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谱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定居唐朝 >

第244部分

定居唐朝-第244部分

小说: 定居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阳公主无奈,只得亲自去叫人。薛朗迷迷糊糊的被叫醒,动了动身体,抱住坐在床边上的平阳公主,脸轻轻靠近她小腹,闻着她身上的气味儿——

    唐人习惯穿衣之前,把衣服用熏香熏一下,越是大家士族越有这些习惯。平阳公主出身大家,也有这个习惯,不过,自从有了身孕后,衣服便不再熏香了,但是,薛朗闻着,仍觉得有股淡淡地幽香,十分的好闻。

    平阳公主唇角弯起,伸手摸着他的后颈,轻轻地揉着:“醒了否?”

    “嗯。”

    薛朗应了一声,不过却没动。平阳公主也不催促他,只手一下一下的揉着他的后脖颈,薛朗被揉的又觉得痒又觉得舒服,闷闷的问了一声:“什么时辰了?”

    “晡食已过,腹中不觉饥饿么?”

    薛朗摸摸肚子,点头:“好吧,起来吃饭!”

    起来吃了一碗粥,倒是不困了,两人肩并肩在花园里散步,薛朗是想手牵手的,不过,这对唐朝土著公主殿下来说太奔放了,不能接受。

    若是在屋里,没人的地方,公主殿下并不抗拒薛朗的亲近,但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偶尔牵一下小手可以接受,要手牵手的散步,基本不可能。

    小黄门来传圣人敕令的时候说了,去职流放三年,限期一月内到达越州。薛朗心中叹息,只是分开几天,感觉就这么想念,他要被流放越州三年呢,要怎么办?

    唐时的流放,根据流放地的远近,分为三等。流徙两千里、两千五百里、三千里。最苦的就是三千里,一般就是岭南、琼州一代。薛朗只被流放到越州,不算远,也不算特别偏僻,当然,肯定比不上长安、洛阳就是了。

    玩脱是一种怎么样的感受?

    薛朗现在是知道了!啊,好舍不得公主啊!还有公主腹中的小宝宝,难道他要成为看不见自己孩子出生的父亲了吗?

    薛朗感觉有些揪心!

    平阳公主如何不知他在忧虑什么,面上神情沉凝的瞥他两眼,心中默默一叹,道:“在敕令下来之后,我便使人赶赴越州去准备。你的部曲,我也调了一队人马先行过去,待幼阳到达,想来定已安排好,无须担心。”

    薛朗叹了口气,坦诚道:“多谢你安排周到,但是,你越这样待我,我便越愧疚。吃苦什么的我都不怕,我就是怕你生宝宝的时候我却不在你身边,想到这里便有点儿难受。”

    平阳公主突然停住脚步,扭头看着他。薛朗也跟着停住脚步,拉起她的小手,道:“其余的时间,我相信你能照顾好自己,只是,生孩子不是小事,也不是易事,不亲眼看着我不放心啊!”

    平阳公主凝视着他,眼神柔软,叹息似的道:“为何幼阳就是与旁人不同?”

    “嗯?”

    薛朗不解。

    平阳公主道:“幼阳想是不知,妇人产子,夫君不在的境况,比比皆是。男子入仕便身不由己,在外做官或是出征在外,时为常事,多只关心是否有血脉继承,在与不在身旁,算不得什么。”

    这就是两个时代的观念差异了!在现代若是老婆生孩子,丈夫却不能回来,闹大了离婚也是常有的事情。

    薛朗只是笑笑,自嘲道:“所以,外面有人叫我薛异人,不是土生土长的大唐人,总是有点儿区别的。”

    平阳公主笑起来,道:“天绝地灭之名,我也曾听说过。”

    两人不禁一笑,他俩儿都不是在意旁人评语的人,再说,流言这种东西,在意你就输了,不在意,反而就没人说了,此时拿来自嘲调笑,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两人走走说说,平阳公主道:“浩歌调任苏州都督,我已与他说好,路上同你一起出发,沿途有他照料,想来应无人敢为难你。”

    平阳公主已然安排好一切,更加的让薛朗愧疚,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他这被流放,平阳公主也就有了借口深居简出,闭门谢客,想来太子、秦王也不会再忍心来为难她,以圣人的慈爱,肯定也不会坐视平阳公主被打扰。

    大目标也算达到了!薛朗只能这么安慰自己和平阳公主,以解即将到来的别离之苦。

    平阳公主也不说什么舍不得话,只是让人细细地给他准备行装,路途上可能用到的东西等等,检查了一遍又一遍,兀自觉得不放心,最后,还拜托苏寒领着人,一路陪着去越州,等薛朗安顿后,苏寒再回来。

    即便是有再多的不舍,三日后,薛朗也得踏上前往越州的路途——

    说越州,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说到越州的别称,想来知道的人就多了。越州,原称合浦,武德五年,改称越州,别称会稽、山阴、绍兴。

    自古流放,途中全靠脚走,每日走多少里,朝廷律法都有严苛的规定,若是重刑犯,还要戴着手铐脚铐什么的。为古代主要的刑罚形式之一!

    路途之中,吃不好、休息不好,加之被流放的多是平日里养尊处优之人,被流放的目的地又多是偏僻穷苦的不毛之地,没有什么像样的医疗条件,何况身为罪人,也没什么人给找医生,所以,死于流放途中的人简直多得不要不要地。

    大清早,天还未亮,刑部负责押送的吏目便寻上门来。平阳公主送着薛朗出府,又陪着送到城外——

    “大哥,大嫂!”

    城外官道旁,一身便装的江临,带着亲兵已然等在那里。负责押送的一众吏目彼此看看,神情俱都有些讳莫如深。

    “阿临!”

    薛朗看到江临,心中一暖,平阳公主也道:“浩歌,你兄长途中便劳烦你多多照料了!”

    江临认真道:“大嫂请放心,小弟定会看顾好大哥。”

    平阳公主点点头,转头望着薛朗,目光温柔,幽幽一叹,道:“幼阳也要照料好自己,等着我。”

    薛朗不解,但是人这么多,又不好细问。平阳公主也没有解说的意思,而是转首望着那些负责押送的人,淡然道:“本宫的驸马便交给诸位了。驸马虽被流放,但还有本宫在,薛朗仍是我安国平阳公主之驸马!”

    众吏目一惊,连忙恭敬的道:“小人省得,请公主放心便是。”

    平阳公主颔首,不再看他们,转而不舍的看着薛朗,叹道:“趁着日头尚未出来,天气凉快些,驸马且上路吧,浩歌,一路保重。”

    江临点点头,薛朗盯着公主看了好一会儿,方才叹了口气,狠心的转身离开。平阳公主没出声留他,也没做多余的动作,就那么站着看着,看着他慢慢的走远,直到再也看不见,方才回城。

第465章 到越州() 
“禀驸马,到了!前面便是越州府城。”

    感谢隋炀帝杨广命人开凿永济渠和通济渠,方才可算是贯通南北。在运河修通以前,南北的交流并不频繁,经济中心一直在黄河沿岸的北方。

    后来,两晋南北朝时期,持续了数百年的混乱,北方士族南迁,经济中心才慢慢南移。及至隋朝立国,运河修通,南北交流方才频繁起来。

    不然,以前从长安来江南,耗时日久不说,道路也不好走,水路就便捷多了。薛朗被流放的路途,多是在水上,只有些河段因为季节的关系,无法行船,走了几步。从广济渠上船,途径黄河,再经过通济渠,乘船到达杭州,杭州到越州这一段,陆路有,水路也有。

    到苏州的时候,江临也没下船,还是跟着一起把薛朗送到越州,必要看着薛朗真的安顿好,他才会折返苏州。

    就薛朗的本心来说,他并不想有人相送。离开长安的时候,提前两日他便使人知会了所有亲朋,制止他们的相送。平阳公主那是妻子,无法拒绝,不然,薛朗真的不想有任何人相送,觉得羞愧。

    薛朗自觉他是被流放,并不是什么荣耀的事情,低调离开就好,一群人来相送怕别人不知道芮国公、安国平阳公主的驸马,曾经的民部右侍郎薛朗是那天被流放的吗!

    所以,薛朗离开长安的那天,除了同他一起赴任的江临,以及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医生,怕路途上患病而跟来的苏寒,薛朗婉拒了李府、叶卿等人的相送,笑言离开长安就不用送了,等三年后他回长安,大家若是能出城十里相迎,那也是极好的。

    江临知道他不要人送别,特意提前了出发时间,让送他的亲人们先行回城后,自己带着亲兵在官道旁等着兄长。

    比之沿途所见的扬州、苏州、杭州等地的繁华,越州显得落后了些,城郭的规模也比不上以上几州。

    自古以来,被流放的人,到了流放地后,都要去当地报道,由当地安排干活儿,并安排居处以方便看管,不得擅离。薛朗也不知会被安排干什么活儿。越州在现代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湖泊、平原、山地、盆地等都有,水力资源丰富,利于农事。

    在吏目的带领下到了刺史府,吏目持着文书进去报道,不一会儿后,在一阵脚步声中,竟是刺史携长史出来了——

    薛朗举目打量,看这刺史长得修眉朗目,英俊过人,留着短须,年岁看着与薛朗差不多,然气质卓然,气度非凡。

    想着以后就要在人家手下讨生活,薛朗再没情商也知道要低调些,谦虚谨慎些,主动上前一步,行礼道:“罪人薛朗见过使君”

    礼还没行完,话还没说完,便被那刺史大步上前扶住,刺史道:“如何敢当驸马礼!驸马快快请起,莫要折煞下官才是。”

    薛朗虽然被流放,但他身上的国公爵位,驸马都尉的勋职俱未被夺,去职去的只是在朝中的实事官。这刺史的称呼也不算错!

    刺史道:“该下官拜见驸马才是。”

    说着,就要行礼,薛朗一把拉住他,道:“薛朗乃流放之人,如何敢当使君的礼。这样吧,不如我二人皆免礼如何?”

    刺史略作沉吟,眉目舒展,道:“也好,便听驸马之言。”

    薛朗点点头,问道:“还未请教刺史名讳?”

    刺史道:“下官裴云昭,字景晰。”

    竟是姓裴?!

    薛朗心中一动,追问了一句:“使君竟是姓裴,不知出自裴氏哪一族?”

    裴云昭道:“不瞒驸马,云昭乃是出自河东裴氏西眷房,民部尚书裴矩乃是云昭之祖父。”

    越州刺史竟然是裴矩的孙子!?

    薛朗是真真没想到,难怪离开长安之前,平阳公主从未说过关于越州刺史的事情,想来是知道越州刺史是何人的缘故。

    薛朗在民部任职时,与裴矩虽然不说相交莫逆,但也算得上合作愉快。越州刺史是裴矩的孙子,真真是再好没有的事情,好歹也有点儿渊源。但是,若说这是巧合,薛朗却不相信!

    不禁想起那日在天牢时圣人的音容笑貌,薛朗心中很是怀疑——

    选越州作为他的流放地,是圣人特意选择的吧?不然,世间哪里来这许多巧合。

    想及圣人,薛朗心中又愧又感动。臣无能,不能解圣人之忧,还受圣人这诸多照顾臣惭愧!

    薛朗勉强抑制心中波动的情绪,朝裴云昭道:“原来竟然是裴公之孙,说来惭愧,我在长安任职时做的便是民部右侍郎一职,往日受裴公颇多照顾,今后,又要劳烦使君了。”

    裴云昭道:“驸马客气,驸马之名,云昭往日也多有耳闻,既然你我有此渊源,便无须多言,驸马请进府。”

    “使君且稍待。”

    薛朗告罪后,转头看向一直沉默的陪在一旁的江临和苏寒,对江临道:“阿临,现在你放心了吧?快折返回去吧,不要耽误了你的赴任日期。”

    江临知道在民部时裴矩对薛朗还算照顾,想来念及这点旧时情谊,加之大嫂的加护,还有他这即将到任的苏州都督,这裴云昭应该不至于太过为难兄长才是。何况,他作为要到苏州赴任的都督,并不方便跟进越州府衙去。

    于是,江临朝薛朗点点头,然后朝裴云昭诚恳的行礼道:“裴刺史,我家兄长今后就拜托你看顾了,江临因要赶着去赴任,多有不便,今日便不拜访裴刺史了,待某诸事安排妥当,再来使君府上拜访。”

    裴云昭客气道:“原来竟是江都督当面,裴某竟相对不相识,江都督请放心赴任,裴某定会看顾好驸马。”

    江临点点头,对着裴云昭又是一礼,然后才对薛朗道:“大哥,待我在苏州安顿好,小弟再来看你。衡宇,大哥便拜托你了!”

    一旁的苏寒点点头,道:“浩歌你就放心吧,我定要等幼阳安顿好才会回转长安,等我归途经过苏州时,我们再聚。”

    江临点点头,朝裴刺史一礼后,带着人与薛朗、苏寒分别,赶赴苏州。

第466章 安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