较快活,韦晞对人很真心,有本事,待人却和气,很尊重人,和将领们称兄道弟,他非常的“阳光”,笑得很爽朗,不造作,绝不是那种笑里藏刀的家伙……他身边的人都感染他的魅力,对自己人很讲究一个“仁”字,当然他们对于敌人也是挺凶恶的,攻城遇阻城破屠城。

    后来得知,韦晞建有情报系统专门监视文武官员和军队,但即使有这些黑暗的机构,他也只是用来防御和保命,他不会“不教而诛”,他依法行事,做他的臣子,做得安心。

    不同于大马士革王廷,别看优素福贵为两河总督,堪称为一品大员,但事实上,他上面的“婆婆”多得是。

    哈里发、哈里发的亲戚、那些王公贵胄,还有阿拉伯半岛来的纯种阿拉伯人,个个高傲无比,虽然宗教上的教义说大家是兄弟,真要是信了,那就离死不远了!

    别看优素福威名赫赫,为白衣大食出生入死,可是哈里发还有上层,将他当成一条卖命的狗来看待!

    对他的赏赐,是扔出一根骨狗头,认为他会咬得爽。

    而在韦晞这里,优素福觉得自己是人!

    那当然,韦晞是穿来的,在他来之前,众生皆平等,至少敢公开说“让领导先走”的人都被炒了鱿鱼!

    没有谁想做狗,尤其这边说“教内皆兄弟”,那边却把人当狗的王廷,优素福顺理成章地脱离了它。

    所以,优素福很乐意帮忙,不遗余力。

    ……

    之后数天,非常忙碌,好在都有经验了。

    组织投降的中高级军官们学习、参观进行洗脑,然后扎拉汉公开作秀,他向唐甜代表的大唐宣誓效忠、加入佛教信奉两菩萨,给自己起了个汉名叫做木汉!

    从此,他这个家族以“木”字为姓。

    长官尚且如此,绝大多数的中高级军官都从了,也宣誓效忠大唐,成为唐人。

    自上而下,将士们一一过关。

    他的十万军队,经过点视,被杀死了二万五千,被厚葬,建立陵园,唐甜告诉北方大军的将士们,该陵园为官方所办,算是“内战”中的死难人,家庭皆给抚恤,只是不能算大唐烈士,不可春秋二祭,只可他们私祭,官府可以给予补助!

    余下的七万五千人,只有三千人表示理念不同,要分道扬镳,也不为难他们,给予路费遣返。

    很不错,北方大军的将士们表示满意。

    如此得七万二千将士,防人之心不可无,唐甜按唐军军制设立了参谋部,后勤部、还有监军司马,这三方面主官皆为唐人。

    军制曰:军令须得主将与参谋部共同签署,方为有效,才能出兵!

    后勤部,军队不得自行筹备粮秣,归由韦晞王廷里的“总后勤部”负责供给,并且,主官不得发工资给部下!

    让大家明白,工资是韦晞给的,与各部主官P点关系都没有,大家为韦晞打工。

    监军司马,负责军纪,监视军队倾向,鼓动士气等政治性任务,每百军人中有一人为监军虞侯,为监军司马下属,助其监军。

    如此制度保证,白天操练,晚上学习,忙碌不停。

    兵贵神速,三天后,即行开拨,除了七万二千军,唐甜亲率二万八千人同行,其中二万骑兵,三千掷弹兵,五千马上步兵,其余军队皆归优素福统领,负责驻守阿颇勒地区。

    北方大军来时十万人,归时也是十万人,号曰“北方军团”,浩浩荡荡往北行。

    优素福虽为大食出身,但部下唐将依旧听令。。。唐甜交待,合理的命令若恃着自己是唐人不听,等她回来或者韦晞知道,按军律严办,绝不宽待!

    因此得了尚方宝剑的优素福大展拳脚,指使军队,尽降阿颇勒地区诸城。

    ……

    军情飞快地报到韦晞行营,总参谋长姜咨看过后,持文书找韦晞道:“你已经破产了!”

    “破产了?”韦晞先不解其意,旋即微笑道:“又有什么地方胜利了吗?”

    “瞧瞧吧!”姜咨将文书递给韦晞看。

    韦晞一目十行,飞速看完,大喜道:“三喜临门哪!”

    “有唐甜、优素福击败大食北方大军,得降军七万二千,其主将扎拉汉降唐;将降军编组为‘北方军团’,往君士坦丁堡而去,试图控制那边的土地;又有优素福尽降阿颇勒地区诸城,皆向我大唐效忠!”姜咨说完,先拱手道:“恭喜王爷了!”

    韦晞笑到见牙不见嘴地道:“同喜,同喜!”

    “这个就跟你同喜,另外的就不同喜了,你自己去喜吧!”

    姜咨告诉韦晞道:“为了收买大食降军人心,女王殿下(唐甜)许了七万二千降军每人三个月的工资作为奖励!再有给予三千人的遣散费和二万五千人的抚恤,以及新组建北方军团出动行军的费用,还有优素福得到了阿颇勒地区诸城,那些地方被大食王廷搜刮过,穷得要死,也要你给钱维持运营,得,你算算你兜里还有几个铜板?”

    韦晞大笑道:“用钱能解决的事,那就不是件事!”

    “有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姜咨回敬道。

    “我的好参谋长,你就能者多劳,看看去哪里找钱吧!”韦晞不负责任地道:“反正你也知道我有多少钱,要钱没有,要命就有一条!”

    这等惫懒之人,还是个爷!

    姜咨圆睁双眸,气到无话可说,大叹遇人不淑!

第九百二节 人不要脸就有钱() 
韦晞征西,花费巨万,姜咨发现军队取胜不是问题,一路西征,一路高奏凯歌。

    破军取城不是问题,怎么样找到军费亦即是钱才是大问题!

    以韦晞军队实力,一直往西打绝无问题,问题是钱不凑手,没钱的话,只能停工!

    一句话说了,问题就是钱!

    “如果我军东归,不要惊奇,那是我们没钱了!”姜咨哀叹道。

    其实韦晞的收入着实不少,有实物的,他的控制区域广大,所有的人都得向他交税,除了新贵们的勋田,按“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只要拿了他的田地,都得交税!

    关内的权贵不交税,关外的新贵们还是很纯朴的,除掉按制免税的田地山林之外,老老实实的交税,老实得象天真的孩子!

    他们肯交税,他们都知道韦晞需要钱去从事大家一伙人的事业,他要是打不下去,大家也就只能原地踏步了。

    粮食作物、牛马羊等等,所得的税收绝不是少数。

    他又做生意,单是一个煤铁项目就让他如果不打仗,吃几十世都没有问题。

    再有烧酒、肥皂、镜子、盐茶诸如此类这些垄断生意,钱多得要命。

    还有他自家的土地营生,他的奴隶肯用心做事,收获绝不是少数。

    他建立银行,银行赚钱是妥妥的。

    而关内的武则天,还帮补他每年二十万人的军费,另有不少赏赐。

    关内关外大商人的捐输、借款。

    官民们购买的“国债”!

    他的钱多得是金山银海!

    无奈进得多,出得更多,韦晞的理念是“你能派箭去的地方不要派人去”,得,他的骑兵射箭象倒水一般!

    每射出一枝箭都可以听到铜板叮当响。

    加强士兵防护,很好,每个人的装甲贵得要命!

    军人必须吃好!

    不错,参军半年的新兵,每天操练十小时,个个体重增加!

    再有攻城,来什么“火力准备”,一打就是一整天的投弹,打是打得痛快了,可钱花起来就肉痛了,每颗弹弹的加工费用、运费都是一大笔费用,别人说他是“光打雷不下雨(不攻城)!”

    他这人又大手大脚的,赏钱赏得痛快,每赏出一笔,姜咨发现自己就有晕倒一次的可能。

    主要是韦晞为人,喜欢来什么高薪养廉、关心民众生活等等仁义措施,好处不少,占领的城市没有一个造反的!

    坏处是。。。一文钱难倒参谋长!

    看着韦晞的背影,他破口大骂道:“我是参谋长?我是银行的掌柜,每天得为你想办法找钱!你倒好,屁股拍拍就去骑马了!”

    岂料韦晞调头回来道:“分工不同,你以为我容易?你还可以讨小老婆,我家里是河东狮吼,母老虎二只!别人是左青龙右白虎,我两边都是母老虎(太平公主、唐甜)!出个门都有上百人跟着,一举一动都有人看,吃个饭都得叫外卖(他一去就得封街,只好不去)。”

    他幽幽地道:“孤家寡人不是这么好做的!”

    两人面面相觑,最终是姜咨道:“互相理解吧!”

    韦晞点点头道:“理解万岁!”、

    ……

    再不能打下去了,再打就要破产了,实在话,唐军计划今年破了两河流域防线后暂歇的,明年(等有钱了)再干。

    因为进度可以,还有点军费,故而攻打大马士革。

    可没想到,唐甜大干快上,她立了大功,却让那点军费一下子没了,现在连奖励给她的钱,姜咨都不打算给了,反正她是韦晞家里人,韦晞没钱,她也得共度时艰。

    干过大马士革这一票,就算是粮仓埃及、阿拉伯人起家的阿拉伯半岛,他们开门揖盗、躺在床上敞开大腿任*,打死也不进军!

    谁想进军,他坚决不签字!

    按制,大军出动,必须有姜咨的联署方可。

    他坚决抵制出兵,除非撤他的职!

    这样影响很大,想来韦晞还是能够听得进谏言。

    问题是怎么样找到钱!

    钱啊钱!

    ……

    他找来西域银行掌柜,与他商量借款之事,结果那个掌柜把头摇得象拨浪鼓的。

    “王爷曾经有言,经营讲诚信,恕我直言,参谋长你的信用额已经用光,无法相借!”掌柜说道。

    虽说银行借钱但也不可能把本都借了,影响经营,最终破坏诚信。

    “信用额”是韦晞所定,银行根据客户实力,决定他能够借出的钱款数,他一直声明,除非是生死关头,否则绝不轻易破例!

    现在至少还不是敌人打到家门前,而是生意扩张,流动资金缺乏而已。

    “发行国债?”姜咨问。

    “今年已经发行两期了,再来就是第三期了!”

    “是第三期么?”姜咨诧异地道。

    “你贵人多忘事啊,购买国债,民间很踊跃支持大军西征,民间也快没钱了!”掌柜唉声叹气地道。

    韦晞又有一点很特别的,他已经不再来私人借款,再好的交情也不会求借款,而是发行“国债”,让大家认购,欠钱的是国家。

    他说不欠私人情,以免影响统治。

    那当然,欠了私人的钱,肯定气短,万一别人相求呢,这个求那个求的,一旦应了,国家制度必乱。

    征特别税收?

    念头很诱惑人,但此乃大杀招,不可轻用!

    新得城池不能加税,唐城加税,于心不忍,百姓相当支持征西,交纳公粮都很给力。。。他们知道有韦晞的统治对他们是件幸事,不是有这么好的统治者的!

    ……

    来钱的门路,姜咨一一想过,他毕竟是西征大军的神机军师,终究给他想出办法。

    吃大户!

    新征服土地的地主老财,官府将发行特别国债,摊派,要他们认购!

    国债要还的,还要他们捐款!

    姜咨狰狞地想道:“不给钱,那就拿命来!”

    与(城里)小民抢钱,劳资不屑也!

    老板们倒霉,幸福我唐家,嘿嘿。

    至于怕他们不满?

    “嘿嘿,开国皇帝就是好啊!”(不怕杀人)念叨着,想到办法,姜咨睡了个安稳觉。

    ……

    很快地,占领区传出了官府对于各地的地主老财们不满的舆论,认为他们对于官府支持不够,哪有官府贴钱营民生的!

    不给钱,那就抄家夺产!

    正所谓民心如铁,官法如炉,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