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172部分

定居唐朝-第172部分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朗点点头:“我刚从宫里出来,听圣人说,诏令已下,让建瓴你去少府监?”

    平阳公主点点头,道:“圣人让我领少府少监,不过,现如今在位的少府监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已告病多日,实则去了便是我主事。”

    薛朗笑道:“那便好办多了!可以把制纸、活字印刷术,丝棉混纺一起进行。”

    隶属于国家的工匠,与武器、屋宇建造有关的在将作监,裁缝、绣工等等由少府监统管。如今少府监归到公主殿下手下,确实很方便两人做事。

    平阳公主颔首:“可!我明日便安排工匠,开始试制。”

    薛朗笑道:“说完公事,说点儿私事。”

    平阳公主饶有趣味的看他一眼,虽然没说话,但一双美丽的眼睛却像是再问“什么私事儿”,幸好薛朗没什么龌蹉心思,不然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真的会觉得羞愧。

    “咳听说朝廷已收复岭南一带?交州呢?可在我朝控制范围之内?”

    平阳公主奇怪的看他一眼:“交州一直在我朝统管之下。你问此事作甚?”

第328章 相知() 
交州便是后世的广西到越南那一带,气候湿热,种植甘蔗非常适宜。薛朗想建一个制糖作坊,必须有足够的原料供给地,长安城附近显然不行。

    长安在前朝就是都城,及至唐朝,依旧是都城,附近的土地多已有主人。薛朗新来,虽然获封郡公,但在这长安城,仍嫌根基浅薄,无有在长安圈地的实力。

    交州此时地处荒芜,人烟稀少,若是去交州圈地,基本上没有什么难题。唯一的麻烦就是运输,以现在的运输水平,怎么控制运输成本是一个大大的问题。

    薛朗心中已把平阳公主视为妻子,自然不会向她隐瞒心中的打算与计划。薛朗道:“我有一个秘方,可熬出当初在苇泽关时我送你的那种霜糖,原料便是甘蔗。但是,在哪里建蔗园,却是个大问题!甘蔗喜热不喜阴,只能向南寻找,不能向北,所以才想起交州。”

    平阳公主见微知著,冰雪聪明,一听便明白,略作沉吟道:“交州太远,用你的话来说,不可控之因素太多。一开始不如先在距离长安稍远一些的州郡建上两个蔗园,且先做着,待我寻人探探海运之航线再说可好?”

    这是老成之言,薛朗自然是万分赞同,笑道:“所谓一事不烦二主。我手下没什么可用的人,这件事还是要劳烦建瓴你使人去选择合适的地块建蔗园。对了,顺便再圈几个山头种果树,跟蔗园一起,我有用。”

    平阳公主颔首,既不多问,也不多说,不过,看薛朗的眼神却软了几分,看得薛朗莫名其妙之余,心头却情不自禁的软软地,伸手拉住人一只小手,笑得傻兮兮地。

    平阳公主任由他握着手,空闲的一只手,轻轻覆上薛朗的手,神情若有所思,道:“丝棉混纺的技术或是活字印刷术,每一样都比制糖容易,你全给了我”

    薛朗打断她,道:“现在又不是在苇泽关,是在长安,你身为公主,在长安比在苇泽关掣肘多,且你手里又有工匠,技术上有优势,方便你掌控。制糖作坊呢,我打算分给阿临和衡宇些,一来可以支应我府中开销,二来,能让三家日子都松快些,毕竟,我们都是根基薄弱的人,长安居大不易,没钱支撑不行。”

    平阳公主点点头,道:“我知你与阿临、苏寒脾性相投,你在大唐也无有什么亲朋,难得遇上相投的,自当亲近些。此事,我着人与你去办,你只需把制糖的方法试出来即可。”

    “建瓴!”

    人的一生,能找到一个懂你、理解你的伴侣,其实很难。如果幸运遇到了,那就要珍惜,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了!薛朗心中感动,语气近乎叹息:“你能如此的理解我,我好开心!好欢喜!”

    平阳公主抬起一只手,轻轻抚摸他脸庞,道:“你尽心待我,我自当报还。你视我之亲朋为亲朋,我自也如此。你不负我,我自也不会负你!”

    薛朗心里一叹,他的公主殿下果然不是傻白甜。想来是她的经历造就了如今的性情,她不是只懂得傻傻付出的人,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心里十分的清醒,明白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成熟、理性,但是,一旦决定什么,出手却十分果决。比如,与薛朗的感情!

    薛朗心里这么想着,口里不禁诚实的道:“能得殿下垂青,我定然是十分的幸运和荣幸,真好!”

    “傻子!”

    平阳公主似假似真的嗔了他一句,不过,脸上的表情却十足的欢喜,拉着薛朗的手,舍不得放开。

    薛朗一直在公主府逗留到用了晚饭才回家。回家后,在腊梅的协助下换衣服,洗漱,顺口问道:“衡宇用了饭没?”

    腊梅道:“苏郎君出去买药,尚未归家。”

    薛朗一怔:“怎么还没回来?有人跟着吗?”

    “回大郎,二三跟着,还有府中的侍卫。”

    “那就好!”

    换完衣服出去,正好遇上从外面回来的苏寒,手里拎着一包药,虽然依旧是面瘫脸,不过,从眼神和动作却可以看出,他心情不错,更不用说,嘴里还哼着小曲儿。

    “衡宇心情不错?”

    薛朗探究的看着苏寒,想看出他为啥这么高兴。苏寒点头道:“还好。今日出去买药,巧遇一人,先前与我有些误会,今日解开,故而心情颇为愉悦。”

    薛朗点点头,不置可否,而是继续问道:“不知道这个巧遇的人,是男是女?年轻还是年长?能让你心情愉悦的,显然是好事,不如与好朋友分享一下?”

    薛朗一问,苏寒的面瘫脸居然可疑的飘上两朵红晕,他抬头看看薛朗,竟然扭头:“咳时辰不早,我尚未用饭,肚子好饿,幼阳辛苦一天,快去休息吧,我先去用些饭食!”

    说完,居然转身就走了,留下薛朗风中凌乱——

    卧槽!那个面瘫的情商缺乏症患者苏寒居然学会转移话题了!薛朗感觉灵魂受到冲击,忍不住一把拉过跟在身旁伺候的长俭:“今天早上太阳从哪边出来的?”

    长俭莫名:“回大郎,太阳自然是从东边出来的!”

    薛朗无语的看看长俭,直接把长俭推开,这么笨的小厮,居然是他的,感觉好悲伤!

    “二三!”

    刚想喊跟苏寒一块儿出去的二三来问话。苏寒居然折返回来:“二三也没用饭,随我一起去用哺食吧!”

    居然聪明得连二三都拉走了!

    薛朗失笑,好吧,既然不想让他知道,他就不问了,反正总有一天会知道。薛朗并不是好奇心特别重的人,为人也不够八卦。

    时间已进入二月,薛朗手头事情多,要负责红薯、土豆在长安的试种,要负责规划棉花的种植问题,还要与工匠们一起试制竹纸,禀明裴矩后,薛朗便不再固定的蹲民部办公,而是改为隔两天去一次,若是有紧急公务,再做定夺。

    裴矩知道薛朗手中事务多,自然应允。

    安排好金部的事情,薛朗先是跟踪了一下试种地块的安排,先安排人翻晒田地,撒石灰粉消毒等等,先把准备工作做好。主要精力还是花在竹纸的试制与活字印刷术的试验上。

    薛朗根据唐人平常习惯使用的纸张大小,计算出了字模的大小尺寸。平阳公主则找工匠雕刻出来——

    选来选去,字模的选材用的是青铜,墨则是用的雕版印刷的那种墨。铸模已经刻好,就等着开炉把字模铸出来,便可以试验。

    于是,竹纸还没试制成功,活字字模便铸好了!

第329章 感情从互相信任开始() 
字模铸好还不能用,要让精于雕刻的师傅打磨一下,让字体刚加的深刻、立体,以求印到纸上的时候,字迹能清晰、整洁。

    这是一个精细的活儿,急不得。不过,平阳公主貌似很满意,拿着尚未雕琢的字模,若有所思:“幼阳,待字模雕琢完毕,第一本印哪一本?”

    虽然面上的表情无有变化,但眼神却明亮了许多。平阳公主是惯于情绪内敛的人,会有这样的神情出现,想来已是对薛朗完全信任的表现。

    薛朗心中了然,脸上自然也就带了开心的笑容,想了想,道:“第一本就印千字文怎么样?”

    千字文是一本启蒙书籍!

    平阳公主一听便明白薛朗的深意,脸上带出笑容:“是极,应从启蒙书籍开始。”

    字模已经铸出来,但是,如果不把纸张的价格降下来,书籍的推广还是一个难度很大的事情。

    薛朗道:“要加紧研究竹纸的制作了!”

    薛朗学画的时候,跟老师参观过纸张制作的过程,以他的记忆力,能完整流畅的把这个过程复制出来,难点在于材料的比例!

    参观的时候,没有人会告诉你什么材料要用多少。所以,造纸作坊目前的研究重点就是材料的比例,花费时间最多的也是这个。

    印刷作坊和造纸作坊在一起,在一条小河边上,不是灞河,是一条不知名的支流。这里是平阳公主的产业,是一个农庄,庄里住着她的部曲们。作坊选在这里,十分安全,方便保密。

    两人一块儿从印刷作坊出来,薛朗看看旁边的造纸作坊,问道:“造纸目前还没什么进展吗?”

    平阳公主点头:“目前师傅们只能按照以往之经验来调整材料之用量,尚未有成品出来。”

    薛朗:“不着急。活字印刷弄出来了,纸张先用着麻纸也没关系,比起用雕版印刷已经节省了很多成本,比起其他印刷坊的书籍,我们这个印出来便能打一打价格大战了!”

    “价格大战?”

    平阳公主略作思索便明白其中含义,妙目看薛朗一眼,道:“确实可打一打矣!”

    薛朗迎着平阳公主的眼神灿烂一笑,道:“我有个想法,等我回去完善一下,写出来给圣人看看,希望圣人看了能合意。圣人要是合意了,不知道会不会早点儿发下成亲的诏书。”

    神情带着神往和期待。平阳公主顿住脚步,似笑非笑的看他一眼,方才移步。薛朗嘻嘻一笑,紧走两步,追上平阳公主,追问道:“难道建瓴你不期待吗?”

    平阳公主白他一眼,嗔道:“哪有这般问女儿家的?无礼,慎言!”

    薛朗笑笑,对她的嗔怪不以为意,想起自己想要培养管家的事情,岔开话题问道:“建瓴你手上那么多得用的管事,都是怎么培养的?我感觉我府里缺乏这样的人手,在管理上很不顺畅。”

    平阳公主道:“多是世代老仆,家族积累。我家中的仆人,七岁便开始学规矩,跟着父母做事,历练数年,若有那机灵能成事的,自然便能练出来。”

    这年头,识字的平民都不多,更何况是仆役!所以,世家士族都讲究世家世仆,且不说别的,人才不会断代就是最大的好处。

    在苇泽关时,薛朗还不觉得,到了京城,要经营自己的产业了,薛朗才觉得手里的人才困乏得可怕,左支右拙,事倍功半。终归一句话,薛朗还是底子太薄。

    薛朗想了想,灵机一动:“能否请你府上得用的管事来帮忙做个培训?教教我府上的仆役呢?”

    “培训?可是培养训练之意?”

    平阳公主的表情有些古怪。薛朗点头:“就是这个意思。可以吗?”

    平阳公主又是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注视着薛朗:“你确定?”

    薛朗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也会有利益冲突。平阳公主的仆从,天然便是她的利益同盟,只会忠心于她。

    有利益就会有争斗。红楼梦里,贾母的陪嫁仆人和王氏的陪嫁都只跟各自的主子一条心,从来没有说都是一家人就齐心合力的。里面各种人事繁杂,利益冲突,可见一斑。

    普通的古代仕宦家庭,男主人和女主人的仆人都不是一路,各忠于各自的主子,各维护各自主子的利益。这是这时的社会现实,也是人性利益的体现。

    薛朗现在这个提议,简直就是直接把整个薛府赤果果的摆在平阳公主面前。即便是精明睿智的平阳公主,身为唐代土著的局限性,所以有以上的疑问并不奇怪。

    而薛朗做为现代人,接受的是夫妻一体的观念。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便只有夫妻最亲密,薛朗的观点是夫妻要互相信任,完全就没有防备心一说。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完全没反应过来,到反应过来后,反而笑了,忘了此时身处的环境,拉起平阳公主的小手,诚挚的道:“建瓴,在我来说,我不介意身边的仆人都是你训练出来的,关于我的所有事情,只要你想知道,我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