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生之主宰江山 >

第2部分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2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主宰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争中了。由于二哥早殇,所以这顾家从此就剩下了孀嫂和小叔子相依为命。

    不过以前的顾同,自视甚高,从不曾将芸娘放在心中,只当是她是个伺候人的妇道人家,与一般的家奴无二。寻常不要说帮着芸娘做一些家务,相反还动辄就说些不着调的浑言浑语,气的芸娘时常哭鼻子。可就是这样,芸娘也不曾丢下顾同,另行改嫁,她不仅照顾着顾同的一日三餐,更是日夜劳作,靠着替人做些针线活赚碎银子,来供着顾同读书花销。

    可以这样说,是比自己大一岁的芸娘,用自己的双手,支撑起了这个家,如果没有芸娘,可能顾同早早的就暴尸荒野,不是饿死就是冻死了,那里还有资格去装什么读书人的清高和非凡?

    “这家伙可真是混蛋啊!”

    脑海中回想着芸娘往日里对自己的好,顾同不禁再次对以前的“自己”破口大骂一声“混蛋”。

第3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上)() 
看着昏黄的灯光下,芸娘平素却不失娇美的玲珑面孔,眉眼间满满的都是心疼和关切,贴身绣帕上散发出的淡淡清香,让顾同不由得迷醉其间,即使,这个女人,是他名义上的嫂子。

    可他们的关系,仅止于此,难道不是吗?顾同心间,向自己莫名的问道。

    “你为什么不回去?”连顾同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突兀的问这样的一句话,甚至,说完这句话,他心间就开始后悔,生怕芸娘顺着他的话,理所应当的就回了自个家去!

    芸娘正在用绣帕在烛光下,认真的替顾同擦拭着嘴角的浮肿和血丝,没来由突然听到顾同问了这样的一句话,手中动作不禁一顿,心似针刺一般,阵痛不止,慌乱之下,竟然不知道该回答顾同的话。

    “你回去可能会要好一些?”

    顾同虽然后悔自己说这样的话,但他不能让芸娘陪着自己受苦受难,他不能成为她的拖累,芸娘还年轻,而且与自己的哥哥并没有任何实质关系发生,在他看来,芸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

    听顾同还犹自说着这样的话,芸娘心中的慌乱,点点滴滴成了悲痛难受,连她自己也不能搞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绪,眼角泪水,顺着脸庞,一溜溜的落了下来。

    从没想到自己一句话,竟然会让芸娘哭鼻子,顾同这个时候深深的懊悔了起来。

    但他又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规劝芸娘莫要再哭,心中百般着急,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的团团直转。

    “你莫要哭了,以后我再也不问你这样的话了,我也会照顾好你的!”想了半天,顾同才自以为是的说了这样一句安慰的话儿,他想,既然芸娘不愿意离开顾家,那么作为男人的他,他就应该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给她该有的照顾。

    听着这话,芸娘不仅没有止住泪,相反哭的更加凶。

    “我不是不离开,我走了谁照顾你。”芸娘像是受了极大的委屈一样,掩头一阵哭,之后,罗裙姗姗,就转身出门回屋而去,临出顾同放门前,还不放心的说了句:“你早早安息,有我在,这个家不会垮的!”

    望着绝尘而去的嫂嫂,顾同一时间哭笑不得,他不由得想到,这个傻女人,当真是傻的厉害。

    也是,放着别家,若是有这样的情形出现,只怕女方早早的就离开,决计不会像芸娘这样为了小叔子而选择留下来守活寡。所以,顾同觉得顾家现今的情况,让芸娘选择离开,可能是对他对她都极为好的一个选择,哪知,自己一言出口,芸娘反应会如此激烈。这当真是出乎他意料。

    芸娘自身条件并不差,相反,不论样貌还是家世抑或才学,都胜出一般女子。

    根据之前那个顾同的记忆,芸娘乃是关中望族柳家旁支之后,和唐朝的大文学家柳公权那都是同家,只不过唐朝灭亡之后,关陇世家支离破碎,家世地位是大不如前。及至当今之世,由于女真人执行的南北面官制度,整个汉人地位都是很低贱的,即使柳家是有名的望族,可在这样的大历史环境下,也丝毫不能例外。

    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贫寒如顾家这样的小门小户,也是完全不能同柳家这样的豪门大户相比,跟不要谈什么攀亲接姻缘了。

    至于为什么自己的大哥能够娶到柳家的小姐,而且是做的童养媳,这还要从上一辈人说起。

    原来顾家的老爷,也就是顾同的便宜老爹,曾是长安城的一名小吏,负责监牢的看守,而柳家的大老爷,也就是现今柳家的家主柳三变曾经因为得罪女真贵族,被无故投入了牢房,并且那位女真贵族曾经放话,说是有生之年,绝不会让柳三变走出牢房半步。这且不说,想那牢房之地,何等险恶,倘若不是顾家老爷子,也就是顾同他爹为人心善,对柳三变周致的照顾,柳三变又有何德何能能够活生生的走出京兆府的大牢?

    牢房之中,得到顾家老爷子照顾的柳三变自然是对前者感激不进,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柳三变死活都要同顾老爷结下儿女亲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顾家长子为妻,并且还立下了字据为证。

    后来,柳家人经过一系列的运作,终将柳三变从牢房之中营救了出来,而顾家这边,随着顾同大哥的年龄愈长,娶妻生子自然是成了顾家的头等大事,顾家老爷子念及与柳三变的约定,便拿着曾经立下的字据到柳府兑现承诺。

    等到了柳府,却哪知,已经成为柳家家主的柳三变心中却起了变卦,他哪里舍得将自己的女儿嫁到贫寒下贱的顾家为妻呢?

    不过因为先前已经答应了顾家老爷子,并且还立下字据为证,柳三变不想毁约,被人戳脊梁骨,情急之下,他便将柳家本族内的一名孤女收到自己跟前,认作女儿,并将她嫁到顾家,与顾家长子为妻,这女子便是娇美憨厚、贤惠朴实又对顾同百般照顾心疼的芸娘。

    在顾同的印象中,芸娘似乎从来没有哭过,哪怕是自己哥哥战死沙场,也不曾见的她落下半分眼泪,却不料,今夜因为自己的一番混帐话,害她伤心落泪。

    越想越内疚的顾同,辗转反侧,始终不能睡去,想着想着,他觉得自己是应该去给芸娘道声谦,这样也好让自己的内心好受一些。

    披上棉布制成的藏青色衣袍,绕过正中间的客厅,走到西厢房芸娘的住处,顾同见其房中灯光还亮着,纸糊的窗子里,一道清瘦的身影,正不停的抽搐,这样的情形下,他原先想好的道歉的话语,此时竟不知要如何张口是好。

    几次抬手想敲门而入,最后想到,古代伦理之防甚重,顾同心中虽有当面道歉之意,却不能不顾及礼节束缚。

    最后,无可奈何之下,顾同只站在窗前,轻轻敲了几下窗子,想着能够引起芸娘的注意,复而真诚的说道:“嫂嫂只当我酒后乱言,伤到嫂嫂之处,还请嫂嫂莫要责怪。”

    寥寥几言,却让顾同觉得好像是与人摔了一跤般的费力,说完话后,就打算直直的回屋睡觉。

    在他转身之际,只听屋里芸娘清脆婉亮的声音略带哭腔的说道:“叔叔且慢回屋。”

    (左柳会尽心更新,但更会尽心写一本好书,希望大家都能支持我,给我创作的动力,谢谢。)

第4章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下)() 
柔声细语,一句“叔叔且慢回屋。”,让顾同心间不由得一荡,恍惚间,他觉得自己此时如同水浒中的武松武二郎一样,遇见了一位娇美可亲的“好嫂嫂”。

    当然,这样的想法只在他的心间,存在了一瞬,下一个瞬间,他便为自己的龌龊猥琐心理,深深的感到自卑。

    随着声音看去,只见芸娘纤纤玉手,捧着双新做的棉布靴,缓缓从里屋走出,眼角泪痕清晰可现,落在弹吹可破的光滑细嫩脸蛋上,并着双颊丝丝潮红,当真是楚楚动人的厉害。

    走到近前,芸娘眼神复杂的看了眼片刻前还惹得自己落泪的顾同,心里面重重的一声叹息后,丹唇轻启,缓缓说道:“叔叔且慢走,呶,这是妾身近来给你新做的一双靴子,你脚上的那双有些薄了,这两天天气渐渐变冷,你完了就换上新的,不要冻了脚,要是穿上有不舒服、不合适的地方,你明日拿过来,妾身再帮你改一改。”

    说完这话,芸娘将靴子往顾同怀间一放,也不管他有没有拿稳,就直接转身回屋而去,只留下一个柔美的背影,深深地印在了顾同的脑海中。

    “自己这是怎么了?”心思浮动的顾同,有些慌乱的低声问了句自己,又暗暗强调这个女人是自己的嫂子,且不可有什么菲薄之念。

    回到自个屋中,顾同双手摩挲着一针一线都透露出用心精致至极的步靴,心情也是复杂至极。

    几日来的相处,以及之前“顾同”脑海里的记忆,这些都让他明白,芸娘对自己的心思,绝不是嫂子对小叔子的疼爱照顾那么简单。

    由于年纪相仿的缘故,加上自从芸娘嫁到顾家,顾同大哥连洞房都没来得及入,就在陕蒙交接的地方,惨死在了蒙古人的弯刀之下,至今连尸骨都不曾见到。所以长久以来,顾家上下,也就芸娘和顾同两人而已。以前的时候,顾同一脑门子的心思都在科考之上,从不曾关心过这个比自己只大一岁的少女心思,也从不曾听她内心中的寂寥,甚至正眼说话都很少,整日的沉浸在书本之上。兴致好的时候,才同芸娘认真说上几句话,那对芸娘来说,已经是天大的乐趣和幸福了。

    西厢屋里的芸娘也是百般辗转,难以入眠。

    毕竟,她只是一个芳龄正好的少女,放在后世,那正是恋爱的时候,而今却早早的守了活寡,对她来说,“残酷”二字,已经不能概括生活给她的这些磨难了。

    可是这么多年来,她还是苦苦的坚持在顾家不忍心离去。

    一来是当初顾同年纪尚小,倘若她一旦离开,顾同连个做饭的人也没有,怕他受饿挨冻,就存着过几年再走的心思,安心的待在了顾家,伺候顾同。

    二来却是因为,这个时候,就算她离开顾家,柳家上上下下都不会容她,毕竟才嫁出去,还没圆房,丈夫就死在了沙场,放在这个礼教迷信盛行的时候,任哪家都会觉得晦气,向来顾及脸面又侍奉鬼神的柳家上下怎么会容忍她安好无差的回去呢?

    别无选择之下,她只能选择留下来,一留就是七年。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顾家,早早的就成了她心中的家;而顾同,也早早的就成了她相依为命的亲人、家人。

    她对顾同的情感是特殊的。连她自己都清楚,她对他决计不是嫂子对小叔子的关切和疼爱那么简单。

    刚刚嫁到顾家的时候,只有她和顾同生活在一起,虽然那是她已经14岁,但毕竟天性之中还是小孩子一样的心思,加上她自幼无父无母,是个孤儿,所以对待顾同,就如同自己的亲弟弟一样,呵护关爱,不许他受半点的委屈。

    纵然这个“弟弟”不怎么向自己流露胸间心思,整日里只知道看书,说话三两句总不离“之乎者也”,可她还是会把从外面听来的,乡闻俚语,当成每天的头版头条,说给顾同来听。

    相安无事的久了,相依为命的久了,久而久之,习惯成了自然,顾同的身影,不知道那个时候,就开始常常出现在她的梦里面,成为了她的魂牵梦绕。

    前些日子,曾经有个媒婆赶过来给顾同说亲,芸娘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听见媒婆的好心话后,就会变得恼怒异常,冷言冷语的拒绝了媒婆不说,更是纹丝儿的风声都没有给顾同说。

    她怕失去他,那个夜晚,她在梦里,如此对自己说道。

    她总以为,两人平平淡淡,就会过完这一辈子。

    直到今夜顾同酒后的一句:“你为什么不回去?”,芸娘才算清醒,自己和顾同毕竟有着这么大的悬差。

    “我是他嫂嫂,他是我的小叔子。”

    芸娘带着丝丝困意,将睡之时,喃喃细语道。

    ----------------------------------------------------------------------------------------------------------------------------------------------

    一夜无话,第二天天还不亮,顾同就早早的起床漱洗穿衣。几经忙碌,包括凌乱的房间都被他整整齐齐的收拾一净。

    心情大好之下,他也不顾黎明天气的寒冷,犹自掀开靠着后院的竹窗,来欣赏屋外的晨景。

    临窗而立,放眼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