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01部分

定居唐朝-第201部分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读书杂,论坛混多了的后遗症。什么都能扯几句,但是又不够专业,但是,用来跟圣人闲聊却是足够了。并且,薛朗足够坦诚,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坦然说不知道,倒是博得圣人不少好感。

    这场马球赛的最终结果,平阳公主的队伍以五个净胜球的优势取得胜利,与秦王的队伍一样,都积三分。

    薛朗记好积分,道:“那明日早上,秦王的队伍先与公主的队伍比一场?下午则由圣人的队伍与齐王的队伍比?”

    “可!”

    看大家都没意见,一块儿回宫去。圣人兴致颇高,直接让薛朗留下,一块儿在他那里用膳。

    待上菜完毕,路月生恭声禀报道:“启禀圣人,今日之膳食乃是薛驸马府中厨娘所做,驸马亲拟的菜单,一片拳拳之心,请圣人享用。”

    圣人没多想,哈哈笑道:“幼阳之心意,不可辜负,待我尝来!今日乃是家宴,不用讲究太多规矩,大家一起动筷吧!”

    “喏!”

    平阳公主淡淡地扫路月生一眼,对他的某些不可言说的小心思心知肚明,眼神有些森冷。薛朗倒没放在心上,这不过是小人物出于自保的言行罢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难理解。

    圣人当先夹向红烧冬瓜,筷子夹起一块,轻咦一声,待吃进嘴里才尝出冬瓜的味道来,鲜美的口感,充满口腔,一边吃一边不禁点头,赞道:“我原以是这一道肉菜,吃到口中方知是素食,幼阳,这是冬瓜否?”

    薛朗笑道:“回圣人,这道菜叫红烧冬瓜,下面铺了一层香菇,红烧过后,味道极其鲜美,明明是素菜吃着却有一股鲜美的肉香,算是素菜荤吃的典型。夏季天热,吃太多肉食容易上火,还败胃口,所以,今天的菜,多以清爽开胃的为主。”

    圣人满意的点点头,伸着筷子夹向其他菜,一边吃一边点头,显然极为满意。众人见状,也纷纷动筷,看神情和动筷子的速度,显然都挺满意。

    齐王上首吃的满意的圣人和对面埋头吃饭的秦王,又看了薛朗一眼,眼珠一转,笑道:“往日见识过薛侍郎于政事上之才干,原以为薛侍郎乃是能臣,今日方知见识浅薄,薛侍郎于厨事上也非同一般,果真博学多能,世间男子稀有可比肩者也!”

第383章 嘴炮技能发动() 
平阳公主举着筷子的手一顿,淡淡瞟了齐王一眼。

    “啪”的一声,圣人手中的筷子,重重的放在桌面上,不悦的看着齐王:“元吉!吃尚不能堵你口耶?”

    齐王面现悻悻然之色,不甘的辩解道:“父亲,儿只是与薛侍郎说个玩笑话。”

    平阳公主放下手中小碗的声音,神情淡然:“向驸马致歉!”

    齐王一惊,霍然起身,胸膛不住起伏,满脸的不敢置信:“阿姐!我可是圣人嫡子,阿姐之亲弟,你竟叫我向一个臣子致歉?”

    平阳公主不为所动,神情不见一丝变化,依旧那么平淡,一字一句却掷地有声:“幼阳乃是我之驸马!”

    齐王哼了一声,傲然道:“尚未成亲,做不得数!”

    “混账!”

    圣人一声暴喝,手中筷子直接向齐王砸去:“你之礼仪规矩学到何处去也?尊长孝悌一无所知,视你阿姐的闺誉为何物?视朕之诏令为无物么?”

    齐王心中咯噔一下,连忙跪下:“父亲息怒,儿并无此意!”

    “然你之言行便是此意!”

    圣人满脸的怒色,瞪着齐王,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稚子六郎尚知尊长爱幼,你堂堂须眉,竟不知礼为何物么?”

    这话骂的有些重。齐王脸孔涨得通红,想反驳似又不敢,只得低头领训。薛朗即便情商再低也知道不能再这么发展下去了,不然,好事一件就会变成坏事。

    以往的经验告诉他,这件事齐王得不了好,但他这位当事人,也不会有什么好处。毕竟,圣人与齐王才是亲父子,他终究隔了一层。

    不是薛朗以小人之心度之,而是天下间能真正做到帮理不帮亲的其实十分稀少。本心来说,他就做不到。

    于是,薛朗理了下衣冠,从席位上起身,走到正厅中央,一个大礼,朗声道:“请圣人息怒!此事说来也是因我而起,虽然臣为人愚笨,不知齐王的玩笑话儿笑点在哪里,不过,看圣与公主之语,可是觉得齐王之语对臣下有侮辱之意?”

    圣人面上浮现尴尬之色,没有立即开口,似在斟酌词句。倒是平阳公主对他了解颇深,知他这么说,必定事出有因,默契十足的接话:“我知幼阳胸襟广阔,自不会把元吉的冒失之语放在心上,然错便是错,岂能因是圣人之子便可肆无忌惮,肆意妄为?如此让天下如何看待我李唐?父亲之清誉何在!”

    公主殿下又开始了!她这些话,明着是在替齐王道歉,实则是站在道理的一边,挤压圣人想高抬轻放,饶过齐王的空间。

    薛朗心中一边为平阳公主的护持暖心,一边又忍不住想替圣人点根儿蜡。这些儿女们,一个二个都不省心,圣人做爹也蛮不容易的。如果他将来的儿女也是这样想想就觉得心累!

    薛朗心里这么想着,脸上却苦笑道:“多谢公主,不过,在我看来,齐王的话却是对我的夸奖,而非侮辱。”

    平阳公主即便知道薛朗想要把事情平掉,但也想不到他会这么说,不禁奇怪的看他一眼,圣人一脸茫然,就连刚刚还一肚子气的齐王,都忍不住讶异的看他一眼,一脸“你是傻逼吗”的表情。秦王专心打酱油,眼神带着好奇与期待的望着薛朗。

    圣人道:“幼阳啊,吾已知你心胸广阔,不与元吉计较之心思,然也无需自贬。”

    薛朗苦笑起来,道:“启禀圣人,真不是臣自贬,而是臣成长之环境与大唐不同。在臣成长之种花家,有位才德之士说过,技近乎道,艺可通神。在种花家,厨艺是一门十分受欢迎的技艺,不论男女,皆可学习。特别是男士,如若会厨艺,在婚娶中,还是一项加分项,颇受女子青睐。”

    这话一出来,在座诸人皆表示惊了!平阳公主眼带深意的瞟薛朗一眼,然而,薛朗完全没明白公主这一眼的含义,还冲人笑得灿烂。

    秦王左右看看,没说话,眼里却带着笑意。齐王惊讶的望着薛朗,目光闪烁。圣人讶然追问道:“还有这等习俗?”

    薛朗道:“不敢欺瞒圣人,说来不好意思,臣幼时相貌看着极为普通,臣之先母一直担忧臣将来打光棍,找不到婚配对象,便一直积极教导臣厨艺。所以”

    薛朗顿了顿,大胆的抬起头来,直视着圣人,一双眼睛明亮真诚:“在臣看来,夸臣善厨不是侮辱,反而是称赞。臣的心中,一直庆幸并感激着,幸好臣是会厨艺的,不然,即便在归国途中没有累死、苦死,也会饿死。从某些意义上来说,没有厨艺就没有臣的今日。所以,多谢齐王夸奖,下臣愧不敢当!”

    坦坦荡荡、标标准准的向齐王行礼致谢,齐王直接被弄了个手足无措,什么气怒都消失了不说,还颇有些不自在,避开薛朗礼,略有些心虚的道:“可是,有人曾对我说,君子远庖厨。薛侍郎既已归化我大唐,还当入境随俗才是。”

    薛朗正色道:“多谢齐王的好意,但是,厨艺于我来说有恩,曾救我于危难之时。若连对自己有恩之技都不敢承认,那我又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若是因旁人的眼光与议论就不敢承认心中真正的想法,那这样的人生,活着还有何趣味与勇气可言?臣虽不才,然也想坦荡做人!”

    “好!”

    秦王当先喝彩,看薛朗的眼神颇为欣赏。圣人也笑容满脸的轻轻鼓掌,表示对薛朗的赞赏。平阳公主眼中含笑的望着薛朗,虽不言不语,但喜悦之意从眉梢眼角便能轻易看出来。

    薛朗拱手致谢,然后转向齐王,继续道:“再者,君子远庖厨这句若臣没有记错,当是先出自礼记,然后亚圣劝谏齐宣王时,曾引用过,对否?”

    齐王还没答话呢,秦王已然道:“正是。”

    曾经混论坛的时代,为了这句“君子远庖厨”跟人嘴炮,薛朗曾详细的查阅过相关的资料,所以,其中的出处、典故,薛朗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薛朗微微一笑,道:“礼记之中写道,君子远庖厨,凡有气血之类弗身践也。亚圣面见齐宣王时,曾引用此句,劝谏齐宣王施行仁术。对于此句之解读,汉代的贾太傅也说过一句,故远庖厨,仁之至也。所以,在我看来,这一句代表的是仁义之心和态度,并不是说但凡君子都不要靠近厨房,也不要沾染厨事。”

    “善哉斯言!”

    圣人当先鼓掌,笑道:“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幼阳这辩词极好!”

    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拱手,半真半假的道:“多谢圣人夸奖,咳不敢隐瞒圣人,其实之所以记得这样牢固,说得如此流畅,其中是有缘故的。”

第384章 刷一波好感() 
“哦?是何缘故?”

    圣人满眼笑的好奇问道。薛朗咳嗽一声,面上不好意思之色更浓,道:“臣年少时不懂事,对厨艺这等细碎之事没有耐心,老想偷懒,有次被母亲揪去厨房,便用这句糊弄母亲。被父亲听到后,父亲便是这般引经据典的说了我一通,辩的我哑口无言。然后,父亲才批评我说,治学当严谨,哪能为了自己需要,不敬先贤,断章取义,曲解先贤文章?这般功利与无礼,枉为读书人!臣受教,坦诚是自己想偷懒的缘故。自此之后,再不敢胡言乱语。”

    圣人哈哈大笑,手指指着薛朗,似乎觉得颇为有趣,笑道:“原来幼阳年少之时也是个顽皮小子!”

    薛朗不好意思的拱拱手,大有讨饶之意。平阳公主和秦王面上都带着微笑,秦王所有所思的看薛朗一眼,眼神若有所指的撇向齐王——

    齐王脸孔再次涨得通红,不过,这次不是气怒,而是羞愧的。

    经过这么一笑,先前的尴尬自然消失,圣人愉快的用完膳,笑道:“今日多亏幼阳,让我吃到这般爽口之膳食,幼阳的用心与孝心,朕已知矣。为奖励幼阳的向学之心,治学严谨来人,把我案头的镇纸拿来,赏赐予幼阳!”

    看薛朗还懵懂,平阳公主连忙道:“父亲,那是您最喜欢的镇纸”

    薛朗反应过来,正待说话,圣人已举起手掌,制止平阳公主说下去,欣慰的看着薛朗,笑道:“正因为是我喜爱之物,所以才要赐予幼阳。”

    圣人都这般说了,旁人自然再无置喙的余地,秦王不无羡慕的道:“那方镇纸,乃是碧玉雕成,雕工极为精美,我向父亲求了数次,父亲都不曾舍得赐我,想不到今日竟赐给幼阳好生让人羡慕。”

    薛朗知道,以秦王的权势,哪里会缺一方镇纸,看重的不过因为那是圣人之物。也明白这是秦王在婉转的点自己,于是,躬身行礼道:“臣多谢圣人之赐,今后定当把镇纸置于书房,多多使用,不负圣人今日之赐。”

    众人一顿,齐王很无语的望着薛朗,忍不住出声道:“薛侍郎,圣人御赐之物当爱惜才是。”

    薛朗一怔——

    他的观念里,别人赠送的东西,如果真的喜欢和重视,不是应该发挥它的用途,常常使用才对吗?

    这耿直的表现,直接逗乐的在场的人,圣人笑道:“无妨,幼阳为人耿直坦诚,对朕御赐之物,不以束之高阁待之,方是待朕至诚之心。极好!”

    薛朗一喜,笑着拱手行礼道:“圣人一语中的,臣便是这般想的。”

    齐王:“”

    如果齐王知道什么叫情商,大概会为薛朗那近似于无的情商掬一把同情之泪。这么低,也是没谁了!

    不过,如果薛朗知道齐王的心里活动,肯定不服气!齐王这么想,把比他情商还低的苏寒放在哪里?

    是的,没错!基友就是用来垫背的!

    圣人高高兴兴的回后宫去。齐王看样子也不生气了,对薛朗似乎没那么不顺眼了,秦王满脸笑的朝薛朗拱拱手,也回自己住处去了。

    仁智宫内,人多口杂,平阳公主也不方便对薛朗说什么,只对着薛朗嫣然一笑,虽未曾有机会说什么,但神情间的欢喜却不曾隐藏。薛朗心里大乐——

    这是他今日表现还不错的意思吗?

    薛朗笑眯眯、美滋滋的回住处去。

    圣人一脸笑容的回后宫,走到岔路口,脚步突然顿住——

    圣人后宫中,张婕妤因擅闯前宫,还在关禁闭,罚抄宫规。此次圣人来夏宫避暑,带了尹德妃和宇文昭仪。圣人本来想去尹德妃处,临到岔路口,突然改了心思,转道去宇文昭仪处。

    “妾拜见大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